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视角下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机制探析

2014-04-17 06:48:43杨燕群
嘉兴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舆情大学生学生

杨燕群

(嘉兴学院 设计学院,浙江嘉兴314001)

高校网络舆情是以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作为传播媒介,围绕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校园及社会热点问题表达个体的想法和见解,从而在校内外造成一定影响力、倾向性的网络舆论。网络舆情有其双面性的特点,正面的影响能有效反映出大学生的心声和想法,便于高校管理服务工作及时跟进和有序开展;负面的影响也可能冲击高校的舆论阵地,影响到校园的和谐稳定,并且网络舆情的不可控性和无序性,容易导致学生群体趋向平面化和单向度的发展。一些学生长期处在相对封闭的微信息环境,沉迷网络游戏,容易通过网络媒介传播谣言、色情、谩骂等不文明的言论,甚至付诸于违纪违法行动。

身是心的物质基础,心为身的精神机能,两者相互作用,有机统一构成身心和谐。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局限于预警或干预的表层处理,缺少对身心健康的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兼顾的系统干预,忽略了身体和心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本文基于网络舆情视角从 “生命”出发,提出建立一种身心兼顾的大学生健康教育机制,以有效弥补传统心理干预模式的缺陷。

一、预报机制的构建——研判分析阶段

要借助网络舆情的正面因素和媒介特点,对大学生开展积极有效的引导教育和监管,及早掌握大学生中的网络舆情热点,提前做好舆情预警工作。只有早发现、早介入、早干预、早化解,才能将意外危机控制在萌芽状态直至消除。

第一,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领导机制。学校应成立校园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网络舆情的收集、分析、研判与处置工作。要充分利用博客论坛、网站社区、QQ、微信等网络媒介,实时把握舆情热点,捕捉带有苗头性、倾向性、集体性的问题,及时回应学生关切的问题。第二,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测机制。校宣传部、学工部等相关部门可联合抽调人手,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员队伍,工作人员定期浏览大学生主要相关网站、论坛及博客,主动搜集学生反映强烈的涉及学校的舆论热点、焦点等有价值的信息,对事关校风建设和校园稳定方面的内容,及时搜集、登记、上报等。第三,健全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安排专人每天做好舆情收集整理工作,对可能引起学校关注的负面信息作出预警,由舆情责任单位研究反馈意见,采取有效措施清除负面影响,把舆情扩散态势控制在萌芽状态。对收集的网络舆情信息及时组织人员调查核实,对事关重大或判定存在难度的,采取联合办理方式;对举报线索明确、性质清楚的,实行优先办理;对那些举报线索不明晰的,及时上网跟踪,深挖线索;对属于沟通协调不够造成学生不了解实情的,要求涉及的部门按相关规定进行解释答复;对经查不实的网络舆情,通过正当途径及时澄清事实公开辟谣,对不实舆情造成较大恶劣影响的,要依法追究相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第四,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人员培训。组织有关人员积极参加第三方专业机构的业务培训,通过听取专题讲座、理论辅导等方式,提高舆情收集、研判和处置水平。

实践证明,反映在网络舆情上的信息往往是大学生情感的真实表达,通过这些网络舆情可以精确地掌握学生的想法和意见,从而使危机处理更加符合现实的需要,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网络舆情的信息获取规避了传统信息获取中繁多的中间环节、信息失真等问题,有效确保了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学生们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畅所欲言、激扬文字,这也是学生与学校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反馈意见的过程。[2]

二、教育平台的构建——干预引导阶段

针对网络舆情开展的研判教育工作较为复杂,完全依靠思政辅导员力量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必须形成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合力,构筑全员育人的网络舆情工作模式。根据高校网络舆情发生时段的特点,在舆情应对组织形式上,可组建 “倒三角形”的三级纵横向贯通互动的舆情信息管理模式:一级是学生网络舆情自我管理机构,由党团组织和学生会、新媒体社团和班级的骨干、学生党员以及学生网络信息员等组成,起到第一时间反馈和通报舆情的作用;二级是各个二级分院级舆情管理组织,由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负责,由思政辅导员为主的教师团队组成,主要职责是及时介入舆情的管理和处理;三级是校级舆情信息管理机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负责,由宣传部为主,校办、学生工作部、保卫处、团委等多个职能部门共同构成,进行舆情决策和网络工作的顶层设计。[3]

第一,制定详细而周密的网络舆情危机阶梯预案,保证在危机发生时有条不紊,把握网络舆情的主动权。学校应本着 “以生为本”的疏导原则,制定 《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预案》,可将舆情危机分为四级,即Ⅰ级 (特别重大)、Ⅱ级 (重大)、Ⅲ级 (较大)和Ⅳ级 (一般)。每一等级都由不同级别、不同范围的力量参与应对,根据等级,调动与之对应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危机化解。第二,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积极引导作用。网络上的海量信息往往让大学生受众无所适从,由于从众心理,他们又容易把 “舆论领袖”的意见当作 “多数”或者 “优势”意见进行认知,认同他们的价值判断。[4]通过 “网络意见领袖”的积极引导,可以起到强化主流舆情、孤立非主流舆情的作用。第三,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在网络舆情引导控制中的作用。网络技术手段控制引导网络舆情的方式主要包括对IP地址的监测、跟踪等,网络管理人员实时对负面信息的清除,智能软件对敏感词、色情、暴力等词汇的屏蔽,对论坛发帖的审查,对异端网站的浏览限制,网络实名认证等,虽然这些做法会产生争议,但在特殊情况下,有其不可替代的效果。第四,释放正能量。在大学生网络舆情这个阵地,如果积极正面的信息不去占领,消极落后的思想就会趁虚而入。因此,要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积极创建 “红色网站”“主流微博”,汇聚 “红色云团”,以释放正能量。第五,利用体育活动,增强大学生身心健康。可借助各类体育锻炼、比赛和活动,开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锻炼项目,合理设置学校的早操晨练、健康舞蹈等具有普及意义的项目,帮助大学生们走出寝室投身户外运动,强身健体,真正理解生命价值的的意蕴;另外,以成立学生信息类社团和励志发展互助会社团为载体,让大学生参与团队活动,并在积极实践过程中感受到互助关爱,寻找自我归属。

