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宇 贾 宁
(1.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 100875;2.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北京 100029)
教育一直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大学教育)作为人类教育体系里最富有前瞻性、导向性和创造性的部分,又是“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从历史上看,可持续发展事业中这种重视教育力量的传统来源于20世纪40-50年代以来的环境保护、自然保全的工作实践,并在1987年《布伦特兰报告》明确地表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之后进一步凸现出来。从1972年环境保护事业起步以来,在一系列关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宣言和文件中,“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主题之一,并且得到反复的强调。
尽管国际社会已经普遍认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实现教育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并非一帆风顺。1992年的里约会议号召所有国家到2002年止都应制定一份可持续发展教育策略,但到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时,仅有一小部分国家起草了全国性的推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战略计划。于是,“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提出,“应当考虑确定2005年起的10年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3年的第58次联合国大会上讨论通过了 “关于从2005年1月起的10年定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的提案,并同时责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推动该十年计划的领导机构,要求教科文组织草拟在世界范围内实施该“十年”的行动计划。2005年1月,该“十年”的国际实施框架的草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颁布。虽然并非一份会议宣言,但该行动计划的内容较完整地表达了目前国际社会对教育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共识,也是确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的最新的、也许是最重要的文件。
“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希望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贯穿于教育的各个方面,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建设一个更可持续的、更公正的公民社会,其涉及的关键内容包括减少贫穷、性别平等、农村改革、人权、环境保全和保护、健康促进、文化多样性、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平、信息和交流的技术等等(D.Rebello, 2003)。基于内容上的广泛性,“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要求现有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体制必须要进行深刻的变革,高等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行动计划特别指出,“高等教育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大学必须要作为研究和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场所,作为所在社区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倡导者和中坚力量而发挥作用。……高等教育也应当通过与教学紧密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采购、投资和设施建设,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充当表率。……高等教育应当强调体验的、探究式的、问题解决的、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批判性思维”(UNESCO,2005)。
另外,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世界大会(The World Conference on Higher Education)、2000年形成的《地球宪章》、2003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5周年“世界高等教育合作伙伴关系”会议等国际性的会议也都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讨论了大学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强调了大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实践角色。例如,1998年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便看到了大学在教育、培训、研究方面的核心任务,特别看到了其对可持续发展和改善整个社会的贡献。会议认为大学应当提供公民终身学习的机会,还应当对社会的期望做出回应。
基于国际层次的各种宣言、文件的有关精神,许多大学开始有意识地组织起来,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行动。通过国际交流和有关会议,世界上的不同大学就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大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大学应为可持续发展承担的责任和行动方面达成了一些共识,这些共识成为中国绿色大学重要的思想源泉和行动指南,并通过国际宣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包括塔卢瓦尔宣言、哈利法克斯宣言、21世纪议程、京都宣言、斯旺西宣言、哥白尼宪章、吕内堡宣言、乌班图宣言、G8大学峰会札幌宣言等。
