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翠云
泛珠三角区域是我国在2003年7月正式提出来的一个经济地区概念,它覆盖了中国五分之一的国土,占了中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包括了中国东部、中部、西部的九个省(区)和两个特别行政区。它们是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湖南、江西、四川、云南、贵州以及香港、澳门。这就是知名的“9+2”经济区。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潮流的影响下,中国经济迎来了新一轮的开放与融合。根据《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泛珠三角区域的合作着重在基础设施、产业与投资、科教与文化、商务与贸易、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卫生防疫、旅游、劳务、农业等十个领域向前推进。从2003年到2012年,依托港澳、面向世界的区域开放格局日益清晰。2012年,泛珠三角区域的九省(区)与港澳贸易总额突破2500亿美元,比“泛珠”合作初期的2004年增加了两倍以上。“香港接单,广东设计,内地制造”等各种优势互补型产业分工模式的蓬勃发展,一方面使得泛珠三角区域的就业市场前景开阔,另一方面也由于外向型的高附加值产业的迅速增加导致对招聘人员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了要求。
泛珠三角区域的就业环境随着产业升级而变化,以产业结构调整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和社会对接,可以更好地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据报道,2011届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泛长江三角洲、泛渤海湾区域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在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四省的就业人数比例为21.1%。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是660万人,2012年达到680万人;2013年将创历史新高,接近700万人。2013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比十年前(2003年)的212万人多了487万。2013年,泛珠三角区域中的湖南省,大学毕业生就有32万人。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报告则指出,按照现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速度,到2015年,人才需求量将达到100万人。从市场调查中得知:最近三年,签约率高的专业是能源动力类。另外,制造业、电信及电子信息服务业、建筑业也是签约量大的三个行业。在双向选择的过程中,24.14%的学生认为影响他们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是个人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自我表达能力、外语能力、专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有欠缺;而更多的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提出要求,比例达到了65.9%。一方面是“招工难”,另一方面是“就业难”,这种趋势日益常态化。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培养?人才培养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
探寻人才培养路径的改革方向,必须要明确国家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1998年,在教育部的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从这里,我们可以明确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制订培养目标和人才规划要有依据;培养过程与方式方法要具备科学性;管理制度、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评估方式相对稳定。人才培养模式有多种层次,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其中的一个层次。构建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对培养路径进行顶层设计,要从战略上把握自身条件、目标定位、培养规划,力求往多样化、人性化的方向去健全整个育人体系。泛珠三角区域的区位优势明显,依据这种优势,应该“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1]。
复合型人才,就是指多功能型的人才。包括知识的复合、能力的复合、思维的复合等多方面特征。这种类型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能力,在某一个具体的方面也是出类拔萃的。他们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的经验,而且对相关的技能也是一并具备的。这些人才特征正切合了社会的需求。因为,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知识整合,学科交叉,技术集成,所以决定了每一个人都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高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就是要找准一条跨学科、跨专业,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适用人才的新路子,从而实现教育、人才、产业的多赢。
人力资源界对人才的类型区分为-型人才、I型人才、T型人才、H型人才、+字型人才。
这五类人才的区别主要在于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方面。其中,知识面宽、整体素质强的T型人才、H型人才、+字型人才都是属于复合型(或复合创新型)人才。因此,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企业前进的核心能动因素,这类人才也成为了企业界的“香饽饽”。
1.“课堂—实验—实习(训)”的人才培养
这是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探索和实践的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推广和借鉴。整个模式的设计,立足培养技术管理人才,同时兼顾创新型人才培养。在课堂教学环节,既注重所有类型学生的基础理论和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也注重根据学生的特长,在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其技术应用能力或学术研究、数理分析能力以及人际沟通与营销能力。在实习实训环节,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选取不同形式的实习方式,如课题研究、专业调研、顶岗实习等。不同形式的实习实训所用的课时也不一样,会根据实际情况分配课时。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注重了学生的差异性,挖掘个人潜力并发挥最大化效果,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2.“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长期维持良好的人才培养和接收人才的合作关系。这是目前大多数技工院校选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其中折射的育人理念值得所有高校学习,即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
校企合作可以是多层次、多样式的。广东省从2010年5月开始,选取了省内100所优质技工院校,与1000家企业携手开展大规模的培训活动,年培训规模为60万人,预计到2015年,广东省的技工院校所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总数会达到500万人。这种合作可以使得学校和企业两个平台合二为一,优势互补,互相促进。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也会根据培养内容和人才作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
(1)订单培养
学校可以根据合作企业的需要培养人才,企业也可以直接和学校定制(或预订)相应的人才。这种培养方式可以让学校、企业、学生、社会四方实现多赢。学校无需开毕业生招聘会,毕业即就业,企业解决了技术人员的储备和接班问题,降低了员工的流失率;学生一毕业马上就业,免除后顾之忧;社会也减轻了负担。
2013年的夏季,有着699万的高校毕业生,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就业人数创历史新高,而用人单位的招聘岗位供给量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左右。但是,广东的技工院校的毕业生招聘会却成了“预订会”,人才供不应求。一些学校的特色专业的学生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企业要提前一年预订人才。依据订单培养,近年广东的一些技工院校的特色专业出现了100%的专业对口就业。
由此可见,高校的专业设置不仅要和市场需求接轨,更要有前瞻性,要有战略眼光,提升自身的专业层次,这样才能做到围绕时代培养人才,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2)工学结合
