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2014-04-17 09:58茅海燕
江苏高教 2014年6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文化

茅海燕

(苏州大学党委办公室,江苏苏州215006)

全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茅海燕

(苏州大学党委办公室,江苏苏州215006)

全媒体在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的同时,对高校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防止多元信息产生的极端主义情绪,如何规避海量数据下的学术不端行为,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激活校园文化参与功能,是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强调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将非制度性建设与制度性建设相结合,主流价值导向与多元利益诉求相结合等,对全媒体时代条件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全媒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大多数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已基本步入“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以其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多元性、自由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不仅改变了高校广大师生的沟通渠道、交流模式,而且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如何在全媒体时代重新认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进而利用先进技术占领文化潮流的制高点,引导青年群体形成在社会发展新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念,对高校发展、社会和谐和国家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 全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构成

高校是现代社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理性、科学、先进的观念,通过知识的传播、文化的传承、技术的革新,来实现促进社会的“新陈代谢”。因此,高校校园文化也被视为社会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形成于特定社会氛围中,对特定时期社会发展和进步产生一定影响。高校校园文化自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不同层面和维度中,由不同组成部分构成。从具体形态角度看,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是构成校园文化系统的四种基本存在形式。物质文化是体现高校校园文化特色的载体,制度文化为高校校园文化规范确定主导性原则,行为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精神内核的外化标志,精神文化则是凸显时代特征,支撑大学精神的文化灵魂[1]。从空间存在角度看,课堂文化、社团文化和宿舍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呈现载体。课堂文化是实现高校知识传播和教书育人的基本结构,社团文化是高校促进文化多元发展、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组织,而宿舍文化则是帮助学生实现向社会人转变的保障性载体。最后,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角度分析,校园文化系统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学生文化、教师文化、管理者文化和职工文化等。

如果说,对高校校园文化系统的第一种分类,有助于我们了解高校校园文化的具体内涵,第二种分类使我们对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方面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那么从校园文化建设主体角度的分类将对改善当前高校校园文化系统现状,解决其运行中主要问题起到关键作用。特别在当前,我国正面临社会转型,经济结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校园文化也随之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烙印的特色。在传统社会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被认为具有教育性、示范性、独立性、批判性等主要特征[2],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校园文化的特征也在潜移默化发生着变化,即向着多元化、个性化和网络化[3]的方向发展。校园文化的构成愈加复杂,健康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更加依赖于处在这个系统中每个行动者的积极作为,因此,从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角度理解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综上所述,通常意义上所谓的高校校园文化是指,由全体师生和学校各级各类管理人员在共同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形成和创造的一系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然而,信息时代网络技术日益发达,使得校园文化从实体空间延伸到了虚拟空间。同样作为社会进步的产物和人类智慧的象征,以高校师生为主体的社会文化精英的亲密“触网”,引领网络潮流,成为互联网空间中的弄潮儿显得天经地义、合乎自然。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是一个叫钱天白的学者通过中国学术网发到了德国的“抗议论坛”,后来发展为非常热门的“强国论坛”,与1999年众多年轻人在网络空间抗议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有直接关系。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在互联网上活跃的主体基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尽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个比例在逐渐下降,不过,我们从网络用户的年龄同样可以看出,“当前的用户群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的未来”[4]。时至今日,几乎每一次引发社会热议的网络争论,都能听到年轻学子的声音,甚至有些由网络引发的社会热点与校园生活和学术规范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网络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变得更加多维、更加立体、更贴近现实。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与高校之间如此天然的联系,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诸多的挑战。

(一)结构:多元信息可能造成极端主义

高校既被人们看作汇聚社会精英的智慧“龙门”,同时又由于知识分子通常过于专注理论,对社会现实多少有些脱节,因此高校也常常被视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象牙塔”。然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高校相对封闭的状态。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大众化、多元化、开放性、平等性以及交互性,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校园文化的信息来源和活动空间。另一方面,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为校园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5],从而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然而,网络空间在制造多元信息的同时,也使得谣言传播、欺诈蒙骗、恶意攻击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种情况不仅对高校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不良影响,更为严重的是,网络中为了博眼球,挣人气,经常出现令人瞠目、哗众取宠的极端言论,这对原本崇尚自由的学生却是一种诱惑、暗示和引导,对他们还不够成熟的自我表达和价值取向产生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对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也会产生负面作用。

(二)功能:海量数据可能带来学术惰性

全媒体不仅是一种媒介形态,还是全新的信息生产方式和全新的观念传播[6]。在过去没有学术网站,教师们做起学问麻烦得多,虽然看似简单实则繁复的文献学,为广大学子查找文献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和路径。然而网络时代,使得文献学变得过于沉重,几乎累赘,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漠视传统文献的查找方式,更青睐敲打几个关键词就能显示海量数据和资料的检索系统。而知网上越来越周到细致的服务,不仅显示文章作者、摘要、关键词,想要下载只需轻轻点击鼠标,而且还能统计相关主题所涉及的不同学科、基金来源、作者单位等等。如此一来,任意一篇规范的文献综述也变得轻而易举就能制造出来。然而,轻松的同时,却给学术操守埋下了隐患。相比现在的学生,过去教师做学问确实非常辛苦,要做许多基础性工作,然而他们却显得更加踏实、认真,无论是观点、文章,还是著作,都透出历史的厚重和现实的关切,相比之下现在的学术圈且不说人云亦云的多,就是同一主题,相同文章的也不乏少数。可以说,互联网上开放的数据库,某种意义上反而成了制造学术垃圾的帮凶。

