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墨
康复医学作为20世纪中期出现的新兴学科,在欧美出现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和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并称为“四大医学”。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从西方引入康复医学后,康复医学和康复类专业得到较快发展。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康复人才缺口巨大,本科教育远远无法满足市场对康复人才的需求,高职高专层次的康复类专业(社区康复专业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自2002年开办后,从办学院校及招生数量上都得到快速增长。
陈卓颐等于2010年在《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基本标准的研究》中指出,和国外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和言语治疗师的分专业方向培养不同,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绝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康复类专业以一专多能型康复治疗师为培养目标”;曾德昕于2013年在《我国高职高专层次康复治疗技术人才需求分析与展望》中提出“培养以物理治疗(PT)为主、兼顾作业治疗(OT)及言语治疗(ST)的复合型康复治疗师”;以及由许晓惠、李光辉在《和谐社区复合型康复人才的需求与培养》中提出“培养复合型的社区康复人才,即懂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言语治疗、康复工程、中医康复治疗等方法,对社区常见伤、病、残进行康复治疗”。
根据WHO1981年的定义,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因此对病、伤、残者进行全面的康复,不仅需要进行功能训练,而且要在生理、心理、职业和社会生活上进行全面整体的康复,最终使其重返社会。这一全面康复的理念在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康复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之中得到一定体现。作为对患者全面康复起重要支撑作用的心理康复技术相关课程,其重要性得到康复教育者的一致认可。如陈卓颐等针对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基本标准的研究认为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应规定必须开设康复心理学。很多高职高专康复类专业认识到,为实现残疾人身心的全面康复最终实现重返社会的康复目标,康复工作者在开展躯体康复的同时针对残疾人的心理问题积极开展心理康复日益重要。心理康复相关课程如康复心理学、心理康复技术、社区心理康复等随着高职高专康复类专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推进逐渐出现在各高职院校康复专业的课程体系中。
1.心理康复发展滞后。心理康复课程的教学困境是心理康复发展状况的反映。心理康复主要针对伤残病患损伤、残疾和残障问题进行心理干预,以提高残疾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目前在我国主要由康复机构中的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融合于医学康复过程中进行。和一般的心理咨询相比较,两者使用的心理学理论、心理咨询技术上有相同之处,但服务的对象和形式有较大区别。我国心理咨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特别是2001年国家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之后,极大地推动了心理咨询的职业化、规范化发展。虽然依然存在心理咨询从业者整体水平不高、心理咨询工作尚需继续普及的情况,但社会需求的广泛性和职业化的持续发展,使其与临近学科特别是精神病学相分离,成为独立的职业。而针对残疾患者的心理康复虽然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质量有较大的提升,但依然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仅仅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才开办有极少残疾人心理康复机构。可提供心理康复的服务者中,医疗机构中的康复医学科从业人员包括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工程师、护理人员等,缺少心理学、心理咨询专业背景,而社会和学校的心理服务机构中从业人员主要面向正常群体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缺乏对伤残病患心理特点的了解和与伤残病患进行沟通交流的经验。王哲敏、王颖与2013年于《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现状》中提到心理康复缺少相关职业标准,心理健康服务存在“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技术力量薄弱、服务支持系统不健全”等问题。这样的发展状况直接导致心理康复课程缺乏行业有效支撑,发展目标不明确,后继无力。
2.培养目标定位过高。因我国目前尚无针对伤残病患心理康复的职业标准,也缺乏相应的心理康复岗位,心理康复课程的课程标准只能参考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职业资格标准和医学康复岗位群服务的伤残病患对象进行制定。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心理康复课程之后就能够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相关技术,达到能为伤残病患提供心理康复的水平,这一培养目标定位过高,脱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