随着上述国际宣言和文件的广泛传播,愈来愈多的大学认识到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责任”,努力降低环境影响。在国际潮流的影响下,中国也展开了绿色大学的建设行动,并就绿色大学的概念和内涵展开热烈讨论。1996年12月,国家环保局、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就联合颁布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其中提出:“到2000年,在全国逐步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1]我国的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是在吸收和总结国外“绿色学校”、“生态学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适合中国国情的全国性环境教育活动。[2]其中的绿色学校,泛指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级各类学校。
绿色学校行动成为中国绿色大学的起点。根据行动纲要的要求,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一些大学开始采取行动,建设绿色大学。但直至今日,关于“绿色大学”的含义,目前中国的学术界暂没有统一的定义。王大中院士(1998)认为:所谓“绿色大学”建设,就是围绕人的教育这一核心,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指导思想落实到大学各项活动当中,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1]哈尔滨工业大学叶平教授(2001)认为:“绿色大学”主要指全面贯彻和渗透生态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时代大学,是大学的“绿色”荣誉和形象,是新世纪大学发展的文明方向,也是大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社会精神文明工程。[2]李久生(2003)年指出:所谓“绿色大学”,是指大学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同时,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导向,通过制订系统的绿色行动计划,开展有效的绿色教育活动,创设良好的绿色文化氛围,将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念融入大学的各项教育和管理活动之中,全面提高师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素养,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新一代世界公民。[3]张晓峰(2008)认为:所谓“绿色大学”建设,就是围绕人的教育这一核心,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指导思想落实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中、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4]谭青山(2010)认为:“绿色大学”的内涵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实施绿色教育与环境保护宣传;二是实施节能与环保工程;三是实施绿化与美化校园工程。[5]
邝福光(2006)指出绿色大学要以“绿色教育”观念来构筑课程体系。课堂教学计划和课外实习计划,都必须体现“绿色化”。课程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必修与限定性选修课。第二部分为自由选修课或讲座,学生自由选修;第三部分为隐性课程,在各个院(系)的专业教育中,渗透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教育的内容,作为隐性教育目标,以此来改革、调整、充实各个系科的专业主干课教学内容[6]。
孙刚(2011)认为绿色大学要通过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渗透绿色教育。建议开设环境与发展、人与自然公共选修课,向全校不同年级的所有专业开放,作为全校的通识教育课程。[7]熊纬聪(2011)以烟台大学为例研讨了绿色大学建设过程中课程体系的设置并指出要通过教学课程实现绿色理性教育,要求环境教育相关专业除了开设面对本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外,还要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选修课程。[8]叶峻(2006)也认为绿色教育是绿色大学构建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并建议学校为全校学生和研究生开设绿色教育的系列课程(第一课堂)和实践环节(第二课堂), 把他们培育成为不同层次的各类绿色人才。[9]常昊(2010)认为绿色课程是绿色大学的重要保障体系之一,大学绿色课程体系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个部分。[10]陈南(2004)指出绿色大学课程的设置要针对不同的受教育人群形成不同层次的课程体系。[11]
“绿色大学”的校园建设就是建设一个清洁优美 、生态良性循环、布局合理、环境宜人并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的绿色校园环境,关于具体路径吴晓云(2011)指出要建设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布局合理、环境宜人并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的绿色校园环境,并且由学校相关部门共同考虑绿色校园硬件建设工程,包括:绿化美化工程、环境卫生整治、污染控制等方面。[12]叶峻(2006)提出了绿色大学的绿色校区结构,为了更好地向社会展示绿色校区,应当适时改进与优化绿色校园等相应的结构要素,以便始终保持模范绿色校区,从而为全社会的绿色社区建设做出贡献。[13]
