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南通 226007)
张謇“知行并进”职教理念的内涵及当代启示
王飞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南通 226007)
“知行并进”是张謇重要的职业教育理念。理清张謇“知行并进”思想的理论渊源,弄清其内涵,揭示其历史价值和当代启示,对于传承和弘扬张謇职教理念、推动现代职教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知行并进;张謇;职教思想;当代启示
职业教育理念是主体对职业教育应然状态的普遍看法和价值取向,它对职业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张謇在20世纪初致力于职业教育实践,竭力倡导“知行并进”的理念,为中国近代教育教学革新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为职业教育的兴起和健康发展注入科学元素和强大动力。
知行关系原本就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命题。知行关系的哲学思辨,其实质是要厘清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此处的“知”主要是指认识。“行”主要是指行动、实际地做,后来又引申为实践和伦理上的德行。“知之非艰,行之惟艰”这句格言的内涵是指获得知识相对容易,而把它付之于实践则相对艰难。它体现出实践重要性的取向。在中国思想发展历史上,人们以“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思想为引导,围绕知行关系进行探讨、解释和实践,产生多种结论和争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知先行后和行先知后的观点与分歧。如宋代程朱理学持知先行后的观点,他们认为获得知识是前提,不掌握知识不能够行动,掌握知识便能够行动。清初的王夫之则对此进行了批判,认为“知非先,行非后,行有余力而求知。”(《尚书引义·说命中二》)他从难易的视角论证行先知后。
2)知轻行重和知重行轻的观点与分歧。中国思想史上的思想家总体上都比较注重行。程颐的学说则呈现重知轻行的特点。他认为:“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无有知而不能行者。”(《遗书》第十五)在他看来,知最为重要,行是跟随着知自然而来的。后人受这种学说的影响,产生重知轻行的空疏学风。
3)知易行难和知难行易的观点与分歧。如前所述,“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观点早被广泛接受。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和不同意见。程颐认为,“故人力行,先须要知,非特行难,知亦难也。”(《遗书》第十八)他从知的作用上强调知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也强调知难行易的观点,孙中山先生反对重实行而轻理想,以批驳“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观点激发民众的革命热情。
4)知贵行贱和行为贵的观点与分歧。如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把获取知识当作统治阶级的特权,歧视劳动人民。王夫之反对尊知贱行的思想,他认为离开行的知才是卑贱的。在他看来,夸大知的作用,而不发挥实践的能动作用,知的作用也不能得到发挥,知的正确与否就无从知晓。
5)知行相同和知行相异的观点与分歧。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虽然将知行做了一定的区分,但是,抹杀两者本质的区别,混淆了知行的概念。王夫之对知行做了明确区分,“知行之分,有从大段分界限者,则如讲求义理为知,应事接物为行是也。”(《读四书大全说》卷一)认为知行各有功效,只有两者不同功能的结合,才能产生效果。并且认为“行可兼知,知不可兼行。”(《尚书引义·说命中二》)
6)知行分离和知行合一的观点与分歧。老子明确主张“不行而知”,完全脱离行而获取知。朱熹提出“知行常相须”(《语类》卷九),“知与行工夫,须着并列……二者不可偏废。”(《语类》卷一四)王夫之也主张“知行终始不相离”(《读四书大全说》卷一),但是,他反对王阳明知行同一的思想,提出知行并进的主张,认为“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做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答顾东桥书》)。”
7)知行相隔和知行互发的观点与分歧。知贵行贱、知行分离的思想否认知行主体的同一性和行对知的作用。相对的观点则认为知行互相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如朱熹指出:“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语类》卷九)“盖知之力行,此两者工夫互相发也。”(《南轩集》卷一)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夫之提出“知行相资以为用。惟其各有致功,而亦各有其效,故相资以互用;则于其相互,益知其必分矣。同者不相为用,资于异者乃和同而起功,此定理也。”(《礼记章句》卷三一)阐发了知行对立统一思想。
8)知实行虚和知虚行实的观点与分歧。程颐认为行是知的表现,知才是行的实质,强调知的决定作用。颜元主张行实,认为“人之为学,心中思想,口中谈论,尽有百千义理,不如身上行一理之为实也。”(《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刁过之第十九》)
此外,在知行关系上,中国思想界还产生其他一些重要思想:①行是知的目的说。如荀子“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儒效)。②知行要一致的思想。如孔子“听其言观其行”(论语·公冶长)。③学以致用的思想。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魏源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反对崇尚玄虚的空谈学风。王廷相强调知行兼举,求知与“履事”、“实历”(阅历)结合;颜元指出:“以此知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存学篇》卷二)把践履作为真正的学问。在国外,也存在知行关系的思想和纷争。张謇先生所处的时代,欧洲以及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着教育思想的变革和实践创新。为适应工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欧美的许多思想家强烈反对空疏玄虚的传统教育,提出“为我们的完满生活作准备”的教育、兼顾能力培养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适应自然和文化的教育、切合社会实际需要的教育、生活教育、“从做中学”等一系列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增加了反映现代工业和社会政治生活所需要的学科,重视活动教学、实验教学和实际的手工操作,提倡学生自治,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开发实业的能力,等等。