3.专职教师能力有限。心理康复课程涉及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伤残病患心理特点等,对教师要求非常高,既要有心理学理论功底,又要有心理咨询业务能力、伤残病患交流经验和心理康复能力,这样的人才在康复领域也是非常缺乏的。高职高专康复专业心理康复教师往往毕业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专业,虽然部分教师具有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但与伤残病患接触较少,缺乏心理康复实践经验,缺乏对伤残病患身心特点的感性认识,对其理解往往流于表面化、理论化。同时,随着高校扩招的趋势和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学生人数增长幅度大,教师授课任务、教学改革压力剧增,教师缺少时间精力进修、学习以提升心理康复技能,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4.教学资源严重缺乏。一方面,表现在教材、案例、视频等学习资源匮乏;另一方面,表现在实习实训条件缺乏。以往心理康复的教材主要针对本科康复类专业编写,偏理论性,实操性不足。近年来开始出现了一些针对高职高专康复类专业的心理康复教材,但是数量较少,虽然和本科教材相比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特点,突出“任务驱动”和行动导向教学,但对于没有心理学学习基础的康复类专业学生而言从掌握基础理论到具备实践操作能力有较大跨度和难度。就教学案例和教学视频而言,针对正常人群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资源较多,相关心理咨询技术的培训讲座资料也随处可见,但针对伤残病患心理康复的相关资源非常匮乏。
在康复类专业学生的实习过程中,主要在医疗机构、民政行业、保健机构等进行物理治疗和传统康复的相关实践操作,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关注点更多在医学康复的技能掌握方面。在实际工作中,虽然要求从业者在康复过程中了解康复对象的基本心理特点,具备一定心理康复理念,但并没有固定的心理康复岗位,没有明确心理康复工作任务、职责要求等。实习机构能够提供给康复专业实习生心理康复的实习项目和有针对性的心理康复指导非常有限。
1.构建伤残病患心理服务体系。推动心理康复在我国康复事业中的发展,需要加强政府政策的指导和投入。一方面,推动伤残病患心理服务体系规划和制度建设,确定伤残病患心理康复服务岗位和技术考核标准,加强对从业者伤残病患心理康复服务的培训;另一方面,在社会上加强对伤残病患心理康复服务的宣传,使伤残病患及家属提高对心理康复的认识和接纳度,提升心理康复工作从业者对心理康复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推动心理康复事业的良性发展。
2.合理定位培养目标。课程应当依据康复类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制定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根据课程针对的岗位需求,以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康复类专业的特点进行课程的设计,通过调研了解康复保健行业对于心理康复专业技能、团队精神、职业素质、职业综合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努力汲取康复医学与心理学各个学科的精华,着重介绍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应激与心理防御、心理康复基本技能、常见病症和各系统常见疾病患者的心理康复、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的常见心理问题等,并辅以团体心理康复技术。
通过本门课程,学生应能初步掌握心理康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临床常见病症的心理问题和基本心理康复方法,以及常见康复对象心理障碍的原因、临床表现和心理康复措施,在康复工作中具备心理康复的理念和进行心理康复服务的基本素质。
3.逐步提高教师素质。由于心理康复工作的特殊性,教师需同时掌握医学类、普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和伤残病患身心特点的相关知识、技能,这就要求必须逐步提高教师素质,严格保证教师质量。一方面,可引进康复机构中有心理咨询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康复从业者作为外聘教师,缓解专职教师的教学压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有心理咨询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具有正常群体、伤残病患心理咨询、心理康复的相关实践经验;同时,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在教学之余通过下企业实践、心理康复心理咨询技术培训学习等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4.扩展充实教学资源。为扩展充实心理康复教学资源,一方面,加强心理康复教材建设,根据心理康复课程培养目标和心理康复岗位的实际要求编写适用的高职教材,教师在心理康复工作实践和培训学习中搜集相关案例资料、录制心理康复工作过程视频,以建设心理康复教学资源库;另一方面,拓展学生的实习实训条件,在学生进行医学康复的实习实训中,明确心理康复工作任务和实训项目,由校内专职教师和实习单位有心理咨询职业资格证书的康复治疗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学生的心理康复实践。
心理康复在康复工作的重要作用被广大研究者和教育者肯定,但是由于心理康复本身在我国发展较为落后的状况决定了心理康复课程教育困难较大,心理康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确定合理的课程培养目标,提升自身心理康复能力,并通过重新扩展教学资源加强学生心理康复实践操作,以帮助康复专业学生更好地掌握伤残病患的心理康复技能,培养出具备康复岗位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