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英语写作课堂的多模态话语媒体系统分析

2014-04-17 09:12:21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肢体话语

窦 琳

(江苏理工学院 江苏常州 213001)

专业英语写作课堂的多模态话语媒体系统分析

窦 琳

(江苏理工学院 江苏常州 213001)

英语专业写作课程通常采用语言和文字为主要教学方式,辅以PPT、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手段和符号。文章首先分析影响模态选择的主导因素,进而从纯语言和伴语言等语言角度及肢体语言和非肢体语言等非语言角度出发,对英语专业写作课堂进行多模态话语媒体系统分析,从而得出对专业英语写作课堂的教学启示。

多模态话语;专业英语;写作;媒体系统

一、引言

多模态话语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知渠道,通过语言、图像、动作、声音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的组合从而进行交际的现象(张德禄,2009)。教授语言的英语教师更应该意识到不能再一味教授学生专注于读写能力,这个时代很多语言已经不仅仅是“读写”语言了(胡壮麟2006:8)。因此,文章将通过分析影响课堂模态选择的主导因素,继而依照张徳禄(2009)多模态话语的媒体系统分类标准从纯语言和伴语言等语言角度及肢体语言和非肢体语言等非语言角度出发,对英语专业写作课堂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从而提出对专业英语写作课堂的教学启示。

二、影响模态选择的主导因素

(一)话语范畴。话语范畴,即所教授的课程内容,包括深度和难度。教师授课前,需要分析该门课程授课当天的难易程度。如果教授的课程内容浅显易懂,通常可以采用视觉和听觉为主,用传统的课本、板书和言语交流等方式即可。但如果当天教授的课程内容较难或较抽象,除了传统教学方式外,可辅以PPT、实物展示、图片并可在PPT中嵌入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教授,便于学生吸收理解。

(二)话语基调。韩礼德(1978:144)认为,话语基调指“谁参与了交际”,也就是参与者的角色关系。(高彦梅: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话语基调是指老师的个人特点、学生的基本特点和交际目的,如传授知识、提高能力、提高素质等。授课过程中,除了教师个人语言表达习惯和特点,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特征从而选择适当的模态。

(三)话语方式。话语方式,即设备条件、教学环境、传播渠道的使用。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英语课堂多采用多媒体教学,且受外语学习特殊性的限制,班级多为30人左右的小班教学,教学环境较好,部分课堂可配备语音室、同声传译室或互助多媒体教室。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可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提高学生的兴趣并使枯燥单一的文字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图片、音频、视频,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收并吸收。

(四)教学目标。外语课堂多以知识传授和互动为主导教学目标。课堂讲解中为使知识点更好地呈现,多辅以实例。除了传统的书本文字呈现,PPT、口头讲授和回答问题等环节可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因为PPT的使用,英语课堂教学呈现独特性和重要性,但教师在应用PPT时应注意集图片、文字、音频、视频、动漫于一体,而不是纯粹的文字搬家,从而更好地发挥PPT的作用。

三、专业英语写作课堂教学的多模态话语媒体系统分析

(一)语言。

1.纯语言。写作课堂以传授写作技巧、讲授写作方法、提高语言技能和发展学生言语写作表达能力为主要目的,所以写作课程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是以声音和文字为主体的纯语言表达方式。专业英语写作课堂通常采用全英语教学方式,对母语为汉语的学生而言,教师应语速适中、吐字清晰、发音准确,从而使学生更加准确地获得信息的输入。板书的文字输出也应清晰,避免使用歧义单词、缩略符号和简写,方便学生理解和吸收。

2.伴语言。除了纯语言特征外,还有音响、音调、字体和布局等在内的伴语言特征。在写作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提供音响从而创造意境,使学生通过亲身体味音响来更加形象地描述人物、事物、地点、景物和场景类文章、或对记叙文中穿插的描述类或风景、天气、环境等描述背景的段落更贴切、生动、形象。其次,要求教师课堂上注意语音语调,声音起伏、轻音重音搭配和言语措辞的恰当使用能提高学生课堂的关注力和注意力。在使用传统板书的过程当中,注意条理性,可通过阿拉伯数字、大小写字母、重点用不同颜色粉笔标记以及分块分片记录板书的途径来使板书语言层次分明,重点清晰。

