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5A”级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4-04-17 08:47孟静
教育与职业 2014年11期
关键词:岗位知识点院校

孟静

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中,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国家在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现阶段,尤其重视发展高职教育。对高职院校来说,履行社会责任,把握发展契机,就是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来看,“5A”级的教学改革,就是通过5项教学改革举措,大幅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五项教学指标的“A”级标准,即教学质量优质标准化建设。

一、通过多渠道、多角度的调研进行专业定位,确定标准化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多渠道、多角度的调研方式,制订适合高职院校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师结合自身的理论性研究,融入企业一线实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一体化。聘请企业的一线技能型人才担任学院兼职教师,有助于学生对实践工作的理解性与适应性的调整,加强学生在岗位实际工作的操作流程与技术经验的交流。

教师深入企业,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掌握实践应用技能,结合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制订贴近岗位需求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方案。由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可行、有效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考核标准等教学系列资料,学校与企业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教师定期到企业一线实践工作,将实际岗位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利用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实训资源与企业联合开展企业职工的技术性比赛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展,更好地使在校学生感受到优秀员工的实践操控技术展示,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职工培训及技术竞赛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多种方式,教师参与企业攻关,企业融入教学课堂,实现互利的良性循环。

二、结合行业标准拟定岗位制度,培养优秀的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掌握全面的理论思想、过硬的行业技能,更要拥有优秀的职业素养。爱岗敬业、踏实肯干,是企业员工的基本职业道德标准。学生从校园步入企业一线,需要有一个间接的过渡期,在学校期间,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

通过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辅导等多种形式,在课程中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高中学习阶段与高职学习阶段的转变,如何进行职业的规划与选择,正视自己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向,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怎样将职业目标作为专业学习的动力导向。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开展,促进学生对职业规划方法的体验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历练。学生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有了精心的职业规划,未来的职业适应性才会更强。

仿真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工作制度,以班级为单位,拟定岗位制度,并正确引导学生的岗位责任心、逐步适应学院与企业的过渡期,培养优秀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培养的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不但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还要具有优秀的职业素养。对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进行模拟,有助于学生理解实际工作的纪律要求、行为准则、技术经验,体现理实结合的应用性。在学校里,也可以将优秀的管理办法与学生行为准则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同时,正确引导学生学习阶段与实践就业的过渡,设立大学生心理辅导机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毕业后的心理疏导。

三、应用项目教学,贴近岗位需求,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

通过教师在企业一线的实践经验,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融入真实的教学案例,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贯穿到整个课程教学中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把岗位工作群中的各工作环节,分解为多个教学项目,按工作流程分布项目教学过程,将理论知识点融入项目过程中,突出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项目教学实例的选择,不但要与实际工作岗位的操作流程相符合,更要融入科学性、有效性、严谨性的教学知识理念。学生不但要掌握操作流程与技术方法,更要了解工作原理与相关指标。

教师亲身经历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将更好地指导学生面对未来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工作制度。结合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通过项目式的教学开发模式,将高职教育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应用技术相结合。笔者所在的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工作页式的教学方法,将授课要点作为工作任务下达,使学生通过工作页的学习方式,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点,了解工作任务的实施流程以及各知识点在具体实施流程中的具体应用。项目的设定过程可邀请企业合作单位相关岗位的专家技师共同参与,使高职教学过程中的项目教学方法真正贴近岗位的具体需求。聘请企业一线专家、技师作为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融入实训教学项目,了解并掌握更好的工作实践经验,而学校开发的项目教学法则实现了教学知识点的有机融合。

四、应用多元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精品课程网络化平台及教学资源共享库平台的应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突破教学的地域局限性、时间局限性、效率局限性。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通过课程网络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打破以往较为局限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可将现代化的手机网络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训、交流、互动等环节,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多媒体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教技[2012]5号)中明确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肯定了教育信息化在教学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时代在发展,教育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应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融入教学实践中。教学资源共享库平台的使用,加强了专业建设资源的整合,便于教师备课教材的共享,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

精品课程的网络共享平台,帮助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运用现代化网络搭建平台,将教学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将精品课程网络进行共享,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不仅可以在线自学相关的教学内容,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与专业相关的企业的网站动态素材,使学生对所关注的工作岗位动态有所了解,对企业相关文件法规、岗位需求、技术指标有所掌握。

应用精品课程网络平台、教学资源共享库、手机终端教学网等多元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解决课程讲授过程中的分析过程,打破教学方式的局限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形成科学的教学督导机制,反馈真实有效的教学效果

教学质量的监督、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形成科学的教学督导机制,才能真正做到正确引导、随时监督、真实反馈。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形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综合性评价机制构成:第一,同行评教。教学同行互评互促,以听课的形式,给出同行评价,反映课程讲授的知识点和重难点的体现程度、课堂组织的效果、教学效果、学生课堂效果的反馈。第二,学生评教。由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从学生的角度评价教师的综合教学素质,反馈教学组织、课堂讲授、交流互动等学生综合评价意见。第三,专家评教。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组成教学督导评教组,对授课教师进行指导与点评。除以上三种常见形式外,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机制,也可由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技师参与评定,除理论教学讲授内容评教以外,对所涉及的实训实践课程还应具有权威的评定指标体系。以考代评,也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效果反馈形式,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演练过程的结合,可鼓励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类专业技术竞赛,以此来反映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岗位知识点院校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