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立中小学农民工子女的身份文化差异与重塑
——基于青岛市Y小学的个案研究

2014-04-17 11:47杨巧灵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青岛市身份农民工

杨巧灵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 山东青岛 266071)

城市公立中小学农民工子女的身份文化差异与重塑
——基于青岛市Y小学的个案研究

杨巧灵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 山东青岛 266071)

近些年来,大量的外来农民工子女进入到城市公立学校就读,使得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不同社会阶层的身份文化、不同社会群体的身份文化共存、交融与碰撞。农民工子女的身份文化差异更多地体现在其在学校所表现出的日常行为、课堂纪律、语言表达及自我身份认同等方面。为此,借助于青岛市Y小学的个案研究,针对这些身份文化差异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学校、家庭、社会在特色学校文化、家校合作、社会制度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引导这些学生的身份文化重塑,以促进其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城市公立学校;农民工子女;身份文化;城市文化;乡村文化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人规模不断地扩大,农民工群体出现家庭式的流动,他们的子女(简称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进城,在城市生活和接受教育。虽然,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颁布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保障了农民工子女有权享受与城市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解决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公立学校中就读的问题;但是,在城市公立学校中,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的身份文化①差异显著,甚至会彼此冲突。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不同社会阶层的文化、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共同存在、相互交织与碰撞。这种身份差异和文化冲突,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公立学校的日常行为表现与学习,也妨碍他们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一、Y小学的办学状况及生源差异

青岛市Y小学地处青岛市市南区,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从一个社区的配备小学发展成为青岛市市南区的规范化学校。

(一)办学状况

Y小学是青岛市市南区较为偏远的一所公立学校,是由一所社区配备小学随着青岛市东部城区的改造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学校。2007年,市南区政府和区教体局投资翻新改造了校舍,配置了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建有微机室、美术室、舞蹈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乒乓球室、电子阅览室、藏书室、阅览室等专用教室。从教学硬件来看,Y小学俨然是一所规范化的现代学校。虽然青岛市市南区近几年实施学校之间教师轮换,使得该小学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由于生源的问题,学生的素质不高,Y小学所取得的成就不是很突出,在区学校的排名并不靠前。

2005年,根据青岛市“新市民子女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的政策,Y小学开始接收第一批外来随迁农民工的子女,成为青岛市市南区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较为集中的公立学校之一,农民工子女占其生源的“半壁江山”。目前学校设立六个年级,15个教学班,51名干部教师,共有学生600余人,其中农民工子女的人数有360余人,约占学生总数的60%以上。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是混合编班,不过,笔者了解到,尽管没有明确意义上的独立编排农民工子女班级,但有些班级40人中只有2人是有本地户籍。就生源方面来说,Y小学中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之间的身份文化差异是十分明显的。

(二)生源状况

青岛市Y小学学生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学区周边青岛市本地居民的子女。Y小学学区周围的居民大多是城区没改造之前的村民住户,这些住户的学龄子女根据就近入学的政策,选择该小学就读。近些年来,该学区中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或者一些政府官员家庭的学龄子女却选择了其他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就读。二是外来农民工子女(菏泽、莱茜等鲁西南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也有少数来自外省市的,如河南、四川等),他们占到学校生源的60%以上。除此之外,其中有个别是因其父母的工作调动需要而随迁的学生。Y小学中的学生家长的经济地位较低,其政治地位及文化地位更低。虽然该校的教学条件等硬件设施是由青岛市教育局统一出资配备的,但是师资状况、教学质量等教育资源却与一流学校相差甚远。再则,真正的文化上层人士自身拥有比较好的文化素养,是不会将其子女送到该校来的。

Y小学中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群体,具有不同的文化素质,代表着不同的身份文化,因此,他们在学校中的日常行为表现、课堂纪律、语言表达、身份认同等各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二、农民工子女的身份文化差异与原因分析

城市公办学校中农民工子女的身份文化差异更多地体现在其在学校所表现出的日常行为、课堂纪律、语言表达及自我身份认同等方面,下面将对青岛市Y小学中农民工子女的身份文化差异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一)日常行为差异及原因

