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鸣
东西方思想家都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柏拉图曾说:“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1](P29)李政道指出:“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2]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都特别重视大学生的通识音乐教育[3]。古今中外经验证明,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德育教育、人格教育、心理教育、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成功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定位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呢?关于大学通识音乐教育,教育界并没有统一权威的定义。我们认为,大学通识音乐教育是现代大学面向大学生开展的,以培育其正面音乐素养与情操的教育活动。其内涵特征如下:
(一)大学通识音乐教育是一种美学教育。大学美学教育在许多课程和活动中都可以进行,比如,通信专业教学可以渗透通信美学教育;数学专业教学可以渗透数学美学教育;医学专业教学可以渗透医学美学教育;管理学专业教学可以渗透管理美学教育等等。大学通识音乐教育中的美学教育主要特点是,通过音色、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表现出优美(如贺绿汀的钢琴曲《牧童短笛》)、雄壮美(如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崇高美(如刘炽的《祖国颂》)、欢乐美(如施光南的《祝酒歌》)、思念美(如谷建芬的《思念》)、喜剧美(如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等等,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大学通识音乐教育中美学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其自身的魅力与活力。
(二)大学通识音乐教育是一种德育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一方面,通过爱国主义主旋律音乐作品聆听、演唱、分析、鉴赏等体验,给予大学生的是一种正能量的音乐德育教育。爱国主义音乐能够激励、滋润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比如,刘炽的《我的祖国》、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贺绿汀的《我们都是神枪手》以及瞿琮作词、郑秋枫作曲、叶佩英演唱的《我爱你中国》等等,像春天里的一场春雨、像冬天里的一把火、像沙漠里的一场甘霖,激荡着、滋养着爱国者的心灵。另一方面,爱国主义音乐家历经坎坷执着的音乐人生,给大学生以做人做事的典范。比如,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聂耳、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及波兰爱国主义音乐家肖邦等等。用积极向上的音乐代替颓废庸俗的音乐,有利于培育大学生追求美的情操。通过正能量的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将是提升大学生高洁品格、儒雅性情的有益路径。
(三)大学通识音乐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美好的音乐比其他教育形式,有更直接、更强烈的感染力,改善着、滋润着我们的心情。美好的音乐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阳光雨露,是大学生心理的春风春雨。美妙奇幻的音乐可以调节大学生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节奏,舒缓精神,减轻寂寞感、枯燥与压力感。当大学生心情非常愉快的时候,会一面唱歌,一面手舞足蹈,抒发青春的激情;当大学生心情非常郁闷时,听一支美妙动听的乐曲,可以调节情绪,化解烦恼,减轻不快。方兴未艾的音乐心理学研究正在深入进行,“莫扎特效应”正在验证音乐教育对心理健康的神奇力量[4]。高质量的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将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方法,大学生的生活将随之呈现美仑美奂、情趣盎然的景象。
(四)大学通识音乐教育是一种创新教育。一方面,体验优秀音乐作品,有利于启发大学生创新思维与灵感。比如,从音乐作品中体验到原创性思维、发散性创新思维、联想式思维、扩展式思维、逆向式思维、奇异式思维、综合式思维等等。事实证明,许多著名的科学家虽然各具特色,但都共同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爱因斯坦不但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家。钱学森成功的原因有多种,他喜欢音乐应当是原因之一。地质学家李四光不仅热爱音乐,而且创作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2]。另一方面,学习感悟优秀音乐家以及音乐作品的产生过程,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理念。我们知道,从一定意义上看,每一部优秀音乐作品都是作曲家追求创新的结晶。比如,蜚声中外乐坛、流传最广的中国交响乐作品——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是何占豪、陈钢在大学生时代创作的乐曲;西部歌王王洛宾深入我国大西北生活了几十年,他一生创作歌剧七部,搜集、整理、创作歌曲1000余首,其中许多音乐作品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五)大学通识音乐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国际音乐教育协会认为,音乐教育能有效地开发个体潜能,激发创造冲动,升华精神境界[5]。孔子认为,音乐既表现人的情感,又陶冶人的情感,最终能感化人心,使人走向人格的完善[6]。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都将音乐教育作为通识教育中的重要核心课程开设。复旦大学以六大模块来设计核心课程体系,其中第六模块——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包括大学通识音乐教育[7]。经验证明,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其价值不仅仅在于音乐本身,而且在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比如,体验《国际歌》、音乐史诗《东方红》等红色经典音乐,可以向大学生传递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崇高的使命感等方面的正能量。