辜志强(2006)认为营造满足教育教学与生活科研活动的生态校园,是绿色大学创建的重要内容,并建议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在校园选址、空间布局、建筑设计、景观布置、生活设施等有符合绿色标准的先进技术和管理体系。[14]张晓峰(2008)认为高校校园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校园绿化、校园生态系统等硬件建设,如道路、建筑布局、绿化覆盖率等。[15]施建军(2010)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例探讨了绿色校园的建设,主要从节约能源的角度提出了低碳校园建设和低碳校园生活。[16]
校园文化是绿色大学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绿色教育的重要途径。金玉婷(2010)指出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是绿色大学建设的有效载体和外在表现,并且提出绿色校园文化应作为评价的重要方面。[17]铁铮(2009)认为要在生态文明的旗帜下建设绿色校园文化,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指出绿色校园建设要从办学理念、育人模式等方面着手。[18]陈武(2008)认为绿色大学文化渗透于绿色大学建设的各个层面,物质层面上表现为绿色校园的建设,精神层面上表现为“绿色”的育人观念,制度上表现为运用“绿色大学”理念确立各方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师生员工行为规范。[19]
一方面与国际背景相呼应,另一方面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中国的绿色大学建设自产生以来,一直在探索中前进。尽管没有详细的统计,但就公开的资料估计,有100所以上的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声称自己正在进行绿色大学的建设活动,或已经取得地方性的绿色大学称号。例如,北京林业大学提出绿色教育教学、绿色科学研究、绿色文化传播、绿色校园建设四位一体、相互促进的绿色大学建设之路。哈尔滨工业大学则强调“绿色规划”、“绿色管理”、“绿色人才”、“绿色科技”、“绿色校园”、“校园绿色生活方式”。中国海洋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大学则注重校园环境管理,从节水、节电、新能源应用、建筑物能效提高、校园空气质量控制、绿色采购、全校环境管理系统营建等方面入手,提倡节约资源和能源,打造低碳校园。新疆、广西、武汉、大连等地还出台了地方性的政策文件,规定绿色大学建设的内容和标准。在为数众多的这些“绿色大学”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行动的先锋和开拓者,也是现阶段中国绿色大学建设的典型代表。
案例1:清华大学的绿色大学建设
1998年,清华大学在中国大陆首先明确提出建设“绿色大学”的目标,并确定其内涵为“绿色教育”、“绿色科技”和“绿色校园”三个方面(王大中,1998),由专门的绿色大学办公室负责实施。十多年来,清华大学围绕以上三个方面,推进绿色大学建设工作。
1. 绿色教育
在绿色教育方面,清华大学的工作主要包括课程建设、实践活动、普及和培训三个部分。首先,课程建设,包括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两个部分。专业课程以环境学科专业课程为基础,在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各学科方向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系列课程;通识课程则以1998年至今,面向全校大学一年级本科生开设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概论”必修课为核心,先后在20多个院、系和单位开设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课程200多门,听课学生达到50000多人次。
其次,实践活动,包括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两个部分。专业实践以1996年开始实施的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计划)为核心,十余年来开展与绿色教育有关的SRT项目共400多项,参与学生近千人。社会实践则结合利用寒暑假、双休日等开展关于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开展生态考察和环境问题调研。
第三,普及和培训,主要通过面向社会的宣传、培训和论坛活动来开展。特别是2000年以来,清华大学形成了包括高端论坛、专家论坛、学生论坛在内的绿色教育系列论坛,为学校绿色教育注入了新的元素。
除此之外,清华大学在绿色教育方面也在不断探索,如改进教学方式、开设专题讨论课程、建设高质量的教材以及改革选择方式等,力图提升学生的环境素养。[15]
2. 绿色科技
十几年来,清华大学从“深绿色科研”、“淡绿色科研”和“浅绿色科研”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科学研究。
“深绿色科研”是指直接进行环境污染治理与环境质量改善的技术研究。清华大学多年来在大气污染防治、煤的清洁燃烧、水污染与防治、垃圾处理等多个方面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其中,大气污染治理领域,针对汽车尾气污染问题,环境系等开展机动车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分别承担了“九五”攻关项目等多项课题,为国家起草相关环境政策献出了宝贵建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淡绿色科研”是指研究与开发一批符合清洁生产原理的新工艺和新技术研究,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如建设超低能耗示范楼,2005年清华大学建成了国内首座超低能耗示范楼,该楼建筑维护结构导致负荷仅为常规建筑物的10%,冬季可以基本实现零采暖消耗,考虑办公设备、照明等系统在内,建筑物全年耗电量仅是北京市同类建筑物的30%。
“浅绿色科研”主要指开展新能源领域的研究以及开展环境与社会发展问题的软科学问题研究。清华大学核研究院为解决发展核能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先进核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主要包括先进核反应堆——低温核供热堆,高温气冷堆;还参与了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规划项目的清洁生产法研究课题,对清洁生产法的含义、目的、思想基础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并参与了相关法律的起草工作。[15]