三、支持系统的构建——缓释认知阶段

如果说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舆论干预引导属于事前措施,那么支持系统则属于事后的补救和缓释。支持系统主要分为校内支持和校外社会支持两大系统。

校外社会支持是高校需要借助的重要教育因素和 “第三方”力量。“从社会心理刺激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4]通俗地说,社会支持是个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能获得的、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援。通过社会上公认的第三方的权威组织机构富有公信力的介入引导,会使学生感受到其客观性和公正性。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能使学生个体感受到爱与被爱、他人所需要的价值感,提高学生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憧憬;帮助学生摆脱孤独感,寻找到适合自己宣泄的途径和渠道,重塑生活和学习的坐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校内支持系统主要表现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人本的管理服务机制、教风与学风的和谐共生、科学发展的教学体系等要素。

从校内来看,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其特点是与大学生身心密切相关,范围小,影响迅速而直接。要充分利用校内网络舆论阵地,从大学生思想引导、评奖评优、心理干预、矛盾调解、勤工助学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方面,对大学生施以校内社会支持,增强大学生对班集体、校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让其直观体验到充分的尊重、赞许和支持。另外,校内支持系统应是保障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工作重点。

从校外来看,高校所处地域的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会对大学生产生长期、缓慢的影响。要千方百计地挖掘本地社会、人文资源,强化大学生与本地的各种互动,利用见习、实习、社会实践等机会,创造条件建立其与当地的深层联系;要创新工作方法,发挥校外网络舆论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建立起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支持系统;要通过由专家学者、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共同组织的专家队伍,构建畅通的网络舆情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建立自己的人际交往圈;要通过线下和线上的缓释认知,舒缓来自外界的压力,实现自我的和谐发展,通过生态和谐的管理服务体系满足学生个体的诉求和发展。

四、保障体系的构建——回归巩固阶段

学校各项保障系统的组织构建是做好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保障主要体现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保障又主要体现在学校各类服务设施和校园环境等方面;软件保障系统除了各类制度以外,还表现为网络文化、舆情管理的建设,重视学生用于学习生活的互动空间、咨询平台等网络阵地建设。保障系统呈现出的生态文化性,指引着校园内生命个体着力追求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高校关注学生的心理回归,使其融入校园生态本位系统,要解决好学生个体“四个回归”和谐层的问题。

第一,个体和谐层——个性回归。尊重生命,就必须从生命个性的角度去引导富有倾向性的个性心理特征。对待不同的心理个体采取 “因材施救”的方式,直面个体不同需要和不同层次,满足个体身心发展和他们生命个性的回归。

第二,寝室和谐层——生活回归。寝室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空间,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也在寝室里度过,因此,文明的寝室文化、健康的网络生活、和谐的人际交往、整洁的生存空间和向上的学习氛围都会影响学生个体的心理取向,要积极创建文明寝室工作,营造和谐向上的寝室文化氛围,突出学生个体的生活回归。

第三,班级和谐层——学习回归。要创建一个科学民主、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多元发展、团队和谐,具有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创造精神、奉献精神的生态型班集体,创设专业学习型的的班级文化,重视学生的生命和班集体教育,达成班级整体和谐的健康成长状态,接纳学生个体的学习回归。

第四,校园和谐层——家的回归。大学校园应该成为大学生们心理舒缓、释放、调节吸纳的 “心理和谐广场”。要通过构建学习型、人文型的学生团队和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体验专业实践,在真善美中感知学习之乐、生活之美。另外,可借助倡导经典阅读等形式,让学生的心灵沐浴书香,实现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使学校成为学生的第二个 “家”。

总之,高校应当积极创建适合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和育人机制,在日常危机管理上下功夫,与时俱进,疏堵结合,积极为广大青年学子搭建网络服务平台,使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曝晒在阳光下,沐浴在校园文化中。只有根据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积极探求适合当代大学生身心特点的人本服务体系,才能形成契合网络舆情发展和要求的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机制,引导他们走向健康的数字化时代,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重任。

[1]贾举.基于 “耗散结构理论”对网络舆情有序化控制和引导的思考 [J].东南传播,2009(3):65-66.

[2]李尚旗.高校网络舆情的作用及其管理 [J].学术论坛,2011(2):183-186.

[3]雷禹.网络危机传播机理及其管理机制的研究 [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4]周林刚,冯建华.社会支持理论——一个文献的回顾 [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1-14,20.

猜你喜欢
舆情大学生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学生写话
舆情
中国民政(2016年16期)2016-09-19 02:16:48
学生写的话
舆情
中国民政(2016年10期)2016-06-05 09:04:16
舆情
中国民政(2016年24期)2016-02-11 03:34:38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