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的思考

2014-04-17 08:38:06陆竹棠
教育与职业 2014年5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挫折毕业生

陆竹棠

近年来,受国家就业政策变化、高校扩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遇到的就业挫折日渐增多。为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中的短期挫折,正确看待人生中的各种考验,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挫折教育。

一、大学生产生就业挫折的原因

1.国家就业政策调整。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就业分配制度也相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①,就业政策从以前的国家统包统分发展为现在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在新旧体制转型的过程中,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运行还不够规范,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2.国家整体就业形势严峻。一方面,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跟不上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另一方面,高校扩招规模加大,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如2013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为699万,比2012年增加了19万。再加上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也加大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3.学校就业指导存在偏差。虽大多数高校均已建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往往是重说教、重表面的速成辅导,目光短视,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想教育。同时,部分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程不够重视,课时不足,教材薄弱,尚未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与市场要求严重脱节。

4.家庭对学生期望值过高。为供给学生上学,很多家庭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往往是靠借款或贷款完成学业,所以他们身上都肩负着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使命。再加上这部分家庭往往对当前国家整体的就业形势不甚了解,以为学生毕业就可以“鲤鱼跳龙门”,对学生期望值过高,使其承受了过多的精神与经济压力。

5.个人素质与市场需求有一定差距。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学习目标不够明确,职业规划不够清晰。而在某个区域或全国范围内,毕业生整体数量呈现供大于求的形势,为保证单位的正常运营,用人单位均对应聘人员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而部分学生因在校期间不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就与市场的要求产生了一定的差距。

二、大学生遭受就业挫折的主要表现

由于个人经历、生活态度、个性特征等方面的不同,大学生在遭受就业挫折时,往往会出现不同的表现方式,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负担加重。当毕业生求职失败时,容易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无颜面对家庭,担心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与梦想,无法兑现自己对家庭的承诺,这就给毕业生背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心理负担加重。再次求职时,往往会出现紧张烦躁、心神不宁的情况。

2.自卑情绪提升。部分毕业生因对自己综合评价偏低,又有被用人单位拒绝的情况,自卑情绪随之提升,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缺乏求职成功的勇气和信心。在再次求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面红耳赤、语无伦次、音量较小、放不开自己的情况②,无法正常展示自己的优点,造成再次的失败。

3.消极对待人生。当前因就业市场运行尚不够规范,部分毕业生在求职时可能会遭遇不公平待遇,这会使部分毕业生在认识上产生偏差③,认为自己的失败是因为自己无门路、未拉关系。再次求职时,部分毕业生就会将很大的精力用在人情与关系上,而忽视本身就业能力的提升,消极对待人生。

三、高校开展就业挫折教育的原则

1.团体辅导与个案教育相结合。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挫折既有共性原因,也有因个人成长的差异性而形成的个性化特点,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可通过班会、课程、讲座等形式进行共性化挫折的团体辅导,同时也可通过咨询等形式进行个别指导。

2.理论教育与实践培养相结合。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挫折教育时,既可通过课堂理论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应对挫折形成正面认知,也可通过素质拓展等形式的课外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实现学生对挫折的深层次理解与体验。

3.全程培养与分段实施相结合。就业挫折教育应贯穿学生大学学习与生活的始终,应根据专业实习、职场体验、就业等不同阶段学生可能产生的受挫心理,注入不同的内容,确立阶段性挫折教育的重点。

4.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挫折教育时,要通过案例的引入,分析不同人的挫折,以及不同人对待挫折的不同态度所产生的不同结果。以正面激励为主,反面警示为辅。

四、高校开展就业挫折教育的主要措施

1.提升学生理性认知就业挫折的能力。要使学生增强抵御就业挫折的能力,就必须让他们直面挫折,做到正确认识挫折。一是高校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让他们清醒地知道,我国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已不再是往日的“天之骄子”,先就业再择业、先就业后发展的情况非常普遍。同时,也要让学生知晓,就业制度改革后,国家不再统包统分,需要每个毕业生自己走向市场,接受用人单位的选择,有多人同时竞争一个职位时必然有人落选,就业挫折在所难免。二是高校要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等,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与对待就业挫折,在思想上要消除对挫折的恐惧感,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自信心,要让学生懂得只有当遇到挫折时不退缩、努力进取,才可能获得成功。三是通过素质拓展训练等方式启发学生加强抗就业挫折的自我锻炼,设定一定的情境,在小游戏中让学生感受到大人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失败与挫折,锻炼毅力、培养品格,不断反思自我,勇于迎接挑战,学会应对挫折的方法。四是要教会学生调整心态的方法与技巧,如找好友倾诉、到咨询室咨询、在无人处放声大哭、进行体育锻炼、听音乐或到卡拉ok释放等。

