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静,陆 涓
(1.扬州大学党委组织部,江苏扬州225009;2.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江苏扬州225009)
“协同创新”与研究生创新能力之培养
高 静1,陆 涓2
(1.扬州大学党委组织部,江苏扬州225009;2.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江苏扬州225009)
协同创新是各个创新主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合作共赢的一种模式,它为加强研究生创新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协同创新主体以研究生工作站为平台,通过学科—专业—产业链之间的交流融合,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等培养资源的共享,开拓研究生培养新模式,进而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
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
协同创新的本质内涵是为实现重大科技创新,通过大跨度整合而构建的创新组织模式。其关键在于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等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形成多元主体协同互动、深度合作。也就是说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通过突破彼此之间的沟通壁垒,充分释放出“项目、信息、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实现创造主体和创新主体之间的资源整合与深度合作并产生叠加效应。实现协同创新关键在人才,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来源, 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学科发展和加快技术转化应用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因此,协同创新既对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了新路径。
所谓培养模式就是依据人才的成长与培养规律,围绕社会需求为之建构相适应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制定的培养方案。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人才,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学科专业的分化综合,其理论基础和实践逻辑的局限性、原有的学科专业壁垒、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体制与机制的限制等弊端逐步显现,明显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培养模式单一与课程体系陈旧,严重影响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一直沿用前苏联的培养模式。这种专业化的培养模式,过分强调学科专业的独立性和排他性,在培养理念、体制上存在很大局限,缺乏合作创新、结盟创新、互助创新等协同创新的理念与形式。大部分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多采用第一年在校集中学习理论课程,其余时间则围绕学位论文的选题开展基础研究、实验研究等,最后完成论文答辩、授予相应学位。而在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不仅结构缺乏综合性,而且课程安排上多带有浓厚的“本科”色彩,没有体现“大学科,宽基础”的培养理念,忽视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无论是课程的内容,还是课程的难度,都与本科阶段相差无几。不仅缺乏前沿性的学科专业知识拓展,而且在教学方式上也缺乏启发与引导、互动与探究,没能很好地体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要求。对此,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原常务副院长谢安邦教授曾抨击道:“研究生教育部分课程内容的高深层级性只是体现在对本科生课程内容在横向层面上作平面式的扩展上,而并没有凸显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特色”[1]。因此, 研究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呈现被动学习的状态,加上这一年龄阶段诸如就业、成家等个人需处理的事情较多,出现逃课、缺课现象也就成了常态。
2.学术氛围淡化与实践环节弱化,严重制约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本科”色彩浓厚的培养模式下,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呈现出一种怪象: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上,多数高校偏向理论教学,而在理论教学环节上,传道授业又重于学术探究。表现在培养过程中,培养单位的一些导师责任意识与育人理念不强,将研究生当作自己的“徒弟”,成为其完成科研任务的“主力军”,甚至出现为完成科研课题而迟迟不让学生毕业的不良行径。理论教学上,讲授成熟的学术观点多,探究前沿性的观点少;实验教学中,让研究生充当助手多,放手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索少。有的导师甚至将课堂变为其推崇自身(或认同的)学术观点的场所,很少引导研究生去展开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争鸣,师生之间缺乏真正的学术观点碰撞与探究。同时,由于基地建设、实验室条件、科研经费等因素的制约,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环节往往也被弱化。虽然早在2000年教育部就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明确要求:“科研实践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工程技术类及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的研究生应加强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训练。”[2]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很少有学校能按照文件要求去实施。这种学术氛围的淡化与实践环节的弱化,如果在研究生培养过程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还可以通过一些举措加以纠正与弥补,但如果这种态度与行为方式存在于导师的潜意识之中,无疑会严重制约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高等教育首要的社会职能和根本的社会价值观在于培养人才,大学创新什么时候都离不开培养创新人才这个根本性的任务。
1.构建多元化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形成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协同创新为高校构建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了条件,高校通过协同创新平台,以“整合、共享、完善、提高”为合作目标,打破部门、学科、专业、科研、教学、各种资源之间的藩篱,形成协同创新共同体之间相互渗透、融合、支撑、协同的培养机制[3]。新的培养方案应突出培养创新人才这一目标,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摆到专业培养计划的核心位置,构建起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性人才协同培养机制。一是以一级学科为基础,构建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立足于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开设跨院校(科研院所)、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课程,重视加强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基础实验和科研训练。在保证必要的专业课程基础上,加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程开设率,扩大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选修课程的比例,增强研究生课程的交叉性,以整合和优化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让不同思维、观点、理论、技术之间相互碰撞。二是打造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为研究生训练创新思维、提升科研能力提供条件。三是鼓励研究生走出校园,积极参加行业性、区域性、国际性的学术活动,开阔国际视野和拓展研究思路,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4]。
2.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强化实践环节,创造有利于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成长环境。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主要包括学科知识、科研能力、学术素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形成等环节,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应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之中。协同创新共同体之间的合作为构建新的培养模式创造了条件,一些协同创新的共同体探索高校与企业互派教授、技术员到对方讲课、兼职等做法,一出一进形成企业与高校良性互动。在新的培养模式下,培养单位应当充分利用协同创新的教育资源,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通过强化实践环节,创造有利于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成长环境。协同创新的共同体承担了大量国家重要的科研课题和行业企业领域的重大项目,这些课题与项目都是以基础研究或实际应用为导向,具有前沿性、战略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等特点,这些课题的研究与项目开发的过程无疑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浓郁的学术环境;同时这些协同创新共同体不仅拥有国家建设协同创新平台的财政拨款和各协同创新主体的科研基金、研发项目经费或自筹资金,利用这些资金可以加强实验设施和科研平台建设,大幅度提升科研实验和项目研发的水平,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因此,通过产学研组织协同创新,以实训基地为主要载体,搭建人才联合培养平台,是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可行路径[5]。
[1]谢安邦.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3,(5):68-72.
[2]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EB/OL].[2000-01-13].http://wenku.baidu.com/view/409190d2c1c 708a1284a44f8.html.
[3]陈明学,陈 洪.高校探索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刍议[J].江苏高教,2014,(1):68-69.
[4]罗 霞,周高卫.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61-64.
[5]陈昌贵,曾小军.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J].江苏高教,2013,(1):16-19.
(责任编辑朱旗)
G647
1003-8418(2014)06-0115-02
A
10.13236/j.cnki.jshe.2014.06.034
高 静(1971—),女,江苏涟水人,扬州大学党委组织部讲师、硕士;陆 涓(1961—),女,江苏扬州人,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高级讲师。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研究性教学实践及其评价研究(2011JSJG325)”;2014年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YZUJX2014—1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