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神话与好莱坞电影

2014-04-17 00:50高尚阳
剧作家 2014年3期
关键词:好莱坞神话题材

高尚阳

现代神话与好莱坞电影

高尚阳

一、神话于现代艺术作品之中的体现

神话,是原始初民对于自然现象赋予的想象性的解释,它把自然现象解释为是一种经由具有高级人格的神灵的显现方式。它集中体现了原始初民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和伦理规范的限定。随着时代的迁移,神话也在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那些原始的、荒蛮的、片段式的、零散的早期神话被逐渐完善,不断被改造,成为历史的、哲学的、成谱系的、篇章式的神话题材的文学作品被存留下来。经过了文学改造之后的神话逐渐随着社会的文明化进程而脱离其本身的意义,进入到艺术的领域,演变为艺术创造的题材和素材,带给人们审美的享受。

神话的地位随着诗歌、戏剧、小说等新的文学体裁的兴起而渐渐衰落。然而,人们对于神话的感情却在一定的时期之后重新显现出来。“诺斯罗普•弗莱指出,文学史依次划分为五种模式:神话、传奇、高级模拟、低级模拟和讽刺。他认为西方文学的发展就是由神话逐渐走向写实,最后又经由讽刺重新趋向于神话的。这种论点显然具有循环论的意味,也就是说,现在又进入了新的循环,神话又重新复活了。”1胡志毅先生则进一步指出“神话是一种远古的存在,但是在现代它又重新复活了,而且是借助现代传媒复活的。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借助高科技,再一次掀起了神话热,《指环王》《哈利•波特》等。”2胡志毅先生所提到的“现代传媒”即是电影。电影在艺术呈现方面融合了戏剧、文学、美术、音乐等各个艺术门类,成为综合性最强的艺术体,并以时代的科技发展水平为依托,因而成为了最适合表现神话题材的艺术表达方式。

首先,神话将电影作为载体而复活,并非仅仅像诺斯罗普•弗莱所指出的文学形式的复活那么简单。我们应该指出的是,神话确实是在文学史上较早出现的文学体裁,但是这并不说明它就是最早出现的。在人类文化活动的早期,人们往往因认识能力的限制而对各式各样的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客观的认识,而赋予自然界以各种人格力量。然而,是否是这样一种原始想象都会经过口头或书面的表述而流传下来,而且在流传、成型的过程中,是否会有新的文学形式崛起而比神话更早成熟。应该说,这种情况是有的,也是普遍的。例如我们所熟知的《荷马史诗》《罗摩衍那》《山海经》等作品都是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成型的。

其次,我们还应该考虑到,诺斯罗普•弗莱所提到的复活了的神话是原始神话的复活,还是仅仅神话这一文学体裁。我们甚至可以不必举出太多例子就能说明,神话从来没有远离文学史。在人类进入有文字记录的文化时期以来,神话这一文学式样一直都存在于文学作品当中。这些不断产生的神话作品也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逐渐脱离开了创世神话、神祇神话等体裁,拓展到更宽阔的领域中去。例如但丁的《神曲》用神话和寓言的方式对现实世界进行摹写,展现了人、神、魔、兽、鬼等多种层次的世界。但是这里面的神话世界已经不再是原始人简单的认识自然世界的想象,而是中世纪的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刻薄讽刺了。而到了如今呈现在电影中的神话世界则又有着新的意义,尽管神话再次出现,但并不是陷入了简单的循环,而是黑格尔说的那样,是一种“否定之否定”。

二、神话题材作品与好莱坞电影

我们可以说神话与好莱坞电影的融合有着双重内在的必然性。

对于电影这门艺术来说,它具备了其它艺术门类所不及的优点,同时也具有其它艺术门类所不及的缺点,那就是它的生产方式。完美主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处世态度原本在艺术里面并不是坏事,但是对于电影来说却是致命的,因为巨大的电影制作成本要求艺术家们不得不遵从市场规律、屈就观众的审美水平。著名电影理论家巴拉兹•贝拉早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明确指出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影片是一个规模宏大的企业的产品,它的昂贵的成本和极端复杂的集体创作过程使任何一个有天才的人都不可能脱离了时代的趣味或偏见去创造杰作……某种程度的成功,换句话说,即受到某种程度的欢迎,对于任何一部影片的产生,都是一个确切不移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奥妙之处就在于:在电影艺术领域里,必须早在影片诞生以前就先有观众,只有在预先保证有人欣赏的前提下,制片人才能有把握摄制影片。但是,我们所需要的是启发性、鼓舞性和创造性地鉴赏而不是消极的欣赏(即只欣赏已经发现的价值):我们需要的是从理论上来理解影片,和这样一种美学,它并不是从已有的艺术作品中去得出结论,而是在推理的基础上要求或期望某种艺术作品。”3由此可知电影需要在最大程度上吸引观众进入影院。