(三)过程:广泛参与还是消极等待

长期以来,学生一直是高校各类校园活动参与的主体。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是广泛参与还是消极等待,既与校园文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联系,同时也可以从自身寻找分析角度。课堂文化如果缺少学生的积极回应,不仅是对老师教学热情的打击,同时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社团文化如果缺少学生的积极参与,那么将沦为万马齐喑的摆设。如果没有学生参与日常管理和热情投入的宿舍生活,将会成为死水一潭。无论是互联网产生之前,还是网络普及后,我们看到在高校校园中,两类群体和两种现象都长期并存,即一方面是围绕着高校各类事务的常规运转和普遍参与,另一方面却是一定规模学生群体的消极参与和等待组织。以高校学院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为例,许多学生党员在不知道候选人基本履历的情况下,就投票选举,盲目做出选择。再以社团活动为例,大多数社团受制于资金、人员、活动场地等限制,每个学期组织的活动非常少。获得学校大力支持的学生组织,其发展的持续性可以获得制度性、经费等保障,但参与成员往往会为了评奖评优等事务变得功利和世俗,缺乏高校社团原本应该保持的纯粹。在大多数校园论坛中,也出现同样的现象,考研留学、工作求职和租房成为热门话题,除此之外,围绕着宿舍、食堂的话题,都成为大多数学生选择性参与的内容。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非制度性建设与制度性建设相结合

对于任何类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来说,头十年的文化记忆是至关重要的,将决定校园文化是沿着良性路径依赖获得优质发展,还是深陷恶性路径依赖,使校园管理无效、封闭。

根据新制度主义关于制度的定义,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校非正式制度作用的发挥。我们可以说,即使是在制度完善的产权或型塑实体中,正式制度约束的作用虽然极其重要,也只是型塑选择约束中很小部分,非正式制度的约束更为广泛和普遍存在,这也是必须重视非正式制度的原因。校园文化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秩序组织的达成,而制度主义研究则表明,非正式制度在维持秩序和制度均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全媒体时代重塑高校校园文化,从管理者和学校教职工角度出发,应该注意将非制度性建设与制度性建设结合起来,树立具有执行力、公信力的管理权威。

首先,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道德化约,重视管理者的道德自律教育。总体而言,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强烈的经济绩效和动力,如何降低校园文化组织的成本,可以选择的一个路径就是以道德律令、习俗等非正式制度进行内化,从而促进校园文化的制度建构。其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理应注重辨别和运用有关“共同感”的理论。“共同感”是西方哲学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于人们的道德判断和审美判断是有标准的,感觉是可交流的,因此标准就是共同感。“共同感”在引入的新制度主义学说中,能够扮演起非正式制度的角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重流程绩效评估,通过关注广大师生对学校管理绩效的意见、建议和评价,不断加以修正,尽可能减少内部张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制度环境。最后,校园文化建设既要重视“认同构造”的“软建设”,又要重视维持正义和公平的“权威建设”。一方面要重视对利益相关者的诱导,使其进一步感知自身利益所在,对行动者进行必要动员,形塑校园文化建设者的“自我认同”和“主动参与”,如此,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变迁也就有了充分的内生性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外来介入和权威引导,实现自身公平正义的塑造,打造无可替代的权威裁量主体。

(二)主流价值导向与多元利益诉求相结合

全媒体时代使高校校园文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元、更互动、更交融。技术进步造成的信息多元化,市场经济形成的消费多元化等各种现代性问题,在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逐渐凸显。立体化传播的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使得来自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声音的讯息每时每刻都得到迅速扩散。这些良莠难分、真假难辨的讯息为众多涉世未深的学生所吸收,往往没有得到正确的理解,结果不是消化不良就是富营养化。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原本精英文化占据高校校园文化主流的状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大众文化、时尚文化、消费文化一股脑儿涌进神圣的大学校园。而不论是信息化还是市场化,这都是社会发展进步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从高校老师和学生的行动者角度来看,重塑高校校园文化需要在加强主流价值导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关注高校师生的多元利益诉求。

首先,要不断完善校园网络的硬件设施建设。如前所述,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之一,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重塑校园文化,必须加强网络硬件设施,完善校园网建设。其次,着力建设网络文化,通过打造校园网站、校园论坛等网络文化系统[7],构筑网络化思想教育阵营,从而以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抵制不良资讯的传播。其中,关键在于打造一支网络技术过硬,能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前沿,同时反映灵敏、熟悉新闻宣传的舆论引导和管理队伍。最后,在实现校园网络文化环境规范化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确保师生多元的利益诉求。对多元利益的承认和满足,不仅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多元化的基础,同时也是对“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的彰显。人不仅仅是生命的存在,也是文化的源泉,生命的意义和存在需要师生、社会的深度思考,“我们应该共同思考生命的意义,共同努力形成一种肯定世界和生命的世界观。在这种世界观之中,由我们体验为必然的、有价值的行动欲望得到了论证、定向、澄清、深化、道德化和锻炼,以至于它有能力去提出和实现决定性的、出于真正人道精神的文化理想”[8]。

[1]彭 斌.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2).

[2]葛金国,石中英.论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1990,(3).

[3]王洪凯,和 婧.社会转型期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2).

[4][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13.

[5]贾玲玉,陈遇春,安 健.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J].学术论从,2008,(52).

[6]朱景坤.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的现实困境与发展理路[J].江苏高教,2012,(6).

[7]戴文红.论网络时代大学校园文化的“载体”建设[J].江苏高教,2010,(6).

[8][法]阿尔贝特·施韦泽.文化哲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95.

(责任编辑曹连观)

G640

1003-8418(2014)06-0053-03

A

10.13236/j.cnki.jshe.2014.06.013

茅海燕(1974—),女,江苏盐城人,苏州大学党委办公室讲师、博士。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