这些创新发展的举措使欧美的现代教育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并且对其他国家教育现代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张謇秉持“知行并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主要源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西方先进职教思想的借鉴。张謇谙熟中国传统文化,他对中国思想史上的知行之道进行批判地吸收,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行观。总体上看,张謇主张“知行并进”的思想,他指出:“良知之学,重在知行并进。居今之世,舍知行并进,尚安有所谓学务哉!”[1]57在知行关系上,他提倡知后行先、知轻行难、知虚行实、知行结合、知行相异、学求致用、德艺行结合等观点。张謇是个睁开眼看世界的人,他通过亲自考察,委派代表出国学习考察,引进外国人才,与友人交流座谈,委托翻译和购买书籍,查询信息资料等方式,了解世界现代教育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果,果敢地借鉴吸收西方实用主义教育及新教育运动中有益的教育思想和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行并进”教育思想。联系张謇整个职业教育的思想体系以及教育实践,可将其“知行并进”职业教育理念概括为:
1)涵盖认识论和伦理学两方面的内容。从认识论来讲,张謇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学问兼理论与阅历乃成,一面研究,一面践履,正求学问补不足之法,可辞乎?”[1]101认为真正的学问应当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履历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不能分离。在他看来,理论研究和实践践履各有优缺点,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促进,才能实现增长学问的目的。张謇极力实践他的这一思想。如合理设置实习、操作科目,倡导学生管理自治,鼓励学生参加郊游,投资办工厂、农场、医院、银行、实习车间、实验室、试验地、实习学校、博物苑、气象台、公园、运动场等,创设做和活动的条件;组织学生搞作品展览、现场教学、设备安装、植树、运动会,等等。张謇也从伦理学的角度倡导“知行并进”,指出:“中国教育之为道,使人知伦纪与德艺行三者而已……故德行必兼艺而重,而艺尤非德行不行。”[1]191认为要真正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尤其是高等事业人才,必须兼顾德行艺全面发展,决不能离开德行只攻艺。在实践中,张謇重视以德树人。在日常管理中奉行严格主义教育;通过题写校训、制作校歌等方式培育高尚的品德;利用节假日活动、开学和毕业典礼、纪念重要事件、名人和校友演讲等形式,针对性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2)强调了知行的对立统一思想。张謇没有混淆知与行的区别,而是严谨地引导学生注重区别知与行的差异。在认识领域,他指出:“知之匪艰,行之维艰;知虚而行实,知捷而行迟;知一人事,而行则众人事,知一日事,而行非一日事;知不正不中,不足为知,行不正不中,不足以行。”[1]466在道德修为领域,他指出:“学校所讲之修身,仅为理论的出处,社会则实践矣。”[1]129张謇认为知行两者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而是要把握知行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学习和实践,才能使两者相得益彰。同时,张謇认为知与行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一方面,张謇重视职业教育中的知识传授,指出:“诸生毋以书本为死知识不足学。须知书乃前人已经验之言,由已经验之言而浚以智虑,扩以见闻,则曰新矣。所谓温故而知新也。”[1]190知是行的指导,没有知指导的行是盲目的。他指出:“知譬如灯,无灯妄行”[1]215。张謇举例说:“欧人之始设厂,辄募我十数不识字之工人,供其指挥;久之此十数工人者,不能明其所以然,而粗知其所受指挥之当然。”[1]130因为这些工人没有知识基础,无法真正掌握现代技术,只得依赖于外国人。正因为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张謇创办基础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多层次的新式学校,培养新型人才。另一方面,张謇又十分重视实践的作用,指出:“诸生在校数年,科学知识,日就新异,然此书籍上之研究,至实地作业,又重经验。诸生他日办事,当随时随地出以虚心。盖所见而是,固我之助;所见而非,亦我之助。”[1]182强调知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重要意义,要求在实践中求证知识,促进知识的应用和更新。
3)揭示了知行并进的条件。知行结合是针对知行分离而言的,强调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不可分割,知识技能的增长与实践能力的增强不可偏废。但是,“知行结合”与“知行并进”之间不能够画等号,知行结合不一定导致知行并进。要在知行结合过程中实现知行并进,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张謇对此作了系统的阐述,一是“注重学生道德、思想,以养成高尚之人格。”[1]123张謇十分注重从道德的养成上促进知行并进,认为只有具备“忠信笃敬”[2]的思想道德品质,才能以虔诚的态度学习、实践和合作共事,切实把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实践。指出:“是故学术不可不精,而道德尤不可不讲。”[1]110道德是知行并进的精神保障,有了思想自觉和道德自律,才能有效地驾驭知识和技术,从而获取真知,追求真理,练得真功,取得真效。因此,张謇高度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期望学生毕业时“为农者必蕲为良农,为工者必蕲为良工,为商者必蕲为良商”[1]200-201,成为健全之国民。二是“注重学生身体之健康,以养成勤勉耐劳之习惯。”[1]123获得知识相对比较容易,但是能否将知识转化为真知,将知识转化为行为和实践成果,需要具备高远的志向、坚强的意志、健康的体魄、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等良好的个人品质做保障。张謇指出:“有志气,能勤苦,然诺不轻,取与不苟,此能成业与不能成业之界也。然有时容亦自知之而自犯之,则行之不力,终由知之不真。”[1]27“然果能以强毅之力行其志,无论成就大小,断不能毫无所成。”[1]113张謇在晚年还倡导开展心理科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意志、作风、心理、习惯等素质是促进“知行并进”的身心保障。三是教授“必需之学理技术,注重实地练习,以养成切实应用之知识。”[1]123有效地推进“知行并进”,应当优化学习要素,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做到实际应用知识、必需的技术、实践能力和经历有机结合,张謇指出:“欲以此策策学生负责任,知实践,务合群,增阅历,练能力,夫世界今日之竞争,农工商业之竞争也。农工商业之竞争,学问之竞争,实践责任合群阅历能力之竞争也。皆我学生应知应行之事也。”[1]157良好的综合素质是促进“知行并进”的智力保障。