1.不良的卫生习惯。在与农民工子女的交往中,其不良的卫生习惯给笔者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当踏进教室第一步时,一股难闻的气味迎面袭来,用很多老师的话说,“他们身上那股气味,尤其是夏天,气味很浓,只要一进班,很熏人。”因为大部分农民工子女的家长是在市场以卖海鲜为生,孩子不经常换洗衣服,身上难免会留有海鲜的腥气味。当走近部分农民工子女身边时,会发现不管男生亦或女生其头发油亮成绺,不知多久没被清洗过。有些农民工子女长久以来穿着同一件衣服,两个月没有换洗过,领袖口处黑乎乎的一片;有些农民工子女的书包不知道背了多久,书包上原本漂亮可爱的卡通,早已是面目全非。虽然每天下午放学后值日生将班级的卫生打扫干净,地面拖得鲜亮,桌椅摆放整齐,十分整洁;但是学生第二天来到教室,不到二十分钟,纸屑杂物乱扔一地,一片狼藉。中午部分农民工子女在班级就餐,吃完餐后水果,比如带皮的橘子等,他们站在自己的座位上,把剥下的橘子皮就直接朝向后面的垃圾筒扔去,投中率低,搞得垃圾桶周围满地的橘子皮。究其原因:一方面农民工经济收入低,家庭居住环境条件较差,没有清洁洗刷的条件;另一方面农民工整天为生计而奔波,无暇顾及子女的卫生。同时,由于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文化素质较低,在家中没有养成卫生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更不用说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了。

2.“习以为常”的作业抄袭。早上走进教室,放眼望去:有些学生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不知在说着什么;有些学生在教室后面你追我赶,乱成一团;有些学生一边疾速地抄写着作业,一边见缝插针地讲上几句,教室里各种吵闹声、说话声夹杂在一起。教室里各种现象应有尽有,而抄袭作业是最普遍的。每天早上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学生在教室匆匆补写昨天老师布置的作业。事实上,老师所布置的作业量是相当少的。可为什么不能在家完成呢?原因在于:这些农民工子女的家庭生活条件较差,有些住在由废弃的集装箱改建而成的简易居室中,有些租住在地下室的车库中,拥挤不堪,家中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以供他们用来读书和学习。在家不能及时完成的作业,晚到学校补写又害怕老师看到,于是只能早早来学校补写。为了节省时间,尽快完成作业任务,于是部分农民工子女便直接将同学的答案匆匆地抄袭在自己的本子上了事。显然,这些学生所上交的作业并不是经过自己认真、独立思考后完成的,遇到不解的问题,他们也不会主动地请教老师或同学。如此一来,学校老师所布置家庭作业的目的(即为了让学生温习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及意义就不复存在了。

布迪厄认为,儿童在入学以前,就已经在家庭中获得了互不相同的文化资本,这种资本不仅带有其家庭的痕迹,而且打着其所属阶层的烙印。同时,由于文化资本的积累遵循其自身的逻辑而导致了现行阶层关系的再制,学校教育本身代表着一种上层文化,通过对学生所带有的文化资本的鉴别与发展,参与到这种再制过程之中,学校教育对下层文化采取的事实上是否定与排斥的态度[1]。虽然青岛市Y小学中的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接受同样的学校教育;但是农民工子女的家庭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相对贫乏,缺乏家庭文化氛围和教育的熏陶,无法获取良好的文化素养,在家庭中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是在校园文化以城市学生的生活文化为主导的背景下,农民工子女的身份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地位,造成农民工子女所取得的学习成就相对较低。

(二)课堂纪律涣散

课堂纪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秩序,“课堂纪律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内部指导系统,使他们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2](P188)

实质上,违反课堂纪律是学生在课堂上与课堂教学要求不一致的行为表现,并且影响到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及教学效率。有些学者认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质量,国外的有关研究发现,一个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不只是影响他自己的学习,同时也可以破坏课堂上其他学生的学习。”[3](P348)糟糕透顶的课堂纪律会影响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不良的情绪会影响到教师的教育机智的发挥。课堂上老师不停地维持纪律,“来,你把玩具放起来,不然你出去玩”“看着黑板,好吧”“好,安静”“你们安静吧,安静一会”“你们就这样讲话,不想上,咱们就上讲话课”等等,教师这些无可奈何的语言几乎在每节课上都会不厌其烦地重复,“安静”一词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般情况下,课堂上学生的动作等各种行为只要不是太离谱,教师是不会停下课维持纪律的,因为停下讲课一方面打断了教师的讲课思路,另一方面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然而青岛市Y小学的课堂上教师为了维持纪律,停下讲课是“家常便饭”。

课堂上农民工子女学生的不良行为表现看起来与学校环境有关,其实是家庭环境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在课堂环境中的一种体现。在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其所受家庭文化教育的影响,以及家庭文化素质的熏陶。农民工子女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会对学生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比如,农民工家长忙于生计,无暇照看孩子,孩子在无形中养成的缺乏自我约束意识等问题,会造成他们在课堂上难以接受课堂行为规范的制约。农民工家长的文化素质较低,孩子缺乏家庭文化的教育,缺乏自我约束控制能力,在家庭中没有习得良好的行为。

