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丽 吴峰 刘莉
马歇尔·麦克卢汉曾经说过:“‘媒介即讯息’,媒介形式的变革导致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和行为发生变革,乃至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变革。”互联网作为新媒体,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旧媒体相比,具有超时空、信息容量大、互动迅速等优势,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与生活态度。大学生群体热衷并擅长接受新生事物,互联网的许多特质与大学生的特点相契合,在网络中接受信息与展示自我的过程中,他们悄悄地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道德意识与人际交往方式。网络对大学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正负走向是值得教育者与社会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精心设计安排题器,对沈阳药科大学、沈阳建筑工程大学和沈阳师范大学三所高校近20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调查结果分析中,找到了大学生热衷于网络的原因,发现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的更多是消极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大学生是互联网最忠实的使用者,据2012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5.38亿,其中20~29岁的年轻人占30.2%,占各年龄段上网人数的比例最高。我们面向沈阳3所高校200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1262人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选择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占被调查者的63.1%;178人选择了报纸,占8.9%;162人选择了广播,占8.1%;其他133人选择了电视作为信息来源,占6.65%。大学生热衷于网络主要是源于网络自身所具有的开放平等性、信息量大、成本低等特质。
1.网络自身的开放平等。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只能没有选择地被动接受信息,而网络的开放性使人人都成为传播信息、表达观点的传播主体,人们根据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在网络中自由地沟通与交流。传播过程不是主动、被动的灌输接受,而是体现了主体间性意义上的平等协商。不同身份、不同地点的人可以随时进入网络自主选择与自由交谈。网络具有隐匿性,使人们在毫无顾忌、不受约束的空间中畅所欲言、彰显本性。网络对于崇尚民主、自由与平等的青年学生来说,具有太多的吸引力,调查问卷中的“网络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一题,受访的423人选择了网络具有开放性与互动性,占总人数的21.15%。
2.网络信息的丰富生动。网络可谓全世界最大的图书馆与信息数据库,各社交网站将传播能量推到极致,网上信息呈爆炸性增长趋势。丰富多样的信息以图、文、声、像等方式呈现出来,其生动性更易于人们感观、视觉的接受。大学生活与学习中所需要的知识信息,打开网络后应有尽有,迎合了青年人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的个性。在接受调查的2000人中,有34.7%的人认为网络最吸引人的是信息的生动性与丰富性。
3.使用网络的成本低廉。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高消费娱乐与生活相比,网络可以依凭其先进的技术提供同样精彩的信息与娱乐生活,而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精力与金钱。许多学生在线阅读或从网站下载大量免费电子书,节省了购物时间与金钱。学生热衷于不同版本的游戏,只需注册账号即可随意进出,甚至可以通过凭借在网站获得的积分去换取人民币。闲暇时在网上下载或在线欣赏音乐、下载图片、看电影。许多学生通过视频与远在外地的家人、朋友聊天,既缩短了距离又节省了通信费用。在接受调查的2000名学生中,有147人认为网络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使用成本低,占7.3%。
1.学习时间的被占用与思维能力的下降。从网络自身的优势分析,网络以其开放性和便利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拓宽了其求知途径,为其营造了一种轻松、自由、无压力的学习环境。适当的网络游戏有助于开发智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但在调查中却发现网络导致学生的学习时间被占用及思考能力的欠缺。在调查中,当被问“你觉得上网对你现阶段的学习有怎样的影响”时,有9.8%的人选择的是正面影响,9.2%选择的是负面影响,二者的比例相差无几。随后的回答却暴露了问题的实质,当被问到“你使用电脑的主要用途是什么?”时,仅有10.6%的学生选择了学习,其余近90%的学生选择了聊天交友、讨论热门话题、论坛帖吧、跟帖灌水等。显然网络的使用挤占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对于大学生群体而不是研究生或博士生群体而言,在认真地吸纳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深入地理解与进一步思考是更为重要和基本的学习方式。网络的快捷便利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但也改变了人们掌握知识的手段、降低了思考能力,对大学生也是如此。学生每天花费大量时间浏览网上信息而无暇静心思考知识与品味人生。网络中随意直白的语言影响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甚至文章与作业也从网上下载来应付。
