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的个性教育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014-04-17 12:16:32余秀华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村官农村大学生

徐 菡 余秀华

(上饶师范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一、个性化教育及其本质内涵

个性化就是要注重对大学生村官的人文关怀,要对不同个性的大学生村官,采用不同的教育和管理手段,促使具有不同智能的大学生村官之间以及大学生村官个体智能强项的发展之间形成优势互补、互促,促进大学生村官个性优化、和谐发展,就是让大学生村官的生命自由成长,让新农村成为大学生村官的精神家园。

1.大学生村官的个性及个性化教育。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个性化教育,是指通过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分析、测试、考核和诊断,根据社会或未来发展趋势、对大学生村官的潜质特征和自我价值倾向以及大学生村官的利益目标与要求,量身定制教育目标、教育计划、辅导方案和执行管理系统,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通过量身定制的教育培训方法、学习管理和知识管理技术以及整合有效的教育资源,从潜能开发、素养教育、学历教育、阅历教育、职业教育、创业教育等方面,对大学生村官的心态、观念、信念、思维力、学习力、创新力、知识、技能、经验等展开咨询、策划、教育和培训。其本质是促进大学生村官的个性全面发展,使大学生村官获得人格的完善发展,奠定乐观积极地挑战生命历程的思想基础。进行个性化教育是使大学生村官成为社会人的过程,是鲜活生命的成长历程,大学生村官作为这一过程的主体,理应受到关注和敬畏。个性化教育的真正意义恰在于教育核心价值的回归与大学生村官个性的解放。承认大学生村官个体的差异性,尊重大学生村官个体的独特性,是个性化教育的理论前提。倡导个性化教育,就应从实质上、思想上注重大学生村官个体自由充分发展与个体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要真正做到在新农村建设中更新观念,在尊重大学生村官差异的前提下培养多样化的人才。

2.大学生村官独立自主性的培养。大学生村官个体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个体自由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同样,没有全面发展的基础,也不可能有个体自由充分发展。尊重人和人的个性是个性教育的最基本理念。这是由人的价值和地位以及大学生村官教育自身的本质特点决定的。在纵横广阔的环境里,每个人都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存在着。所以说,尊重人归根结底是尊重人的个性,这是个性教育的基本追求,人的个性潜能优势的发掘,人是具有个性潜能的动物。黑格尔认为:“一个东西是人的对象,这就等于它是人的潜在性。”发掘大学生村官的个性潜能不是平均发展,个性教育强调发展大学生村官个性潜能的优势,亦即寻找每一个大学生村官身上个性的最强点和闪光点,帮助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工作中,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道路,帮助大学生村官发现和找到他自身潜藏的能力使他在为社会谋福利的劳动中给他带来创造的欢乐的那条“含金的矿脉”。

3.个性教育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个性化教育要体现“尊重差异,宽容另类”的教育观念,要以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为保证,突出大学生村官的个性发展,实现个性教育与社会责任培养的统一。个性教育要注重责任感的培养,责任感是人类最可贵的一种品质,是主体的独立自主性、自由能动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对于个体而言,责任感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条件,个性教育在促使其个性发展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对责任的激发、引导和培育,把责任当作个性的核心品质来培养。个性教育如果放弃了责任的培育,就势必导致个性教育走向误区。总之,要让大学生村官找到自己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个性教育是以培养与发展自我有价值的个人兴趣、爱好、特长、志向和职业素质的教育。个性教育强调的是共性基础上个体的个性内容和个性价值。注重强调的是共性基础上个体的个性内容和个性价值提升社会责任意识,注重个性教育与社会责任的统一,增强大学生村官的主体意识,完善大学生村官的主体品质,增强大学生村官的主体能力,是个性教育的本质与意义。

