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04-17 08:57:50毕丽娜安扬裴孝金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7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困难家庭

毕丽娜 安扬 裴孝金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个群体在高校中越来越突出。据统计,一般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10%~20%,特困生约占5%~10%,可以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成为高校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那么,高校应如何以正确的思路、正确的态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对贫困大学生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这就为教育工作者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

1.生活状况。本文对防灾科技学院防灾工程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过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思想状况”的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200份,有效问卷197份。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80%以上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自农村,原因为农村经济来源单一,子女多。另外不足20%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城市下岗职工家庭。经济上的困难直接影响了他们在校期间的生活状态,他们的生活费往往不到普通学生的一半。在调查的学生中,28%的学生靠亲戚、朋友的借款,25%的学生靠贷款,42%的学生靠学校的奖、助学金,另外还有部分同学靠勤工助学或兼职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由于经济上的拮据,他们生活上时常陷入困境,在人际交往、参加集体活动方面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思想压力。根据他们对待学习和生活的不同态度,一般可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为两大类型:

一是积极型。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比较好,把上大学作为接受良好教育、提高综合素质的平台,所以一方面刻苦学习,成绩优秀,另一方面又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受到老师、同学的关心、关注和帮忙,既缓解了经济问题,又得到了锻炼,从而自信心不断增强。

二是消极型。这部分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差,一方面不可能得到奖助学金,另一方面很少受到老师、同学的赞许和表扬,所以对任何活动都提不起兴趣,面对经济、学业、就业的压力,常常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部分同学就会产生一种逃避心理,有的甚至沉迷游戏和小说。

2.思想状况。人的社会分层有三个指标,即经济收入、声望、权力,任何一项被剥夺或缺失都会导致贫困心理的产生。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然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经济收入的匮乏,也必然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主体意识强,但集体观念相对薄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受家庭条件的限制,什么都要靠自己解决,因此他们往往表现坚强,相比同龄人显得早熟。步入大学后,他们更是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改变自己及家庭贫困的处境和地位,通常表现出自尊、自强、坚忍不拔和勇于进取的精神。但另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又相对独立,内心的想法很少与老师、家长和同学沟通、交流。他们背负着沉重的家庭负担,再加上一定的自卑心理,使得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非常在意其他同学的评价和看法,既不愿意与其他同学有密切交往,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从而显得集体观念相对薄弱一些。

二是进取心强,但交际能力弱。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自于农村落后地区,因此,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他们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在学习上积极进取,以取得优异的成绩来慰藉自己和家庭。但另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进入大学之前受教育的环境比较差,信息量少,与周围其他同学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他们多数不善于与人交往,也不善于表现自己。这样就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再进一步发展会导致他们心理的障碍和扭曲,进而造成心理危机。

三是自尊心强,但自信心弱。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具备了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做事踏实,勤劳朴实,他们总是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己的“尊严”,与人交往时总有一种防御心理,唯恐老师、同学看不起自己。但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下,由于对物质享受的过度渲染,校园内学生互相攀比的风气时有存在。由于缺少经济收入的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论在学习、生活、社交、就业等方方面面都表现出了明显的自信心不足。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存在一定的困难。高校贫困生是指普通高校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而无力支付学费、生活费、住宿费、书费等基本费用或支付费用很困难的学生。由于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有着特殊的隐蔽性,一方面他们不愿意宣扬自己的身份;另一方面部分学生放弃了诚信意识,为了获得助学金而弄虚作假,轻而易举地就能够拿到当地民政部门的贫困证明。而学校又很难去证实学生是否真正贫困,更难以准确掌握学生贫困的真实程度,这就给教育工作者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确定等级增加了难度。

2.重物质帮扶,轻思想教育。近些年来,国家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比较健全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的助学体系,并通过设立“绿色通道”、国家奖学金制度、学院助学金、勤工俭学等多种方式助学奖学。应该充分肯定,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经济上的资助解决的是他们的物质贫困,却不能很好地解决其精神贫困。一方面,教育工作者没有认识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在生活中对他们的关注度不够,往往只重视“经济扶贫”,而忽略“精神关怀”;另一方面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基本上就是学生工作部门的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没有得到较好发挥,全员育人的局面没有形成。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的心理变化。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现状是对中学生的评价主要依据学习成绩的好坏,大学阶段更偏重的往往是综合素质,兴趣特长、社会活动、人际交往、考研就业等都被纳入到一个新的社会评价当中。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缺少相关知识的积累,因此,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他们会丧失中学阶段的成绩优势以及因为成绩老师所给予的重视,这就容易引发他们的心理不平衡和对现状的不满。

三、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贫困对人生来说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物质贫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的贫瘠。因此,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上,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采取正确的措施,既能够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帮他们走出困境,同时也能为他们提供轻松愉悦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1.解决经济困难是关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以正确的思路、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至关重要。首先,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建立准确、全面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工作;其次,要采取有效对策,除了“奖、贷、助”等传统方式外,还应该扩大勤工助学岗位、提供兼职信息等途径,切实从经济、物质方面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扶持力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2.思想和心理脱困是切入点。作为教育者,在工作中绝不能以“同情”的眼光对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否则只会伤害他们脆弱的自尊心。正确的态度是以朋友的身份,多从他们的角度和利益去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定期对他们进行追踪调查。首先,注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鼓励他们自强自立,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困难,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院系组织的各种活动和竞赛,鼓励他们参加勤工俭学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这样不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而且通过活动扩大了他们的交往范围,有了其自身的朋友交流圈子,从而得到周围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其次,充分发挥网络虚拟功能的积极作用,如QQ、飞信等方式,通过非面对面的方式,让他们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准确地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最后,充分发挥优秀经济困难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用学生的先进事迹去感染、引领他们,帮助他们以健康、饱满的精神状态去面对困难。

3.创建平等的文化氛围是平台。与其他学生相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渴望有一个乐观友善、尊重宽容、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他们的发展离不开同学间的关心和帮助,所以班级、宿舍建立一种平等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加强宿舍、班级的文化建设,一方面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隐私;另一方面要建立一种民主、文明、平等的氛围,倡导同学间的相互关怀、相互尊重,同时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班会、文体活动等,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这样一来,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也让他们在活动中增加同学间的感情,并将自己真正地融入集体生活中,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经济困难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4.进行感恩教育是升华。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能享受助学金,因此有部分人就像领“工资”那么自然,没有任何感激之情,如果没评上,他们就会觉得不公平,眼里都是不满。作为教育者,要通过关注、谈心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感恩、感激意识,以纠正他们内心的“愤世嫉俗”心理。同时要让他们明白:社会、学校、老师是在为他们付出和奉献,是对社会的一份责任。因此要学会感恩,感激给予他们帮助的每一个人,同时要将这种正能量传递给其他人及整个社会。

总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一个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高度关注的弱势群体,教育工作者要根据他们的思想行为特点,在充分尊重他们的基础上,从经济和思想两方面着手,让他们既摆脱物质贫乏的干扰,又能够在精神上自立自强,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困难家庭
困难中遇见团队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8
困难我不怕
家庭“煮”夫
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 05:29:18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华人时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38
选择困难症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有困难,找警察
小说月刊(2014年11期)2014-04-18 1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