工是指工作实践,学是指学校学习。工作实践既可以是有过三至五年的工作时间,也可以是有过相关的工作经验,自身已经具备一定的适应某个工作岗位的能力。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寒暑假或实习期,参加社会实践,累积工作经验。如,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技术、零售贸易、金融、房地产、社会服务、传播与文化等产业,都有机会锻炼在校大学生的品质,挖掘自身潜力。复合型人才,不仅仅是学历上的复合,在个人的潜力和品质方面也应该是出色的[2]。应变力、洞察力、适应力、抗压力、执行力、沟通力等个人潜力与宽容、冷静、主动、谦虚、谨慎、诚信、忠诚、坚韧等品质都可以在工学结合中逐渐习得和强化。
(3)顶岗实习
在校大学生的实习方式主要有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顶岗实习等。《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对实习问题有过明确的指示: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到相应专业对口的指定企业实习,即“2+1”的教育模式。这是顶岗实习的大致做法。学生在顶岗实习前基本上完成教学实习和学过大部分基础技术课,顶岗时到专业对口的部门或现场直接参与工作,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
早在2006年5月,河北师范大学就率先在全国实施顶岗实习工程。这种创新教育实习模式后来由师范类院校扩展到各类高等职业教育学校。顶岗实习的特点是,学生的工作是“正在进行时”,完全履行其所在岗位的全部职责。
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升级与转移正如火如荼,急需中高端技能人才,这无疑就给高校学生顶岗实习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4)冠名班
这是校企合作模式中达到“无缝对接”境地的一种。由企业冠名、企业资助,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按照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共同培养人才。如,“万科装修监理班”(冠名企业是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富士康班”(冠名企业是富士康科技集团南宁富宁精密电子有限公司)、“长城汽车班”(冠名企业是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冠名班的招生会按冠名企业提出的条件来录取,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也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商定的;企业还会派出经验丰富的实战型专家到学校指导学生;管理方式是学校与企业的二元制管理,学校的辅导员和公司的员工都是班级的责任人。整个过程,从招生、教学、实习、就业都是学校和企业一起商议实施的。
冠名班的学生,是按照企业的标准来培养,学生从“学生”变为“员工”,既拓展了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实现零距离就业,也降低了企业的人才培养成本,达到了高校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或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
(5)共建实习基地
这是学校借助社会力量办学的一种形式。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基地,开展交流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及互补,在目前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的确是一条有效途径。如,梧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与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签订的“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美术学院与广东省郁南县政府共建实习基地“广西师范大学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和“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写作创作基地”;海南大学法学院与临高县人民检察院共建实习基地;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与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共建工程实践与实习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与黄埔军校纪念馆共建实习基地等等。实习基地不仅局限在国内,还可以利用中国—东盟经济圈的优势在境外开设,和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家共建实习基地。在《东盟2020年展望》中,东盟国家也强调了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呼吁东盟“通过优质教育、培训和改进技能、能力,加强所有经济领域的人力资源开发”[3]。开拓视阈,辐射周边,也是一条可行的共建路径。
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基地,可以成为高校学生由“校园人”向“工作人”转变的“孵化器”,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服务社会。
(6)共建培训鉴定站
2012年3月26日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通知》,要“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按规定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国家对职业技能有标准有要求,对教学内容和评价模式有鉴定机制。围绕着职业技能的培训与鉴定,学校与企业由此搭建对接的合作平台,共建培训鉴定站。高校可以顺应市场需求,科学制定开设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考评体系侧重职业能力、工作业绩、职业知识水平和道德等方面的内容。校企共建培训鉴定站,能够使高校学生先培训后上岗、持证上岗、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制度化常态化,让学习成为一种生命状态。
(7)企业员工脱产培训
员工脱产培训,就是让员工脱离工作岗位,进行专门的集中培训和技能开发。例如,可以参加一些高校的学习班、研修班,参加企业内部开展的培训课或研究活动等。培训的目标都很明确,注重计划性、系统性、专题性,可以是讲授、辅导,也可以是操作、训练。
校企合作的员工脱产培训,因为是围绕着知识技能培训(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操作能力等)和态度培训(思想、品德、修养、信义、人际等),涉及深度的内容,所以可看做是企业最有价值的投资。
3.“双证教育”的人才培养
“双证教育”中的双证,是指学历学位证和职业资格证,在《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中都确立了职业资格证书的法律地位。高校培养的学生,获得学历学位证的都证明是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其他各类职业技能证书都是要经过除常规的课程学习外再参加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取得的。如,计算机、语言、物流、会计、财务、工程师、厨师、营养师等等。“双证教育”是“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的新型教育工程,它整合了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优势,具有强强联合的效应。一方面,学生通过高校的学历教育可以增加并完善自身的理论知识结构和文化道德素养,另一方面也顺应市场需要学习相应的职业技能,参加相关的职业技能考核取得证书。“双证教育”是属于教育的“1+1”,是培养中高端技能人才的最佳途径,具有大学学历教育和专业能力教育两不误的效果。
结合目前泛珠三角区域的经济形势,探索、实施适合社会需求、有推广价值的高校人才培养路径是与时俱进的做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毋庸置疑,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产业升级需要出炉一流的技工。复合型人才,标志是“1+N”,1代表1个核心,是从业人员的核心职业技能,体现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N代表了从业人员除了核心技能外所具备的N个辅助职业技能,能够达到“1+N”的从业人员可以抬高人生的台阶,在一个高的起点上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胡锦涛同志对高校的发展建设曾有过殷切期望:“要改革和完善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4]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高校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找准学校与行业的对接点,探索层次分明、种类齐全、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路径,努力寻求合适的定位和方法,全方位地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之路。
[1]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赵巍.世界500强面试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王泽.东盟[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4]胡锦涛.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