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英
在许多以艺术设计为主的高职院校中,主要注重设计的实用性,中国画就显得无足轻重。随着对设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设计师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传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中国画是传统文化的精粹。目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中国画课程在教学上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清、教学内容和课时设计不合理、教学方法不适合学生的问题。因此,高职艺术专业的中国画教学应根据自身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才能学以致用。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是从事设计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应当将中国画作为提升艺术素养的媒介、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艺术素养不高,设计作品缺乏内涵。艺术素养由不同的文化背景构成,传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中国画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能从中了解中国数千年灿烂的文明、传统的审美意识和独特的绘画形式。
创新思维是设计创意的根本,它决定着设计质量的高低。思维是中国画认识与表现物象的思维方式,是经过主观意念对客观物象加工、提炼后形成的精神产品,既符合客观规律,又带有主观意趣,中国画的笔墨元素同样具有意象性。中国画意象的思维方法能够给创新设计思维一定的启示,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同时,中国画的笔墨元素形式独特、变化多样,笔墨造型的训练和应用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内容和学时比例上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进行规划。
基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人文素养不高的情况,应重视中国画的理论教学。中国画的历史渊源、审美特点、笔墨形式等是理论的组成部分,通过感性直观和富有启发性的教育手段,把抽象的艺术理论融合到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讲解当中。使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构建理论知识体系、提高审美能力、感受文化的精髓,形成设计理念并应用到设计中。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一般包括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动画设计、服装设计等不同专业方向,中国画课程为各专业方向的必修基础课。因每个专业方向与中国画结合的角度不同,理论与造型技法训练课时比例也应有所区别,应根据各专业方向特点合理配置课时比例。
1.平面设计专业方向的比较式教学。平面设计专业的中国画教学,可以将中国画的原理与平面设计原理作比较:中国画由描绘物象、题诗、印章等画面元素组成,用主次、开合、疏密、聚散、虚实等形式来经营画面;同样,平面设计是由图形、文字、色彩等视觉要素组成,并按对比、调和、主次、疏密等法则来布局,两者都能归纳为点、线、面,遵循形式美的规律进行组合。中国画以高超的笔墨技法和深远的意境来打动观众,而平面设计则以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思想内涵来吸引读者。从这些方面看,中国画原理与设计原理是相通的。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越来越多的作品借鉴中国画的构图原理,注重设计符号之间的疏密、虚实及对比关系,利用大面积的空白与小面积的图形或文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充分体现了中国画中“计白当黑”“虚实相生”等章法布局原则。另外,在平面设计中巧妙引入笔墨元素,会为作品增添新的活力。传统的笔墨训练基本上是写实性的,平面设计专业的笔墨训练可以结合现代构成形式,将自然空间转换为画面空间,将自然形态变为艺术形态。构成形式的笔墨训练,可以开拓思路、加强创造意识。
2.环艺与装潢设计专业方向的布局原理式教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中国画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中国画的布局原理上。
中国画在环境艺术和装潢艺术设计中应用相当广泛,应用形式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利用中国画原理进行空间布局,一种是将中国画作为装饰品引入设计中。在环境空间布局上,可以借鉴中国画布局章法,比如中国画中的“留白”就是环境空间布局常用的手法,对空间进行整体把握,营造空间的延伸感。中国画有很强的装饰性,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变化,古典中国画技法纯熟、意境深远,现代中国画形式感强、肌理丰富。
3.动画专业方向的水墨动画教学。水墨动画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动画艺术形式,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就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中国水墨动画作品,如《哪吒闹海》《螳螂捕蝉》《牧笛》等。《哪吒闹海》主要以线描、平涂为主要表现手法,这种手法与中国画中的工笔手法较为相似;《螳螂捕蝉》为兼工带写的表现手法,花卉、石头、树木等背景采用写意手法、昆虫则采用工笔的手法,有收有放、相得益彰。中国画的各种表现手法,都可以成为动画的表现形式。首先对中国画理论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根据动画内容,进行相应题材的工笔、写意等造型技法训练。
4.其他专业方向的中国画教学。在一些职业院校还会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如陶瓷、染织、服装等。从中国画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自古以来陶瓷就与中国画有着密切的联系。青花瓷是中国水墨在陶瓷上最形象的体现,水墨形式在青花瓷中体现出变化无穷的笔墨意蕴。在服装和染织产品中,水墨风格的设计作品举不胜举,在丝绸图案、服装设计中,中国画元素成了流行的“中国风”中不可或缺的设计符号。这类专业要对中国画发展有深入的了解才能丰富设计思维,同时还要掌握造型技法进行装饰设计。在中国画教学中,可以将中国画的发展史贯穿于整个教学当中,以历代优秀作品为载体进行美学分析,再进行相应装饰技法的训练。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相继应用到教学中,中国画教学也不例外。多媒体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等特点,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1.多媒体教学有助于信息的传达。在现代教学手段中,多媒体课件已成为较为普及的形式,以大量的图片进行直观展现,利用作品的赏析对相关内容进行超链接,扩大了课堂信息量。
2.网络教学便于师生的沟通与交流。网络是现代人沟通的桥梁,成为相互交流的便捷手段,也逐渐成为中国画教学重要媒介。在理论教学中,可以搜索任何朝代的名作、画家及其历史背景;可以欣赏中国画名作,诠释美学理论,还能成为师生交流的有效途径,通过网络进行讨论、答疑等。
3.为创作提供大量素材。学生在进行中国画创作训练时,需要有大量的创作素材,根据不同创作要求搜集名山大川、花鸟鱼虫、人物建筑等图片,通过网络可以快速搜索,还可以找到大量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来作参考。
中国画为设计实践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丰富的表现技法,在高职院校探索合理的中国画的教学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更好地将中国画的艺术元素融入设计实践中,使设计作品更具民族特色和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