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有或,罗 洪,冯小燕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福建 福州 3500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职学生价值观的认同和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我国校园文化建设,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以育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在积极推进,崇尚公正文明,鼓励学术创新的氛围初步形成。但是,我们清醒地看到,随着社会深刻的变化,面对各种思想观念、价值冲突、利益多元、不同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产生全方位的影响,高校出现了一些文化失范的现象。
富有理想是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少大学生在竞争的压力下容易产生理想信念模糊,认为理想太远,是虚幻的,又难以把握,因而只有“现实的”才具体、实在,这种重物质实惠轻理想目标的现实主义、功利主义倾向,使他们更多关心自我利益和眼前利益、自身的发展状态和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考证热”、“考级热”、“考研热”高潮不退,其本质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缺少提升精神境界的内在需求。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道德品质。然而,以往校园精英文化正在走向大众化、世俗化,一些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现象严重,转而追求时髦的“酷文化”、失范的“性文化”、失控的“网文化”和低俗的“厕所文化”、“短信文化”、“日租文化”等,这不仅削弱了主流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污染了校园的精神环境,而且严重阻碍了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和美好人格的塑造。
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增长正迈入消费社会,并且日益成为世界体系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追星族”、“时髦族”之中,开始学会“与国际潮流接轨”,学会消费时尚,引领消费潮流,大学生的这种消费观反映出对生活现状的价值取向。随着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大学生陷入过度消费的误区,不断地追求高档,无止境地向往名牌,商业银行在高校推行信用卡受热捧就足见大学生中弥漫着严重的消费主义情绪。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利益主体多元化,当代大学生必然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和自身利益选择自己的行为,崇尚自我设计、自我判断、自我发展,导致价值取向错位,没有真正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命运结合起来,遇到问题总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在具体的行为方式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注重个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诉求,常常把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具体目标上,逃课兼职、考试作弊、恋爱同居,甚至精神麻木,对人不关心、对事不感动。
当代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冲突既有社会方面原因,又有个人因素;既有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也有家庭教育的问题。
1.市场经济冲击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各种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格局的多样化,人们思想的独立性、多变性不断增强,选择性、差异性明显。一方面促使人们眼界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活跃,选择更加多样;另一方面传统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受到冲击,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更加复杂化,价值观上更加多元化。导致一些学生认为市场经济讲求利益、崇尚个性,因而歪曲甚至抵制学校关于“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难以形成共识。
2.多元化的价值观消解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地位。当今世界正处于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而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社会转型、价值观重建的关键历史转折时期,来自本土的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不同信仰扑面而来,加之西方国家推行“软实力”战略,宣扬所谓的“普世价值”等西方思潮,两股思潮叠加,冲击和排斥着我们积极倡导的主流核心价值观如集体主义价值观、为人民服务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态势。当代大学生就是在这样价值观多元化的客观环境中成长,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学校到学校,既没有社会经历,又没有辨别能力,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在西方强势价值观宣传影响下极易接受其观点,理想信念容易发生动摇。因此,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化混乱为统一,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3.网络极速发展下现实核心价值观淡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交往方式,也深刻影响着当代高职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境界。一方面它以无时空限制、方便快捷、海量信息等特点给予大学生丰富的知识与精彩表现个性的独特舞台;另一方面它以“人机交往”的方式取代现实的人际交往,促使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削弱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网络中海量的鱼目混珠的信息,可能误导学生对现实人生正确的价值判断,导致现实核心价值观的偏离。价值选择的迷失,又极大影响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如何扬长避短,发挥网络的正能量,引导大学生健康使用网络已是当务之急。
1.多种教育力量尚未形成合力。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构成对价值观施以影响的有社会、学校和家庭三大力量。但目前三种力量尚未形成教育合力,表现在:社会方面,一是新闻媒体天天在报道好人好事、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等事迹,传播着社会正能量,给学生以正面的教育和感染。二是不少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有意夸大渲染道德领域的失范、经济领域的失规、政治领域的腐败、生活领域的奢靡等不良现象,这就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学校方面,高校作为育人的场所,必须以加强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为使命,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遵循教育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家庭方面,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特别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因素,然而改革开放、市场化和独生子女政策,许多家长对子女教育和成长日趋功利化,他们要求子女是“唯分数主义”,对学校开展的德育等实践活动不予理解、鼓励和配合。以上三方教育力量,各行其道,最大的症结是尚未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2.学生自身存在主体价值追求的缺失。高职学生学习基础有差异,但动手能力强、个性化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主体意识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强,社会参与意识、公平竞争意识、效率观念等现代价值取向突出。凡事“以我为中心”,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发生冲突时,往往先考虑个人利益、眼前利益,彰显个人主义倾向;二是价值目标功利化。在学习与技能训练上,重专业技能训练轻为人处事之道,重眼前利益轻长远考虑,盲目推崇功利价值,过分注重实用主义。三是价值行为知行不一。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诸多内容有高度的认同感,但具体落实到行动时,很多学生难以真正贯彻践行。他们拥护正义与平等,但实践中独断霸气;他们推崇法治与秩序,但学习中难以自律;他们高调爱国与奉献,但生活中却无具体行动。可以说,当代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知行矛盾相当突出。