(三)课堂中的“失语”与“沉默”

课堂发言是学生在学校制定的各种规范制度约束下的自我表现,课堂发言也是学生发表自己对教师所讲知识点内容的理解,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课堂发言能够反映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情况,然而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并不是很积极。虽然他们看起来是在听课,但是思维不知道在哪里“神游”,上课的眼神很茫然,正如一位老师曾经向笔者倾诉的那样:“我发现上课时这帮孩子的目光都是散的,他们不能将注意力集中于老师所讲的知识内容上。一节课下来,只有少数的学生跟得上老师的思路,及时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从发言中还可以看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文字的组织能力,以及给出自己对问题的思考,然而农民工子女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沉默寡言。

由于农民工子女的异质性语言习性,他们要想学习和使用学校教育的标准语言,必须摆脱和克服自己固有的语言及思维习惯。然而,这一过程并非如脱去旧衣服那样简单易行,习得标准语言的过程往往是异常艰难而痛苦的:他们需要克服心理上的排斥以及与外来语言的“格格不入”;对于学校教育的标准语言,常常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因此暴露出其对该语言有限的驾驭力;更多的时候,他们对教师的提问无以言对[4],呈现出失语的状态。

(四)对自我身份的不确定——“你是青岛人吗”

学校中城市学生在日常行为与语言表达等方面表现略好一些,有着一种文化上的优越感,排斥着农民工子女的身份文化,而农民工子女会在自己与城市学生交往等社会互动关系中判断并认同自己的身份。

青岛市Y小学中的大多数农民工子女两三岁就跟随父母来到城市,有些甚至是在青岛出生的,他们成长的关键期都是在城市度过的,对青岛的生活接触感受比较深刻,耳濡目染中了解到较多的关于青岛的文化风俗。与此同时,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空间距离的遥远而与老家的亲戚朋友接触较少,甚至是很少有机会回到老家,一些仅存在记忆里的家乡文化风俗就变得模糊甚至被遗忘。对于那些在青岛出生的学生来说,家乡的概念更是模糊。虽然部分大龄些的学生对青岛的认同感不是那么强烈,认为他们将来肯定还是要回到老家的;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青岛很好,已经熟悉并适应这里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希望能继续留在青岛生活。虽然如此,但是常常挂在他们嘴边的依然是“我们老家”怎样怎样,“他们城里”怎样怎样,他们心里非常清楚:因为父母在青岛打工他们才来青岛,待父母更换务工城市时他们也会随之迁移。

在对Y小学“你是青岛人吗”的调查中,大部分的农民工子女的回答是:“应该算是青岛人吧,我出生在青岛,幼儿园是在青岛上的,一年级就在这个学校上,但俺老家是外地农村的,那边还有爷爷奶奶,户口本上写的是农村。”“像是青岛人,因为来这里很长时间了。”虽然,这些已经“城市化的孩子”,从文化上,和那些在农村长大并接受教育的同龄“农村人”相比较来说,被城市文化濡化的农民工子女“不算农村人”,而且从生活方式上来讲,他们也无法适应农村老家的生活;但是,他们同时无法认定自己是城里人,因为他们知道有一群有着城市户口、住在楼房里的“城市孩子”,这些“城市孩子”才是“真正的”青岛人。因为“没有那样条件的户籍身份”,所以“不算城市人”。由于这种文化性的身份与户籍制度性的身份之间的冲突,农民工子女无法明确地将自己归为“青岛人”或“农村人”,只能用一些“不知道”“应该算是”“好像是”等一些模糊的字眼来回答。

大部分农民工子女的社会交际圈除了自己的父母及兄弟姐妹之外,就是周围的同学,农民工子女的朋友大多是农民工同乡的孩子,或者是其他农民工子女,而青岛本地朋友则较少。虽然他们的人际交往圈十分狭小,但是他们会在老乡同学群体中找到自己的身份认同。农民工子女在自己的群体中,共享相同的文化背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他们在情感和精神上,能够获得他人认同和自我认同,从而对群体产生归属感,于是他们逐渐转向自己群体的认可,或被自己群体所认可。

三、对农民工子女身份文化的重塑

针对上述学校中农民工子女身份文化的差异,需要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几个方面积极引导农民工子女对其身份文化进行重塑。

