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我国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

2014-04-17 09:09高启昌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农民社区农村

高启昌

(周口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河南周口466000)

转型期我国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

高启昌

(周口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河南周口466000)

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建设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区建设面临各种挑战:社区规划科学性不强,农民群众参与性低,基础设施不健全,缺乏产业支撑,养老体系亟待完善等。对我国社区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加强社区管理队伍建设,加大社区建设的投入力度。

转型期;社区建设;政府主导;农民主体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了现代城镇体系的规划,积极建设农村社区,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全国各地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转型期社区的内涵、功能及意义

(一)社区的内涵

“社区”是指特定地域范围内,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共同文化的维系力且具有某种社会关系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社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社区的核心是社区内人们的社会活动及互动关系;离不开一定的人群;社区的人们有共同的利益;有特定的区域。

当前我国社区的主要类型有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小城镇社区和城乡联合社区。其中,农村社区是指社区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区域社会。与城市社区相比,农村社区人口密度低,人口流动比较少,分工简单,经济活动也很简单,生活方式受传统影响较大,人际关系较城区密切,血缘关系浓厚,以家庭为单位,家庭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社区的主要功能

我国社区的主要功能有:(1)服务功能。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管理功能,负责管理社区群众的社会生活事务。(2)保障功能。实施有效的社会保障,保护社区内的弱势群体。(3)教育功能。开展社区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素养。(4)安全功能。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与冲突,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不受侵害。

(三)社区建设的意义

转型期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表现在五个方面。

1.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迫切要求

在现阶段,农村人口不可能大规模进入到城市里去。要想尽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就需要搭建一个可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载体,而农村社区正好就是这个载体。

2.农村人口加快城镇化的有效途径

目前,很多地方已经把农村社区纳入城镇体系,城镇的一些配套设施和服务应用到了农村,这些做法可以使农村居民真正接受现代化的生产方式,逐渐引导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过上城市化的生活。

3.进一步解放农村农业生产力的一次变革

在农村社区中创建相配套的产业区或创业园区,使得大量的社区农民放下锄头,进入工厂和车间,成为了工人;加入到服务业,成为了服务人员。这种转变有利于调整农民农业生产结构,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促进了传统的小规模农业模式向现代的规模化农业模式转型。

4.实现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道路的重大举措

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建设农村社区就是把大量的农村人口从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的有效途径,也是帮助农民人口逐渐转变观念思想、实现共同富裕、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举措。

5.有利于提高社区农民的道德水平,提升文化素养

通过“社区”这个平台,农民进行相互学习和交流,有助于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社区”提高了农民的主体意识,赋予了农民知情权、参与权以及相应的监督权,使农民主动参与到社区建设的实施、决策和监督的环节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规划科学性不强

目前,很多的农村社区在建设中都制定了规划,但是这些规划却并不科学。在对一些领导干部的访谈中,问及社区规划问题,他们说到“现在各个地区都在进行社区建设,我们主要借鉴建设比较好的社区,直接采用他们的有效措施就行了,具体情况也都差不多”。由此可见,很多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并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具体情况,只是照搬其他示范农村社区的现成模式,没有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农民群众的参与性较低

在社区建设中,农民应该是社区建设的主体,应全程参与包括从社区建设宣传、社区目标和建设方案的确定、具体方案的实施、监测和评估等各个环节。然而调查发现,在我国社区建设中,农民成了“旁观者”。在农村社区建设上严重地存在着上头“热”,媒体“热”,学者“热”,而基层和农民却基本不“热”的状况。政府“越位”、“缺位”、“一刀切”情况时有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参与积极性的发挥,导致社区建设效果不理想[1]。

(三)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设施不健全

农村社区建设不应简单理解为“房”和“路”等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社区文化内涵建设。在我国的社区建设中,政府之所以倾向于农村集中居住小区建设,关键在于居民楼属于外显建筑,建设成效快、看得见的特点;而文化内涵建设属于内显层面,建设成本高、见效慢。当地政府出于凸显政绩、职位升迁等考虑将主要精力只是放在旧房改造上,社区文化建设则相对滞后。如很多社区仅设有一个篮球场、几个简单的健身设施,但没有棋牌室,没有文化广场,没有图书室,也从未举行过社区居民文化活动。

(四)缺乏产业支撑

农村产业是社区建设的经济基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是实现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农村中,从事农作物种植的居民大约占到40%左右,外出务工的占到20%左右,本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占到30%左右。农业产业结构和社区建设进度不协调,缺乏必要的产业支撑。随着农村社区建设进一步深入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产业结构必然面临重大调整,农作物种植规模化、机械化成为发展趋势,将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何从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成为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

