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绍军
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贯彻十八大报告“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张伯苓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在创办南开大学三十余年的教育实践中,他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思想和理论体系。深入剖析张伯苓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无疑对深化和创新当前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1.爱国是培养人才第一要义。像所有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涌现的仁人志士一样,张伯苓饱受西方列强侵略之辱和国家贫弱之苦,在民族危亡之际毅然走上了“教育救国”的道路。他不仅以其个人的言行实践崇高的爱国志向,更以其爱国思想贯彻于人才培养的教育实践之中。张伯苓说:“广义言之,学校则教之为人。何以为人?则第一当知爱国。”因此,他把训练爱国精神、培育爱国情操、提高爱国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首要原则,并将“爱国为公”作为“公能”校训中“公”的不争内容。在办学实践中,他始终将唤起忧患意识、强化救国责任感和培养救国本领作为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2.“爱国心”是民族凝聚力的基础。张伯苓认为,“余深信今日中国最要者为联合,欲联合则必须有一公共绳索以束缚之。……窃意较合宜之束缚物,即为爱国心。”以爱国心来维系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这一主张在近现代中国有着深远影响。对于如何爱国,张伯苓主要有两点主张:一是要积极主动的爱国,他认为真正的爱国者应该像熊熊燃烧的火把,不仅能自燃,还能助他人燃,即使遇到不易燃者,也应该尽最大耐心去说服和帮助他,尽可能扩大团结范围;二是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他十分痛恨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利用国民的爱国心对邻国肆意侵略,也反对美国宣扬的“对于本国爱重特甚,无论事之善恶、理之屈直,凡属己国即爱之”的爱国观,他告诫学生既要深爱自己的国家,也要清醒地看到国家的不足,并努力推动国家的发展,此外,还要成为“世界之健全分子”,“吾等应思教育青年,当以万国大同为志也”。
3.强调爱国精神与爱国能力相结合。张伯苓强调将“爱国之心”与“爱国之力”结合起来,他认为:“爱国可以出乎热情,救国必须依靠力量。学生在求学时代,必须充分准备救国能力;在服务时期,必须切实实行救国志愿。有爱国之心,兼有爱国之力,然后始可实现救国之宏愿。”为此,张伯苓在南开大学的教育实践中,既努力调动青年学生爱国热情、救国责任,也将培养学生的“现代能力”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所谓“现代能力”,主要指科学知识与民治精神,重点培养学生团结力、自治力和调查了解社会实际的能力等。
1.深化国情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张伯苓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现实国情、历史国情、自然国情、比较国情等方面的教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历史使命感。例如,他利用每周开设的修身课和全体学生集会的机会进行爱国演讲,演讲的内容涉及南开大学艰难创办史、中国近代屈辱史以及对国家危亡的担忧等,言辞慷慨激昂、情真意切;他也极力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民族自卑感,他非常注意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认为爱国教育“使学生闻之不致徒生悲观、过受刺激方可”;他还经常将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比较,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存在的现实差距,进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除讲演外,张伯苓还利用社会调查、编印教材等途径进行国情教育。早在1927年,张伯苓就敏锐地洞察到日本的侵略野心,决定成立满蒙研究会(后改为东北经济研究会),他亲自带领教授、专家深入东北调查研究并编写《东北经济地理》一书,该书作为南开学生的必读教材,详细系统地介绍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起到了很好的爱国教育作用。
2.搭建教育平台,培育学生爱国能力。张伯苓指出:“吾人细察吾国现时情状,知中国所最感缺乏者,厥为有‘现代能力’之青年。”“现代能力”这一“爱国力”包含很多内容,张伯苓谈及最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团结力、自治力和调查研究能力等几个方面。
在团结力培养方面,张伯苓认为:“将来在社会作事非有团结力不可,否则必不能成功。”他经常用“折筷子”和“拉绳子”等形象的教学方法说明“分则易折,合则难摧”的道理。他还认为体育是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和大公无私的好方法,“因为体育方面有两个很好的训练:一是合作,一个是公平。”
在自治力培养方面,张伯苓认为中国人普遍缺乏一种进取心,只知自己及家族而不关心国家与社会,他希望学生们“须作自动,不作被动,乃中国真正之砥柱也”。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治力,南开的学生可以参与筹划学校全局性工作,如每年级的各学科委员互推2人,参加教务会议、庶务会议、体育会议等。
在调查研究能力培养方面,张伯苓认为学生不能只掌握书本知识,而应主动走入社会开展调查研究实践活动。到20年代后期,“社会观察”正式成为南开大学教学工作的一项制度,并成立由张伯苓亲自主持的“社会视察委员会”。从该委员会成立到30年代初,南开学生共调查了天津各种机关单位100多个。
3.强调自我教育,率先垂范成标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使所有学生都得到主动发展,则必须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张伯苓提出了两种自我教育的方法:一是善其自身,坚持每天三问,即“我真爱国么?我自己对公家有好处么?我自己对公家有害处么”;二是要求学生有“耻”“惧”之心,客观分析自身不足,遇到挫折不气馁,奋发努力。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张伯苓积极推行“五七国耻”纪念节日活动、编演爱国内容的话剧、开展时事辩论、出版校刊日本专号、以爱国题材为作文命题等隐性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坚定爱国信念并内化为爱国行为。