二、大学生村官培养良好个性素质培养的路径——自我调适与塑造相结合

1.调适自我,培养良好个性素质。大学生在农村做“村官”,是一个角色转换的过程。顺利实现转换的前提是村民的认同,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调适自我,明白自我在农村工作进行的不是一场“阵地战”,而是一场“持久战”。身处农村这个大环境,许多事物还要靠自己摸索、分析、解决和处理,因此要多看看别人怎么做,不要沾染坏的习气,做到去粗取精,明确自己到农村究竟要去干什么,怎样才能干出一番成就,把自己的远大抱负与到农村一线的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克服思想上自我定位过高、工作怕吃苦、依赖心理强等问题,不断地矫正自我,锤炼自我,培养良好个性素质,在思想上自觉地把自己定位于一名基层工作者,理解幸福不应该是虚幻的,它来源于对生活的常新体验,能在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品尝到激动,在平凡的生活中,也会孕育美好的东西,关键是要有一颗善于体察的心灵。体验到当前充实愉快,做到身处基层更要心系基层,真正融入到农村。以尊重、谦逊、平等的态度到村民中去,群众自会敬待你、接纳你。绝不能拔苗助长,一蹴而就。要帮农民算经济账,找提高收益的路子,做农民的同路人。认同感产生感情,再加上懂些农业技术、市场行情等,这样的大学生村官就一定会受到农民的欢迎。只有使自己融入到农民中去,才能为当好“村官”打好基础。

2.塑造自我,个体自我意识的定位。大学生村官要想得到较好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也就必须形成自己的良好个性。只有做到个体自我意识的准确定位,培养自我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个性素质,增强责任感,大学生村官才能发挥自身理论优势,理论联系实际,找准切入点。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做好群众工作、根据自我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参加实用知识培训,保证工作急需的实用技能需要,运用自己的理论优势发展农村经济,掌握更多的信息化知识、信息化技能。做到在认识上不停留在低的层次上,在工作进程上只争朝夕,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农村工作要注意自我对社会的认识的真实、全面、深刻。将环境的好坏都视为自然现象,作为既成事实坦然接受下来。在一时尚无法改变的时候,不是消极等待,不是怨天尤人,而是要积极地适应它。在任何不好的条件中,总有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总有可以去努力改善的地方。与其悲叹自己命运不济,环境不佳,现实令人失望,不如静下心来,冷静地审视现实,找出有利的一面,充分利用它,而不是终日为现实中的缺憾和不足困扰。在工作中要跳出传统习惯的思维模式,有昂扬的精神状态,不能把绕过矛盾当成稳健,把无原则的所谓和气当成和谐,迟滞新农村建设发展步伐,在工作中将自己所学的所擅长的东西与农村实际情况相结合,走出一条创新的路子。要真正理解自我所学的知识、在大学所接受的思维训练,都有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从务虚到务实的转化过程。只有通过农村的实际工作,才能实现理论知识到操作能力的提升、系统思维方式与现实的磨合。这一过程正是自我为农民服务的过程,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

3.完善自我,个性品质独立性的培养。大学生村官自我个性教育要以自我现实的个性素质特点为依据,促使自我向理想个性素质逼近的过程,大学生村官的思维极为丰富活跃,接受新事物很快。同时,由于涉世尚浅,很多思想都受到外界影响,个人的辨别能力相对弱一点。因而往往在思想上容易显出一些盲目性。而一个人的成熟,主要体现在其思想和独立意识上。一个想要拥有一个独立的自我,也必定要有独立的思想为其基础。大学生村官思想上的独立性,就是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体系。完善自我,培养个性品质独立性,独立面对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个性品质独立性的培养要与社会责任相统一,同时,思想上的独立,并不意味着与他人隔离,只在自己的个人圈子里思索。恰恰相反,思想上的独立,要求常与有新思想、新观点和有健康的人格者互相接触切磋,不断接受新经验的影响,逐步修正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这样才能保持思想上的活跃与独立。确定自我的岗位目标。正视农村工作的复杂与烦琐,提高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在逆境面前展示力量,健全的人格培育,克服危难,面对挑战,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要紧扣农村改革发展的实际,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向发展,不断超越、突破和创新。做到勤学善思,勤思多行,把所学的知识与工作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在与群众接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得失,不断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的习惯,使自己成为知识全面、见多识广的“全才”。要注重处理好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自觉融入到群众之中,锻炼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协调能力,处处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营造一个严谨细致的工作氛围、团结和谐的生活氛围、奋发有为的创新氛围和平等宽松的竞争氛围。不断完善自我,注重责任感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三、大学生村官个性教育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途径——全方位、多角度相结合