(六)大学通识音乐教育是一种成功教育。从表面上看,音乐与成功没有多大的联系,当然,在音乐专业方面的成功(比如钢琴家郎朗、歌唱家宋祖英)另当别论。其实,很多非音乐专业领域成功人士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科学家爱因斯坦、牛顿、开普勒、钱学森;比如政治家英国前首相希思、德国前总理施密特;比如世界著名发明家、企业家、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前行政总裁乔布斯、中国东软集团公司董事长刘积仁。经验告诉我们,科学的音乐通识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隐性的成功教育。音乐为成功者的身体、心理健康提供了保健与调节;音乐为成功者的思维提供了创新思维与灵感;音乐为成功者的品德修养提供了催化剂。
(一)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具有美育功能。美妙的音色、美妙的节奏、美妙的旋律等给大学生以美妙的享受,从而提升其审美意识与鉴赏水平。比如,聆听《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我们仿佛体验了春天多瑙河的美丽;品味歌曲《洪湖水浪打浪》,好像看到了鱼米之乡的洪湖美景。
(二)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具有开发智力功能。
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斯佩里的杰出的脑科学研究成果,证实了许多较高级的智力功能都集中在右半球。科学实验证明,音乐教育有利于开发右脑。音乐教育能促进右脑的听觉、视觉机能的发达,有利于大脑的平衡协调发展,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注意力、创造力与丰富的想象力[8]。
(三)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具有心理调节功能。
在今天的大学时代,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就业的白热化竞争,使得大学生如何调节情绪,排解压力,平衡情绪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半球,左半球为“语言脑”,右半球为“音乐脑”。目前的应试教育使学生的左脑用得多,右脑相对用得少。大学生通过学习音乐及参与音乐活动,能使左右脑交替工作并得到充分休息,从音乐得到兴趣、快乐、温暖、自信、勇气与平衡,从音乐得到美妙的安慰[9]。
(四)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具有陶冶情操、传递知识功能。音乐是一种特殊的人类文明的载体,是民族性与世界性融合的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的统一体,美好的音乐是精神世界鲜活温暖的阳光。因此,通过科学有效的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可以传承人类文明知识,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比如,通过欣赏、鉴赏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及这个时期的著名作曲家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等,我们在学习、体验古典音乐的同时,可以感悟到古典音乐的思想内涵、坚强意志和伟大的民族精神。通过欣赏、鉴赏《刘三姐》《阿诗玛》《五朵金花》等电影音乐,我们在学习、体验中国西部少数民族音乐的同时可以感悟到他们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和自然人文环境。
(五)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具有美化心灵的功能。
如果大学生接受科学有效的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原来音乐素养较好的学生会更加喜欢美好音乐;原来音乐素养不好的学生会在自己的人生修养中增加一个新路径与平台。阳光普照大地,雨露滋养万物,美好音乐净化、美化大学生心灵。比如,《命运交响曲》《自新大陆》《天鹅湖》《梁祝》《感恩的心》《我的中国心》《爱的奉献》《乘着歌声的翅膀》《勃兰登堡协奏曲》。
(六)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具有人生价值导向功能。每一部音乐作品渗透了音乐创造者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音乐有不同的类型,大学生通过美好的、高雅的、积极进取、正能量音乐的学习、欣赏、鉴赏与体验,通过音乐潜移默化的力量,可以塑造大学生“善”的灵魂,激励引导他们立志高远、勤奋学习、德才兼备、追求卓越;反之,“黑色”、“黄色”、低级趣味的靡靡之音,会给青年以负面的人生价值导向。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学,一定要用美好高雅的音乐教育指引大学生的正确人生方向。
如果将大学通识音乐教育的功能定位于陶冶性情或寓教于乐,未免有些偏颇。其结果必然导致大学通识音乐教育被边缘化。世界一流大学经验证明,大学通识音乐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教育,是核心教育课程。大学通识音乐教育不仅有美育功能、开发智力功能、创新教育功能、陶冶情操功能、传递知识功能、美化心灵功能,而且还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心理调适功能、辐射功能、社会文化传承功能及培育团队精神功能。