此外,张伯苓认为:“任教育者,当注重人格感化。人格感化之功效,较课堂讲授之力,相去不可以道理计。”在他看来,教师应成为爱国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因此,他提出了“学行并重”的育人理念,要求全校教职员工“正人者,必先正己。要教育学生,必先教育自己”。而张伯苓本人的爱国热情和爱国行动更是令人敬仰,其传奇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一部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
1.加强国情教育,为爱国情怀培养提供正能量。面对今日大学生存在的忧患意识不强、缺乏民族自信、价值取向多元化等问题,高校有必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国情教育,主要途径有:一是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创新教育方法和形式,既要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树立民族自信,也要客观地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比较,让同学们了解国家的成就和不足,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还要告诉学生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树立“世界眼光”;二是结合国家重大事件、重大纪念日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学生业余党校、团校、学生集会等机会,开展历史知识、传统文化、形势与政策等方面的教育,特别是要抓住敏感的热点问题,如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党内反腐败、恐怖事件、地震等,进行重点讨论、讲解和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做到理性爱国、成才报国。
2.加强自我教育,培养学生建业报国的自动力。张伯苓在《南开学校的教育宗旨和方法》的讲演中说:“本校管理,唯在引导学生之自动力而已。”他认为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首先要从自动力入手。因此,高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应重点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其自觉升华爱国情感,严格要求自己并养成科学理性的行为习惯。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首先应该坚持“在做中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高校可以参考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设“社会观察”课的做法,将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纳入学分体系,由专业教师、思政干部担任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走入社会开展调查研究,让学生在感知社会中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积极培育、学习爱国典型,既要认真学习诸如钱学森、雷锋、任长霞、沈浩、杨利伟、郭明义等时代英模和爱国典型的先进事迹,也要深度挖掘、重点培育学生身边的爱国典型,并加大对他们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最后,积极开展隐性教育活动,寓教于乐,通过组建政治理论、文体社团,开展时事辩论赛,举办爱国主题讲座、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把隐性的教育资源变为显性的教育内容,真正形成学生自己建功立业、成才报国的内在驱动力。
3.强化师德建设,建设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队伍。“学行并重”的育人理念是张伯苓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他尤其强调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人格来正确引导、感染学生的爱国热情。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成熟的关键时期,高校教师,特别是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生教育管理的教师,他们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思想情感对学生能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爱国主义教育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的师德现状却不容乐观。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各高校应该将师德建设提到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建章立制,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改进教育方法,用真情实感引导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社会主义先进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4.创新教育载体,开辟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张伯苓非常注重爱国主义教育载体建设,南开大学每周三下午开设的“修身课”,张伯苓会亲自登台讲爱国、讲求学、讲做人等,还会邀请梁启超、胡适、张学良、陶行知等社会精英、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除了借鉴做好这种讲座形式的教育载体外,我们还应坚持与时俱进,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科学技术,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特别是要主动占领爱国主义教育网络阵地,建立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网页,开辟专栏、园地,举办网络专家讲座,制作红色网络视频、动画等,用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手段来感染和教育学生。此外,我们还要重视爱国主义教育软环境建设,利用校园报刊、宣传栏、广播、网络、电视等媒介,大力宣传爱国主义先进事例、先进人物等,从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