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万教与求真

2014-04-17 07:49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求真生活化作文

姜 博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4)

浅析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万教与求真

姜 博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4)

所谓“万教与求真”,就是在中学语文的作文课堂上,以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生活中的人和事。在这个命题中,“万教”是方法和途径,“求真”是目的和宗旨。本文将从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个性化、生活化、开放性,来探讨万教与求真的问题。

作文教学;个性化;开放性;生活化

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1]陶老先生说的万教有多种含义,我只取语文作文中的教学方法一意,同样,求真不仅仅是在教学作文中求真,还有求做真人等含义,在此,我也只谈学生在学写作文时要体现真实的情感。简单的说“万教”就是指作文教学中的方法,“求真”即学生在写作时表达出的真实感悟。所谓“万教与求真”,就是在中学语文的作文课堂上,以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生活中的人和事。在这个命题中,“万教”是方法和途径,“求真”是目的和宗旨。如何做好语文作文教学的万教与求真,将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目前中小学生的作文,内容贫乏、干瘪无味、假大空套话比比皆是,写人作文的主人公满身优点、无可指摘;写事的文章凭空编造、不合常理;写景的文章胡乱渲染、乱加修辞。久而久之,学生们便习以为常地写假事,说假话。这样的作文不但偏离了语文写作求真务实的要求,也反映出学生缺乏责任感、使命感以及自欺欺人的心理。我们经常讲文如其人,就是说作文要像做人一样真实。真实,才是作文的生命。求真,才是写作的灵魂。那么,如何能使学生在写作时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并用完善的语句理顺文章,我认为应该从三方面进行教学。一是努力建设个性化作文教学课堂,二是培养学生在写作中的开放性思维,三是积极倡导学生进行生活化作文。

一、努力建设个性化作文课堂

在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中,通常是以教师为主导,教授学生各种写作方法和内容要求,甚至有时候会要求学生背诵一些套路化的模板,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大量的读写积累,背诵了很多的优美语句,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他们却盲目地认为有些写法就是好的、美的、高人一筹的,所以在作文中就经常出现套路化的开头和结尾,开始朝着模式化发展。比如谈到感恩时,很多学生就写到“如果说爱是三月淅沥的春风,感恩就是小草吐露的新绿;如果说爱是初夏生机的日光,感恩就是材木成长的浓绿;如果说爱是冬日洁白的雪花,感恩就是颗粒饱满的小麦。”写到亲情时,很多学生会联想到类似“亲情是朱自清文中父亲的背影,亲情是孟郊慈母手中的针线,亲情是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亲情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这些语句本身是好的,然而一旦被模式化、套路化,成为一种模板和范文,就会呈现出一种千篇一律的僵硬和呆板。这种作文少的是创新,多的是匠气。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就会使他们的个性受到限制,这样的模式下写出的作文也是毫无生气、毫无个性的。

笔者以为,若要摆脱当今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尴尬困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更新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建设一个充满个性化的作文课堂,让学生进行自命题写作,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2]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这就是让学生倾诉自己的心灵话语,表现出学生的个性思想。在写作中,真实情感才是作文的灵魂,拥有个性化情感就需要学生有一颗敏感易动的心,真真切切地投入生活,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去留心生活、观察生活,这样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

努力建设充满个性化的语文课堂,教师就应充分发挥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积极带领学生练习作文,在作文教学上求创新。在中学语文的课堂上,作文的评阅方式也是有多种多样的,传统的作文教学主要是由老师进行批改,写上评语。虽然老师相比学生见多识广,有着较为宽阔的视角,但是毕竟还是一己之见,很可能忽视一个文题的某些方面,也有可能忽视学生的写作特长和文章优点。因此我们要改变这单一的作文评价方式,由学生参与批改作文。

同时,在作文课堂上,我们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比如一节课的时间来讲解作文种类,文体等基础知识,下一节课进行课上现场作文,考验学生的临场作文能力,第三节课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互评。[3]再比如让学生写周记日记、在讲评课文的同时灌输学生以作文的知识、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作文更加个性化,更加新颖。也使得学生更加愿意练笔,爱上作文。