因此,神话一类的浪漫主义题材的作品成为了电影创作题材的双刃剑,一方面,电影创作者需要凭借其天马行空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电影充满奇观效果以博取观众的好感;另一方面,电影的制作者又需要用极为世俗的评判标准保证电影能够获得预期的商业回报。就当前人类的表达手段而言,电影是最能对神话进行全方位综合展示的艺术手段,反过来说,也只有神话题材故事才能全方位调动电影技术语言的运用,充分展示电影的魅力,而好莱坞则代表了当前电影技术的最高水准。

三、电影科技的进步与《星球大战》

近些年,好莱坞科幻电影成为最具票房号召力的类型电影。根据维基百科所统计的数据显示,自1996年以来,除了《泰坦尼克号》《谍中谍2》《怪物史瑞克2》和《玩具总动员3》这四部影片之外,所有的年度票房冠军均为科幻片。4而即使是这四部影片同样在某种程度上给观众带来了具有一定神话意义的审美感受。神话题材电影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世界影迷的狂热追捧和随之而来的高额的票房回报,更重要的是,较之其他类型的影片,神话题材电影能够从最大程度上带动电影技术的发展。

尽管评论家们对于好莱坞影片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有着这样那样的非议,然而,任谁都不能否认,好莱坞在电影视听语言方面展示出来的非凡效果。空间造型、人物造型、画面设计、特技植入等电影美术方面的意象化设计所展现出来的正是电影创作人员对于电影美学价值追求的直观体现。同时,如特效技术的发生与应用、全CG影片制作模式等,都为电影的自我发展打开了新的途径。好莱坞对于技术革新的狂热追求是有目共睹的,究其原因,蓝爱国教授曾将其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商业动力,另一个是幻想动力。可以说这两个动力也正是神话题材电影发展的两大动力,因此可以说技术革新与神话题材电影之间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好莱坞技术的动力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创新=电影创新’的直线过程,而是一个各种利益方彼此博弈的结果。不过总体而言,他们都是好莱坞面对各种生存压力和困境而采取的行动,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好莱坞的技术史看成是好莱坞的生存奋斗史,是好莱坞不断未雨绸缪而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加强自身力量的实践方式。”5电影科技对于好莱坞就如同是放入沙丁鱼舱的鲶鱼一般,紧紧扣住好莱坞的命门,却让好莱坞在这种良性刺激下不断进步。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好莱坞的技术目标就是要通过技术实现梦幻般的现实表达,技术制造的是奇观,观众欣赏的也是奇观,他们在奇观层面上达成对于技术的强烈渴望。好莱坞的技术动力学就在于把幻想现实化,把现实幻6想化,不断虚构一个虚拟的银幕现实。” 如今,全世界的观众都相信,只有好莱坞才能以超越我们期待的能力来展现我们内心的幻想。

以《星球大战(Star Wars)》系列电影为例,我们简要分析一下神话题材对于电影的客观推进作用。《星球大战》是美国导演兼编剧乔治•卢卡斯于20世纪70年代起拍的系列电影。之所以选择这部影片进行分析,是因为卢卡斯曾明确表示在拍摄中有意借鉴并融入了美国西部片、日7本武士道、太空冒险、希腊神话等元素 。 这部电影成为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与其说这是影片内容的胜利,倒不如说这是本片题材对于影片的间接促进。我们应该承认,电影是一门艺术,但是我们还应该承认,电影是一种商业运作形式,我们也同样应该承认,是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电影艺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影行业的长足运作能力。

为了使《星球大战》呈现出理想的效果,乔治•卢卡斯特地投资成立了第一个特效制作组:工业光魔,以对影片进行CG处理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另外,《星球大战》还推动了数字技术的发展。“自《星球大战》公映以来,好莱坞便着手开发影院空间的声音建筑体系,运用多通道的环绕声来修建更为密集、多层、三维的声音系统,减少了以前对声画关系的空间强调。电影工业和音乐工业在技术8与商业上的联姻提高了声音的重要性。”“2001年,一些好莱坞电影已经采用数字摄影机进行拍摄,乔治•卢卡斯便宣布2005年《星球大战III》只以数字方式发9行……宣称数字影像有更优越的质量。”

数字化电影相较于传统的胶片电影对电影业的推动是迅速而有力的,这些当然并不仅仅是《星球大战》一部影片所能够完成的,但它却成为了迈向数字时代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星球大战》在电影科技方面的突破对于电影史的意义远超电影本身,它宣告了电影的多元化媒介呈现手段对于电影发展的重要意义。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可忽略的是,建筑在现代神话意义上的故事题材对于影片技术呈现的客观要求。

