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 军 李双喜 努尔开力·依孜特罗甫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
高校大学生混凝土材料技能竞赛的拓展性探索与研究
慈 军 李双喜 努尔开力·依孜特罗甫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
针对以往的高校大学生混凝土材料技能设计竞赛活动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如前期相关理论欠缺系统培训、设计过程中忽视骨料级配环节、忽视方案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反思和探索,提出在今后教学及举办相关活动中还需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及对竞赛的内容做一扩充和拓展。研究表明:竞赛内容的系统多样化,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学生今后工作能力提高大有裨益。同时,在指导学生竞赛的过程中对指导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也将起到促进作用,做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竞赛;拓展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高素质劳动者的主力军。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之外,还需要其具备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中一直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继承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观。过分强调课堂知识的传授,把实验实践教学放在次要的位置[1]。在这种教育理念指导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思维欠缺、动手能力差、继续学习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满足不了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很多学生也都渴望有机会可以尝试一些教学之外的东西,而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正好可以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设计竞赛活动,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并且进一步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2]。
如今,在各个院校举办的混凝土方面的竞赛也比较多,然而,混凝土竞赛毕竟还是新生事物,目前走的还是一条探索的道路,在许多方面还需要突破和创新,以此才能形成激励创新的有效机制[3]。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核心是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创新型人才[4]。从以往混凝土材料设计竞赛来看,通过这样的活动的确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理论结合实践的平台。然而,竞赛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还有些单一,还需补充完善。
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现今各材料工程单位所需要的是毕业后就能直接参与并指导实际工程的技术人才,而这样的人才越来越有必要在大学期间练就。大学生除了在校期间学习应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之外,实践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另一门课程。就混凝土材料这门课程而言,在理论教学方面各院校都能做到较好的理论讲授,但在试验方面通常给予的各方面条件有限,使得混凝土材料这门课的实践操作方面略显不足。为了增加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大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混凝土材料方面的竞赛开始在各个院校兴起,并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支持。然而从竞赛的内容和形式上来看仍有一些需要拓展和改进的方面:一是在竞赛的实践操作环节前可增加专业知识测试这一内容,以考察参赛队伍的理论水平;二是在混凝土的各种组成材料中,由于砂石骨料占总组成材料的70%~80%的比例,其品质及级配的好坏也就直接影响到了混凝土的质量。砂石骨料的级配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测出并可由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自行调整到符合要求的级配,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调配才更有实用意义,故可以在竞赛内容中增加调整砂、石骨料级配这一环节,以评测学生对骨料性能的理解和应用;三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还应考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了经济节约的原则,即在满足混凝土所必须的和易性、强度及耐久性的前提下应使所设计的混凝土成本较经济合理,因此可以在比赛中增加混凝土成本核算这一环节,以考察参赛大学生对混凝土材料成本的整体把控能力。
1.增加理论培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知识是建筑材料课程中一个重要内容。大学生在学习建筑材料这门课程时,除了要学习本课程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内容之外,学校还可聘请校内外的一些专家做相关于混凝土材料配合比设计方面的讲座,让学生更多方面的了解混凝土这个学科领域。
2.加大实践平台建设。目前,许多院校的材料实验室针对本科学生只是在教学范围内安排相关课程试验,并且多为验证性试验[5]。学生大多是根据实验课程设计好的程序进行试验,缺乏灵活自主创新性。根据混凝土材料设计竞赛的特点,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在实验中有意识地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6],为学生参加全国范围竞赛活动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鼓励校企合作。通过学校或学院与商品混凝土拌合站等企业加强合作联系,聘请企业单位里的技术人员给予操作技术方面和实际工程需要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校企合作交流,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大学生了解社会所需,将其设计理念能够恰当应用于实际工程;另一方面,大学生融入到企业中去,也能给企业带去活力和动力,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并且也为学校和企业用人单位之间的人才输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7]。
1.通过竞赛形式和内容的拓展化,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2.在指导学生竞赛的过程中,对指导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和责任意识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做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3.竞赛内容的多样化,有利于检验大学生对混凝土材料科学技术的掌握程度,有利于大学生的混凝土知识和技能的进一步提高。
4.通过竞赛参赛队伍的扩大化,推进了混凝土材料知识的普及,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吸引更多的青年大学生了解混凝土,并以混凝土材料与工程为事业追求,为混凝土行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1]付兴锋,张常年,肖秀玲,范金华.以大学生竞赛活动为契机推进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27-128.
[2]苗艳丽.关于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8-10.
[3]王步,武贤慧,袁卫宁,周天华.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的实践与反思[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27-128.
[4]杨一涛.大学生竞赛与本科教学相结合培养人才的方法探索[J].南昌高专学报,2010,88(3):77-79.
[5]张小菊,鹿路,牛彦飞.浅议技能大赛对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J].教育探索,2008(2):37-38.
[6]傅伟永.开放式实验模式在建筑材料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6):30-31.
[7]杨建良.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19-24.
The expanding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about undergraduate’s concrete material design competition
Ci Jun,Li Shuang-xi, Nuerkaili·Yiziteluopu
( Hydraulic and civi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Xingjia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2, China)
Aiming at some problems which reflected by undergraduates in the contest of concrete material design, such as lack of related theory system training, design process to ignore aggregate gradation link, ignoring the plan economy, etc,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reflection and exploration in the future teaching and to hold related activities still need to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the content of the competition a expans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ontent of the competition system diversity, helps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students to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the knowledge,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team, to improve the capability of the future work is beneficial. At the same time,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competition to guide teachers' ability will also play a role in promoting, as do, make progress together.
undergraduates;concrete material;design competition;extend
G640
A
1000-9795(2014)01-0024-02
[责任编辑:董 维]
2013-11-25
慈 军(1977-),男,河北阜城人,讲师,从事建筑材料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李双喜(1978-),男,新疆木垒人,讲师,从事建筑材料方向的研究。努尔开力·依孜特罗甫(1972-),男,新疆伊犁人,高级实验师,从事建筑材料方向的研究。
新疆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3XKJS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