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燕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泉州,362000)
如何激励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
陈晓燕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泉州,362000)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在任职之初都干劲十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工作的激情慢慢减退,有些甚至退出了学生干部队伍。究其原因,除了学生干部本身的原因之外,主要还是因为高职院校对学生干部的激励不够。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激励的现状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激励提出一些对策,以期调动学生干部积极性,使其最大限度发挥潜能。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激励
相比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下属机构一般为系而非学院,开展活动也多以系为单位进行。学生干部主要分为院、系、班三级,每一级对应的分管主体为院团委学生处、系团总支和班主任(年级辅导员)。这些学生干部在学生工作中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从而确保学生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一般学生干部的活动期主要集中在大一和大二,到大三,除班长、团支书和学委等个别职位外,其余的干部都开始退出这个舞台。大一主要为磨练期,到大二才开始独当一面开展工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学生干部的激情慢慢减退,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未到大二就已经对工作没有热情,消极地对待工作,甚至退出学生干部队伍。除了学生本身的原因之外,主要还是因为高职院校对学生干部的激励不够。对学生干部运用正确的激励措施,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以做出更大的贡献。
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干部的激励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加综合测评分
高职院校现行的奖、助学金制度是依托学生综合测评进行的,根据学生的综合测评分排名获得各类奖助学金。以笔者所在学校奖学金评定为例,综合素质测评分在本班级前30%以内者,方可申报奖学金,按照综合素质测评分的高低和相应的名额比例确定一二三等奖学金获得者。综合素质测评分由德育分、智育分和体育分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的比例分别为30%、65%和5%。其中智育分为(学期学科总分-体育分)÷学科门数× 0.65,而德育分即综合测评分是直接加分,也就是说10智育分≌1德育分。智育分的加分项中,除了学科竞赛获奖加分外,其余几乎都是对所担任的学干表现加分。有些学生学业成绩在班级表现平平,但由于担任重要的学生干部获得的加分较多,最后的综合测评总分可以达到班级前几名,从而获得较高的奖助学金金额。
(二)优先推优
推优,即推荐优秀共青团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推优的过程中都优先推荐获学院奖学金、“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及被评为年度“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的院、系、班学生干部。可以说,大部分获得推优资格的学生都是学生干部,推优从另一方面表现出学校对学生干部的一种激励。
(三)“五四”评优
“五四”评优通常会设置“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青年志愿者”等称号,这些称号向来都是针对表现出色的学生干部。高职院校的“五四”评优名额一般是按照院、系、班级来设置相应的名额。通常班级的“优秀共青团员”主要由班主任(年级辅导员)来认定,系级的“优秀共青团干部”和“优秀青年志愿者”由系团总支认定,院级“优秀共青团干部”和“优秀青年志愿者”则由院团委和学生处来认定,而这些人平时与学生干部经常打交道,自然会将这些称号作为一种对学干的激励来勉励学生。
(四)增设勤工助学岗位或给予物质激励
通过满足学生干部某种需要,激发和鼓励他们采取积极行动的方法。一般是向成绩突出、贡献较大的部门或个人发放一定数量的奖金或实物,以示表彰和鼓励。根据家里经济情况,为困难的学生干部设置一定的勤工助学岗位,以减轻他们的家庭负担。
虽然各高职院校对学生干部的激励日益重视,但是大部分院校对学生干部的激励还只是停留在教师的角度,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真正以人为本对学生干部进行引导。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缺乏系统性的长期激励
高职院校对学生干部的激励缺乏系统性的认识。激励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一种手段,是要长期进行的,而大部分高职院校只把对学干的激励当做某一时段的一项常规工作,或者把激励作为某项常规工作的附带工作。比如奖助学金评定、推优和“五四”评优,这些都是高职院校每年都需完成的常规工作,对学干的激励工作只是做这些常规工作所需的附带工作而已,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的激励工作。参与学生管理的教师对学干的激励缺乏系统的认识,而又错误地认为学生干部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需要额外激励。
(二)激励机制缺乏公平
根据前面所述,高职院校的学干通常分为院、系、班三级,学校将学生干部分为三个大的级别,每个级别的学生根据职位的不同可以得到一定的德育分奖励。但德育分的分配和测评缺乏公平性。学生干部的工作量和工作表现也有差别,由于平时缺乏考核制度,对处于同一类职位的学生干部给予同样的加分,必然会引起学干间的不满。比如:将班长与系宣传部副部长设为同一级别,班长的日常工作显然要比宣传部的工作繁杂,学生就会产生消极心理。
(三)缺乏精神激励
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干部的激励都是一些带有功利性的物质激励,缺少精神激励。比如口头上的激励,当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其实他们最希望得到的是教师对他们的口头表扬。还有信任激励,教师表现出的对学生干部的信任,对学生干部而言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和支持。过分强调物质激励的结果,一方面造成学生对物质激励的过分依赖,无形当中提高了激励的成本,另一方面,学生干部缺乏工作上的认同,他们的归属感将日益减少,从而导致学干队伍的凝聚力下降。
(四)激励缺乏及时性
之前提到,高职院校对学生干部的激励主要是通过学年评优等常规工作进行的,这些工作通常都在一年中的某一个固定时段集中进行,而学生干部的工作更多的是体现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大多数教师认为学生干部完成某项工作是应该的,没有对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激励,这就导致了激励缺乏及时性,严重影响了激励的效果,从而导致学生干部的工作激情慢慢消退。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激励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大对学生干部及其工作的宣传力度
加大对优秀学生干部的宣传力度,让优秀学生干部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可以在院系网站、公告栏对学干的工作做出相应的专栏介绍,比如对学生干部组织的各种活动做宣传,学生干部工作为班级、系和学校赢得的荣誉的宣传等,让老师和同学认可并尊重学生干部的劳动成果。定期张贴红榜,表彰优秀学干,让学生干部的工作得到认可,以达到对学干的激励。有条件的可以邀请已经毕业的学生干部讲讲他们的学干经历对以后工作以及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使在校生对学干经历的作用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同时定期召开优秀学干工作经验交流会,这不仅对优秀学干能起到激励作用,也对其他学干起到榜样和鼓励作用。