四、好莱坞电影的精神导向与人文关怀

神话与好莱坞电影的契合点不仅体现在技术要求方面,从价值观念的表达方面来说,两者同样具有一致性。“神话蕴含了文明共通的理想和向往,而艺术家依循这些熟知的故事创作,成为在缩短已知和未知间距离的精神探索者。这些风格化的传统和原型故事鼓励观众参与有关当代的基本信念、恐惧和焦虑的仪式。”10也就是说,尽管现代哲学对于人类的终极理想与社会文明的终极模式的探讨有着各式解答,并且不同哲学家与不同流派之间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但是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心底都蕴含着一个理想的文明圣地,那就是神话中被认作是天堂的地方——这个地方是真善美战胜了假恶丑以后所呈现出的绝对一元世界。当然并非所有的神话都以正义力量的全面胜利为结局,柏拉图就曾对古希腊神话中神和英雄的某些不端行为与没有受到相应报应的情节进行过谴责,并指出神话故事应该是善恶有报的:“不义者为诸神之敌,正义者为诸神之友”、“正义本身赐福于其所有者;不正义本身则贻祸于其所有者”11。之所以如此,“柏拉图的意思非常明确,要正确地处理‘一切与善恶有关的人事’和‘神事’,就要以艺术形象来体现善福恶殃这一社会规律,或者以艺术形象来体现善福恶殃这一理想社会(理想国)的本质。”12柏拉图希望在文艺作品中看到的体现善福恶殃结局的原因,也即是王云教授在其文章中所指出的,一是对于正义社会的引导作用,二是观众的安全需求。而这样一种模式,在好莱坞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好莱坞神话题材电影的故事模式往往是通过起源自世界各地广为人知的神话或传说(或是仅仅是套用了这些神话或传说的故事结构与人物关系),赋予正反面角色以更加纯粹的人格特征,引导正反面角色所代表的善恶二元力量进行正面斗争,通过正面力量所代表的主流价值观念的全面胜利,完成了对于人类普世价值观念的肯定。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看出神话题材与好莱坞电影之间的交互关系。随着文明的进步,神话题材的文艺作品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和模式,在与电影产生关联之后,被纳入电影的表现范围之中而出现了表达现代神话的好莱坞科幻电影。这些科幻电影一方面借助好莱坞的技术手段,不断展现出自身魅力,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好莱坞的技术革新,带动了电影行业的不断进步。在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叙事模式与普世价值的导向之下,现代神话题材作品以一种“精致化了的通俗艺术”13的姿态满足了全球观众的心理期待,满足了观众“现实中无法解决的迫切欲望和冲动”。如前所示,好莱坞的科幻题材电影斩获了自1996年以来绝大多数的年度票房冠军,而我们相信这股势头在未来几年仍将持续。从《环球电影》《电影世界》《看电影》等大众电影杂志,到预告片世界网、豆瓣电影、时光网等电影推介网站,再到优酷网、土豆网、奇艺网等视频网络平台,我们能够看到那些被主推的将要公映的电影绝大多数都是充满了现代神话元素的电影,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先前已获较高票房收入的影片,例如《银河护卫队》《哥斯拉》《复仇者联盟2》《超凡蜘蛛侠2》《美国队长2》等等。因此,对艺术受众而言,神话这样一种叙事模式仍将持续,而在新兴的综合性艺术门类兴起之前,电影也将保持其在神话呈现手段方面的优势地位。罗兰•巴特所描述的“现代世界如此醉心如此得意的陈词滥调和虚妄神话”14似乎正是对这一现象的最好注解。

[1].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转引自:胡志毅.神话的复活与影像消费——中国电影大片的文化批评. 2006电影产业研究之文化消费与电影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31页

[2].胡志毅.神话的复活与影像消费——中国电影大片的文化批评. 2006电影产业研究之文化消费与电影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31页

[3].[匈]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9月第2版,第6页

[4].以上数据来自维基百科:http://zh.wiki -pedia.org/wiki/最高電影票房收入列表

[5].蓝爱国.好莱坞制造:娱乐艺术的力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142页

[6].蓝爱国.好莱坞制造:娱乐艺术的力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145页

[7].参考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 wiki/星際大戰

[8].[澳]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好莱坞电影工业发展史.吴菁,何建平,刘辉译.华夏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第239页

[9].[澳]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好莱坞电影工业发展史.吴菁,何建平,刘辉译.华夏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第239页

[10].[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焦雄屏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11月第1版,第312页

[11].转引自王云.柏拉图的宗教正义观和艺术正义观.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一期

[12].转引自王云.柏拉图的宗教正义观和艺术正义观.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一期

[13].王云.三类幸运结局:中国古代戏曲与好莱坞电影之比较.中国比较文学,2010年第一期

[14].胡志毅.神话的复活与影像消费——中国电影大片的文化批评.2006电影产业研究之文化消费与电影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38页

责任编辑 王彩君

猜你喜欢
好莱坞神话题材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东方神话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神话谢幕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