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丽
西方“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由“自由教育”和“博雅教育”发展而来的,最早由美国学者帕卡德教授(A.S.Pack⁃ard)于1829年提出。他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在中国,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易经》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淮南子》说“通智得而不劳”,《论衡》说“博览古今为通人”等。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通识教育思想,指出:“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学者李曼丽从性质、目的和内容角度对通识教育做了进一步的阐述。笔者认为,通识教育是一个历史的时代概念,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实践。在我国,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形成了高校“重理轻文”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识教育不仅是理工科大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需要。理工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关键在于加强人文教育,使人文与科学共生相融,培养“全面而完整的人”。
1.理念认识参差不齐。部分理工科院校领导和教师对通识教育理念认识模糊,认为通识教育仅仅是专业的补充,是给学生在专业教育之外增加的“小甜点”,通识教育就是通选课或公共课,通识教育就是要增长人文知识等,更有甚者认为通识教育既浪费时间和精力,又不能立竿见影,不如把精力用于教学和科研上。认识的偏差,导致实践过程中难以取得实效。另一种情况是校领导和专家对通识教育比较认可并大力提倡,但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却并不配合,施行起来具有较大困难,这与通识教育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有很大关系,就通识教育的初衷来说,是“文化精英的诉求与共识构建”,按照公共政治学的观点来看,中国当下的通识教育改革话语交锋,则是精英说着精英们理解中的通识教育,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具体执行人员做着自己能够做到的通识教育,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统一一线教师和学生的认识是通识教育成功实施的关键。
2.实施过程缺乏系统规划。通识课程内容多是导论性或者概论性的,学生学习后只是泛泛了解,无法深入,难以形成独立的反思、批判、吸纳、创新能力。另外,课程并不系统,众多工科院校中,只有清华大学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其他学校多采用讲座形式,人文讲座式课程固然能够在较短时间和较少投入的情况下,使更多的学生接受教育和熏陶,但在学生没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只能流于形式,浮光掠影。理工科学生学习和科研的任务较重,如果花大量的时间用于人文知识的扩充,会影响其专业课的成绩,这无疑是其积极性难以调动的重要原因。学生面临就业和考研的压力,在学习专业课、做实验和准备考试的情况下,用于通识教育的学习时间难以保证。
3.体制不够完善。现行的体制中,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前还有部分学分的政治课程和道德修养课程,如果再加上通识课程的学分,学生难以顾及,负担过重,突破原有的学科和教学管理体制短期内难以实现。此外,目前理工科大学只注重人文素质熏陶,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这样的通识教育是不完全的。在机构及管理方面,大多工科院校都在教务处下设有文化素质教育中心,但文化素质教育中心人员配备跟不上,有的本身对通识教育不太了解,出现了外行管理内行的情况,有的成为摆设和附属机构,资金投入很有限,难以发挥作用。
1.多方认同理念。首先,学校领导要给予重视。通识教育的发起和实施,是由学术精英掀起和倡导的,因此,在教师和学生中普及有一定的难度。工科大学尤其要注重科学和人文的融合,不能将两者分裂开来,正如杨叔子院士一再强调的,理工科院校如果一味地单纯追求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其后果是非常危险的,只有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杰出的优秀人才,才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发挥伟大的创造力。如果不把通识教育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工科院校五重五轻(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的弊端将会更加严重,四过(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的局面也难以扭转。因此,理工科院校领导要有更强的危机意识和前瞻意识,加深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只有校领导积极重视,才能为学校通识教育的长远发展和深化奠定基础。其次,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和专业领导要非常重视。