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安玲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分析
■项安玲
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是摆在大一新生面前的首要问题。本文列举了一位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动、家庭背景的影响而引起的。该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和周围环境不适应、不协调,在自我认知、情绪体验、人际行为等方面,出现迷茫、困惑、痛苦,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心理问题。由于求助者具有较好的合作性,因此在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后,针对其具体情况,笔者采用认知疗法。在三次咨询后,求助者逐渐从适应不良中解脱出来,达到了预期的治疗目的,咨询效果也得到了求助者及其老师、同学的肯定。
求助者的一般资料 小红,女,18岁,大学一年级新生。性格较为内向、胆小、敏感。来自农村,母亲务农,父亲开推土机为生,家中尚有一年迈的奶奶和一个上初中的弟弟。因父亲曾经赌博,家中欠下了巨额的债务,生活十分拮据。高考失利,未上本科线,是母亲执意要供她来读三本院校。她前来就诊时,仪表整洁,服饰灰暗,声音沙哑,眼神略显迟疑,常泛有泪光,能主动谈及不适,自知力完整,求治心情迫切。
求助者主诉 近两个星期情绪低落,强烈的无助感,感到自卑、恐慌,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接下去的大学生活。总觉得自己与寝室其他同学格格不入,融不到他们中去,羡慕其它寝室,总是4个同学同来同往、说说笑笑。同时,担心大学几年下来学无所成,成了这里垫底的学生,不如趁早退学,给家里省钱。
求助者陈述 大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令小红神往的地方,她曾经无数次梦想过大学里的美好;梦想着通过上大学出人头地,改变家里人的生活。从小,小红就非常懂事,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小学、初中、高中一直都担任班干部,老师也非常重视。而相比之下,弟弟就要淘气得多,成绩很差,也不懂得体谅家里的难处,经常伸手向家里要零花钱,目前在一个很差的初中混日子。父母都觉得小红是家里的希望,将来是一定能上大学、挣大钱的。那个时候虽然生活也很拮据,自己住校时一个星期甚至只用5块钱的伙食费,学费也常常无法按时上交。但是因为成绩好,老师喜欢,同学对她也都很友好很尊敬。况且,那时候寝室同学都比较简朴,学习之外的生活就是帮家里干活。可是现在,同学谈论的话题都是网络、明星、流行歌曲还有游戏,她根本插不上嘴,一点概念都没有。自从军训结束,宿舍其他同学的活动就非常丰富,聚餐、唱歌……这些小红不想去、也不敢去。按照来这个大学之前的想法,小红是想一边刻苦学习拿奖学金,一边找份兼职解决自己的生活费。可是现在人生地不熟,兼职不知道上哪去找。更糟糕的事,学习也是力不从心,特别是微积分连上课也听不懂。有一天,老师做了个随堂测验,她居然是不及格。眼前的大学生活刚刚开始,小红已经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下去,又怕学习落后又学不进去;心里觉得特别愧对妈妈,高考没考上本科已经很失败了,现在又拿着这东拼西凑交上的昂贵学费在浪费时间。
对求助者的评估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家庭贫困,带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走进大学,渴望成功心情迫切;而现实中,由于城市和农村在教学质量、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的强烈差异,使得刚进入大学的小红产生强烈的不适应感和自卑感;加之,小红性格较为内向、敏感,不善主动与人沟通,无法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表现出人际交往上的障碍。综合分析所获得的资料,对该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躯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族史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了重性精神病和神经症性的心理障碍。
对求助者的诊断 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近期出现的,由明确的较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反应强度是可以理解的,有很好的自知力,有求治愿望,所以确定该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范畴。进一步明确诊断为:大学新生适应不良所致的心理问题。目前要解决的主要有两个方面问题:其一,由于成绩落差而造成的自卑和焦虑。由于大学之前成绩优异,进入大学后落差较大,出现适应不良,学习能力也受到抑制,加之贫困因素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其二,社会退缩。小红入学前,人际关系状况良好,进入大学后需要建立一个全新的人际圈。但因为家庭条件、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小红在计算机、艺术、知识面等综合素质上与其他同学存在的差异引发了自卑心理,自感与他人无共同语言,再加上性格内向,缺乏与同学的交流和沟通,表现出了退缩和人际交往的障碍。
确定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共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树立适应新生活的信心,消除其孤独无助之感;正视现实,消除自卑心理和焦虑情绪;改善人际关系,融入新集体,尽早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发展,协助其自我成长,发挥个人潜能,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咨询时间为每周一次,每次45分钟左右。
时间:2012年10月16日。
目的: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确定主要问题;探寻心理问题的过程和发生机制;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会谈。
过程:①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②通过积极关注、共情、聆听等技术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了解其成长过程和基本情况,使其消极情绪得以宣泄;③收集资料,探寻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的发展过程和机制;④确定咨询目标。