(二)非语言。

1.肢体语言。在专业英语课堂上,因采用小班教学,通常在可以容纳40人左右的小教室进行授课,教师移动范围不大、移动速度不快,教学过程中学生可随着教师位置的适当移动提高对教师授课和知识点的关注度。其次,教师的面部表情,如表情和眼神等也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产生极大影响。如果老师面带微笑走进课堂,便能将轻松愉悦的心情传递给学生,学生主动接收的可能性增大,反之亦然。除此,教师的面部表情需要自然地配合讲课内容,若本节课讨论议论文《私家车主是否应该征收污染税》这个题目的写作构架和支持论证的观点并提到“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字眼时,授课教师可配备皱眉、撇嘴、摇头的面部动作表情表达其危害性,加深学生对英语单词的反应和理解能力。最后,教师的手势和姿势也可辅助语言教学。

2.非肢体语言。在专业英语写作课堂中,非肢体语言主要是指利用PPT、音响扩放和互助多媒体教室使用的非言语交际。在专业英语课堂中,PPT、网络和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将学生的作文放在屏幕上共同欣赏或分析问题,可以将音频、视频和图片嵌入到PPT中使用。例如,要使用地点连接词来描述一幅校园的地图,便可将该地图放大至屏幕大小供学生观看并讨论方位类文章的写法。若叙述一个场景的描述,可嵌入婚礼现场、生日宴会或毕业宣言的视频供学生用英文进行更直观的叙述并写作。

四、对专业英语课堂的教学启示

(一)语言特征为主,非语言特征为辅。专业英语写作课为专业英语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写出内容完整、语言通顺、句子结构多样、标点符号正确、格式符合要求并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文章。所以,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应本着该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提供足量的信息和知识点,并通过纯语言和伴语言的语言方式为学生教授课程。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加教师信息输出量和学生信息输入量,可辅以姿势、手势、面部表情等肢体语言和PPT等工具类的非肢体语言。切忌单纯将板书搬至PPT上、表情动作过于夸张、或PPT制作地过于花俏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关注PPT等非语言表达,而非真正的语言学习。

(二)选择适当的模态并注意模态间的配合。教师授课时,应充分考虑当天授课课程的难易程度、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水平、交际的目的(如传授知识、提高能力、提高素质)、所在教室的设备条件(是否为多媒体或者互助多媒体教室,或是否为语音室或者同声传译室等等)、教学环境以及课程的授课目标等环境,从而选择恰当的模态进行教学。使得各个辅助工具发挥作用,各个模态较好地配合。

五、结论

综上所述,专业英语写作课堂逐渐呈现出多模态化的趋势,教师已不能再采用传统单一的语言交际为主要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应充分分析教授课程的难易程度、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水平、交际的目的、所在教师的设备条件、教学环境以及课程授课目标等媒体因素,充分利用纯语言和伴语言等语言特征以及动作、表情、肢体、手势、姿势、图形等非语言特征,让学生更加轻松高效地和教师完成互动教学和学习,从而使多模态化的课堂更好地发展。

[1]高彦梅.话语基调模式探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4(1):1-5.

[2]胡壮麟.意义的多模态建构[J].外语电化教学,2006(6):3-12.

[3]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5):1-8.

[4]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1):24-30.

[5]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5):82-86.

Media system analysis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in writing class of English major

Dou Lin

(Jiangs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213001, China)

Writing course of English major usually uses language and words as the basic teaching methods, with many other methods and symbols like PPT, pictures, sounds and videos as subsidiary methods. By analyzing the leading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modal choices,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multi-modal discourse media system of writing course of English major from the verbal angle of pure language and accompanying language, and the nonverbal angle of body language and non-body language, and then raises some teaching enlightenments for writing course of English major.

multi-modal discourse; English major; writing; media system

H315

A

1000-9795(2014)01-0353-01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3-11-25

窦 琳(1983-),女,河南洛阳人,讲师,从事语言学和外语教学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肢体话语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18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肢体语言
第一财经(2019年6期)2019-06-25 19:26:10
肢体写作漫谈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34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话语新闻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34
话语新闻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0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