大学生村官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把握大学生村官成长的规律,抓住各方面问题的交织点和结合点,建立长效机制,使大学生到农村任村官成为一种趋势,使大学生村官成为优化和变革基层管理模式的一支重要力量,必须做到:

1.塑造大学生村官的主体意识,使大学生“村官”选得准。个性教育与社会责任感的统一是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不断突破与发展的结果。人的个性的形成是个体素质、环境、教育和主体活动等诸多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这些因素及其作用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的个性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即良好个性素质与不良的个性素质同时存在于大学生“村官”身上。选拔大学生到农村工作,要确保把有志向、有热情、有潜力的大学生选拔出来。要严把大学生“村官”入口关,要针对农村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聘大学生充实村干部队伍。在选聘过程中,要突出个性化教育,把思想上亲民、作风上务实、立志在农村建功立业的优秀大学生选聘下来。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建立监督、考核、奖惩机制,健全完善科学的考核体系,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基层工作能力。只有塑造大学生村官的主体意识,强化实践锻炼,提升综合能力,才能让大学生村官待得住、干得好,使大学生专长与农村需求能进行“嫁接”。要为大学生村官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强化督察指导,促其履职尽职。跟踪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等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督促指导。提高大学生村官岗位的吸引力、提升群体的整体素质,形成更好的群体效应、规模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推行大学生村官考核测评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状态、思想动态,为其价值导向、创业择业、挖掘潜能等方面,为其提供帮助,引导大学生村官树立在农村工作的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能力培养。

2.完善大学生村官的主体品质,使大学生“村官”稳得住。人的良好个性素质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来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是个性教育的首要功能。大学生“村官”良好个性素质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并非一成不变,受环境和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亦即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某些个性素质会萎缩丧失,因此,完善大学生村官的主体品质,使大学生“村官”稳得住是十分必要的。农村的建设发展,主要是科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水平,而人才又是知识经济中的第一资源,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使大学生“村官”稳得住。必须要完善大学生村官的主体品质,使大学生“村官”稳得住。建立交流沟通机制。及时了解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设身处地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注重大学生村官的成长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通过各种技能培训、党性教育,打造一支老百姓信得过、组织放心的大学生村官队伍。要分析大学生村官的优势、潜能,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管人头、管人事”,更为重要的是,要为这一群体的成长发展和作用发挥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制度环境。让他们有事可干、有章可循、有责可究,主动履职尽职。同时,切实把他们当作特殊的青年人才,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进而形成一整套更科学、更高效、更有活力的管理机制,帮助大学生村官了解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工作的进展,敏锐地察觉目前工作水平同效率标准的差距。强化实践锻炼,提升管理能力。

3.增强大学生村官的主体能力,使大学生村官“推得出、流得动”。大学生村官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通过“交任务”、“压担子”和“异岗锻炼”等方式,增强大学生村官的主体能力,根据他们的特长,参与各项重点工程和中心工作,使他们在锻炼中成长,是立足于透彻的社会分析和大学生村官自身的优势,整合地思考激发大学生村官乐观情绪、积极的心态。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使大学生村官有大胆的创新勇气,敢于突破旧的思想、观念及模式,有不畏艰难的求知精神。注重能力管理,在农村工作中构建和谐氛围,建立跟踪督导制度,引导他们参与农村日常事务处理,学习农村政策理论、交流工作经验,探讨、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能力、技术能力、沟通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使大学生村官“推得出”。对大学生村官给予真情关怀,充分发挥其优势和潜能。帮助大学生村官结合当地实际,大胆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完善激励措施,努力构建大学生村官合理流动机制,鼓励和支持他们多元化发展,保证他们“流得动”。在工作规划上,坚持从长计议,制定着眼长远的措施;在具体操作中,深入研究大学生村官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刻把握这支新型人才队伍成长的规律性,不急于求成、不揠苗助长;在工作方法上,注重科学性,既要关心爱护,又要严格要求,压担子、严考核。健全管理机制,以便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1]沈 超.人才强国战略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

[2]余秀华.大学生村官的成长环境及其优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

[3]葛昌璘.大学生村官:现实困惑与对策分析[J].黑河学刊,2010(8).

猜你喜欢
村官农村大学生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唱村官
黄河之声(2022年6期)2022-08-26 06:46:12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12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我要当个好村官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08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