4)体现了教育服务于实践的价值取向。“知行并进”实质上是主客体统一的过程。张謇对留日学生讲道:“凡观察所及,皆须识得主客。我所欲知,我所能行与不能行,我所宜否,皆主体也。取足以补我之知扩我之知者,辨别能行与不能行及宜与否,皆客体也。”[1]106主体只有立足于实践需要,将主观反映客观,才能取得认识和实践的良性发展。如果主客体分离,盲目照搬别人的东西,不可能实现“知行并进”。对于“知行并进”的评价,张謇不是采取主观标准,而是用实践标准。他指出:“不知火车之行,汽车之行,行则捷,而若问途中之所闻见,舆且不如步,无论火车汽车故学求致用,须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1]190张謇认为,“知行并进”不只是数量和速度的累积,更要看其实效。一是是否有用。张謇提出“为社会政府储有用之才”[1]74的观念。科举制度下的“知行并进”没有实际意义,只有学以致用的“知行并进”才有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这是从“知行并进”的性质上讲的。二是是否可用。张謇指出:“教育期人人知行艺,知邦法。知行艺则国多可信可用之人”[1]219。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成为合格的人才。这是从“知行并进”内容上讲的。三是是否适用。张謇在谈课程建设时指出:“专为养成社会办事书记之才,故所授国文,以适用为主。”[1]75张謇认为,不同国家、地区、行业的情况千差万别,每个人应当立足于地方和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进行“知行并进”,才能成为最符合需要、最受欢迎的人才。这是从“知行并进”实现程度上讲的。
1)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有用、可用、适用之才。张謇基于南通现代化的需要,创办了众多企事业。在“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3]思想指导下,他又开办了多层次的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一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机制。在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遵循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规律,使专业设置更加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使课程建设更加反映生产劳动的实际,使学校发展更加与企业融合,为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促进学生早日成才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
2)学生的个性发展必须与社会化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培养学生文明、健康、科学的国民人格。张謇的教育方针中,始终把健全的国民人格培养放在首位,强调以德立人,期望培养出众多“良农”、“良工”、“良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完全由自己的兴趣、爱好、习惯等驱使,而是由社会性决定的。应当引导学生根据社会的普遍要求、生产的实际需要,培育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调整自己的兴趣、爱好,改善自己的习惯,充实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技能,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健全自己的心理,正确处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3)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培育开拓创新的实践人格。张謇积极引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教学的经验和成果,在教学改革中大量推广和实施学生自治、手工操作、教学实习、实验研究、社会实践等举措,开辟了实践育人的新路。理论知识是间接经验,它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可以使人少走弯路。但是,理论知识不能包办生活、工作中所有的问题,现实问题的解决更需要实践技能、实践经验和对环境的适应。因此,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学会用理论和实践两条腿走路,自觉接受实践的考验,善于在实践中汲取创新发展的动力,努力在实践中开辟成功发展的道路。
[1]曹从坡,杨桐.张謇全集:4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2]曹从坡,杨桐.张謇全集:5卷上[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520.
[3]曹从坡,杨桐.张謇全集:6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480.(责任编辑:马斌)
“Knowledge Advances Together with Practice”:Connotations of Zhang Jian’s Concept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WANG Fei
(Jiangsu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Nantong 226007,China)
“Knowledge advances together with practice”represents Mr.Zhang Jian’s concept on vocational education.To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origins of this concept,to clarify its connotations and to reveal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its inspiration to the contemporary era is very important for inheriting and promoting Zhang Jian’s vocational ideas and advancing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Knowledge Advances Together with Practice”;Zhang Jian;vocational education concept;inspiration
K827;G710
A
1671-6191(2014)02-0025-04
2013-08-13
王飞(1966-),男,江苏南通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素质教学部教授,研究方向是政治学、职业教育研究。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研究课题(编号FYJY/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