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廷强
艺术设计的本质是创新,是技术、艺术与文化结合后转化为生产力的核心环节,是提升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其主体是设计的开发与创造。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专业内涵建设,专业是学院的品牌和灵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是学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通过专业建设使其在全国同类院校和同类专业中处于引领地位,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理念的提升,能使学生从入门新手更好地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的设计能手。
在设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未来甚至是终身发展的职业生涯和完善人格的塑造。在依据产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时,需尊重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志向,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照顾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最终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生涯的提升。探索建立在大平台下细化专业能力的教学体系,形成能够充分照顾学生专业志向和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以真实项目工作室、模拟项目工作室、专业研习小组教学途径并进的形式,营造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系统。
一是为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形成,用贴近生产实际的典型真题项目和模拟(真题再做)项目作为教学训练载体,以工作项目目标作为教学训练的阶段性目标;以工作项目的完成过程作为专业教学进程;以对于工作项目的完成度和质量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任务,以此来加深对专业工作的认识,提高专业技能,强化专业教学的效能,突显专业教学的职业化和社会化属性。二是根据专业能力形成路径,通过工作项目的组合训练来对应多层次需求。以工作项目作为某个能力的教学载体;以若干工作项目组合成为教学课程项目包,对应于行业的单向专业能力资质标准;以若干教学课程项目包组合成为教学模块,对应于不同的专业方向。三是通过各工作室(真实项目工作室、模拟项目工作室)的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协调专业教学关系,建立“企业典型项目的引入机制、企业项目教学转化的再设计机制、教学训练项目的执行和检验评价机制”,从而构成在工作室化教学体系下的项目生成和更新系统,作为专业教学的常效训练载体。
专业结构调整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教育部屡次提出学校要体现与所在区域的“依存度”“相伴相生”。专业的内涵建设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四个方面,重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
一是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安排上,要熟悉行业、企业对工作过程的要求,以便更好地体现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在课程设置中的科学安排,培养“职业人”。这就要求课程结构改革要熟悉行业的工作过程及要求,要思考相关行业的发展,这样才能有前瞻性地设计课程。学生要面对的是每一个项目任务,课堂推进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对完成项目任务方法的寻找,突破传统课程教学体系设计流程、突破传统教学安排思路、突破传统的“三段论”模式、突破传统的教师管理办法,形成以“教学合作,管理参与,文化融入,资源共享”为主要内涵的“双元”改革思路。
核心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在设计上一定要让企业设计师及一线技师参与进来,共同制定相关的教学规范、课程标准、设计文本的具体要求等。为达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与项目体系“双轨并进”的目标,教学内容要从现行成立的项目拆解转化,兼顾行业职业群和学生的发展性。教学系统需维持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才能持续吸引企业与之合作。合作的项目应以教学需求为依据,随课程需求与不同企业进行项目合作,以求教育的完整性。目前国际驰名的设计殿堂(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CCD)、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CA)等名校数十年来皆以此兼顾设计教育的独特性及产业对位的普适性,所以要持续寻求教学架构的产业支持。
在改革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要聘请设计公司一线专家作为主讲教师,分析设计创意与市场需求的衔接;要在设计上让学生早进入,早动手,强化学生的市场意识、客户意识(甲方意识),以及实际工作中创意设计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专业与行业要求一致、训练要求与岗位要求一致、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致,更好地体现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创新理念。
二是艺术设计专业建设要依托当地产业群发展,为区域经济服务,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体现专业的社会价值。面对目前校企合作的现实,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更要重视对社会、企业的价值与服务。这样的校企合作才能长期持续发展。要根据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城市建设等整合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思考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的创新点,明白核心竞争力在哪里。要与国家特别是当地的文化产业建设结合起来进行系统性梳理与整合。引进企业一线设计人员与本专业教师形成教学团队,共同培养具有企划能力、沟通能力、表述能力、执行能力四方面能力的一线高级技术应用型设计人才。构建好服务区域社会资源平台,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科技资源,为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做出贡献,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力资源,这是实现双赢的举措。在具体的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的评价中,必须让企业介入进来。
毕业设计(创作)是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的一个平台,是对学生在大学阶段专业能力的一个评估过程,也是毕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上,要尽量让企业的真实项目进入,聘请企业设计师担任毕业设计导师,或者与校内教师一起组成项目导师组,指导学生的创作。要求毕业设计的工作过程一定要以真实项目的工作过程、文本等要求为标准来实施、检测。在毕业设计的项目选题上,要针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特点,项目不要太大,要小一些、精一些。特别是在项目分组上,除了学生自行分组外,教师也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保障毕业设计的质量。在选题、创作、展示展览等阶段,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请相关企业参与进来,学校一定要在这些环节做好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
项目化的毕业设计为学生知识的整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必将为在校学生树立标杆、建立信心,为他们尽快形成职业能力发挥积极作用。对企业来讲,从以前被动接受学校推荐的学生变成主动介入,提前物色毕业生、选人、用人,这是企业所希望的,也是对相关阶段专业建设的一些系统整合。以市场调查研究为依据、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规范好市场调查,通过设计作品、产品制作、毕业答辩、产品展示、人才招聘等多维度的毕业设计教学程序,以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为终结,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瞻前顾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建设需要有一个动态机制,其构成需要大家在实践中不断达成共识。创新教学设计,提升学生及教师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使学生在“教、学、做”中形成职业能力,使教师迅速成长为“双师型”教师等还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专业建设必须要重构职业能力模块课程和工学结合项目的课程体系,由模拟项目向真实项目过渡,由单纯技能型分项训练向项目综合技能提升训练渐进,使学生由入门新手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的设计能手。以教学质量体系建设为抓手,深化教学团队建设,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升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品牌。以目前的状况及教学背景,笔者做了如上思考,有待大家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