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艳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呈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总和。网络课程是我国开展“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资源保障,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共享网络优质资源的重要途径。我国重视对网络课程的建设,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网站上共有国家级本科精品课程14348门,高职课程5924门,这些优质的网络资源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极大的方便,但也存在一定的缺憾与不足,如网络课程的学习内容基本上与课本章节一致、电子教案是课本电子版、缺乏教学活动、交互记录很少甚至没有等,使网络课程教学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
1.前后期建设不平衡。网络课程的建设往往前期投入较大,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课程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要把自己优质的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包括全部章节的电子教案、授课的PPT、录制授课视频等,费时费力;同时,网络课程建设的技术投入也较大,有的网络课程是静态的,有的网络课程是动态的,有的要建后台数据库等。相比较来说,网络课程后期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少,内容更新缓慢,甚至一些网络课程多年没有更新内容。
2.内容呈现形式简单单一。大多数网络课程学习内容与书本章节保持一致,是对书本内容的复述和演示,未从根本上改变网络课程学习内容的组织和呈现形式,缺乏对深层次内容的设计,案例教学内容的设计比较简单或者没有。
3.教学活动安排少。当前网络课程中最主要的学习形式是观看教学视频和学习电子教案,大部分网络课程往往只是重视教学内容的灌输,没有具体的教学活动的安排,而学习者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分析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但现有的网络课堂停留在教师通过视频讲授,学生面对视频接受式的学习。
4.教学交互不足。网络课程建设中比较注重教学内容的建设,教学交互交流模块一般有BBS、EMAIL等。但现有网络课程大多是内容、视频的展示,多数学生很少提问题,师生教学交互的数量和质量均不高。相对于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其互动频次小、效率低,影响了教学效果。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网络课程的实质是给学生提供一种网络平台的学习环境。如何设计好资源和活动是网络课程学习环境建设的关键。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意义的建构,注重交流和人类的文化脉络。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只有通过广泛的社会协商,才能创建具有社会意义的新的知识;学习者只有浸润于人类文化的脉络之中,才能获得具有完整意义的知识。
2.乔纳森的学习环境设计理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Perkins认为学习环境由以下五要素组成:信息库(information banks)、符号簿(symbols pads)、建构工具箱(construction kits)、任务情境(phenomenaria)、任务管理者(task managers)。乔纳森提出组成学习环境的六个部分,分别为:问题、相关的案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会话与协作工具、社会背景支持。
学习环境设计理论认为,有效的教学建立在对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分析上,它的目的不在于强调每个学习者接受所有学科规定的内容,而在于强调每个学习者都能得到个体的充分自由的发展。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注重问题的具体设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进行学习,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注重资源的立体化设计,提供真实的案例学习。学习环境理论下的教学设计是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依托、以教学活动为指引、以交流互动为途径的,以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为目标的立体化的教学设计。
3.梅瑞尔的首要教学原理。美国著名的教学设计专家梅瑞尔教授提出的首要教学原理中指出,只有当学习者介入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够促进学习;当学习者运用新知识时,才能够促进学习;当新知识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融为一体时,才能够促进学习。具体的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有机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把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网络课程的内容不应仅仅是书本的再现,应注重网络的特点,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先进的学习理论为指导,注重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与教学活动的设计,提高互动交流的及时有效性,才能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1.加强后期管理评价。网络课程前期的投入较大,但后期使用不良,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来加强网络课程的后期管理。可通过加入学生的评价机制,学生对网络课程的使用体验中的不足进行反馈和评价,如界面体验、知识内容、互动模式等,对网络课程的后期建设与使用进行激励。
2.课程考核纳入学分。很多高校的网络课程资源内容多,如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等,但学生并没有充分了解利用。原因在于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的宣传不到位,校园网上建设好的网络课程没有学生使用;另外,学生比较关注自己的学分课程,将大部分时间精力投入学分课时中,忽视无学分的课程。对此,可通过让学生在网络课程的学习中获得学分,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和教师面对面授课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方式获得学分,激发学生网络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内容立体化。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提供多层次的网络课程学习内容,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将教学内容划分成知识点,若干个相互关联的知识点构成一个单元。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跳过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学习深层次的内容和进行扩展学习。同时,多重感官刺激的学习效果要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网络课程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如文本、图像、PPT、动画、音频、视频流媒体素材都是信息媒体的表现方式,将课程内容生动、形象、立体地展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
4.教学活动探究化。学习者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分析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习者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网络学习更需要学习者在质疑、调查、探究、实践中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学活动的设计应重视创建探究性活动,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问题,为方便起见统称为问题。探究性活动教学设计包括介绍、任务、资源、过程、建议、评价和总结7个部分。将学生置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要求学生根据先导知识和相关材料,围绕课题进行研讨,每个学生均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且得出初步结论,并通过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来解决真实性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只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更能提高学习积极性,将自己的学习结果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产生学习归属感和成就感,增加网络学习积极性。
5.提高教学交互及时性。我国网络课程的交互方式比较多样,有实时答疑和非实时答疑、文字答疑和视频答疑等,网络课程中一般都建有交互模块,但交互模块的应用效果好不好,关键问题是学生的问题能不能得到及时的回答。不同于课堂教学一个老师面对一个班的学生的情况,网络课程的学习者没有班级的限制,都可以共享网络课程的内容,老师要对更多的学生进行指导,显然要占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要解决网络课程交互功能形同虚设的问题,就要把网络课程中课题组成员的工作量纳入到考核的范围,这样才能激励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及时的回答。当学生能够及时得到回答的时候就增加了教学交互的归属感、增强了交互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动力。
6.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生活中的问题可以分为结构良好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结构良好问题一般通过陈述性的知识得到解决,结构不良问题一般是比较复杂、不容易理解的,其解决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是学生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网络课程的学习不是让学生记住相关知识的观念,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结构不良问题是以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来源,要让学生多接触现实世界的真实问题,从单一视角提出的每一个单独的观点虽不是错误的或虚假的,但却是不充分的。要从不同时间、不同角度检查某一概念,这不仅能增强对该概念自身的理解,也能增强将这一理解迁移至其他认知领域的能力。这样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将知识和具体的生活社会问题相结合,在网络课程中通过案例教学法、问题式学习来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当理解一个复杂的概念感到困难时,通过几个具体示例加以说明,可使该问题富有意义、更易于理解。在网络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应仅仅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应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案例来获得知识和必要技能。
7.注重评价与反思。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网络课程更需要重视过程性评价,而不是仅以期末考试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全面的评价,既要包括对学生应用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的评价,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关注和评价;另一方面,评价与反思的方式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组织进行,包括小组互评、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环境理论指导下的网络课程建设,应注重网络课程的教学活动的交互,提供有效的个性化的、归属感的教学交互,提高问题回复时效性;在网络课程学习环境中注重给学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学习环境的支持,提供多层次的丰富的学习内容,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加强对网络课程的使用管理,加大后期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才能够真正提高网络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提高网络优质资源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