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中的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优势、问题与策略

2014-04-17 09:25张光辉
江苏高教 2014年5期
关键词:优势协同学科

张光辉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招生办公室,郑州, 450046)

一、与行业产业天然相连的协同创新优势

2012年启动实施的协同创新中心创建政策为行业型特色研究型大学(以下简称“行研大学”)与行业区域间协同创新提供了重大机遇。行研大学传统上主要依托行业发展,其学科设置、培养模式、就业面向、师资成长等都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这是其协同创新的重要基础和优势。据统计,行研大学校名体现行业特色的比例达80.6%,来自行业企业的科研经费占5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75%。这充分体现了其根植于行业发展的鲜明特征。

1.具备强劲行业研发实力

协同创新的首要和根本目的是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所以协同创新主体必须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兼具行业特色和研究基础的行研大学能较好满足这一需求。综观近些年的国家重大科技奖励、重要科技人才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行研大学入选往往占到相应行业领域的半数以上,在煤炭、交通、能源等领域甚至占据垄断地位。

与协同创新宗旨最为契合的,是行研大学与行业企业之间从基础研究、科技开发到产品开发这个创新链条的深度融合上。行研大学具备依托行业产业链发展所需的关键实验设备和重大创新平台,能够开展重大的、面向需求的校企合作研发(钱晓红,陈劲,2014)。行研大学的大学属性使其区别于行业研究机构和企业研发机构,其学科广度更宽,跨度更大,因而具有更大的重大技术创新潜能,协同创新优势明显。

2.成果转化渠道通畅

行研大学在服务行业需要、推动行业发展方面具有优良传统,更加注重应用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够为共性技术突破和关键问题解决提供条件和基础。行研大学很多科研任务就直接来源于母体行业企业,尤其是来自关涉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科技成果能够直接进入应用领域,换言之,其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转化潜力。

根据吴伟等人(2013)对部属高校校企联合专利数据的统计,我国行研大学的校企联合专利在专利总数中的比例一般较高,前10名大学中有8所为行研大学。换个角度看,这恰是行研大学科技成果向产业一线转移转化渠道通畅的重要表现。正因为行研大学传统上与母体行业稳定的依托关系,使其更加容易接触到科技创新前沿,尤其是企业的真正迫切需求。脱胎于行研大学的大学科技园、校办产业、附属机构(如医院)、农业示范区就是其高新技术成果快速进入产业化过程的重要平台。中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的“学科性公司”模式就是一种典型模式。

3.产学人才互动频繁

行研大学天然上与行业企业之间进行着广泛深入的人才流动和智力交流。行研大学毕业生就业面向相对稳定,行业特色专业的毕业生大多进入相关行业产业,人才供给与需求高度融合。在行业企业积累的大量校友资源,是行研大学进行人员互动并以此带动项目合作与资源互通的重要依托。行研大学聚集了一支能够围绕母体行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的高水平科技队伍,能够为母体行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并在事实上通过各种活动平台搭建了多种多样的智力资源交接渠道。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具有天然优势,企业需求能够比较快地反映到行研大学的人才培养尤其是研究生培养中来。相对而言,在我国整体上的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尤其是工业实践渐行渐远的今天,行研大学这种产学合作教育尤为难能可贵,很大程度上还起到了示范效应。

4.易于融入行业和区域

基于学科特色和优势,行研大学相对能够更快融入行业创新活动。在传统上,行研大学普遍具有鲜明的行业背景,具有解决特定科技难题的专长,在行业创新中也发挥了理论创新、战略引领、技术突破、实践指导、人才输送等独特作用。在推动区域发展上,部分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深深扎根于地方行业产业,取得了协同创新的明显成效。