大学通识音乐教育的运行模式,全球高校主要有以下两种运行方式。A模式——将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定位于核心课程、必修课程的运行模式。比如,在哈佛大学的本科一年级,音乐课是核心课程,其课程内容主要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亨德尔的《弥赛亚》、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音乐教授提供了令人美轮美奂的视听空间,包括音乐大师的尊容,相关人物的图片,作品上演剧场新旧面貌的照片,“第一夜”的海报;大师生平轶事、日记片段,他们的传记和当年的录音资料,作品在“第一夜”上演时的社会反响,乐队的故事,指挥的故事;还有珍贵乐谱手迹,各种交响乐队演奏该作品的盛况,围绕大师和作品创作的电视纪录片。这些百年前的伟大音乐作品,必定勾起与此相连结的厚重历史;描绘“第一夜”的古典剧场,必定旁及不朽的建筑和辉煌的绘画;相伴激情迸发的艺术家,必定有浪漫的经典故事;而围绕杰出的音乐作品,必定有不朽的灵魂与人文精神。课程直接的教学目的是,学习音乐、享受音乐、欣赏音乐,而间接的目的,或者说更为重要的目的是告诉大学生我们能够生活在有音乐的星球是特别幸运的,借助于音乐平台拓展大学生的人文视野,关怀人类整体;注重大学生左脑右脑的协调开发,培育多元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思维潜质;培育提升大学生的情绪智商;培育提升大学生审美、鉴赏素养;培育大学生运用多元思维去面对人生、面对历史、面对现实问题,培育解决问题方法的理念与能力。不仅是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几乎世界一流大学都十分注重培养通才教育,设有音乐学院、音乐系等音乐教育机构,音乐课是核心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专门师资、管理机构、艺术中心提供给各类艺术课程教学和学生艺术团排练、演出等等[10]。B模式——将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定位于非核心课程、选修课程的运行模式。属于这一模式的大学本科培养方案规定,本科生大学四年中必须修满通识教育8个学分,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在“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文化与艺术”等模块中选修,几乎没有专门的音乐师资与管理机构,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处于边缘化的境地。有的高校大学生的音乐通识教育甚至是盲区。我国许多大学处于B模式状态。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中国大学通识音乐教育模式,我们建议:
1.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并运用法律制度规范中国大学通识音乐教育。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影响青年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着重要地位,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10]教育部应当尽快出台《中国大学通识音乐教育的管理条例》,尽快确立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定位于核心课程、必修课程的运行模式。
2.国家教育部会同财政部构建中国大学通识音乐教育经费保障、师资保障机制,为大学通识音乐教育作为核心课程、必修课程的有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师资与经费保障。
3.构建服务于大学通识音乐教育运行模式的网络化平台。在信息化、网络化的高科技时代,应当借助于网络化平台提升大学通识音乐教育的网络性与互动性。比如,各大学或高校联盟构建与之相关的大学通识音乐教育网站,为大学生提供优秀的、丰富多彩的音乐资讯、经典音乐专著、经典音乐教材、音乐名人传记、经典音乐鉴赏、经典音乐音频、视频以及音乐教育QQ、微博互动平台等。
4.强化建设大学通识音乐教育的两个体系:课程体系、环境与第二课堂活动体系[11]。课程体系包括大学通识音乐教育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体系、课堂教学体系与网络教学体系以及跨文化、跨技术音乐课程体系的设计。比如,《大学音乐教程》《经典音乐欣赏与鉴赏》《音乐人类学》《音乐心理学》《音乐伦理学》《音乐技术学》《音乐与创新》《世界音乐文化》《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等等;环境与第二课堂活动体系是指打造与大学通识音乐教育相匹配的大学校园音乐文化、音乐活动与音乐氛围。比如,校园音乐电台、校园音乐网络平台、校园艺术节、校园歌手大赛、音乐讲座、合唱节、音乐社团活动等等。
5.注重构建大学通识音乐教育考核评价机制。教育部、教育厅等高校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大学通识音乐教育的过程、状态、质量进行考核评价,将大学生的音乐素养水平考核纳入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通过鼓励表彰先进,批评、鞭策后进,促进我国的大学通识音乐教育科学发展。
6.强化构建大学通识音乐教育氛围。一方面教育部、教育厅要定期举办全国或全省、全市大学通识音乐教育相关的各种类型比赛,营造高校通识音乐教育的发展与升级的宏观与中观氛围;另一方面各个高校要积极主动地营造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微观氛围。比如,举办音乐沙龙、音乐讲座、音乐比赛、音乐演出、音乐欣赏、红色歌咏大赛等等。
国际一流大学的经验启示我们,专业学术教育与通识教育是大学本科教育的两个重要支撑,如同车之双轮、鸟之双翼。我们期待着大学通识音乐教育成为中国大学一道亮丽多彩的风景。
[1]柏拉图.文艺对话集[A].西方文论选:上卷[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2]沈致隆.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1997,(2).
[3]沈致隆.麻省理工学院的音乐教育及其启示[J].中国音乐教育,1998,(3).
[4]郑茂平.国外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最新趋向及其反思[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3).
[5]侯宝平.试论音乐教育在普通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J].音乐创作,2012,(2).
[6]封文波.董光音试论音乐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现代教育科学,2005,(3).
[7]复旦大学探究性学习与核心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6-11-03.
[8]王化伟.音乐教育与右脑智力的开发[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3,(9).
[9]王维圣.浅谈大学生音乐教育[J].音乐天地,2008,(11).
[10]朱艳彬.中外音乐素质教育的比较与借鉴[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1).
[11]董宇艳,等.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与模式[J].高校教育管理,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