(二)增设学生干部奖励名目
目前各高职院校对学生干部的奖励大部分是给予省、市、院、系、班级“优秀学生干部”的称号,纵观各高校获得此类称号的学生干部名单,都具有一定的共性。如获得省和市级荣誉的一般为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获得院级荣誉的为院主席团成员和院级各部门正副部长,获得系级荣誉的一般是系主席团成员和系各部门正副部长,而获得班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的一般是班长、团支书和学委,因为这些干部老师接触较多,相比于普通学生干部了解更多。相比之下,其他多数学生干部都没有机会获得这个荣誉,久而久之,这种激励方式对其他学生干部就失去了激励作用。笔者建议,高职院校在评比优秀学生干部的同时应该将名目扩大,比如增设“优秀文艺工作者”以表彰班级文艺委员、院系文体部等在文艺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增设“优秀知心姐姐”或“优秀知心哥哥”来表彰在心理工作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同学,一来对这些职位的学生干部有一种激励渠道,二来也促使同类型职位的学生干部之间进行横向比较和竞争,来提高他们对这个岗位的热情。
(三)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精神激励
实践证明,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是互为条件、互为作用的。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激发学生积极性的目的,削弱其中任何一方都会降低激励效果。在做好物质激励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干部的精神激励,让学生干部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只有学生干部的尊重需要得到满足了,他们才会加倍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学生干部的尊重需要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获得处理事情的自主权;取得成就并受到教师承认和表扬等。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方式对学生干部进行精神激励:将教师手中的权力下放,赋予学生处理事情的自主权,对他们充分信任,比如在布置任务时,可以跟学生干部说“这件事情就全权由你负责,老师相信你的能力”。对于学生干部来说权力的获得就是最好的精神激励,他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实际运用于工作中,往往比那些生搬教师指令的干部具有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干部取得某项成就后,教师要及时给与其肯定和尊重,主动为其主要的工作业绩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做好宣传。当然,这种精神激励必须是及时有效的,且具有长期性的系统激励。
(四)建立公平的激励机制
对主要学生干部的加分等激励措施,不能让他们觉得加分很容易,会对他们产生消极的想法。比如,如果规定部门的部长默认获得部门评优资格,而部门干事不管做得好坏,只能有评积极的资格,或者默认大二的干事才有资格评优等做法,会让学生干部在竞选上该职位后默认该分数是能确保的,由此会产生懈怠心理,对工作失去热情,更有甚者,消极怠工,影响工作开展。因此,必须完善考核机制,对于考核不过关者,坚决不予加分,甚至给予警告或退部处理。以笔者所在的系学生会为例,对各类学生干部的考核主要从会议出席情况、工作态度、团结精神和协作意识、学习成绩等4个方面18个小项进行考核,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各部门按照最终的分数排名按本部门人数的40%确定本部门评优评先名额。每人每学期最低分为60分,最高分为100分,通过一学期的考核后,对低于60分的干部给予退部处理;对60—69分的干部给予一次警告,或对不上进者进行劝退;对85分以上的部门干事列为部长副部长的培养对象。这样评选出来的优秀干部更具真实性和可靠性,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这种考核机制对各级学生干部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从而改进他们的工作。
学生干部在高职院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学生干部的激励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学校学生方面工作人员的事情,也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学校的各个部门要在平时就重视和培养学生干部,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让学生干部的激励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正常化,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只要领导重视,各级部门重视,不断努力工作,各种各样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高校学生干部激励工作也将会逐步走向规范化、正常化。
[1]宗彪,刁志强,祁陶.高校学生干部激励中所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39-41.
[2]靳祥鹏,董丽丽,余丽贤.高校主要学生干部激励机制的优化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9): 189-190.
[3]刘远琳,任倩倩.高等院校学生干部激励方式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2(4):150-151.
[4]卢洋,纪友乐,郭桂琴.研究生学生干部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研究[J].科教导刊,2010(5):23-24.
Discussion of the Student Cadre Incentiv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HEN Xiao-yan
(Quan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Quanzhou,Fujian 362000,China)
The student cadres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re full of energ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work,however.As time goes on,their passion of the work declines slowly.Some of them even get out of the stu⁃dent cadres.In addition to the student cadre's own reason,there is not enough incentive to the student cadres of the high vocational college.To solve these problems,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insuf⁃ficiency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 cadre incentive.On this basis it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on incentive to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 cadres and put their potential to the maximu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tudent cadre;incentive
G715
A
1674-5078(2014)06-0020-03
10.3969/j.issn.1674-5078.2014.06.007
2014-08-26
陈晓燕(1982-),女,福建泉州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