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业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如何“精耕细作”

2014-04-17 08:48周方召
金融教育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精耕细作金融学导师

周方召, 王 雷

(江南大学商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将进一步促进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竞争,而金融领域的创新发展必然提高对金融从业人才素质要求。《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意味着今后要素市场竞争中将坚持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金融领域的改革将完善和提高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而利率市场化、风险监管领域改革、资本市场的开放和多元化金融体系的完善等具体措施也将陆续展开。金融领域改革大背景,对于金融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和实践型金融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必须根据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趋势,适应地区和金融企业人才需求情况的变化,采取校地、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紧密合作的长效机制,才能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为企业提供更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金融领域人才。

一、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金融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态势,高中低端及特色类人才都有其市场需求,因此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必须取决于社会对金融人才的实际需求和各高校自身的办学条件。金融学科比其他社会学科具有更强的社会实践性,而且从本科教育阶段的目标和实际毕业去向来看,大多数金融专业学生在本科四年学习之后,一般都选择了工作就业。学生多数进入银行、证券或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也有一部分进入其他非金融企业从事财务和投资方面的工作。这就要求金融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较强的金融实践运作技能。此外,还有小部分学生进一步深造,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这也要求学生在本科阶段应当具备一定程度的理论基础知识。然而,从目前我国金融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来看,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亦或是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各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现代社会的经济金融领域需要的是大量掌握金融技能和实际工作经验的基层员工和具有相当理论基础以及研究创新能力的高端金融人才,欧美发达国家知名院校在金融本科专业的培养方面,对于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都非常重视。不仅在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和金融工程等理论教学方面侧重微观金融的知识基础,而且在专业课程的实践技能训练、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和综合素质培养方面也十分投入。然而国内绝大部分高校金融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通常都过于强调宏观金融理论的学习,尤其是在微观金融和实践训练方面较为薄弱。

(二)课程设置相对落后、师资队伍较为僵化

虽然本科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已经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但多数高校仍比较重视宏观经济金融理论中货币金融学和国际金融等的教学,却相对忽视了微观领域风险管理、资产定价、实证金融和金融数据分析等的学习,特别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证券投资学、公司财务、银行会计等课程往往单纯在课堂进行理论教学,缺乏实际工作环境和实验模拟,缺乏与地方金融机构、企业的合作与实际问题的应用分析。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后,前期的工作过程中无法将所学知识有效地融合进实际应用和工作当中。此外,由于教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管理的原因,本科金融专业的教学往往完全由高校教师进行讲授,但是对于实践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很多老师的专业知识较为陈旧,无法跟上实际工作的创新发展,限于制度又不能从金融机构或企业引进兼职的导师,无法开展实践教学的课程学习。

(三)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

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的主要是应用型人才,这一定位就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但是目前多数院校本科金融教学过程中,仍主要采取传统的教师课堂授课、教材理论讲解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传统方式偏重于灌输式教育,忽视了实践性课程的培养,缺乏校地、校企紧密合作、共同研究实际问题的培养方法,使得学生在校期间的课程学习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相脱节,缺乏实践经验,从而也导致了金融机构和企业培训成本的增加。

(四)缺乏金融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

目前多数本科院校所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课程大都流于形式,主要是学工方面辅导员进行授课,简单的对即将毕业学生进行指导。这不仅无法在专业方面给予更多帮助,而且也不能实质性提高学生应对自身专业所要面临的职业生涯问题。金融学专业的职业规划具有一定专业性和独特性,不同金融行业企业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亟待针对性的金融职业生涯设计的专业人士进行辅导,这就需要和金融行业企业加强联系。此外,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风险问题在职业生涯的设计和教育培训当中非常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案例都提醒人们,金融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是金融行业得以安全长远发展的基石。然而,在当前高校金融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强调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理论的正确运用,却缺乏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金融业服务意识的培养。[1]

二、金融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与“校热企冷”

通过前文对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当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要解决课程体系设置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短板就需要让学生更好地熟悉实际的金融机构或企业运作方式、具体的工作岗位性质和职责、了解实际业务操作的细节,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标,更好地满足金融机构等用人单位的客观要求,并突破金融学专业学生实践环节操作能力的“瓶颈”。这就必然要求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与金融机构或企业紧密结合,不仅在课程教学中引入金融企业从业者的参与,而且需要和金融机构或企业进行长效深度合作。从目前的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来看,各个高校大多采取了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松散的自由合作模式。即高校和金融企业之间非定期的进行交流沟通,高校偶尔邀请金融业界的管理人员和专家为学生做专题讲座或指导,或者是组织学生到相关金融企业进行现场参观学习。

2.较为紧密的契约合作模式。金融企业和高校建立实训基地,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利用高校的金融专业理论和学科配置,保持定期或契约型的联合攻关,与高校金融教学研究单位共同研究新问题、开发新产品;另一方面,高校组织金融专业学生进入金融企业实训基地定期的实习和培训,使学生在没有实际工作岗位前就能够切身接触到行业讯息与基本要求,并且在教师和企业家的联合指导下,参与金融市场的理论分析和产品开发,逐步成长为企业需要的创新型金融人才。[2]