二、参与协同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1.滞后:体制机制改革难见成效

我们从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中不难发现,在一些关涉研究型大学发展的重要改革动向中,如人事制度、研究生培养机制、学部制、科技成果转化,较少发生在行研大学。这或许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办学资源完全依附于行业主管部门,进而逐渐形成的“等、靠、要”思想依然在作祟,也或者源于行研大学行业视野所限所带来的海纳百川的改革气度不足。众所周知,在大学创业特征日益凸显的当代,不改革就是落后;何况在协同创新视域下,制约研究型大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相对还比较突出。在协同创新活动组织上,单干户、夫妻店、师徒兵、小作坊仍然是多数行研大学较为常见的科研组织形式。研究力量过于分散,导致行研大学无法完成外部社会要求的成套技术,无法开展多系统复杂研究活动,无法承担重大项目,无法满足国家重大需求。

2.断裂:传统行业和区域依托关系淡化

在理科思维一统天下的当今学术界,行研大学出现了以争取科研经费、政府奖励、发表论文、出版著作为主要目标的不良趋势。学校、教师、学生忙于追求科研成果指标,反而对那些能够直接用于生产过程并能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事情不感兴趣。这潜在冲击了行研大学开展行业服务的传统优势。与产业应用相关的研究逐渐脱离产业实践,教师和学生不去工程一线,对实际工程需求兴趣索然或敬而远之,面向行业的专业教育受到很大挑战,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步步艰难。行研大学与区域的断裂也比较明显。例如,欠发达地区行研大学得到的地方支持十分有限,行研大学与地方缺少沟通联系,在与综合性大学、地方性大学的地方资源竞争中常处于劣势地位,其单一的产业技术创新优势难以充分就地发挥,成果就地孵化也比较困难。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办学方向、重新确定服务面向、构建新的发展模式、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新需求,成为行研大学需要认真面对的课题。与行业和区域关系的消解以至断裂,可能会带来资源获取的困难,部门资源优势和机会优势逐步丧失,原有的资金链条和行政隶属关系基本断裂,使得行研大学与行业产业和区域之间的联系变得松散、微妙和飘忽不定。

3.综合:学科布局盲目拓展

就协同创新来看,学科结构的有机综合是优势,但盲目的综合则会变成一种劣势。不幸的是,当前行研大学的学科拓展多数是盲目的、散点式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前,行研大学学科专业相对集中,主要围绕行业发展的产业链设置,学科群落特征相对明显。但是经过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剧烈冲击,相对厚实的优势学科群逐渐被冲散、稀释,学科间本已存在的有机联系逐渐淡化。事实上,多数划转地方的行研大学部分出现了去行业化和追求大规模、综合性的现象,学科覆盖面不断拓展,非行业领域的学科专业外延式发展较为普遍。对行业或区域来说,拓展版的学科专业框架的依存度和社会认同度都打了折扣,在实现与相应行业和区域互动发展中优势不足,也就不利于协同创新开展。

三、挖掘协同创新优势的主要策略

1.合理定位发展目标和任务

行研大学是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中居于科技创新前列的重点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具有领先地位的高校群体。行研大学要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在当前国家行业科研体系尚未成形、行业大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建立的特定时机,以原始创新和前沿研究发挥创新源头作用,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和行业科技需求,在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发展规划和行业技术标准制定中发挥更大作用。此外,不同行业依存的行研大学应选择不同的协同创新领域、对象、方式和途径。行研大学在协同创新中的目标定位应该是提升其人才创新能力、学科创新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主动对接和引领行业和区域发展需求。行研大学还要瞄准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目标,争取在自己特色领域首先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从显性的协同创新成果看,行研大学应该在国家滚动支持的80所左右协同创新中心中占据60%以上,要略高于其在我国研究型大学群体中的比例。

2.主动融入行业和区域发展

从整体上看,行研大学的协同创新着重两个维度的协同:一是纵向协同,在创新链的前端和中端推进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并且充分借助于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来提升创新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通过纵向协同事实上可以“绑架”行业产业,推进深入的、可持续的合作。二是横向协同,即与产业企业、政府机构、研究院所、中介组织等结成创新联盟,把与企业单一项目合作关系转化为建立起稳固、有效、广泛、互利的合作机制,在协同创新语境下与外部利益相关主体结成产学研合作共同体。协同创新要求行研大学利用自身优势,主动承担国家重大任务,把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行研大学要争取区域内政府、企业的支持,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以更好地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有效服务于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行研大学应该着力加强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组合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产业化与工程化研究等多种类型的研究力量,构建多系统密切合作的创新大平台,与同行业企业的研发机构实现无缝衔接。

