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占东 詹 欢
(河北联合大学 河北唐山 063009)
河北省文化软实力现状调查及提升路径研究
韩占东 詹 欢
(河北联合大学 河北唐山 063009)
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区域重要的竞争力。河北省是文化资源大省,但不是文化强省。本课题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对河北省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调查梳理,对河北独特的的人文精神进行了提炼,并对河北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和提升路径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区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文化软实力;文化资源;文化品牌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文化软实力对于一个地区的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竞争力。河北省文化历史资源丰富,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省,但不是文化强省。本课题以提升河北文化软实力为最终目的,对河北省的历史文化资源概况进行调研,从历史文化古迹、民间艺术、人文精神、生活习俗和独特的地方产品五个方面进行了详实的梳理,为河北省文化软实力的传播提供参考依据,并对提升河北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对发掘河北文化资源特色,提升河北省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于20世纪90年代初首次提出了“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约瑟夫·奈在其研究成果中指出,实力是指通过影响他人而获得期望结果的能力。软实力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指通过吸引力而非强硬手段或利益引诱的方法去影响别人,使别人认同、接受你的主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即包括经济力量、科技力量、军事力量等在内的硬实力,也包括文化、政策和价值观念等在内的软实力。在世界政治中,软实力比强制性威胁的方式更文明,也更持久。一个国家可以通过软实力,使别的国家理解、认同甚至模仿其在国际社会的主张和行为。一般认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所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由于软实力的说服作用、渗透能力和吸引力主要是通过文化来实现的,文化软实力特别是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便构成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
而真正把文化软实力介绍到中国的是王沪宁,他于1993年发表了《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从此学术界掀起了研究文化软实力的高潮。截至2012年3月,国内以“文化软实力”为主体的学术文章有320多篇,相关著作20多部。学术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但是,目前关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基础研究阶段,以某区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较少。对某区域的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其人文精神的提炼,势必会对区域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必要思路,从而促进区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这正是本研究的着眼点。
1.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
河北文化历史资源沉淀深厚,汇聚涵养,沉实厚重,历史文化古迹众多,是文物大省,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共930处,居全国第一位;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168处,居中国第三位。河北是燕赵文化发源之地,拥有邯郸、保定、承德、正定、山海关5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河北拥有长城、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清东陵和清西陵3项世界文化遗产。河北是长城途径距离最长、保存最完好、建筑风格最具代表性的省份,境内长城遗址达2000多公里,老龙头、山海关、金山岭长城等长城精华均在河北境内。承德避暑山庄是世界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其周围的外八庙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寺庙群。清东陵和清西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陵墓群。
2.种类繁多的民间艺术
河北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形式可谓种类繁多、特色鲜明。例如:丰宁剪纸和蔚县剪纸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梆子、评剧、吴桥杂技、沧州武术、唐山皮影、武强年画、衡水内画等117项非物质遗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沧州吴桥是“世界杂技艺术的摇篮”,以吴桥命名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世界三大杂技大赛场之一。此外,河北民间还有流产久远的各种民歌、劳动号子、吹歌、民间舞蹈、花会、戏曲曲艺等。民歌如《织布》、《小白菜》、《茉莉花》、《绣荷包》等;吹歌相对来说比较陌生,它是一种以吹管乐器为主的演奏形式,有唐山吹歌、沧州吹歌、定州吹歌、徐水吹歌、永年吹歌等。说到舞蹈,河北的民间舞蹈以秧歌为主,其他的还有灯类舞、鼓类舞、以及借用不同道具表演的狮子舞、竹马、旱船、花船、小车、大头舞等,共140多种。最具代表性的河北民间舞蹈要数,徐水花狮、唐山地秧歌、沧州落子、井隆拉花、定州秧歌、永年小曲(秧歌)等。除了这些传统民问艺术,新兴的动漫产业在河北更是蓬勃发展。石家庄市和保定市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牌为“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石家庄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已建成九个功能分支园区,入驻企业20多家,《赵州桥》等多部园内企业原创动漫作品在央视播出。保定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入驻企业15家,园内企业制作的动画电影《麇鹿王》参加了法国戛纳电影节的展映。