以上的两种合作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高校金融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但是,从现有的情况来看,校企合作往往存在着“校热企冷”的现象。企业一方往往对与学校共同合作进行人才培养消极冷淡,在成为高校实习基地接收学生实习等方面并不积极主动,造成实训基地的“名存实亡”。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从收益最大化角度来看,实习培训会增加经营成本,而如果投入大量资源后,在人才培养中如得不到有效利用,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就会过低,而且校企合作形式仍以学生实习这种单一形式为主,学生短期和简单的重复性劳动确实对专业素养提升帮助不大。[3]

三、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的“精耕细作”

未来10年将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端服务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高端服务业主要领域的金融行业必然需要大量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坚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金融人才。2012年启动实施的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为全国高等院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指明前进方向,带来新的契机。纵观全球,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通过高校与高校、高校与地方政府、高校与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以促进资源共享和实现共同创新发展。以协同创新作为金融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展的契机,在校地、校企合作过程中实现“精耕细作”,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提升金融专业人力资源素质,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为了能够改变过去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流于形式的弊端,本文就金融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打造“三个体系”的教学培养模式创新

协同创新培养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主要应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和金融行业需求,在教学方面打造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教学体系,在培养模式方面实行校地、校企战略联盟、构建多平台培养模式。高校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应该重视金融理论和跨学科理论知识的教学基础,在数学、财务会计学、金融工程和公司金融等方面强化理论基础;课程设置上,通过协同创新、校企参与和分享经验,推动实践教学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灵活方式进行实践课程的教学,真正使学生掌握职业岗位必需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根据岗位的能力要求设置,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4]通过协同创新,加强校企合作,走深度产学研结合之路,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直接转换为培养人才的教学资源,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教学,结合地方和企业的课题需求与工作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实现寓教于研、寓研于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构建校地、校企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金融创新的战略联盟模式是最近几年逐渐开始出现的,一般以金融概念为核心,汇聚了一个地区金融及关联产业的力量以及高校资源,把人才培养、企业经营和地区经济发展纳入统一整体,参与联盟的金融骨干企业、各高校相关专业和地方政府金融职能部门紧密联系,各成员地位平等,利益相关,本着共同发展、资源共享的原则,一同担负起高端金融人才培养、企业发展壮大和地区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任务。例如,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市政府、摩根士丹利等金融机构联合组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浙江大学和浙江省政府组建金融研究院,这些战略联盟通过高校、地方政府和金融企业的紧密结合、形成长效运作机制;面向区域热点问题,针对行业、企业和地区政府实际需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持续性、系列化实用专题研究;同时借助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行业协会等共同与多个金融企业合作,共同建设金融人才培养和实习基地,分担了实践教学和培养的成本,共同分享人才资源和课题研究带来的收益,不仅为高校提供了培养模式创新的平台、也为金融机构和企业带来了复合型的人才资源、还为地方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三)具体教学手段和培养方式的协同创新

提高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完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必然要求富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师,要建设一支适应金融专业教育特点的具有双师型素质的师资队伍。在教学手段和培养方式方面,需要通过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引进金融机构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入课堂,丰富实践教学和专业课程教学的形式;其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金融单位挂职或定期调研,培养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师还可根据案例教学和课题研究情况,选择一些具有重大理论和应用价值的问题,和那些对问题理解有一定深度并有较高积极性的学生开展合作研究。[5]

从入学到毕业,建立“专业导师、实习导师、论文导师”三结合的本科生导师制,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导师指导。具体来说:在校期间设置专业导师,学生以小组(4-6人)形式由院系分派导师,全程参与学生培养,负责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学业指导和非学业帮助等;专业实习期间实现“双导师制”,校内导师由专业导师兼任或其他老师担任,校外实习导师则由实习学校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金融机构业务骨干担任;在毕业论文设计阶段,实行师生“一对一双向自愿选择”和“一人一题”的办法,选题来源多样化,包括结合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提供选题、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发现选题、师生共同协商提出选题等。将部分学生直接输送到企业基地完成毕业设计,在此阶段,突破惯例,对学生实行论文双导师指导制,即企业导师为主导师,学校导师为副导师,毕业设计课题和论文必须经过学生和导师共同选择认定,都来源于金融行业发展与金融企业创新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徐学锋,夏建新.创新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2(2):111-116.

[2]朱俊峰.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金融人才模式初探[J].人力资源,2012(6):76-78.

[3]季诚钧,樊丰富.改变合作培养人才中的“校热企冷”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11(12):56-57.

[4]杨忠海.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金融教学改革[J].黑龙江教育,2010(6):57-58.

[5]张中锦.案例导向型方法在金融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3(6):77-80.

猜你喜欢
精耕细作金融学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浅述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导师榜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如何精耕细作让报纸出彩不出错
立足县域 精耕细作:让电视新闻更具地方特色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