(一)创建学校特色文化,提高农民工子女的文化素质

农民工子女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其家长的文化素质低,缺少家庭文化熏陶,为了提高农民工子女学生的文化素质,城市公立学校要重视他们的文化培育。首先,学校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坚持创新,形成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培养智慧学生。其次,要传承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立足于本校的现实情况,放眼未来发展,创建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以此来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其三,要不断整合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不同文化,使学生习得新的文化,从而提高农民工子女学生的文化素质,促进他们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开设特色艺术班,加强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的沟通

大部分农民工的家庭经济收入低,生活层次低,个别的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孩子去上校外那些昂贵的艺术辅导班。那么,学校可以在合理安排学科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地开办一些免费的课外艺术特长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一方面,学校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艺术资源,帮助农民工子女提高艺术修养。另一方面,农民工子女也有了更多的机会与城市学生站在同一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艺术风采。通过这些方式,增加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开展互动活动,发展亲密的同伴关系,使他们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增进了解,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减少隔阂。

(三)重视家庭教育,加强家校合作

在开学初,农民工家长送孩子来学校,教师才与其匆匆见上一面,除此之外,整个学期都不会再见到家长。平时大部分家长更不会主动给老师联系询问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对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更是无所谓。学生的成长,不是光有学校教育的力量就足够了,而是需要多方面教育力量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结合协调同步,才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农民工家长要注意加强和学校的联系,要充分利用“家校委员会”“家长会”“班级博客”“飞信群”“QQ群”等交流平台,关注、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情况,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学校教师共同讨论,统一思想,寻求对策,做到协同教育。

(四)改革户籍制度,去除身份偏向

虽然国家颁布的各项政策法规保障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公立中小学的受教育权,但是城市仍然存在着对农民工子女排斥的政策,即农民工子女不能享有与城市学生同等参加当地中考和高考的权利。要想改变现存的教育不均等现象,必须改变这种身份文化的偏向,打破现有的户籍保护政策,把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改革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改革不公平的教育制度。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一政策的提出为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户籍问题做出了重要的一步,消除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的界限,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子女的身份问题准备了体制性的条件。

由于学生内在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差异,就决定了农民工子女学生与城市学生的阶层不同以及不同身份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5]。在当今城市公办学校场域中,这种因不同阶层身份文化所导致差异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青岛市Y小学中外来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所代表的不同阶层身份文化差异只是其一个缩影而已。

综上所述,针对农民工子女所表现出的身份文化差异,积极引导农民工子女进行身份文化重塑,通过创设学校特色文化、开设艺术特长班、加强家校合作、改革户籍制度等措施,使其更好地适应城市公立学校生活,展现出一种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因此,青岛市Y小学缩小农民工子女的身份文化差异的有效举措对其他城市公立学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注释:

①“身份文化”是由韦伯最早提出,后来柯林斯继承并发展了其含义,他将身份文化的内容更具体化,指出身份文化的要素包括谈吐方式、礼仪教养、行为方式等。他认为,学校的主要作用在于传授社会支配集团的身份文化,学校教育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不同身份文化集团之间的冲突。文中,笔者借鉴柯林斯对身份文化的解释,认为身份文化是指农民工子女这一特殊的群体阶层在自己所属阶层范围内,所具有的身份和文化,比如价值观念、语言表达、行为方式、知识结构、礼仪教养等方面。

[1]吴康宁.当今欧美教育社会学三大学派[J].教育研究,1986,(2).

[2]【美】Raymand M.Nakamura,王建平等.健康班级管理:激发交流和纪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田慧生,李如密.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齐学红,汤美娟.语言、权力与教育不平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生活语言的定性研究[J].教育学报,2011,(7).

[5]王有升.民办学校中的身份文化差异与重塑——一项个案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5,(2B).

(责任编辑:李文玉)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in Urban Public Schools——A Case Study of a Primary school Y in Qingdao

Yang Qiao-ling

(Teachers' College of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071, China)

In recent years,more and mor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come to the city and study in the public schools where urban and rural cultures,cultural identities of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and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coexist,get integrated and conflict with each other.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are more reflected in their daily behavior,classroom discipline,expression of language and self-identity,etc.Therefore,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primary school Y in Qingdao,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and also the elements that cause thes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Then the paper explores the measures taken by schools,families and society in the fields of distinctive school culture, parent-school cooperation,social system and so on,in order to realize the aim of reshaping these students' cultural identity and helping th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adapt to the school life better.

urban public schools;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cultural identity;urban culture;rural culture

2013-12-03

杨巧灵(1987—),女,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G40-055

B

1674-6120(2014)04-0029-05

猜你喜欢
青岛市身份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2019青岛市科创板发展现状
关于青岛市地下城市空间开发的思考
跟踪导练(三)(5)
身份案(下)
青岛市市立醫院(集团)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