3.独特的人文精神
河北的人文精神底蕴深厚,从燕赵文化的形成、红色革命文化、唐山的抗震精神等无不体现了独具特色的河北人文精神。
(1)燕赵文化是一座蕴含丰富的精神宝藏,是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燕赵文化的既是地方的,也是民族的。它既是河北文化的名片和文化符号,也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留下的“先国家之急”的爱国情怀、“胡服骑射”的改革进取精神、“慷慨悲歌”所表现的豪气义侠的精神、“民贵君轻、社稷为重”的执政理念、“士为知己”的感恩意识,这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依然在影响着当代河北人文精神的塑造。
(2)河北有英勇不屈、舍身为国的红色革命精神。红色革命文化遗址有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李大钊纪念馆、河北省博物馆、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冉庄地道战遗址、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董存瑞烈士陵园、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唐山抗震纪念馆、马本斋纪念馆等十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宣传,把河北人民心系祖国、自强不息、慷慨悲歌、敢于牺牲、勇于担当的爱国情怀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展现出来。
(3)河北有患难与共、百折不挠的抗震精神。燕赵大地,创造过无数的辉煌,也经历过沉痛的灾难。唐山大地震将百年工业重镇毁于一旦,顷刻之间使24万同胞遇难。但是,震后所体现的患难与共的人文精神和重建家园的伟大壮举,是伟大抗震精神的提炼。而宋志勇带领13名农民兄弟远赴汶川、玉树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更是抗震精神的升华和延续。
4.多元化的生活习俗
河北以汉族居民为住,各少数民族居民与汉族居民相互融合。因此在生活习俗上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例如在节日习俗方面,有汉族居住区春节的打春牛、放爆竹、贴春联,元宵节的吃元宵、观花灯,清明节的扫墓祭祖,端午节的吃粽子、插艾篙,中秋节的吃月饼、赏明月,重阳节的登高、饮菊花酒,以及寒食节、乞巧节、寒衣节、腊八节等。还有回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满族的祭“索拨杆子”活动,满族群众春节期问的赛马活动等。此外,在各别地区还有些特殊的风俗,如平山县的“温泉风浴”和“三月桃花浴”,武安、涉县一带农历六月初六的敬谷神,磁县西部山区农历二月二日的上山“乞巧”野餐,武安市固义村元宵节期问的“捉黄鬼”,燕山山区除夕深夜的“转椿树”等。太行山区婚事过程中以“吃”为贯穿线索的“吃事”,燕山深处婚嫁过程中离不开钱的“钱俗”。在生育风俗中有“做满月”、“过西天”、“抓周”和取名习俗。
5.独具特色的地方产品
说到河北的特产,可以说是各地方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如深州蜜桃、京东板栗、河北鸭梨、赵县雪花梨、沧州金丝小枣、赞皇大枣、阜平大枣、兴隆红果、宣化葡萄、兴隆血肠、河北血祀、涉县“三珍”(花椒、柿子、核桃)、河北红小豆、渤海对虾、承德藏菜、丰南胭脂稻、沧州冬菜、望都“羊角辣”、鸡泽椒干、安国药材、白沟箱包、枣强“营皮”、白洋淀的“河北皮蛋”,张家口“口皮”和“口蘑”;风味食品如保定酱菜和甜面酱、冀州烧饼、武安面素席、蔚县(又名萝川)的荞面恰烙、冀中平原的花样面食、莫城宫面、饶阳金丝杂面、东陵糕点、柴沟堡熏肉、唐山蜂蜜麻糖、高碑店豆腐丝、石家庄回民扒鸡、保定马家老鸡铺卤煮鸡、宣化朝阳楼刷羊肉;地方名酒如衡水老白干、钟楼啤酒、长城白葡萄酒、刘伶醉洒、丛台洒、燕潮酩、都山贡酒、御河春、便阳老洒、石家庄“汾州”黄酒等。在河北的广大城乡长年都有集市,稍微大一些的城镇和一些庙宇还定时举办庙会,热闹非凡。这些都是体验河北民俗的好去处。改革开放后,一些地方在某种产品传统集散地的基础上兴建起来的专业市场,如安国药材市场、辛集皮毛市场、白沟小商品市场等。
1.利用网络化营销模式,加强河北文化品牌建设
文化品牌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是需要进行多方面考虑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从河北省情出发、从河北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出发,以文化生成和发展规律为着眼点,持续协调地提升和建设河北文化品牌。
文化品牌建设离不开文化传媒的大力推广。在传统媒介模式下,旅游品牌信息的传播以电视、报纸、杂志、大型宣传栏和人们的口口相传为主,效率低,传播面积有限,影响力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不能适应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变化和旅游市场、媒体环境、信息传播变化的需求。而网络作为新兴媒体,传播成本低、速度快、覆盖广、效果好,能使有限的资金效益最大化,深受旅游业界青睐。目前,“河北省政府门户网站” 、“河北旅游资讯网”、“河北文化新闻网”等网站都有关于历史、文化和旅游的版块,尤其是“河北文化新闻网”设有“河北非遗”“民俗表演”“传统文化”“网上展馆”等版块。但是总体来说,这些网站推介影响力还不强,还是以新闻和历史文化介绍为主,甚至有些内容和数据已经过时也不更新,从而影响了对外宣传形象。笔者认为,可以设立河北旅游文化微信账户,利用微信手机客户端,及时推介河北旅游景点介绍和旅游文化节等活动,如将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中国评剧艺术节、太行文化节等活动通过微信传播,并通过网络团购等形式增加营销模式,提高旅游文化竞争力,加强河北文化品牌建设。
2.强化政策引导,推动机制创新,充分挖掘河北地域文化资源
和 “硬实力” 的提升相比,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更是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机制创新,尤其是在文化产业欠发达地区更是需要政府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制定行业法规等。近几年,河北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5年)》、《关于深入《河北省旅游条例(草案)》、《河北省旅游业管理条例》、《河北省户外广告管理条例》,以及省文化厅和省旅游局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法律和规范性文件。但是,我省现有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法规中,以管理和审批方面的立法为主,而促进行业发展的立法较少。在传统理念下,政府有关部门认为自己就是监管、审批、处罚部门,忽视了职能转变。新形势下,政府部门应出台各种鼓励、优惠和扶持的措施,促进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产业在资金、人才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法律支持和优惠。
