李江涛
曾经因为没能考上发达地区的一流高校,而要到离家很远的边疆地区上大学,我迷茫过、沮丧过。但之后在石河子大学(以下简称“石大”)求学的美好时光逐渐把这些消极情绪赶跑了。
在石大,有两句话让我感触最深,一句是石大的校训“明德正行,博学多能”,另一句是师范学院的院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觉得这两句最能反映石大作为一所西部名校的广阔胸襟和不断自省并追求进步的执着,而这两句话在我认识的曹连莆教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初识曹教授是在号称“西北第一大图书馆”的石大逸夫图书馆,他刚好坐在我身旁。那时,头发花白的他脸上带着啤酒瓶瓶底一般厚的老花镜,独自静静地翻看着面前的书,时而抬头苦思,时而低头勾画,认真极了。当时跟我一起去复习的同学低声告诉我:“他就是曹连莆,国家级教学名师!虽然已经退休了,现在每天还坚持学习和义务指导青年教师。”这是我对这位博学睿智的老学者的初步了解。
后来得知,曹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中,有的是夫妻,曾同堂聆听教诲;有的是父子,三十年间师出同门。怀着好奇和崇拜之心,我到石大官网寻寻觅觅,希望能进一步了解这位众人称道的老教授。“兵团麦类育种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官网上的这些介绍信息,使当时作为大学新生的我仿佛见了大世面一般,产生了强烈的崇拜感。
终于有一次,我作为校园网站的编辑,有幸获得一次采访曹教授的机会。他的“三式育人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对采访稿的多次修改也让我切身领教了这位老教授的质朴和一丝不苟。
那天上午,我将写好的稿子发到他邮箱,下午他便把稿子改好,并亲自到办公室来递给我。看到改好的稿子,我久久没有说话。稿子里,每行的间距被调大了很多,空白处是密密麻麻却写得十分工整的修改意见。据我粗略统计,他对稿子的修改面达到90%以上,很多句子都作了反复修改。按照他的意见把稿子修改好后,我再次将稿子交予他审核,然而修改面仍达到将近60%。曹教授把稿子返给我的时候,安慰道:“小李,改得有些多,不好意思啊!有些事情我做过就是做过,没做过就是没做过,我不喜欢别人过分地拔高我。”他的认真执着和不图虚名让我顿时面红耳赤。
我至今珍藏着他当初帮我修改的采访稿,每当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产生懈怠情绪时,便把它们拿出来看看,告诉自己:做任何事都应该尽量做到最好。
闲时漫步于校园,也曾几次在不经意间遇到曹教授,他总是亲切地抚摸着那一棵棵参天大树。他告诉我,这些都是兵团第一代栽下的,是兵团和石大的魂。“人生如树,要坚挺。”他接着说道。
我想,无论多少年后回首,我都不会后悔把最好的四年光阴留在石大。因为在这里,我遇到了教会我做事、做人的曹教授,更得到了同曹教授一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多位老师的培养,他们授予的处世之道和专业学识将使我毕生受益匪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