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素伟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学系,安徽 亳州 23680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由于受客观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的影响,由劳动力自身决定的发生在不同地区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力个体的追求决定了其转移与否以及转移区域的选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是必然的现象,而转移的劳动力也不一定都属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我们暂且把发生转移的这部分劳动力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表现出三个典型环节:进城、返乡以及留城,还涉及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源头、转移过程以及流向。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这些劳动力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从农村转移到城镇以及非农地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劳务输出至经济发达地区、或通过亲戚、朋友、邻里介绍共同就业从事非农业生产或服务。这种就业增加了农民的非农业收入,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经济条件,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长期以前,囿于思想和体制的禁锢,有的地区针对劳动力转移实行较为严格的控制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对于劳动转移的限制逐步放松,庞大的劳动力队伍开始了转移之路,其规模和数量都是前所未有的,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自2008年以来,由于受到利好政策的驱动,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进城务工的方式大量向外流动,人数呈急剧上升趋势。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内、外部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的影响,依据SWOT的分析方法,大致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方面,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采用机械播种、收割、运输已经相当普遍,播种季节、收割季节大幅缩短。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劳动力有了更多农闲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加之人员流动政策宽松,土地流转制度使农民可以承包、转包相关土地,不必拘泥于本乡本土,土地并不是束缚农民的枷锁,而是他们收入来源的一个方面,甚至不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渴望获取更多非农业收入的动机促使他们到发达地区、发达城市寻求机会。
另一方面,沿海发达地区用工荒也较为普遍的存在。“民工荒”的存在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大多数城市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民工荒一般发生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业、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领域,它们虽然条件艰苦,可是提供的薪酬水平相对于单一收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般都比较勤劳、简朴、较容易满足,通过他们的辛勤劳动,企业和第三产业获得人口红利所带来的运营成本降低和效益显著增加。
户口和子女入学的问题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鉴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差异,户籍管理政策的僵化呆滞,比如户籍并不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迁徙到城市,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管理难问题,比如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劳动力虽然户籍在本地,但是相关人员常年异地工作、生育,这给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带来的困难。更重要的是由于户籍不在发达地区、不在城市,已经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并不能真正融入所在城市:子女无法入学、购房购车很难入户。这些现实的问题制约着他们对城市的认可,流动大军不过只是过客。另外一方面,由于缺乏知识和技能,囿于自身素质,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无法从事高端人才从事的高科技行业或知识密集型产业。
中小城镇扩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巨大。伴随城镇化和工业化的热潮,中小城镇的快速发展为农民工进城务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且,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交往日趋密切,国际劳务输出以及援建项目越来越多,这也需要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赴国外务工,国外务工往往可以获得更高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不愁找不到工作,尤其是二代农民工,他们总是期望能够获得相对工作清闲、待遇优厚的白领工作,而不再是他们父辈的蓝领或灰领工作,城市的飞速发展及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都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机会。
尽管中部某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经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转移过程中还给转入地区带来了城市管理的困境,由于人数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涌向城市,城市出现了民工大军,为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难题,尤其是治安问题、农民工欠薪问题、毕业生与民工争抢饭碗现象等等。
在我国,还有一些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偏远农村地区的农民土地较少,收入来源单一,常常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为了生存下去,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或东部较发达城市。现阶段我国整体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正在向第三步迈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国泰民安、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大多数人们的温饱问题和安全问题早已不是什么大问题。在基本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为了改善经济条件,农村剩余劳动力渴望去发达地区就业,他们相信那里机会多、收入高,只要勤劳吃苦就能不断改善生活条件,因此他们决心去城市寻找机会改变命运。
为了实现自我,尤其是二代农民工,他们并不把自己局限在农村或土地上,而是更多地向城市靠近,心理上也比较认同城市生活,城市带来的工作机会,以及对新事物的快速接受和学习使他们能够比较顺畅地融入城市。与父辈们去大城市打工挣钱,返乡盖房娶妻的传统观念不太相同,他们更乐于生活在城市,期望做出一些成就和贡献,实现在大城市发展的个人梦想。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取决于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生产率高低与快慢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释放”劳动力的速度和数量,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的重要源头,机械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其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速度和数量就快,反之就慢。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忙与农闲以及节假日的影响。农忙时节,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转移放慢而且原有的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也会返乡。农闲时节恰好相反。在节假日,尤其是类似春节这样的传统假日,全国范围内会出现返乡民工潮,这反映了人们对爱与归属感的心理需求。
虽然人口红利依然持续存在,但是单纯以出卖劳动力尤其是体力的工作往往只有那些早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在坚持。新生代农民工更乐于从事需要具备一技之长的工作,各级政府以及技能培训机构也在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让他们更好就业。
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是实现有效转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就整体而言,不争的事实是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包括文化素质偏低,还包括职业技能匮乏,这严重制约了他们在城市谋求更好发展的愿景。解决这一难题,应该具有战略眼光从长计议。首先,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建设,加大对农村地区办学条件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提高教师待遇,鼓励教师长期扎根在农村,安心做好农村教育,为培育高素质人才做出应有贡献,尤其是确保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和普九完成率。其次,要加大农村专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让农村孩子能有谋生的一技之长,相关人事部门应允许并资助一些民办学校、培训机构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让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成为技术能手、业务骨干、拥有一生受益的技能。
公正、规范的制度设计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农村地区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制度还不够健全和规范,与当前的经济形势不相适应。中部某省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在众多因素中位列第三位,仅次于排名第二的农民纯收入。因此,制度因素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户籍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没有及时对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做到调整,成为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障碍。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势在必行。唯如此才能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遵循一般的经济发展规律;要协调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的重要动力之一。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势必做好产业结构的升级工作,要逐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大中小城镇的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有效措施。首先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要发展具有“布局合理,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环境宜人”的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诸如建筑、交通、医疗、运输等等。而伴随这些产业的发展,必然出现新的就业需求,吸引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次,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中小企业具有投资成本低,劳动密集型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大大提高就业率,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也应该打破所有制壁垒,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因素,大力发展以私营经济为主流的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从事非农生产、建设和服务。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依托有效的平台,其中劳动力市场这一平台不容忽视。依据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逐步打破城乡之间的就业壁垒,实现自由的就业市场,促使城乡劳动力公平竞争,自由流动。目前,某些地区劳动力市场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劳动力自由流动幅度较小,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城市就业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反映出市场在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没有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劳动力市场还存在一些局限,不能有效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规模转移,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应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逐步形成运转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开放、竞争、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云.徐卫彬.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测算方法的研究述评[J].西北人口,2010,(6).
[2]李云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11).
[3]颜廷君,杨宁宁.宾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商界,2010,(2).
[4]申 靖.我国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5]邓 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法律规制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9.
[6]杜睿云,段伟宇.城镇化背景下的户籍制度改革:方向、重心与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管理,2011,(3).
[7]李羿琼.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中心村建设及其发展路径[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