3. 绿色校园
清华大学建设绿色校园的指导思想是把校园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校园,主要措施是校园景观改造和设施改造。例如,为丰富校园树木品种,建设植物多样性的校园,清华大学从2004年起引种了多种树木;为改善校园生态环境,自2002年开始,校园绿化侧重大树种植,增加乔木数量,使得清华校园的园林美观度得到提升;为改善交通环境,清华大学新建和改造了46000平方米的道路,扩建了多条主干道;为改善和增加校园内的野生动物品种,放养了80多只珍贵品种的松鼠,2005年还尝试放养孔雀,并开展爱鸟工程。
此外,清华大学绿办积极推进全校节水、节电、节气等各方面的工作,后勤部门通过改进教室、食堂、宿舍、校园等处的节能设施,采取新工艺、新技术,建立节能降耗的奖惩机制等办法,实现了节约水气煤电的良好效果。
案例2:北京大学的绿色大学建设
与清华大学相比,北京大学的绿色大学建设起步较晚。北京大学没有专门的绿色大学办公室,相关工作主要由环境保护办公室和校园规划办公室开展。2009年4月,北京大学将原“校园规划办公室”更名为“校园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办公室”,进一步突出其在绿色大学建设中的协调和综合作用。2009年10月,作为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成员之一,北京大学承办了联盟可持续项目组会议,承诺至2010年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15%,5年内生均能耗水耗能在2008年统计数据基础上降低5%。以此为契机,北京大学推出了“可持续发展校园”计划,力争实现三大具体目标:首先是合理地使用北京大学有限的空间资源,保证教学与科研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是传承燕园校区的历史文脉,促进具有丰富积淀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则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校园。围绕以上目标,北京大学依托其雄厚的科研和教学实力,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独特的生态和人文资源,发展出别具特色的绿色校园建设战略(周其凤,2009;2010)。
1. 校园空间规划
北京大学海淀校区自上世纪20年代燕京大学建校以来,校园人口增长了30余倍,建筑总量增长了20倍。2001年初,北京大学编制了《北京大学海淀本部校区总体规划》,2006年进行修编,这为北京大学的校园空间发展提供了基本格局。此规划连同《未名湖燕园建筑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和《北京大学海淀本部校区总体规划交通影响评价》,成为校园建设、改进的基本法定依据。
2. 生态、环保科研教学体系
北京大学自70年代以来,就开始研究和探讨环境问题,经过30余年的不懈追求和实践,北京大学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环境科学学科体系,并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决策支持的科学研究和教学体系,为国家环保政策的制定、珍稀动物的保护、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大学目前在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生态科学、环境工程、经济、法律、化学、物理和国际关系等领域,有11个学科近40门课程与环境教育及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已经将“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类”作为全校通选课的最基本领域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对学生的公民责任教育,社会服务意识教育,致力于培养能够服务于社会,并致力于社会进步的社会中坚力量。
3.校园文化建设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环保活动是北京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方面。北京大学现有环保类社团6家,长期从事环保活动的综合性社团16家,每年都通过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各地社区,进行环境和生态保护情况的宣传、调查与研究。2006年,校团委和环境学院共同创立了“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基地在科研创新、绿色校园、教育推广、国际交流四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活动。2009年5月,北京大学学生在“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组织的第四届国际大学生环境论坛上发表了《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宣言》。根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学生团体组织的各类环保活动平均达到120余次/年。
4. 低碳校园建设
北京大学自2009年以来一直在深化节约型校园硬件建设工作,进行节能器具的改造和节能技术的应用。积极利用绿色能源,在校内建设了两眼地热井,利用地热能源供暖;学校还加大投入改造节能设备,建立了“供暖集中监控系统”,实现每年节约天然气40万立方米,节煤1600吨;从2005年底开始,陆续在校内部分学生宿舍楼、教室及路灯系统,安装使用“照明节电器”,平均节电率达到20%以上。
观察中国大学的相关活动主题与计划,可以发现,大多数脱离不了清华大学提出的教学-科研-校园的三位模式,其中又以开展校园环境管理和发展教育计划最为常见。显然,在大学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活动中,最基本的层面就是考虑大学的运营和管理和教育计划。毋庸置疑,大学是各种资源和能源的使用者和消费者,还依赖于各种各样的上游和下游的服务商为其提供服务,会对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此外,对高深知识的传递(教学)是大学存在的重要基石,因此,各类大学亦重视通过增设课程、调整内容、联系实际等方式,促进大学教学向可持续方向转变。
