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欣晗
论通识教育视域中经典鉴赏类课程群的体系建构
聂欣晗
通识教育的质量提升是目前高校教研的焦点,选择占据通识教育课程核心地位的经典鉴赏类课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运用调查法、比较法与案例法等研究方法,探讨经典鉴赏类课程的课程群的规划与设计。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堂设置、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进行类课程群建构的研究。以期能对整个通识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引领我国通识教育走向更加成熟。
通识教育;经典;课程群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各高校通过探索与实践,已粗步建成通识教育的基本框架。然而,“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是目前通识课的通病,并因此导致其“边缘化”、“次等化”,形成了恶性循环,难以赢得师生的尊重。如何改进这一现状的相关研究也相当匮乏。通识教育的支柱是文化遗产,经典是文化遗产的核心,经典鉴赏课程自是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作为通识教育改革的考察对象,运用实证研究与比较分析等方法,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群体系建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类课程群建构的可行性,并进行系统规划、设计与管理,以期能给通识课的质量提升与方式指导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随着国内各大学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通识课程的比重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但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重文化传承轻创新能力、重单科课程特色轻课程集群的张力效应等理念偏差尚没有根本改变。本文力图在宏观文化视野下构建新的课程理念:重视通识教育中同类课程的集群优势与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并重。
1.正确的经典教育观
纵观中外有关经典的讨论,可以概述为:经典是指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中那些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尤其是那些重大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经典以精鹜八极、鞭辟入里的深广度成为人类文明链条上的闪光节点,具有超时空的意义。西方名著阅读运动曾耗时8年,花费100万美元,从74名作者的443本名著中确定了入选书目,并由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于1952年出版发行了名著丛书,直接推动了西方高校经典教育模式的发展和促使通识教育理念在美国得到认同并付诸实践,同时,也为西方传统文化的承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积淀下来的经验可作为我国高校开设经典教育和本土文化教育的有益借鉴。
2.建构课程集群是实现经典类课程群体优势与文化功能的有效途径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自有它们的共性所在。通过探讨可行的类课程教学体系,既能突出各门课程的精华,又有课程群所带来的知识结构完善与思维延展优势,这是教育界的共识。走在全国通识教育前列的复旦大学已把“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模块设置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内含“古典诗词导读”、“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等13门与经典相关课程。
3.通识教育需要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
不少人认为通识教育不具备专业的深度,是等而下之的,其实不然。通识教育课较之专业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老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宽的知识面,还要兼顾专业性与通用性,要求教师必须能融会贯通,适应性非常强。所以,我们主张由学校现有教育资源中的各领域优秀专家授课。这样既不增加教师与学生的负担,教学效果却可以大幅提升。如走在通识教育前列的台湾地区及欧美国家一般聘用资深教授担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并且还配备研究生担任教学助理。台湾通识教育学会还每年组织各高校选派教师参加通识教育教师研学班,学习先进通识教育理念与成功经验。国内外的成功做法已为我们做得更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与专业课程主要关注学生某种专业知识的传授及职业能力训练的功能不同,通识教育主要完成个体人格完善、民族文化自觉与国际文化视界融合等文化使命,经典鉴赏类课程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捷径。
1.经典教育对现实人格的提升或重构具有显著功效
“在德性的化育方面,‘没有比阅读古代经典更好的开始了’。这是斯特劳斯在芝加哥大学身体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许多著名学者为当代教育开出的一剂良方。”[1]近年来高校惨案频发与大学生的人格缺陷有着深层关系,如何加强大学生的个体人格完善这一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讨论范畴。经典教育更为迫切。经典为人类构建了一个广阔的超越于物质生存之外的精神空间,让读者在体会别人的生命情感时不断获得个体精神成长,不做“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传统读书人建立的经典阅读传统还包蕴敬重观念和磨砺精神,通过不断内化,最终成为理想人格的重要部分。
2.经典教育能守护民族文化,实现代代相继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都是由一系列经典构成的,或是说经典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在一定意义上,传统的弘扬就是一系列经典的传承。”[2]众多经典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情感和智慧,需要代代相传。大学是传承民族文化的精神载体与基本方式。“我们祈望看到,每一所中国学校都能开设一门课程,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传承龙的精神。”[3]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大学,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在根本上是可疑的。“文化自觉-大学理念-通识教育”的思考和实践是自觉履行民族文化使命的直观链条。经典鉴赏类课程则具体履行这一神圣职责,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自主与文化自觉。
3.经典教育能创新人类文化,实现经典再生
本世纪初,一个文化主导的世界已经出现,世界竞争已成为文化的竞争,我们在承认世界文化异质与多元的同时,需要建立长远的、清晰的、系统的文化战略。经典是我们可以坚守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融合的基地。同时,经典的最终生命力在于创新。传统经典中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正是当下社会急需的创新型人才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创造性的解释”也是解释。不拘一格的文化解读将进一步拓展民族的创新思维。培养具有开拓进取和创造精神的新型人才需要传统经典的滋润与启发。
综上,经典鉴赏类课程群的三维目标是课程开设的价值体现:即在学会如何调护与润泽生命、提升生命境界的智慧的同时,自觉承担起民族文化的历史传承与世界文化的现代建构,实现从知识教育到人格教育与文化视野的结合。
如何提高通识课程的品质是高校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关于通识教育内容的研究和实践,尚未深入到“方法”这一层面。最明显体现在课程设置重复与同质化或结构性缺失的问题,教学内容出现浅层次、各行其是等缺陷。甚至许多任课教师对通识教育的目标与实施路径也含混不清,在这种情况下推动通识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也不可能建设高品质的通识教育课程。本课题有意识地以建构学科方法为目的,运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对经典鉴赏类课程的体系进行规划与设计,以体现课程内容的适应性、层次性、丰富性与完整性为设计原则。