同时,政府部门应推动机制创新,在制度上促进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河北省文化交流协会于2013年11月成立在石家庄成立,这就是促进河北文化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典型例子。该协会是一个由河北省内外文化界、艺术界、新闻界、企业界的知名人士、专家学者300多名组成的民间社会组织,旨在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燕赵文化,加强河北省与国际间文化交流与合作。协会成立后,将进一步对河北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专业机构,以培训、布展、论坛、演出、学术研讨等多种文化交流方式,不断促进我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据悉,该协会今后将积极组织开展面向港澳台及海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交流、培训和研修活动;组织开展古文化、茶文化、建筑艺术、陶瓷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组织开展书法、绘画、戏曲、武术、太极、杂技等具有燕赵文化独特内涵的文化展演活动等。笔者建议,各市、县可以以此为契机,成立文化交流协会分会,紧紧围绕省协会的方针和活动,推动各市和县域文化建设,真正挖掘河北文化软实力潜能,为河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3.充分利用海外孔子学院建设,促进河北文化软实力的传播
截至2013年年底,全球已建立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分布在120个国家(地区)。河北省在全球“汉语热”的大环境下,依靠自身的政策优势、文化资源优势以及教学优势,在海外开办了九个孔子学院和六个孔子学堂。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传媒学院、燕山大学、石家庄语言文化交流专修学院等高校承建了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印度尼西亚马达拉他基督教大学孔子学院、秘鲁里卡多帕尔马大学孔子学院、巴西巴西利亚大学孔子学院、美国托利多大学孔子学院、美国特洛伊大学孔子学院。可以说,每个孔子学院都是传播中国文化、河北文化的新使者。
孔子学院传播的是中国的文化,它在提升中国软实力方面将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也以增强河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通过孔子学院这个交流的平台,不仅可以配合中国的整体外交政策的开展,也为推广和提升河北文化软实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孔子学院的文化输出形式多样,是传播文化最直接的使者。2009年11月孔子学院总部派遣河北传媒学院师生一行20多人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和巴西利亚大学孔子学院及亚文中心孔子课堂学生进行了一场展现中华艺术、文化的精彩表演。河北传媒学院师生的节目包括《放风筝》、《秦王点兵》、《扎西德勒》、《邵多丽》、《顶碗》等中国古典及少数民族舞蹈,葫芦丝、巴乌、笛子等中国传统或少数民族乐器的独奏或合奏,民歌独唱,以及结合太极、书法与舞蹈的综合性表演等。
综上所述,河北厚重的文化历史资源为组成了河北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元素,也是河北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生产要素。它是一座金矿,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也是促进文化繁荣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资源。相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在地方政策规范和支持下,通过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文化品牌,必能助推河北文化产业迈向全国“第一方阵”,这正是本研究的期寄和意义所在。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03).
[3]佟贵银.弘扬燕赵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河北文化软实力[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
[4]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必要性、瓶颈和路径[J].社会科学,2012(02).
Study on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improving path of Hebei province cultural soft power
Han Zhan-dong, Zhan Huan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Tangshan Hebei, 063009, China)
The increasing cultural soft power becomes an important region competitiveness. Hebei province is a big province of cultural resources, but not a strong cultural province. This topic through the actual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Hebei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and sorted, on Hebei's unique humanistic spirit was refined, and the Hebei cultural soft power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path of ascension is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ulture.
cultural soft power; cultural resources; cultural brand
G127
A
1000-9795(2014)05-0475-02
[责任编辑:陈怀民]
2014-03-06
韩占东(1979-),男,河北衡水人,讲师,从事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
詹 欢(1980-),女,河北唐山人,讲师,从事教育学方向的研究。
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课题批准号:2013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