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类大学的路径选择

2014-04-17 08:47孙华峰
关键词:技术类转型大学

孙华峰

(江苏理工学院高教研究室,江苏常州 213001)

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类大学的路径选择

孙华峰

(江苏理工学院高教研究室,江苏常州 213001)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B-C-B分析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发展陷入困境,主要表现为就业率低、结构性失业、严重同质化等,转型发展已成历史必然。德国、英国、爱尔兰等欧洲国家的应用技术类大学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助推了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完善了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为了加快转型发展的进程,借鉴欧洲国家应用技术类大学的发展路径,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应形成全社会的职业价值认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贴合地方经济的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加强专业课程设置的实效性;提高兼职教师比例和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校主动服务意识,开展与中小企业深度合作。

一、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现状

地方本科院校是指隶属于各省(区、市),以地方财政支持为主,承担着为地方(行业)培养人才、提供服务的普通本科院校,包括部委或行业转制地方管理的本科院校、办学历史较长的地方本科院校、新建的本科院校。本文重点关注1999年扩招之后的新建本科院校,全国共有600多所。

总体来看,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地方本科院校在努力探索特色化办学道路过程中陷入了转型发展困境,如存在盲目、片面追求高大全,同质化现象严重,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浪费;学科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需求吻合度不高;兼职教师占比低,专业教师实践能力薄弱;与地方企业合作过程中忽视了与中小型企业的巨大合作发展前景、难以实现互利共赢等问题。

当前,地方政府为提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亟需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地方本科院校科研经费中校企合作课题经费占比不断增加,在生产实践中通过产学研完成的新技术、新产品越来越多,校企合作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区域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更加多样化,对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更高,而大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基础薄弱。地方本科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当地企业单位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转型发展成为其最现实的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过程中,地方本科院校应贴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明确办学目标,转变人才培养方向,转型发展应成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和理性选择[1]。

二、欧洲应用技术类大学发展的B-C-B逻辑分析

纵观历史,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有必要探析其经济社会背景和发展完善过程,从而发现其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体现。由此,可以借鉴B-C-B逻辑分析方法对德国、英国、爱尔兰等欧洲三国应用技术类大学的经济社会背景(Background),改革发展的历程(Course),对区域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产生的助力(Booster)进行分析,从而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一)德国应用技术大学

经济社会背景:二战前,德国已建立起较完备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工人。二战后,工业化迅速发展需要大批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工人。德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这一新增需求。

发展历程:19世纪以来,德国建立了一些工程师学校、机械学院等培养专业技术工人的机构。1968年,各州将基础较好的工程技术类学校合并或改革,建立高等专科学校,即现在应用技术大学的雏形。1976年国家法律明确应用技术大学的法律地位。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特色是坚持应用性和实践性,在专业设置上与综合性大学专业设置形成了良好互补;课程设置上强调实践性,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通过保障实习时间、聘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2],有力地提升实习实训环节的实效性。

地方经济发展助力:德国应用技术大学隶属于各州,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紧贴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基于与地方经济的紧密结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生在本地区就业率一直略高于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同时,应用技术大学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科研平台,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升级问题,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二)英国多科技术学院

经济社会背景:英国传统大学推崇学术价值,一直强调“博雅教育”。在培养人才结构上,高层次科技应用型人才严重缺乏,制约了英国国防、工业等的建设。为改变被动和落后局面,英国高等教育开始实施双轨制,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发展历程:基于上述经济社会需求,教育与科学部于1966年整合90多所独立学院为若干多科技术学院。随后20年间,陆续建立了30余所多科技术学院。1987年英国议会认可了其在技术与业务领域的独特地位。1992年,英国议会授予应用技术学院在命名和集资项目方面与大学同等的地位。

地方经济发展助力:多科技术学院根据企业单位用人需求,确定培养方案,办学目标侧重应用科学发展,灵活调整招生规模,确保人才培养结构与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度吻合;在校企深度合作过程中,加大生产实训的比重。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行业企业聘请具有丰富生产管理经验的人员为兼职教师,结合生产实践针对性开展教学。

(三)爱尔兰理工学院

经济社会背景:爱尔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之前,曾一度资源匮乏、经济落后且失业率较高。20世纪70年代伊始,爱尔兰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同时财政扶持发展新型产业——信息产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发展历程:20世纪60年代,地区技术学院——爱尔兰理工学院雏形得以建立。1967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马尔卡西报告》的发布,确立了地区技术学院为商业和产业发展提供各类技术人员的定位。70年代初,在综合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和技术性劳动力市场需求情况下,全国建立了10所地区性技术学院。20世纪90年代,通过国家立法进一步完善了学院的空间布局,最终形成了14所地区性技术学院。