1.课程设置的适应性
传统经典范围非常广泛,选择哪些作为鉴赏的目标,既要考虑到现有教师的知识结构偏重点,也要考虑在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完善点,二者能实现完美对接当然是最理想状态。如需调整,也要认真考虑如何达到较为理想状态。近些年,台湾各高校不少学校专门建立了通识教育课程委员会,加强对通识教育课程的顶层设计,尤其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效果较好。
2.课程内容的丰富整一性
课程群在设置课程时需要考虑尽可能考虑兼顾各领域的经典之作,避免同质化或结构性缺失。如古典文学的鉴赏,如果既开设《唐诗宋词鉴赏》课程,又开设《古典文学名篇佳作鉴赏》,教学内容可能会撞车,造成教学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要考虑课程群本身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既尊重经典鉴赏类课程的共性,让学生掌握类知识系统,有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又考虑文、史、哲代表性经典皆有。当然,具体课程内容则遵循“大体则有,定体则无”的原则。在课程组制定的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适当自由地选择最能体现个体风范的内容与教学方式,无须统一教材。
3.课程群设置的级次性
本课题拟将该课程群课程分为文本导读型、文化创新型、学术研究型三级,分别对应大学的基础课、兴趣课、研究型课程分类,与大学生的基本人文素质、创新性项目研究和教师的科研项目相呼应,呈现三级立体式构成。其中,文本导读型课程重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精读与慢读。如在鉴赏唐诗宋词经典之作时,首先要求反复涵咏诗词本身,逐字逐句弄清文字的表意,更重要的是要穿透语言的表象,把握文字深处可能蕴藏的微言大义,在一个恢宏深厚的文化背景中来理解文本的言内言外。文化创新型课程依然站在传统文化的根基上,但更重要的是注重文化与与当下的生存境遇、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价值困惑等联系起来,展开“这个时代如何从历史演变而来”、“我们的祖先是如何自我认同”等哲理之思,甚至可以与时下的文化产业进行智慧对接与整合,找到开发创新性项目的题材或灵感。以当代视野去解读经典,传统文化可能呈现出不一样的价值:如从女权主义的角度去欣赏《桃花扇》中的李香君及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我们更能看清她们身为下贱,心比金坚的能超越时代局限的高贵文化人格。如果能让经典走进当下生活,我们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又能保持经典的活力,自是一举两得。当然,我们也需客观辨析经典的成就与不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学术研究型课程将在较小范围内展开,通过以探究为基础的专题式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认知和研究能力。
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不同级次的鉴赏课程需要采取不一样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才能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具体采用哪些策略与方法,本人已有专文论述,大致包括个体原典阅读与集体问题讨论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多媒体欣赏相结合、课程群网站与延伸的教育链条相结合、教改交流会与学习兴趣小组相结合。概而言之,“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下,遵循‘文本阅读-独立思考-师生对话-课外延展’的教学环节,组织一场场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思想对话,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4]坚持育人为本,以教学方法改革为突破口,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实践,反思文化利弊,讨论如何传承与创新均要在具体执行中完成。
教育评鉴机制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教师与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本课程群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督导、同行、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学生成绩评价方式多途径、按比例形成,从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提高与情感熏陶等方面进行发展性评估。评价重点是学生的文化思考与实践能力的考评。评价方式构成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导,过程性测评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方式多样化,有关经典的改编、表演、课程论文均可。
综上,课程理念的改变是课程群建构的基础,也是通识教育改革的前提。三维一体的文化目标能真正体现通识教育的价值,能体现完整性、层次性、丰富性的课程设置将课程群的扩展功能与文化效用很好发挥。兼顾课前课后、师与生、原典与解读等方面,立体化展开的教学模式能将文化传承与创新,传统经典与当下社会融合为一。考核方式的多样化与以“教学效果”为核心的评鉴体系能更有效保证改革成效。经典鉴赏类课程群以上五个方面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教学对整个通识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引领我国通识教育走向更加成熟。
[1]彭玉娟,尹雯,庞玉琨.经典阅读与实践活动[J].中国大学教学,2009(09):55-57.
[2]肖四新.文学经典论争与外国文学经典的重构[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3(11):85-88.
[3]朱永新.阅读,让全民族精神起来——全民族阅读宣言[N].中国教育报,2003(11):20(5).
[4]聂欣晗.论通识教育中经典鉴赏类课程群的建构与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9):123-95.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ic appreciation courses from the view of general education
Nie Xin-han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205, China)
In the era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gener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bu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general education is not just as one wishes, so does the classic appreciation courses which is the core curriculum of general education. Classic appreciation courses are taken as object in this paper,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atic plan, design and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from curriculum idea, curriculum goal, classroom setting, teaching mode, evaluation of system to providing useful reference for quality improving and teaching method of general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classic; course group
G40
A
1000-9795(2014)06-0299-02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3-04
聂欣晗(1971-),女,湖南衡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为中国文学与文化方向的研究。
本文为校级教改课题“通识教育视域中经典鉴赏类课程群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