3.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在许多高职学生的心灵深处,崇尚美好的理想,也有不俗的壮美的人生规划,他们希望社会公正廉洁,人际交往和谐,能凭自身的学识、才能向上游动,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然而现实生活中拼爹、投机等各种不良现象又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使他们困惑、彷徨,是去追“梦”实现理想?还是迎合现实!他们在实现的人生抉择中,很容易迷失方向。
校园文化建设大体包含校园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内容,其中,精神文化是整个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居于核心地位,它激励和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并以强大的精神内驱力推动学校的发展。
大学之精神在于育人,育人之精神在于教导明辨是非,树立批判精神。为此,大学教育必须崇尚创新、追求真理,积极倡导理性的批判精神。一是对传统文化批判基础上的继承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民族精神的精华,是中华民族自强奋进的精神支柱。在对待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既反对不分精华和糟粕全盘肯定的文化复古主义,又反对否定一切的历史虚无主义。只有正确认识和对待民族传统文化,才能提高青年学生的精神境界,塑造健全的人格,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文化的精髓。在中国日益开放正大踏步走向世界的今天,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特别要注意西方国家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他们通过书籍、影片、网络等媒体方式隐秘化、多样化地在青年学生中加以渗透,在获取商业利益的同时,又进行文化扩张和意识形态的灌输,容易使部分青年学生陷入民族虚无主义的误区。因此,教育者要教育学生勇于树立批判的勇气,提升睿智的批判能力,旗帜鲜明的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弘扬什么、摒弃什么,吸收什么、抵制什么的正确立场和态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
创新就是敢于批判、怀疑和表达自由的个性,敢于抛弃旧事物旧思想、创立新事物新思想的智力特征、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道精神、人格理想都重视现实的理性态度和快乐进取的实践精神。时下,在打造校园文化精神时,应注意把握科学性与时代性。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创新组织的领导系统、创新教育教学系统、创新活动系统和创新保障激励机制,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勇于挑战权威、终生探求知识的品质,发挥人才智力优势,造就学生推动理论创新、学术创新、科技创新、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创新,打造高品位的创新文化和特色鲜明的校园精神,培养出富有前瞻性的不辱名族振兴使命的复合型人才。
人文精神是一个人的灵魂抓手,是人本精神。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导师生自觉加强人文素质的涵养与提升。而我国目前高职教育中还是沿用培养“专才”的教育模式,文史哲等通识教育比较缺乏,忽视对中国文化、历史、哲学等社会科学的系统学习,这种重科技、轻人文,片面追求技能或技巧的学习倾向,导致学生学习目的功利化,学习方法的简单化,使学生严重缺乏道德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实际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所折射的正是亮丽的人文光辉。
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活力源泉,价值观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发展方向。
我国社会存在多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已是客观事实,思想多元表明社会的开放程度提高,反映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在个体价值观呈现出多样性、分散性、物质性和层次性特点中,必须凝聚、提炼、升华和培育核心价值观,中共十八大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维度提炼、总结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主流价值观在培育过程中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各级宣传组织尤其是高校教育者一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不动摇,在教育策略上,教育者要注意先进性和学生价值观的层次性的特点,因材施教,从而引导大学生走出价值选择的误区,使他们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取舍;另一方面,要正视学生价值追求多样化的趋势,善于包容和创新,在创新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合力和凝聚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鉴别、整合和引领校园中的多种思想观念,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学生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在尊重价值多样性、思想多元化和差异性中坚持一元化主导和多元化包容的辩证统一。
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从小到大持之以恒细心的培养,因此需要改变当前“速成”的教育模式,建立现代教育的载体和机制。一是建立小学—中学—大学联动教育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分阶段实施培养目标,在小学、中学、大学分别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并使之落到实处。如果小学、中学阶段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目标扎实推进,大学阶段的教育就容易实现。二是建立学校—社会的联动机制。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要发挥社会组织和机构的功能,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和监狱、戒毒所等社会资源,围绕主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接受社会大课堂的熏陶或警示,不断提高学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免疫力”。
在网络时代,以微博、QQ、微信等新兴传播媒体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发挥着越来越特殊的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除了运用校园文艺形式和报纸、广播、橱窗等传统媒介外,更应当充分发挥并运用网络、移动通信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新兴传播媒介,通过多种途径发挥网络的开放性、渗透性优势或定位,选择贴近学生思想特点和生活实际的教育主题,建立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交流的有效信息共享平台,不断推进高校网络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扩大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覆盖面,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通过耳濡目染加深认识和理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占领学生舆论的主导权,达到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要靠教育来说服,更要构建高校系统的培育核心价值观工作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这种评价和激励机制包括:一是对学校组织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对于学校组织的评价主要以教育主管部门、家长和社会包括其他学校、相关企事业单位、新闻传媒等组成的综合评议组为评议主体,侧重于评价学校对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对教职工的教育和监督以及工作开展的成效等内容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二是对教育者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对于教育者的评价则以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组成的评议组为评议主体,侧重于对教职工以身作则情况、教育方式和效果等内容的评价;三是对学生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以教师、家长和其他学生组成评议组为评议主体,侧重于对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行为表现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包括学习态度、遵纪守法、助人为乐、参与社团活动等。对于先进的典型教育主管部门、高校、要进行逐级表彰,使价值观教育由软到硬、由虚变实,内化为教师、学生的自觉和自律行为,进而使高校中的道德失范现象得以遏制,使校风、教风、学风得以净化。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12-11-18.
[2]姚宏伟,李世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大家,2009,(9).
[3]张 青.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途径研究[J].理论观察,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