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现状、困难及发展对策

2014-04-17 15:32:04周玉国刘福军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集团化职教云南

周玉国 刘福军

(云南农业大学1.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2.农业教育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201)

【周玉国:云南农业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刘福军:云南农业大学农业教育研究所长,教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一、云南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取得的成效

1.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数量已初具规模。早在2005年,作为云南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玉溪市就组建了烟草、工业财贸、旅游服务等3个职教集团,开创了云南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之先河。云南省现已组建了21个省级职教集团,13个州市级职教集团。在省级职教集团中,本科院校牵头3个、高职高专牵头9个、中职学校牵头8个、中华职教社牵头1个。职教集团涵盖了工业、农业、烟草、轻工、旅游、交通、艺术、建筑、林业、粮油、财经、体育、水利水电、国土资源、冶金矿业等领域。近年来,云南各地职教集团以校企双赢、学生受益、社会获利为办学目标,取得一些亮点和突破点,给职业教育注入新活力。

2.加强了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通过对接云南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全省职教集团广泛开展订单培养、企业员工培训、学生顶岗实习。集团内企业支持学校建设实训基地,提供共享实习实训设备,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实训条件大幅改善,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以2012年为例,在云南省34个职业教育集团中,有20所职业学校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项目学校,获得中央财政资金4300万元;13所中职学校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三批立项建设学校,获得中央财政资金约1.3亿元;国家发改委下达2012年中等职业教育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云南34个职教集团内有18所学校列入计划,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1.8亿元。同时,为了支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云南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在中等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中,每年都安排几千万元的资金,用于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购置教学设备、技能大赛、体制改革、师资培训和改善实训条件等。

3.拓宽了职业教育的办学空间。通过搭建职教集团这个重要平台,有效实现了资源整合利用提升和办学规模质量提升。特别是组建时间较早和规模较大的职教集团,通过探索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养师资、共构课程体系,并试行一年在农村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城市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为毕业生争取了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改变了社会对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低人一等的传统看法,增加了职业教育对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度和吸引力。云南各职业教育集团高度重视招生的宣传和录取工作,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努力保证了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

二、云南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职教集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活力不足。一是牵头学校往往只站在自己的立场思考问题,没有全面考虑市场、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根据自己的条件、依托自己的师资来培养人才,评价的标准由自己量身定做,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容易陷入自娱自乐的误区。二是很多职教集团无法做到合力发展。具体表现为成员中很多中职学校对集团化办学的信心不足、定位不准,为了扩大办学规模,各地各类职业学校竞相开设容易招生的专业,淡化了学校原有的专业性和行业性。个别地区封锁生源、有偿招生等混乱局势导致一些职教集团有名无实,一盘散沙,不能围绕行业需求形成充分的产学互动,难以形成集团的聚集能力和辐射能力。三是职教集团内的企业大多是“被参与者”,现阶段起导向作用的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难以约束企业的行为,难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职教集团变成学校一厢情愿的孤芳自赏。

2.政府部门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支持、指导与协调不强,投入不足。职教集团的发展是一项涉及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领域的系统工程,政府应首当其冲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统筹、引导、扶持力度,制定出台职教集团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研究制定职教集团发展规划,协调财政、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为职教集团发展提供专项经费支持。但遗憾的是,云南一些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构严重失衡,个别县市普职比仅为1∶0.24。云南绝大多数县(市、区)至今也没有完全落实30%的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虽然中职学校生均办学成本约为普通高中的2.6倍,但政府拨付的经费总是低于同级普通教育。与普通高中相比,云南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尤其是县级职业学校更加困难,生均经费、实训条件、师资水平等办学条件都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在师资投入方面,云南各职教集团内大部分中职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缺乏等问题。目前,云南职业教育集团还没有建立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负责人参加的职教集团联席会议,还不能做到协调各方共同解决职教集团建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也形不成多元主体支持职教集团发展的投资机制。

3.行业和企业没有在职教集团内发挥应有的作用,积极性不高。由于云南省的34个职教集团基本属于学校牵头的松散型组织,成员单位中学校、企业、行业和其他组织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在组建源头上难以形成完全相同的利益驱动核心。政府层面也没有制定出台校企合作的政策,明确政府、行业、企业的责权利,虽然加盟企业都明白集团化办学是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撑,但现实情况是,企业要么追求人才的高学历,要么坚信农民工一切皆可为,廉价劳动力能制造一切。他们在职教集团内只是凑热闹的陪衬角色,等着学校来找自己、来求自己。企业的功利性和营利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积极性不高,社会责任感不强。

三、云南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对策

1.科学组织管理是基石。集团的组织管理是保证集团正常运行的基石。一是集团整体办学方向正确。即基本定位要准确,发展思路要清晰,要科学制定好本集团的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二是牵头单位必须优势明显。即企业或学校的组织协调能力较强,人才培养工作在行业、区域或地方具有较高声誉和影响力,能起到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和以强带弱作用。三是集团成员总体数量要适当。职教集团的成员单位一般不能低于20个,且成员各具特色,能够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之间权利义务明确,利益共同点突出,能够合作共赢。四是集团决策组织必须建立健全。即集团要成立多方代表参加的董事会或理事会,要能够代表所有成员的利益,具有较强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五是集团内设机构要合理。集团应配有稳定的工作人员,科学合理地设置各种机构,并保证职能确定、责任明确、分工合理、协作有力、运行高效。六是集团规章制度完善。要具有规范的集团章程和成员合作协议,建立科学的议事、决策、运行、激励、惩处和监督制度。

2.密切校企合作是实质。校企合作是保证集团运行有实质内容的核心。一是校企合作关系要稳定。以集团为纽带的校企合作要有显著成效,且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特别是“订单培养”要成规模。二是健全顶岗实习制度。要建立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标准和实习评估标准,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日常管理制度。三是校企合作内容要丰富。要建立企业高技能人才到学校任教的机制,建立健全企业专家和高技能人才参与学校建设、教学和管理的关键环节。四是校企合作方式多样。形成引厂入校、前校后厂、办校入厂等适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3.提升基本能力是关键。集团的基本能力是保证集团工作质量的关键。一是要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即住宿、实训和用餐等公共设施齐全,公共实践教学环境优良,各专业均具有教学必需的校内实训场所和校外实训基地。实训设备总值达到一定标准,开发具有集团特色的课件。二是要有优良的师资队伍。要制定集团师资队伍培养培训规划,建立教师到集团内企业学习和实践的制度,建立条件差的学校教师到牵头学校挂职进修的制度,建立优秀教师和高技能人才在集团成员学校之间的巡回指导制度。三是教育教学规范。要形成统一的办学标准,建立统一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标准、工作质量标准和人才考核评估标准,形成集团统一的教材开发、教材应用和更新机制。

[1]王志华.加快职教集团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J].云南教育,2012(1):4-5.

[2]胡英芹.论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政策与制度保障[J].继续教育研究,2011(6):39-40.

[3]王平安.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实践与创新[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集团化职教云南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画报(2021年11期)2022-01-18 03:15:40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画报(2020年12期)2021-01-18 07:19:20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16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40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0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00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中国卫生(2016年4期)2016-11-12 13:24:28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中国卫生(2014年4期)2014-12-06 05:57:38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