在大学科技园、高校地方研究院、政产学研合作平台、高新技术园区等建设中,行研大学应该主动抓住服务地方经济、引领地方发展、融入地方文化的机会,大力拓展生存发展空间。在地方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行研大学应该着力结合自身优势,为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做贡献。行研大学应进一步强化与区域经济社会的互动,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

3.扎实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体制机制改革是协同创新的核心和关键,必须建立有利于协同创新活动的大学运行模式。关键是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在科研组织上,注重学科交叉渗透的社会化集成机制,为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创造条件。二是人才使用上,以重大项目攻关为目标,建立开放、流动、竞争的人才使用机制,激发队伍创造性。三是继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尤其是以较大的魄力解决好知识产权问题,激发创新活力。在校务管理上,行研大学应抓住高校治理结构改革契机,吸纳企业界和区域知名人士参与院校管理,支持院系平台设在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

人才培养协同机制是协同创新的重要内容。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应注重建立寓教于研的开放、集成、高效的培养模式[1]。行研大学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等都可以邀请其他协同创新主体参与其中,建立教育教学资源相互融通的体制机制。行研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应转变为校企双导师联合指导,教育内容由表象认识转为实际操作、由动手操作转变为创新设计,实现知识的交叉整合与系统创新。目前,江苏设立了“产业教授”,湖北将设立“湖北产业特聘教授”,其主要目的就是引进企业行业的工程技术、管理专家,助力学生培养。

4.始终坚守大学根本使命

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紧紧围绕自身优势和特色,主导协同创新过程,但也要与大学根本使命相吻合。在协同创新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行研大学的核心任务和根本使命是培养一流人才和进军学术前沿,其他活动都是手段或载体而已。在协同创新中,行研大学要注意根据自己的独特行业优势整合资源,在汇聚人才、培养队伍的同时将行业优势转化为学科优势,使优势学科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同时,行研大学要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行业发展领军人才,结合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两方面的特点,走有别于高职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特色发展道路。

行研大学要在一哄而起的扩张冲动中保持淡定,切不可被各种评价指标牵着鼻子走,特别是不应盲目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方向发展。这会失去其原有的空间与基础。笔者认为,行研大学应以MIT、加州理工学院等为榜样,发展与其传统理工学科优势相互关联的非理工类学科,不应该贪大求全,而应该突出特色和优势。行研大学特色在“行业依存”,根本在“研究型”,如失掉研究基础,必然丢掉协同创新优势。从另一角度看,协同创新是个系统工程,行研大学与其他大学一样,在搞活市场、撬动资本之门上并没有多少基础,所以更应该坚守本真使命,不妄自尊大,又不妄自菲薄。

协同创新不能跳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研究、成果转化等环节的混成交互,行研大学的使命和任务应该定位在这一链条的前端。在实践中,行研大学也存在过于重视“散点式”应用性研究的倾向,科研组织上“散兵游勇”式零敲碎打的现象比较突出,很难在协同创新中发挥关键支撑作用。行研大学要在协同创新中注意处理好与企业的关系,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不与企业争利,在研究和开发上更重视科技研究和战略研究,在平台和装备上更重视平台建设。行研大学要与区域和企业开展有效合作,建立起长期稳定、互惠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在协同创新方向上,行研大学应该更加关注行业基础性、关键共性、公益前沿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并不断加大研究力度、深化研究层次、拓宽研究领域。

[1]王焰新.构建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 一流本科教育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2,(10):99 -103.

猜你喜欢
优势协同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矮的优势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超学科”来啦
画与话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