二、培养写作中的开放性思维

所谓开放性思维,是指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和狭隘眼界,多视角、全方位看问题的思维;它与把事物彼此割裂开来、孤立起来、封闭起来,使思维具有保守性、被动性和消极性的形而上学思维是根本对立的。体现到作文当中,就是要培养学生能够不拘泥于给定资料和题目,充分地拓展视野,打开思路,创新内容,能做到平中见奇,淡而有味。具备了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就能够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创造性属于开放性思维的一种,应当是人类思维的本性,是人类思维得以发展和进化的内在活力和内在根据。在作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时刻注意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与学生紧密配合,创设适合创新性思维的情境,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发散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呈现出开放、多样的特征。这样难免会出现一些学生思维的怪异、独特,甚至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些可能对训练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有好处,但在教学初期,教师还应该注意他们的思维的准确性、完整性,有些问题老师有责任引导其向正确的思维方向迈进,除此之外,在作文教学中还会出现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4]如:培养开放性思维中会出现的共性特点,课堂的实践活动如何开展才有效等,这些都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认识,及时总结反思,再到实践中去完善提高。

培养开放性思维,还需引入联想。所谓联想,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特别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等思维方式,拓展思路。比如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一个文题或者意向,让学生以此来想象并作文,这期间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教师的选题中来,通过学生们的联想,使得文题得以多角度剖析,同时也达到了调动学生们的热情、开放学生思维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但是要注意的是,联想不是乱想,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最要紧的事虽属想象,而不违背真实。换句话说,想象必须入情入理,使人觉得确然有此情景,方才可以作为写作的材料。”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正确的指导,使学生的联想不至于天马行空,漫无边际。

三、让学生的作文生活化

所谓生活化作文,是指学生在深入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写出的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作文,让学生把生活写入文章。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材注重对生命教育感悟的情境化编写,注重生活化的体验。因此,作文教学也应当从生活中入手,关注生命的完整体验。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作文的过程应是学生走向生活的过程,是学生对生活的再创造的与审美的过程。因此,我们应指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不但要留心观察,认真体会,更要用心思考,积累生活材料,寻找作文的真实题材。

一篇好的生活化的作文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验生活化。即作文中反映出来的内容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真人真事,所表达的是学生对真人真事的真情实感。二是事件生活化。既作文所叙述的事件有生活的基础,让人看了以后会认为“确有其事”。三是人物行为生活化。既无论人物的语言还是动作行为,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或者是生活中“可能”会有的,让人看了以后觉得“确有其人”。四是细节描写生活化。既作文中的某些细节,是学生生活经验积累的反映,让人看了以后觉得“确实是这样的”。[5]如何使“作文生活化”?有各种途径,也有各种方法。关键在于教师心目中要有“作文生活化”的地位,真正把“作文生活化”当作一回事来对待。在这个基础上,才会去想方设法。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源泉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所以说学生写作文,一定要从生活出发,让学生们发现生活,靠近生活,领悟生活,撰写生活。教师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主导,也应该时刻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们生活的引导,经常练笔,让他们记录自己生活的点滴,或者做课前演讲,讲述这一天或者这段时间发生在同学们之间的事,让学生们充分领会在生活中学习的乐趣。在“作文生活化”方面,让学生走出课堂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途径。走出课堂,也就是走向课堂外的世界。相对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学习,这种加入生活的学习也更让学生们接受。这对于扭转作文教学“闭门造车”的坏风气,对于倡导“作文生活化”,都是极为有益的探索。[6]

四、结语

作文最关键是要抒发学生心灵中的真情实感,这是作文教学最具魅力、最能打动人心的环节。教学是一种互动的过程,相互交流,相互对撞,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更是生命交错的体验。只有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作文教学,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与帮助。正所谓教师有千万种教法,学生有自己学法,“万教与求真”最重要落在“真”字上。

作文教学应改变应试作文的教学模式,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把握生命作文的现实意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视野,让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使学生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展现真实的自我。也在中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中真正的达到“万教与求真”。

[1]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张春霞.中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浅谈[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9.

[3]赵世金.怎样让学生评改作文[J].语文教学通讯,1995(8).

[4]罗会英.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学习心得体会[M/OL]. [2011-9-30].http://www.docin.com/p-671512156.html.

[5]方翠美.新课改教学过程中对中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的认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1).

[6]刘玉泉.中学语文教学中实现作文教学生活化的体会[J].基础教育,2012(4).

On teach and seeking middle school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Jiang Bo

(Liberal Arts College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24, China)

The so-called "million to teach and truth", is in the middle school Chinese composition class, to adopt flexible and diverse education, let the students write one's real feelings, to write the life of the people and things. In this proposition, "teach" is the way, "truth" is the aim and purpose. This article from the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inpersonalized, life, openness,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and realistic problem million.

composition teaching; individualized; openness; life

G633.96

A

1000-9795(2014)06-0283-02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3-03

姜 博(1989-),男,吉林长春人,从事学科教学(语文)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求真生活化作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张锦绣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大医求真 惠民求实
走出教材窠臼,走向求真求是
质疑辩惑,探索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