如果管理部门和院系领导没有足够的重视,会使进行通识授课的教师和接受通识教育的学生陷入两难境地,在专业与通识之间很难掌握平衡,甚至使通识教育陷入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再次,通识教育授课教师要对通识教育的内涵和价值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深刻理解通识教育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想方设法编好教材,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以学习科学技术为主的工科学生更深刻认识科技背后的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最后,学生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也是至关重要的。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实验多、学习任务重,学生只有对通识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才能有学习的动力,产生深厚的兴趣,不断克服困难,树立顽强的意志,自觉主动平衡专业课和通识课的关系。
2.多方保障制度。要保证通识教育的顺利有序开展,学校必须有专门的负责机构、固定的经费来源,有能够胜任的专职人员来规划组织和管理,同时,院系要积极配合,建立学校统一规划、院系专门负责的制度,还要有良好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学校总体规划通识教育实施的政策、实施途径、课程体系和评估机制,院系平衡通识授课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以及通识课和专业课时间安排。只有这样,才能既有总体规划,又有具体分工,要成立学校一级专门的通识教育委员会,成员由各学科专家组成,也可以邀请校外专家参与,对本校的通识教育发展规划、实施状况给予评价和建议。
3.多元优化师资。首先,学校要保证师资。大多数理工科院校的人文学科较弱,这是一个不争事实,有些大学虽然建立了人文学院,但其教师主要是面向全校的学生上公共课,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面临这样的现状,人文学科教师从事通识授课就出现了一些问题:课程的转变和适应问题、教师时间安排问题等。学校要有适当的奖励机制,使这些教师愿意为通识教育尽心尽力。其次,学校要完善助教制度,鼓励一些优秀的博士生做助教,以扩大师生之间的交流,使自由讨论课得以顺利进行。再次,学校要对工科教师提出人文素质的要求,使人文精神融入教学,引导工科教师学习人文课程,举办教师读书班,并将其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同时进行科研专案对通识教育本身进行理论研究和时间探索。最后,理工科院校可以选择同一地区的其他综合性或文科院校在师资方面形成优势互补,在课程稳定和课堂固定的情况下,实行教师流动,对于短时期优秀人文学科师资有限的工科大学来说,无疑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系统规划课程。通识课程体系的建立和规划是其得以成功实施的开端。我国大部分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是先实施后思考的,一开始缺少严密的规划和系统的论证,这就出现了通识拼盘或大杂烩的现象,难以深入和深化。而以后所做的工作又是在不断地修正和补充,难以突出核心。理工科大学由于师资力量及学生学习时间等局限,多采用“人文讲座”式授课方式,容易使学生得到氛围的熏陶,但在众多的学者、专家的不同观点的冲击和碰撞中,学生没有辨别、没有反思和批判,难以有深刻的认识,难免陷入肤浅和混乱。鉴于此,建议理工科院校立足自己本校实际,成立学校一级的通识教育委员会,由通识教育委员会对课程进行统一规划和论证,严格把关,选择有代表性的“核心”课程,体现通识教育的“精髓”和“灵魂”,对任课教师要提出严格的要求,要“以纲带目”,宁精勿滥,授之以渔,切忌流于形式,只图数量,不重质量。
5.协调平衡矛盾。保障通识教育的顺利实施还要协调以下矛盾:一是协调通识课程学习与专业课程之间的矛盾。除了要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兴趣外,还要修改原有的培养方案,增加通识学分,形成制度。通识教育机构和院系相互协调,挖掘理工科课程内部深层次的人文含义和价值,使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相融互通。二是协调通识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的矛盾。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是一项长远的规划和系统工程,可以选拔一批有志于通识教学的专任教师,不受院系约束,隶属于学校通识教育中心,不但能把教学工作做深做细,还可以进行与通识课程有关的科研活动。学校要在教师考核、工作量计算方面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和举措,通识教育中心要给教师以适当的奖励并制定规范,院系则要给予相对宽松的时间安排。
理工科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和繁重科技的重任,专业教育固然重要,但从长远来讲,必须把通识教育摆在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在知识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更是需要复合型人才,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过硬的知识和技能、健康和谐的身心素质、创新的潜质。因此,理工科院校一定要从大处着眼、细处入手,从制度、师资、课程等方面,对通识教育进行完善和改进,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校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