第一次来咨询时,小红神情沮丧,但交流非常主动。她说自己一直以来都是妈妈的希望,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虽然家中生活艰难还有很多的烦心事,但是妈妈提起她的学习成绩总是特别欣慰。可现在她连上课都常常跟不上节奏。特别是数学类的,听得似懂非懂,课后作业也常常无从下手。更加可怕的是,教微积分的老师上课时还常夹杂一些英语口语。随堂测验,分数简直不敢面对,把她拿奖学金的梦彻底浇灭了。她一直说:“我都不知道我期末能不能通过考试,如果挂科还要再交钱,听说财务管理专业类似微积分的课程还有很多。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呆在宿舍,对她简直是一种煎熬,舍友们谈论的手机、网络、明星、品牌……她根本插不上嘴,自己好像是多余的。
同时,笔者和她之间也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在倾听过程中,笔者判断小红的问题是“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像小红这样的学生,由于家庭贫困、成长生活环境与大多数同学的差异较大,一时间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适宜的自我态度,内心不断地把“理想我”与“现实我”进行比较,对“理想我”期望较高,但又无法达到;对“现实我”极不满意,却又无力改进。笔者告诉她,学校里有很多同学也来自农村,他们来到城市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也有很多的新事物要去接触,他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们的生活中也充满了困难。小红听了有些惊讶,同时也有些释然,她说:“我以为自己是处境最糟糕的,大学都无法继续下去了,原来很多同学都会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都会碰到一些困难。”看着她有些担心又急于改变的样子,笔者鼓励小红将烦恼痛苦化为成长的动力,并注意到她的眼神渐渐地平和了,还若有所悟地轻轻点了点头……接下来,笔者和小红一起分析了她目前适应不良的各方面问题:一是由于成绩落差而造成的自卑和焦虑问题;二是由于被动的人际交往模式造成的人际交往障碍和社会支持缺乏问题。
第一次咨询很快接近了尾声,了解到小红高中时参加过长跑比赛并得过奖,笔者鼓励她参加2012年10月底的校运会。参加校运会之前,可以先参加分院学生会体育部组织的校运会训练,一来适度的运动可以缓解不良情绪和躯体症状;二来可以扩大交际面,结识一些新朋友,填补内心的空缺,获得一份社会支持。
时间:2012年10月23日。
目的:认识负性想法,检验错误观念。
方法:认知疗法。
过程:①反馈,继续深入咨询关系;②帮助她识别负性思维。
第二次来咨询时,小红的神情显得比上次轻松了些许。她带着几分欣喜告诉笔者,她报名参加了校运会的3000米。班级体育委员听说她要报名3000米时,非常高兴,甚至说“太崇拜你了”。分院体育部也在第一时间联系到她,邀请她一起参与训练,还组织了一些高年级的体育健将给他们作指导。训练过程中,她认识了体育部副部长小玲。小玲也来自农村,每天生活都非常忙碌,课余时间除了组织同学训练,每到吃饭时间还要赶到食堂做勤工俭学。小红说,认识了他们,自己的思路好像有些开阔了,好像又找到了一些方向感……
笔者接着开导她:“正如你刚上理科班一样,到一个新环境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而关键的是,找到原因,积极主动地去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措施。笔者还给她介绍了合理情绪疗法,并指出了她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信念:自己就必须是成绩出色的,就应该受到老师的器重和同学的特别尊重,将来必须改变家人的生活;自己目前微积分跟不上,根本拿不到奖学金,连大学都可能毕不了业,将来也无法完成改变家人命运的使命,读大学就是浪费时间和金钱;自己与其他同学没有共同语言,能力处处不如人,其他同学也不愿意和自己交朋友。另外,笔者还让她在纸上列出新生活和新环境给她带来的所有积极面,启发她重新审视自己的信念,摒弃一些非理性思维,重建合理认知。最后,笔者鼓励小红,大胆走出自己封闭的小圈子,不抱任何偏见,主动和寝室同学接触,以便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同时正确地认识角色改变,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价。
时间:2012年10月30日。
目的:巩固合理观念,增强适应新环境的信心,巩固咨询效果。
方法:会谈。
过程:①反馈,继续深入咨询关系;②回顾过去的负性想法,进一步引导和强化合理思维;③引导她形成愉快的情绪体验。
第三次来咨询时,小红显得非常兴奋,好像有什么事着急要分享。她说,在昨天的校运会上,她拿了3000米的冠军;分院的同学都欢呼雀跃的,叫她“英雄”;在赛场上,室友们呐喊得特别卖力,有一段甚至跟着她在跑。这些日子,她也作了一些改变,比如和同学打招呼时,不再面无表情匆匆而过,而是微笑着并尝试主动打招呼。有位舍友知道她家庭条件不好以后,还陪她到分院办公室咨询助学金申请的流程。她心里充满了感激,觉得自己之前有些想法真是太庸人自扰了……笔者微笑着告诉她,“来到新环境中,缺乏安全感,心理变得更加敏感、多虑是可以理解的,但凡事太绝对化,概括化都是不恰当的。”小红释然地笑着,点了点头……
在求助者小红的主动配合和认真实践下,咨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后期的信息反馈:小红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心生向往,有信心面对崭新的生活,有勇气克服面临的困难;她变得积极主动,成为了学生会体育部的一名干事,参加了学院的勤工助学,与同学相处融洽;听其学生会指导老师介绍,小红做事踏实、细致,很可能会成为下一届的体育部部长;班级同学也反映,小红比刚进校时可爱多了。这一咨询案例,也让笔者更清楚地认识到:心理咨询的目的在于助人自助。心理咨询之可贵,就在于它可以推动求助者积极地认识自我、反省自我,进而提高其自信心与生活的智慧。心理咨询之高明,就在于求助者不但能独立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也能从中增长人生的智慧。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马建青著.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论丛[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钟友彬著.中国心理分析——认识领悟疗法[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