不容置疑的是,“绿色大学”代表了大学教育面向可持续发展方向的一次变革。当人类历史波澜壮阔地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时候,作为“社会轴心”的大学,比其他任何社会组织都更应当把自己放在可持续发展的洪炉中加以锻炼,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和框架,来审视、反思和调适自己。如果把大学哲学划分为精神、理念、使命三个相互联系的层面的话,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显然是当代大学的重要使命。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全世界的大学才会采取各种各样的行动,产生绿色大学的实践。
但是,综合国际背景和中国大学的具体行动,考虑到大学的使命和功能,若将大学的行动仅仅停留在运营管理和教育教学两个层面显然是不够的。对大学来说,维持现状“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并不困难,但要求更多地对社会和环境负起责任“可持续发展”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为这需要变革。如果把大学的基本性质放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框架中来看,大学需要在运营管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校园文化和社会服务五个方面都采取行动,发生变革,才能够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称得上“绿色大学”。
从一般性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提出口号、制定目标,还是采取行动、实施计划,大学的相关行动都对促进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如果能够将宏观和中观层面的主张转化成微观层面的具体措施并成功实施,那么其所具有的示范意义无疑是非凡而影响深远的。但是遗憾的是,根据田青(2009)的研究,几乎所有的口号、目标或宪章在现实中都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实施。或者说,几乎没有一所中国大学能够成功地将自己所声称的理念成功地纳入自身实践中去。
显然,让大学变得更“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了来自许多方面的阻力、矛盾和冲突。从不同案例中揭示的状况来看,中国大学保守的组织结构和对可持续发展不充分的认识状况可能是阻碍“可持续发展大学”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派生出其他问题。作为保守而又僵化的学术机构,中国大学在采取行动的时候总是相当谨慎的。另外,有些大学只是将这些行动、主张、口号当作是提升大学声望的一个手段,并不采取实质性的行动来实现“绿色”。这也使得人们怀疑大学能否真正承担它所声称的社会责任。由此来看,中国目前的“绿色大学”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尚未能够真正成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大学。
毫无疑问,大学(高等教育机构)在可持续发展事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大学(高等教育)作为可持续性的示范,为创建可持续的未来所需要的个体和社会的改变将何以发生”(Cortese, 1999)。同样毫无疑问的是,作为一个整体,大学/高等教育界已经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作用,并且就此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行动。
不过,就目前来看,虽然已经发布或签署了多部宣言,但大学并未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火车头”。正如阿拉巴斯特和布莱尔(Tony Alabaster & Derek Blair,1996)所说,“令人惊讶的是,大学(高等教育机构)对绿色行动的反应滞后于其它部门(例如企业)。这使我们产生一个疑问,究竟大学(高等教育机构)能在多大程度上在这一趋势中扮演如它声称的那样的领导角色”。签署一份宣言或声明并不能证明大学就会比其他机构更接近可持续发展,大学还需要采取更多、更具体的行动,真正负起对可持续发展的责任(LealFilho,2000)。
尽管在实际中,让大学变得更“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困难,但大学的保守性恐怕才是阻碍这一过程最根本的原因。作为保守的学术机构,大学在采取行动的时候总是相当谨慎的。“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外部影响,大学(高等教育)并不会足够大,或足够快地改变自己的方向”(Cortese,1999)。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也许是社会中最难变革的机构,其变化“就如同大洋中的巨型油轮掉头一样缓慢”。前哈佛大学校长博克(Derek Bok,1990)曾论述道:“我们的大学在追求那些较容易的、与已有的学术和社会重点相一致的内容方面表现是优秀的。反过来,当社会需要并不是那么清楚地被认识到,或是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的时候,大学(高等教育)通常并不能尽快做出有效的反应,即使这些挑战极端重要。”
但是,从历史上看,“引导社会向前发展”是大学应予完成的使命(陈佳洱,1998)。在知识越来越重要的世界上,高深知识和研究越来越与个人、社会和国家在环境、社会、文化和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结合在一起(D.Rebello, 2003),从而使得大学也与社会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人们对大学寄予“催生可持续社会”的厚望的原因。大学必须认识到,“之所以要负起责任并不仅仅是因为应当这样做,而且因为这是自身的使命”(Orr, 1992)。若大学仅仅把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主张、口号当作是提升大学声望的一个手段,“把签署宣言当作是一个公关机会,而对全面引入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努力漠不关心”(Wright,2002),那么即使在最低限度上,大学也不可能成长为“一个明智并有效地利用资源的机构、一个积极寻求环境问题解决方法的机构、一个把环境责任视为其使命之一的机构、一个为了明天的学术机构……”(Committee of Directors of Polytechnics,1990)。
