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科创体验课程 奠基学生现代发展

2014-04-17 07:11曹秦蓉
教育科学论坛 2014年8期
关键词:科创科学素养场馆

曹秦蓉

一、问题触发,聚焦课程开发弥补科学教育短板

2009 年,我校在对学生的学科素养进行调查问卷统计时,发现全校仅57%的学生达到测评标准合格线,与其他学科均值相差20 个百分点,学生科学素养整体偏低,个体差异过大,两极分化状态。

在对课程课堂的思想与行为反思中, 我们发现症结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取向偏位。依赖个别优势项目和个体特色, 依赖少数人的兴趣爱好和自发自为,以奖牌荣誉激励和技能训练为重,没有普及、普适、普惠全体学生。 二是家长关注缺位。 家长对孩子关注聚焦语数外,科学素养成为其视野中的“盲点”。三是培育乏力。教师科学素养相对缺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能力不足。 四是学生学习少兴趣、少质疑、少追问、少实践。

着力解决科技教育系统性不够、 普及性不强等弊端,我们决心走科创体验课程系统开发实施之路:发展理念由以学校发展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轨道;行为方式由机械训练转向身心体验;价值取向由荣誉、技能为重,转向科学精神培育。 “双馨”科创体验课程应运而生。

这一课程是以体验为核心, 以科学课堂和学科课堂为主阵地,以课外实践探究、学科联动、场景体验等活动支撑,以科学评价体系辅助的泛化课程,是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化课程特色化的结晶。

二、顶层设计,构建科创体验课程体系

我校采用课题推进的方式,构建科创体验课程。从契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出发,制定《科创体验课程标准》,确立“体验,让科创活动更好玩”的课程理念,提倡“玩中学、学中玩”,强调兴趣参与,寓教于乐,因材施教。

(一)先行先试,搭建“48”课程开发模式

也就是搭建4 种平台、实施8 种体验方式,将体验内容“过滤”、“扬弃”,形成体验课程的基本内容。

4 种平台, 即在开发科创体验课程中, 积极搭建、扩展从室内到室外、从校内到校外的课程实施层级体验平台,如科学室保障基础体验平台、科技馆搭建专项体验平台、活动区开发延伸体验平台、校外借力延伸体验平台,体现体验时空和内容的开放。

8 种方式即着力科学素养培育, 打破原有的科技教育仅靠零散活动的弊端, 展开学校体验课程实施的系列方式。 如科学课堂体验, 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学生习得科学技能、涵养科学素养的主要方式。又如专用场馆体验, 是围绕学校科技场馆的设施设备展开的体验方式,科技场馆功能定位为“科学课堂的延伸高地”、“科技实践的探索阵地”、“科技知识的扩展平台”、“科普教育体验基地”, 力求让场馆的教育价值在学生体验中得到充分彰显。

(二)系统建构,形成开放化的课程形态

一是显性科创体验课程。包括场馆体验课程、素质超市课程、闲暇行知课程、学科对接课程、专项体验指南、自编科普读本。如场馆体验课程是根据科技场馆设施设备而开发设计的课程, 针对不同年段学生的科技场馆体验项目, 让每个学生能对一个项目形成持续性的思考与探索。 素质超市课程是根据各个科创社团活动开发形成的课程, 在每周素质超市时间,开展一小时体验活动。

二是隐性科创体验课程。包括学校科技场馆、校园环境氛围、自主媒体环绕、科技节日集会、社会实践活动、各种科普读物等。 如学校科技场馆内“只言片语”问号箱、“刨根问底”问题树、“质疑提惑”问题卡、“心动行动”体验卡的设置,赋予设施设备教育性和儿童色彩。

三是立体开放,彰显课程体系的优势。推进体验活动课程化,转化为学校意志,在内容、时间、人员、管理、评价等方面,以及行政推进与学术推进有机结合,给予基本的制度和机制保障。

提供多元化的体验方式和丰富的课程内容,为课程多途径实施提供自主选择的可能。 在课程框架里,引领学生开展了解性的参观、沙龙式的质疑、操作性的解密、主题化的探究、竞技式的感悟、发现式的观察、拓展性的阅读等多元互动体验活动。

三、有序实施,彰显科创体验课程价值

(一)科创体验课程的操作实施

我们在实施科创体验课程中,形成了“24136”操作系统。

“2”种流程,即显性科创体验课程和隐性科创体验课程实施模式。前者基本流程是:泛化体验生疑—聚焦问题质疑—深度体验释疑—追问强化体验。 遵循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质疑提问——猜想假设——制订方案——观察实验——解释验证——得出结论,即根据课程设置内容,引导学生在广泛体验的基础上提问、质疑,聚焦感兴趣、有科学价值的问题,制定体验行动方案,独立探寻、合作探究,多渠道多方式体验、研究,提出谨慎结论,进行小组和全班汇报,引发学生再度质疑、追问和新一轮的体验活动。

“4”种策略,弥补学生科学学习的短板。 针对学生“兴趣少、质疑少、追问少、实践少”的科学学习问题,提炼四个针对性体验策略:趣化策略,把体验活动变成儿童喜欢的活动,变“无趣”为“有趣”;质疑策略,启动“每日三问的六年六千问”活动,变“无问”为“好问”、“放弃”为“追问”,通过不断激励、固化,让提问追问成为一种常态;留白策略,给足学生思考和实践时空,变“仓促”为“从容”;动手策略,鼓励学生既做“君子”又做“小人”,既要动口又要动手,变“等待”为“行动”。

“1”个系统,形成自主管理网络。 着力班级普及体验、年级兴趣体验、校级提高体验、家庭亲子体验、社会实践体验等五类体验板块组成的自主管理系统。

“6”支队伍,突破课程实施瓶颈。建立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协同教师、志愿者、专家团队、学生团队等六支队伍,形成专家指引、同伴互引、师生齐引、内外共引的引领模式,解决全员全程全面卷入研究的“瓶颈”问题。

“3”类评价,驱动课程良性循环实施。 在科创体验课程开发实施中,形成课程满意度测评、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标准与测评指标三类评价, 直指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科学探究能力、科学知识三个维度,直指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二)科创体验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分析

一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整体水平得以提升。 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科创体验课程中, 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思维、科学态度与精神等科学素养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学生科学素养等级结构呈优化趋向,优秀人数增加和合格、待提升人数的减少,学生科学素养总体水平有了大幅度地提升。

二是学生行为与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科创体验课程实施三年来,“我要发言”、“我要补充”、“我要质疑”、“我要反驳”的稚嫩童音,时常在学科课堂和校园响起,民主、理性、质疑、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之种,在悄然中被唤醒和萌芽,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和现代发展打开了一扇窗。

四、建设实践,反思课程问题明确努力方向

在实施科创体验课程的过程中, 一些问题值得深入探究:以课程理论、科学素养理论为支撑的理论架构与统领不够;师生全面全程卷入的深度、效度,以及实施统筹需要加强; 师生人文素养培养需要加强。 这正是我们进一步实践科创体验课程新的关注点和生长点。

编后点睛: 以科创体验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奠基儿童现代发展。双林小学针对科创教育价值取向偏位,学生兴趣、质疑、实践体验不足症结,系统开发实施科创体验课程,尤其是“48”体验方式和“24136”的操作系统,带来了科创体验课程之于儿童科学素养培养、创新潜能开发丰厚的教育价值。

猜你喜欢
科创科学素养场馆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