(五)社会保障体制亟待完善

首先是缺乏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短期来看,失地农民用赖以生存的土地换取了一定的货币补偿;而从长远来看,他们的生计则成了严重的问题。政府没有对失地农民进行再就业的指导与培训,也没有为农民办理养老医疗保险等,这将成为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不利于社区的长效发展。其次是社区医疗条件落后。城乡医疗服务资源分配不平衡,医疗卫生设施和人员的配置远不能满足社区成员的需要,农村卫生预防保健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服务欠缺。

三、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的根源分析

(一)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干涉过多,农民群众参与性不高

政府通常习惯于利用行政手段来干预农村的社区建设。众所周知,农村社区是由农民群众组成的,农民才是社区建设的主力军。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与农民的角色完全错位。这种错位体现在,政府将农村集体的所有土地进行统一征购,其中一部分的土地用于农村社区建设,而大部分的土地则由政府经过拍卖、招标等途径将集体土地出让,作为建设用地。在这期间,农民并没有主动地参与其中,没能自主地管理社区建设的事务。

(二)农村社区管理队伍有待完善

农村社区的管理人员中,大部分是原行政村村干部。很多干部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习惯沿用行政村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管理手段落后。部分领导干部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清楚,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不清晰,没有明确的计划和方案,他们的管理能力也不强,对社区建设的紧迫性认识不到位,组织观念淡薄,形不成凝聚力,以至于在社区管理过程中随意性强,工作效率不高。

(三)政府投入不足,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首先,当前政府公共财政支出中存在明显的“建设财政”和“城市优先”倾向。公共财政支出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所占的比重较小,且存在城乡分配不平衡,对农村社区建设投入的资金少。其次,建设资金筹集的渠道非常狭窄。目前农村社区建设最主要的筹资方式就是政府财政支持和农民自筹资金。一方面,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政府的“城市优先”财政支出倾向,使得农村社区建设的财政支出资金有限,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认为农村社区建设是政府的事情,理所当然地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而不应由自己出资,使得农民自筹资金受阻。更重要的是,缺乏市场化的筹资机制。农村社区建设,需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这样才可以形成合力,增进社会一体化和和谐进程,才能更好地实现农村社区建设。

四、加快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更新观念,合理定位政府和农民的关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首先,对政府官员、村干部、农村居民进行培训工作,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向社区建设参与人员宣传“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理念。其次,建立和完善农民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平台,打通官民有效沟通渠道,实现由“自上而下”逐渐过渡到“自下而上”的建设模式。再次,建立和完善多边参与主体相互监督机制,充分调动社区建设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加强社区管理队伍的建设

首先要加强组织的建设,优化干部结构。一是要严把进口,按照德才兼备原则以及实现干部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的要求,采取群众推荐、个人自荐、组织选派的方法来选拔干部;二是要畅通出口,允许不能胜任工作的干部辞职,也可由组织建议免职,切实保证干部队伍的活力。其次是加强思想建设,培养干部的责任感。采取定期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座谈、时事报告等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再次是加强制度建设,培养干部的优良作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严格按制度执行,用制度规范和约束干部在工作中的言行。

(三)加大农村社区建设投入力度

首先,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战略方针,国家在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时要向农村和农民倾斜,加大农村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其次,建立和完善政府、行政村、村民、社会等多方协调的筹资机制,如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引入市场机制,积极筹措社会资金,加快发展农村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发展社区集体经济,增加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增强农村社区建设的内力;鼓励外资企业、NGO等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建立和完善“以奖代补”激励机制,调动村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等[2]。

[1]叶敬忠.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刘君妮.汶上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农业大学,2011.

[责任编辑 任联齐]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Issue of China Rural Communities in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GAO Qi-cha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s,Zhoukou Normal College,Zhoukou 466000,Henan)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accelera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the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s facing various challenges:scientific community planning is not strong,peasants'participation is low,the infrastructure is not sound,lack of industry support,the pension system is to be perfect and so o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it is proposed that the principal role of peasants be played,community management team be strengthened and more investment be made i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construction of communities;government-leading;principal role of peasants

10.3969/j.issn.1672-0342.2014.02.017

D669.3

A

1672-0342(2014)02-0061-03

2014-05-06

高启昌(1979-),男,山东济宁人,周口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农村及城市社会问题。

猜你喜欢
农民社区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社区大作战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