地方经济发展助力:地区性技术学院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重视学科与课程设置的实效性,主要培养社会经济建设急需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3],大大提升了国民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学院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承担与国民经济相关的实用型科学研究与开发,重视与当地中小企业的合作发展。近2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都得益于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通过欧洲三国应用技术类大学的B-C-B分析可以发现,其发展路径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第一,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贴合经济发展背景,强调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加大政府教育科研经费投入,满足并匹配个人需求与经济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第二,学科与课程设置,围绕国家与地方经济战略发展需求,重视实效性,凝炼自身特色和优势学科专业,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大批高素质的急需人才。第三,由于应用技术类大学自身定位的特殊性,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兼职教师所占比例较大,有力地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第四,加强与地方企业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度合作,高度重视与地方中小企业的合作。

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类大学的路径选择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在宏观上,国家应面向市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保障地方本科院校办学主体地位,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同时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在微观上,院校应参考欧洲应用技术类大学的办学经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在管理体制、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与中小企业合作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添助力。

(一)形成全社会的职业价值认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部分教师、社会和学生受“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大学生择业时更多向往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去工作。此现象折射出大学生求职行为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发展需要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势必影响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转变,同时达到全社会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认可与接纳,最终形成企业、高校、社会等各阶层对学生职业的价值认同。

地方本科院校一般是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增加本地区国民接受高等教育机会而筹建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应用技术类大学,学校应明确重点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创新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学校办学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成为地方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助推剂,以提升地方综合竞争力。

(二)贴合地方经济的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加强专业课程设置的实效性

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差异性,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紧密结合区域产业、行业需求,融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目的是培养合格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4]。

在专业设置上,立足于地方支柱性产业,着眼于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领域,针对专业特点、专业间的交叉融合等及时予以调整、优化,集中力量兴办若干具有优势特色的、发展前景良好的专业,提升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融合度、服务质量和专业集群的竞争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地方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必须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努力确保高等教育质量,努力涵盖方位更广的技能和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聚焦于课程设计上[5]。在教学过程中,地方本科院校要安排相应比例的实践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指导教师必须全程跟踪、观察、指导学生实践课程,了解学生知识结构与企业当前对人才技能需求的现实问题,及时调整相关课程教学内容,探索安排实践课程的最佳时间点和周期。

(三)提高兼职教师比例和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要求教师拥有良好的专业教育背景,而且教师在相关专业领域的实践工作经验也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不断调整、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在要求。

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兼职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凸显。在德国应用技术类大学,兼职教师占比60%,目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兼职教师比例明显偏低,有的学校聘用了大量兼职教师,但实效性不高。因此,应配备一定比例的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兼职教师,主动地把教学与生产衔接起来[6]。根据课程教学需要,从企业管理、专业技术和研发等人员中选聘兼职教师,及时将企业技术发展情况及新产品研究动向传递给学生,避免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市场脱节现象,教师必须擅长教学技能并能直接将其嵌入课堂教学中去[7]。

(四)增强高校主动服务意识,开展与中小企业深度合作

目前,中小企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很多中小企业急需与地方本科院校开展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增强抗风险能力,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应抓住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机遇,转变理念,创新与其合作新模式。首先,争取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在政策、法律法规、资金等方面予以保障,探索一条适合国情的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道路。其次,营造有利于校企合作的良好氛围。高校应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积极面向中小企业开展应用性研究,及时转化研究成果,并提供技术支持。后期合作发展过程中,面向市场及时提供具有创新性的企业需求解决方案,满足企业的特色化发展需求。企业应增强合作共赢意识,支持地方本科院校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这将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的深度及专业课程建设。最后,探索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新模式,逐步建立使院校与企业深度交融的技术与市场互动机制。

[1]Wang Hong,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Mechanical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in Local Colleges in China,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2011.vol.2.

[2]李好好、卡尔-维尔海姆:《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研究(Fachhochschule)》,《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12期。

[3]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国别研究报告》,2013年12月10日。

[4]张有龙、赵爱荣:《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特色分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5期。

[5]Toohey S,"Designing Courses for Higher Education",Open U-niversity Press,Berkshire,1999,p8.

[6]张道文:《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讨》,《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7]WilliamsRB,"Cooperativelearning:AStandardfor High Achievement",SAGE Publications,London,2002,p62.

Route Selection of Transformation for Chinese Local University in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N Hua-fe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itute,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angzhou,213001,China)

local university;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B-C-B analysis

Currently,local universities for undergraduates suffered development bottleneck,characterized by low employment rate,structural unemployment,and severe homogenization.To satisfy require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applied universities in Germany,UK and Ireland offored support with solid talented people for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d real economy,thus promoting innovation 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and perfecting higher education system.To accelerat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in China should clearly define target of personnel training to obtain recognition of occupational values in whole society,strengthen actual effect of course design to meet requirement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local economy,optimize ratio and quality of part-time teacher to enhance talented quality,and corporate with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o increase universities consciousness of active service.

G647

A

2095-5170(2014)06-0134-04

[责任编辑:魏善玲]

2014-10-02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的省属高校办学模式研究”(编号:11YJC880095)阶段性研究成果。

孙华峰,男,山东枣庄人,江苏理工学院高教研究室讲师。

猜你喜欢
技术类转型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少先队科普技术类阵地
兼具市场与技术类课程 CEDA培训(广州站)圆满结束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从翻译行为理论视角探究德语土工技术类文本汉译策略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