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并济”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2014-04-17 07:05曾艳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6期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者大学

曾艳

随着高校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大学教育管理模式随之发生了变化。要想让大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就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管理。为此,高校要建立起具有本校特色的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不是一味的制度化和人性化,而是二者的结合,即“刚柔并济”。

一、目前大学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泛伦理化思维导致管理力度的缺失

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可以看作现代大学发展的源头,经过时代的变迁,大学的内涵、形式和理念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学开始逐渐适应现代社会,并不断进行多方面的创新和改革。处于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大学校园教育管理中泛伦理化思维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个人中心主义倾向的形成。

伦理的含义是指处于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最基本的、关于爱及一般普遍法则的规范。这种规范的形成不是依靠强制性约束形成的,而是基于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感情约定俗成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道德水平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伦理化与时代的发展相关,我们应该站在时代的角度,用审视的态度不断思索人本性问题。就伦理化思考方面来说,这是一种进步,但如果这种伦理化在现代大学中广泛应用,是非常危险的。在大学管理中,教育管理者往往打着伦理化和人性化的借口对学生放任不管,对他们的错误行为和学校不规范的制度也置之不理,导致大学教育质量下滑,学生学业荒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受到影响。与此同时,泛伦理化的管理模式在大学教育管理中的蔓延会造成学生个人中心主义的形成。面对这些问题,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一定要看清泛伦理化的实质,理性对待伦理这一问题,并将其正确地、创新性地应用于现代大学教育管理中,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制度保障。

(二)大学学术氛围不足导致教育软管理

如今,随着大学教育的大众化,大学不再是学术型高等学府的代名词,而是变成了开放式、具有广度而缺乏深度的学习场所;大学也不再是学生吸取知识的圣地,而是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缓冲地带。放眼今天的大学,大部分校园中各种广告遍布宣传栏,商业化不断增强,大学正逐渐失去知识的魅力和感召力。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大学的学术氛围越来越弱,最终导致大学教育软管理。这是违背大学教育宗旨、背离“象牙塔”真谛的。

(三)大学教育家长式管理导致人性化缺失

大学教育中,教育管理工作者一般都采取家长式的管理方法,站在绝对对立的角度向学生发号施令,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服从和接受,不能提出任何质疑,应有的诉求没有合理的渠道得到满足,最终导致青春期的学生逆反心理的出现。这是由于在大学教育管理中,教育管理工作者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和角色,未能对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最终导致管理效果减弱、失效,甚至适得其反。这种人性化缺失的管理模式,是无法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

二、“刚柔并济”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建立的意义

“刚柔并济”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建立是学校正确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可以有效保证大学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潜力,既把握住了制度的严肃性,又把握住了人性的柔性和弹性。总的来说,“刚柔并济”的大学教育管理是学校管理制度能够顺利推行的前提和保证,它可以使得管理中严厉的规章制度结合人文性,充分得到广大师生的支持,真正有效发挥其作用。这种制度作用的发挥体现在激励作用的实现效果方面:一方面是对广大师生的制度约束,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引导和创造力的激发,二者结合可以帮助大学实现改革的目标。

“刚柔并济”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是一种灵活的管理机制,同时也是可以实现效果最大化的管理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获取知识,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让他们形成共同的、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彼此合作实现团队力量的最大化。这种力量可以实现学校的良性循环,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刚柔并济”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大学本位的正确思考是构建“刚柔并济”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前提和基础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教育已经进入一个大众化、商业化的发展阶段,大学教育管理应该更加贴近社会和生活,才能培养出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大学本位思考可以让教育管理工作者正确构建大学教育管理模式,依据培养各种素质共同发展的理念,倡导合理的人性教育。另一方面,教学和科研是大学的两项基本职能,然而,近年来我国高校却出现了“官本位”的现象,这种现象正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并逐渐渗透到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等多个方面,导致高校滋生了学术浮躁之风,学术精神逐渐缺失,科研气氛逐渐减弱。大学本位思想的回归可以有效控制这种现象,让其逐渐回归到学校的办学宗旨——“学本位”。这种大学本位思想可以不断提高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发展水平,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倡导大学本位的思考,就是要把学术型教育、素质性教育、研究型教育、创造性教育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理性思考是构建“刚柔并济”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关键

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在不断变革和发展,其内涵呈现出扩大化的趋势,其中包含了社会性、生活性等因素。如今的大学不再单单是高等学府,它越来越像是一个融合了各种社会因素的集合体。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学的基本职能是对学生传递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开拓学生创新思维以及提升学生基本素质等。这些职能的实现,必须用大学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来教育和管理学生,使之成长为社会所需的有用人才。

随着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人数剧增,大学生素质出现高低不齐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教育管理走入误区,一味地让大学生接受大众化的教育,放任学生,让其自由发展,使大学成为大众文化的培养场所而非社会精英的培养场所。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精英教育的培养应该逐步成为大学发展的宗旨,只有实施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才能让学生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都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组成部分。大众化高等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研究型大学的主要任务应立足于精英教育。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就要求高校在国家推进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总体形势下,更加重视精英教育。

当前许多高校出现了一窝蜂地追求大而全的教育的现象,导致高校办学模式、办学结构趋同化。针对此问题,高校要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根据自身特色来选择发展道路。因为在大学发展过程中,特色是其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学特色来源于大学的本质和规律,只有遵循大学的本质和大学的发展规律,大学才能办出特色。大学特色不会自然形成,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学要形成特色,必须在正确的办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不懈追求、长期积累,经历一个从探索到实践、从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到高级的渐进的过程。

(三)明确构建“刚柔并济”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目的

面对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的变革,构建合理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刚柔并济”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对于未来大学教育管理工作来说显得十分重要。大学刚性教育即制度化教育自身存在很大的张力,体现了大学研究型的严谨风格。这种严谨不应该随着大学的发展而失去,而是应该继续保持。这种严谨风格可以帮助大学生端正学术研究的态度,遵循学术研究的原则。首先,大学教育管理者要以这种制度为依据,做出科学、完整、理性、灵活的课程安排,使自然与人文、社会与科学、文化与艺术等都能够有机结合,保证课程的实用性。但是,这种实用性并不是刻板地强调,而是灵活地运用。其次,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中重要的成长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基本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此阶段的教育管理者的管理作用和引导作用对学生而言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大学教育管理者,一定要掌握好制度管理的刚性,让学生端正态度,把握好方向,调整好心态,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快速成长,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最后,大学教育管理者自身还要严格遵守管理制度,为学生做好榜样和带头作用,同时,还要用严谨的态度对待大学的建设和教育,为学生创造舒适、健康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刚柔并济”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强调教育管理者既要掌握好制度的张性,又要发挥人性化管理的韧力,确保真正做到在教育管理中体现大学生的主体性。制度性主要体现在课程的设置和大环境下严格的学业管理,相应地,人性化管理主要体现在具体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随着生理和心理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很多事情都有了主见,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为人处世方式,特别是针对自己的大学规划,更是多样化。大学教育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要针对这些问题确立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做到惩罚具有弹性、引导具有张性、管理具有分寸,尽量减少与学生的摩擦和对立。与此同时,管理者还要学会与学生换位思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疏导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引导他们多角度地看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真正把人性化管理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构建“刚柔并济”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在新时代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种管理模式的探讨和尝试充分体现了大学的严谨和活泼,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的教育职能,推动大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在“刚柔并济”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下,作为大学教育管理者,要做到制度化与人性化的合理结合,真正实现“刚柔并济”的管理,促使大学事业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人性化管理者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