2.提供学生宣泄就业挫折的途径。就业挫折一旦产生,就会对毕业生本人产生不良的情绪影响,甚至会影响将来的进一步择业,因此,当学生在就业中出现情绪波动时,要及时通过一定的途径进行化解。一是为学生提供咨询,帮助学生分析挫折出现的原因,增强学生的挫折调节能力。若目标制定不科学,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科学制定目标,如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已尽最大努力但依然无法实现,要学会调整目标或降低要求。若因学生一时准备不足而导致求职失败,要引导学生重视所遇到的求职机会,有针对性地去准备,提升求职成功率。若因遭遇不公平对待而导致求职失败,要鼓励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自觉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及就业就竞争力。二是开通“求职体验”QQ群或微博,引导学生将自己求职过程中的体验、感受在平台上进行分享、交流,一方面可以给求职失败学生提供一个发泄的场所,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一个就业指导的场所,建立“抗挫折”教育的新阵地。但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学校,要注意时刻关注网络信息的变化,随时要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三是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告知其当前的就业形势,告知学生的在校表现及能力状况,使其了解就业挫折感对孩子成长的不利因素,争得家长对孩子的理解,并鼓励家长主动与学生取得联系,以打消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愧疚感,减轻其精神枷锁和心理负担。

3.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排除客观因素和不可抗力的影响,学生遭受就业挫折的频率、程度及应对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就业竞争力。就业竞争力强,遭受就业挫折的次数就少,程度就浅,负面影响就小,同时对挫折的自我调试和排解能力就越强④;反之,竞争力越弱,则越容易产生挫折感。因此,提升学生的就业抗挫折能力,关键是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一是高校专业设置要符合市场需求。高校要及时注意研究国家及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根据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调整专业或部分专业的招生人数。二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方案上,要根据社会、学科发展,适时修订培养计划,使教学计划始终保持科学性与合理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和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注意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⑤。在课程设置上,高校要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在内容上要注意学生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着眼于学生专业技能和思想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工作机制上,要建立教学部门和学工部门的沟通机制,努力构建人才培养双渠道沟通机制,着力在学生职业技能、职业规划、职业素养、职业适应力等就业能力提升方面下功夫,从而提升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影响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高校可根据学生在专业实习、职场体验等不同环节的表现,适当安排有助于提升学生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的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安排活动时,要注意参与人员的覆盖面,提升活动效果。

4.提升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学生产生就业挫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自己没有一个客观、清醒的判断,对自己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因此高校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一是要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认知。要通过专门的测评软件使学生了解自身内在的倾向或隐藏的梦想,通过家庭、同学、老师对学生的现实表现进行客观评价,最终形成一个符合学生实际的360度测评,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领域。二是要使学生对有意从事的职业有清晰的判断。要通过课程介绍、专家讲座、校友座谈、自身体验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对有意从事的职业领域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对该领域的入职条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对自己将来是否适合在这个领域发展有一个客观而清醒的判断。三是学校要有督促学生实现职业规划的可操作性方法。在学生进行过360度测评后,学校可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制作自己的职业规划书,条件成熟的可以班级为单位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手册》。手册建立后,学校要安排专人对学生的规划目标进行逐一查看,并可根据就业、创业、升学等目标的不同,将班级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订自身的行动计划,进行跟踪管理、动态调整。当小组成员遭遇挫折时,鼓励他们自我分析、自我教育、自我调整,始终朝着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的目标前行。需要指出的是,在小组行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作为观察人员从旁进行提醒、分析、引导,确保其不偏离方向、不为挫折击倒。

[注释]

①李成龙.当前形势下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J].新西部,2010(14):164.

②③李琳,刁文彬.论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抗挫折”教育[J].滁州学院学报,2011(3):71,71.

④周建平,林莉.大学毕业生职场挫折感及其应对[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9):139.

⑤郭瑞鹏,岳新利.谈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5):27.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挫折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挫折使我更坚强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54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地理教学(2015年19期)2016-01-06 12:00:46
生活需要挫折
学习月刊(2015年17期)2015-07-09 05: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