基于以上讨论,根据中国国情,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国的“绿色大学”需要由教育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牵头,联合相关部委,建立适当的运行系统、动力系统和保障系统,使之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育部门应当发挥行政主导作用,环保部门则应当发挥技术支持作用。
1.在运行系统方面,应当制定、完善和明确相关政策,为绿色大学的发展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良好的后备支持。
国家层面的有关政策文件是大学开展创建工作的关键依据和行动指南,也是绿色大学的创建工作能否由点到面,全面丰收的基本起点。因此,应当由教育部和环保部联合制定有关文件,将绿色大学的发展纳入有序、稳定、持续的轨道。
行动建议:
●把绿色大学的创建活动纳入教育部和环保部的下一个五年规划。
●参照国际性的有关宣言和文件,制定和颁布绿色大学的国家行动纲要。
●由教育部和环保部牵头各部委,建立完整的绿色大学指标体系。
●由教育部和环保部联合建立绿色大学的评定和命名机制。
2.在动力系统方面,应当建立绿色大学建设的内部和外部激励机制,使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都能够并且乐于参与绿色大学的建设工作。
尽管对绿色大学的重要性认识较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应当由教育部和环保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和依靠专业研究人员,投入适当的经费,甚至成立专门的基金会,鼓励大学参与此项活动。
行动建议:
●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环境保护部规划课题”等现有框架内,定期或不定期地设立“绿色大学专项研究”。
●在高等学校课程建设、教学评估等已有机制中,纳入“绿色大学”创建的有关内容,如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网络课程建设、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本科教学评估等。
●选择具有示范作用的高等院校,开展绿色大学的试点创建工作。
●把“绿色大学”的相关内容纳入大学评价体系,倡导大学的“绿色度”排名。
●将“绿色大学”的创建作为全民环境教育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在社会上设计多种“绿色大学”奖项,如“最具环境责任感的大学校长”、“最高环境道德意识”等。
3.在保障系统方面,应当设计多层次、多类型的运作平台和支持体制,让绿色大学的创建活动能够有充分有效地开展。
目前,全世界有许多大学在开展绿色大学的创建活动,其中有许多学校的做法和经验,经过适当的加工和升华,完全可以成为大学借鉴的有效模式。但是,目前在国内既缺乏统整的,也缺乏分类的绿色大学交流平台。因此,应当在国家和地区层面上建立不同级别的绿色学校的信息收集、整理和交流的中心,另一方面构建与国外相关组织的对话平台,让绿色的经验能够顺利地进行交流、合作和传播。
行动建议:
●成立中国的“绿色大学联盟”或相关协会组织。
●定期举办“绿色大学国际研讨会”,与国际对话。
●创办绿色大学的有关报刊,或利用现有相关报刊,开辟绿色大学专栏。
●成立“绿色大学”基金,支持相关行动。
●从现有高等院校、研究机构、行政机关中选取有关专家,组成稳定而具有权威性的绿色大学智库。
[1] 王大中.创建“绿色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4).
[2] 叶平.道法自然:生态智慧与理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302-317,3.
[3] 李久生,谢志仁.论创建“绿色大学”[J].江苏高教,2003(3).
[4] 张晓峰,王东挥.绿色大学建设管理的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8(12).
[5] 谭青山,刘兰芳.“绿色大学”创建背景下后勤管理工作新思考[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2).
[6] 邝福光.普通高校绿色大学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J].钦州学院学报,2006(10).
[7] 孙刚,房岩.创建绿色大学的实践探索[J].安徽农业科,2011(35).
[8] 熊纬聪.宋建国等.绿色大学渗透式建设——以烟台大学为例[J].环境教育,2006(6).
[9] 叶峻.关于绿色教育的生态化进程———中国绿色大学系统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10] 常昊,田亚平.绿色大学目标下的大生绿色行为体系建构[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2).
[11] 陈南,汤小红等.高等教育改革与“绿色大学”建设[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11).
[12] 吴晓云.关于建设绿色学的若干构想[J].考试周刊,2011(19).
[13] 叶峻.关于绿色教育的生态化进程———中国绿色大学系统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14] 辜志强,赵敏等.绿色大学创建中的校园生态文明[J].江西化工,2007(4).
[15] 张晓峰,王东挥.绿色大学建设管理的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8(12).
[16] 施建军,以绿色大学理念创建低碳校园[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17] 金玉婷,陈丽鸿.浅谈绿色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评价[J].才智,2010(3).
[18] 铁铮.在生态文明的旗帜下建设绿色大学文化[J].北京教育,2009(11).
[19] 陈武.加强环境教育 建设绿色大学文化[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