2.双重人格与心理危机。人们认为网络的平等性与开放性满足了大学生急切想表现自身的心理需求,网络的匿名性与隐蔽性使其超越时空的限制,能在网络中自由驰骋、畅所欲言与嬉笑怒骂。但调查结果却给出了相反的答案,网络人际交往使许多大学生呈现为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进而诱发了人格障碍。在被调查的2000名学生中,当被问“网络上的你与现实中的你的性格上是否一致?”时,选择不一致的人竟高达1004人,占总人数的50%左右。学生坦承自己在网上有不同于现实角色的虚拟身份,甚至性别都是错位的。网上网下判若两人的双重角色导致了人格障碍与心理危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当被问“你会考虑通过网络来认识男(女)朋友吗?”时,有18.8%的学生选择绝对不会,其余81.2%的学生选择了绝对会、看情况或能理解等选项。这一数据印证了当代大学生网恋现象较为普遍,部分学生沉迷于脆弱的网恋,受挫受骗后心理深受打击而一蹶不振,甚至走入极端。
3.规范缺失与道德滑坡。在内在与外在规范的缺失情况下,当前我国的网络环境有待净化与整顿。黑客攻击、金融偷盗、病毒泛滥、侵犯隐私、散布谣言与恶意攻击他人等违反道德、有悖法律的现象充斥了网络的各个角落。这些现象对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大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许多学生越过了心理的道德底线而在网上随波逐流,经常出现不道德的语言与行为。在被调查的2000名学生中,当被问“你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是否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时,有38.3%的人竟然回答经常使用,只有31人回答从未使用过,仅占总数的1.5%。网络陷阱与欺诈现象使大学生对社会与他人产生了普遍的不信任感,对调查问卷中的“你会相信网上发布的那些公共信息吗?”一题,选择相信的只占7.5%,选择不全信的占62.5%。可见,网络道德与法律规范的缺失而形成的网络环境的恶化削弱了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阻碍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顺利进行,加剧了道德滑坡。
4.虚拟交往与自我封闭。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公共领域而言,网络作为虚拟的公共空间以其便利、快捷的信息传递手段覆盖了全球范围,人们逐渐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而习惯于网络中的虚拟交往。人们在享受数字化技术带来的高科技的便捷时,已然发现与他人之间的情感日益疏远。沉浸在电脑网络中的大学生减少了日常与同学朋友的面对面交流,将生活中的烦恼与不快向网络朋友诉说而不愿直接向老师、家人、同学倾诉。在被调查的2000名学生中,当被问“对于现实中的朋友和网络中的朋友,你认为谁更真诚?”时,有138人选择后者,占总人数的6.9%。现实生活中交流的缺失使更多的学生表现为自我封闭,不愿意在人面前流露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与困惑,久而久之形成了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
1.加强大学生网络教育,提高网络道德意识。现阶段,对大学生的电脑网络课程通常以技术开发为主,缺乏关于网络安全、网络道德等思想意识方面知识的讲授。今后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网络教育,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双刃剑”的性质,在发挥网络优势的同时消除不良影响,防止网络陷阱与欺诈,并自觉避免沉迷网络。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工具,不下载非法信息、不浏览不良网站。养成网络自律精神,以“慎独”“自律”的传统道德要求自己、避免人格分裂,在现实生活与网络世界中,不断促进道德境界的提升与灵魂的净化。
2.加强网络制度建设,严惩不良网上行为。在教育的基础上,必须要有严格的制度保障。尤其是对影响恶劣的行为与缺乏自律精神的大学生而言,必须依靠有力的网络制度约束与处惩。随着《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议》的通过实施,在国家与政府的重视下,关于网络的法规、条例日益健全,但由学校制定的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管理制度却少之又少。对于调查问卷中“你所在学校关于学生上网方面的规章制度如何时?”一题,回答很健全的只有154人,占全部学生的7.7%。今后应从政府与学校两个层面出发,制定适合大学生特定群体的规章与制度,如《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大学生网络违规处分条例》《校园网络规范》等,同时凭借各种高科技手段发现严重违规行为并进行严厉查处。
3.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充实学生业余生活。调查结论显示,网络存在的各种矛盾、风险与不确定的信息改变了学生单纯的思想与生活环境,给学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与网络文化的混杂、多元化、无目的性等特征相对照,校园文化是由组织者发起的,大都是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目的的纯净的、健康的、教育学生积极向上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增长了才能、提高了素质,为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加强了学生之间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吸引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减少上网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网络这把“双刃剑”扩展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为其生活学习带来了快捷便利,但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学习、心理、道德与人际交往带来了消极影响。网络时代已开启,其将会凭技术进步从更广阔、更深远的层面影响大学生群体,因而要密切关注其消极影响,并积极寻求多方面、多层次的解决对策,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