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必修课纳入学生素质教育的教学计划中。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手机网络功能已经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空间。学生处于急于摆脱学校、教师、家庭的管制,追求独立个性、确立自我价值、成人化倾向关键时期,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看成政治课,难以产生兴趣并融入情感。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从边缘走向主流。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媒体所承载的网络技术改变了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方式。新媒体手段的使用逐渐成为学生群体的一种文化时尚,对学生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满足了大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模仿心理,并引发了他们对高新技术的兴趣;为大学生创造了无数可选择的自主角色和扮演对象,推动了他们个性的发展和角色认同;提供了直接倾诉和宣泄的对象和场所,提高他们自我教育与学习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倾向于借助新媒体手段寻求自己的感情归宿、心灵慰藉和价值认同。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将传播状态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同时新媒体双向性的本质特征以全新的传播方式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模糊了传播者和接受者的概念,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和发布者。
高职院校大学生正处于知识习得阶段,较其他年龄层次的人群来说,更乐于接受新媒体和善于使用网络技术,他们的诸多需求在新媒体传播状态下被激活和满足。新媒体提供的平等、自由、交互的对话模式让大学生们实现了无时间、地域限制的自由交流,赋予了他们比现实生活更多的自由空间和话语权。学生愿意成为信息发布的中心,甚至成为“新意见阶层”的核心人物和“意见领袖”,并以此挑战权威,表达自己的见解,展现个性风采。
同时,新媒体所提供的没有固定顺序、能在不同页面间任意切换的超文本阅读方式,取代了传统思维的逻辑调理,使得学生的学习与思维方式悄然向“跳跃式”转变。相对于从课堂获取新知识,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媒体寻求大量的信息并发布个人观点,网络语言和思维被他们成为文化时尚,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被摒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和核心,着眼于从学生心理健全与心智发展的角度培养学生积极心理,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清楚地了解心理健康的内涵特征,并能够对自身的心理进行调节,克服不良心理,化解不良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高职院校学生和本科院校学生一样有着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情绪发展多变、外露和内隐性,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性意识的萌发,以及心理出现闭锁性和孤独感等特点。但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加上学业发展不顺等因素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上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和自卑心理,主观上容易放弃努力。他们的自我意识表现为在自我认识方面自我贬低、在自我体验方面缺乏成就意识、在自我控制方面容易自我放任。常以学习无用为借口,消极对待学习,逃避学习活动等。
智能手机的出现及功能的日益强大,不仅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娱乐方式,更是开创了媒体新时代。杨春兰指出,如今的手机已不再单单是通讯工具,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当下集电脑、数码相机、电视为一体的手机,有便捷、不受地域和环境限制等特点,为广大受众,特别是15~25岁的青年学生所青睐。各种性能优良的智能手机就成了高职院校学生上课时打发时间的工具,逃避现实和未来的挫败感。
一直以来,很多高校以选修课的方式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经将该课程建构成一个内容完整、结构合理,既有理论水平又符合学生实际,既体现学科性又突出应用性,既有理论讲授又有课堂活动,既有普适性又有特色性的课程内容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成长的需求。但在课程教学上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强调引导大学生树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意识,把心理教育过程作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全面适应能力的过程,重视引导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适应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未来职业发展趋势与需求、适应社会现实生活挑战。虽并不排斥对人性的关注,但目标主要着眼于维护高校的稳定与和谐,着眼于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在教学上还是普遍注重知识传授,虽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反省,却难以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在自我意识发展上缺乏自省能力,乐于关注外界,对未来职业和课程学习兴趣低。在此条件下,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面对具有碎片化时间植入、随时随地可见性、冲击力更强的数字新媒体时代对大学课堂教育所形成的冲击和挑战,我们必须根据研究对象——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经验世界来设计和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注重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全面适应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对人性的关注、对生命的理解的教学内容来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以激发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活的展望,形成关注身心健康、热爱生活、相信未来的积极心理品质的教学目标影响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
第一,课程设计方面,基于大学生自我健康成长和潜能开发设计展开,课程目标并非预设的,而是不断生成、自主构建的,课程内容必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需要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的商定、建构和运作。经过调研发现,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大学的不同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如刚刚进校的新生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大二则是学习、人际交往、恋爱、人格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大三面对的主要是择业就业等问题。此外,不同群体的大学生所关注的成长课题也有差异,如文科学生教育的重点应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理科教育的重点则应是情绪管理。
因此,我们在构建和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方面,主要从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不一致的角度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面向全体高职院校的学生,开设以发展为主线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二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设计出符合学生生涯发展的职业心理辅导课程;三是以特殊需要群体为对象,开展团体辅导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在不同阶段根据自己不同的发展课题和特殊需求选择学习相应的模块内容。
第二,教学内容方面,通过对学生的心理素质需求进行广泛调研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发展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不同年级、不同群体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训练等方面的不同需要。以让不同心理健康需求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发展的能力为宗旨,设计出从总体和局部综合建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
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除了应围绕适应与发展两个基本目标为主线进行综合安排,还必须重视对人性的关注,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根据个体心理素质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除了新生适应、学业发展、自我潜能开发、人际交往技巧、求职技能、婚恋关系发展等以外,还将如何预防疾病、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身体状态、如何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知识纳入教育内容,使学生在体质和精神上更加健康;二是以各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性发展的水平、特点及具体的教育培养目标要求为出发点,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交往和成长中普遍存在或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各有侧重的培养和训练,安排各年级的教育要求和内容。具体到课程改革的内容和方法是采用“1+2+3”的课程编排结构:
“1”是指以发展性目标为主线的心理健康教育。该部分教学内容涉及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友谊及人格发展等各个方面。“2”为行业方向选修。在高职院校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还应分门别类地深入研究相关专业学生毕业后潜在就业的行业或岗位的特点,围绕毕业生适应行业岗位需要的心理素质进行研究。通过授课方式让学生初步掌握这些行业所应具备的职业心理,毕业后更好更快地适应未来行业或岗位,在“察己知人”的情况下更好地处理工作,使自身获得生存与发展。“3”是指以特殊需要群体为对象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1”作为学生必修课,安排在全体学生的教学计划中;“2”和“3”这两部分课程教学的组织方式为跨自然班选修,以模块形式出现,作为公共选修课和团体辅导的实践课程开设。
第三,在教学手段方面,应突破既有的课堂教学传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引导学生领悟所学的策略方法并自觉将其转化为个体的心理能力,以备能迁移到今后生活和职业发展的全面素质之中。首先,在课堂教学中遵循“自我认识—晓理导行—行为强化—反思内化—习以成性(品质)”等学生心理素质形成过程的五个环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讲述、学生讨论、实践体验、情景模拟、辩论对话、小品戏剧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合使用,长期保持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其次,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成长小组等拓展性实践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最后,充分运用新媒体时代的网络具有覆盖面广、大学生易接受等优点,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网站,开辟网上课堂,在介绍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调节方法的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开辟网上心理测评、作业提交通道;同时开通微信和微博,以互动方式定时、定期开展网上案例分享和讨论,以及团体辅导活动。这种学生注册系统、登录学习的方式,既突破了时空限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开展全方位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服务。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从自己的需要、兴趣、动机出发,自主选择“适需”“适用”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实到学生主体需要上,既契合了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诉求,又能够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