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复璁的阅读观念与实践

2014-04-17 06:48:43
嘉兴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阅览室新书旅行

朱 峰

(嘉兴学院 图书馆,浙江嘉兴314001)

蒋复璁 (1898-1990),字慰堂,浙江海宁人,清代海宁著名藏书家蒋光煦曾孙,是中国尤其是中国台湾图书馆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之一,在图书馆领域奉献了60余年,留下了 “筚路蓝缕三建国立中央图书馆”“抢救珍刊典籍及中华文物瑰宝”“推动出版法修订”等彪炳史册之功绩,被称为“从一而终的图书馆专家”[1]。一生著述颇丰,有 《图书馆》《图书与图书馆》《珍帚集》《珍帚斋文集》《图书分类法》等相关专著以及150余篇①该数据参考于《蒋复璁先生相关著述年表》(刊于《蒋复璁口述回忆录》)及《蒋复璁先生著述年表》(刊于《蒋复璁先生百岁诞辰纪念文集》)。图书馆学论文,在图书馆管理与发展、图书馆服务与教育、图书馆员教育等方面有深刻的见解,细细梳理、研究其论著,发现蒋复璁在 “阅读”上也有独到的见解。

一、蒋复璁的阅读观念

(一)开卷有益—— “有书总比无书好”

蒋复璁认为从一个国家的藏书量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文化程度,从一个国家的阅读气息是否浓郁可以看出这个国家是否在进步、社会是否安定。书是精神食粮、是知识的源泉,我们可以从一个国家藏书的数量来评判这个国家的文化程度。[2]

高校夜间部注册的踊跃、公共图书馆阅览的拥挤、早晨在公园内浓厚的读书气氛,这些都反映着国家的进步、社会的安定。[3]561

这一观念与当前阅读界朱永新先生的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以及邬书林先生的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活力和竞争力的”观点异曲同工。

基于对 “阅读重要性”及 “有书总比无书好”的认识,蒋复璁在任台湾 “中央图书馆”馆长之时,以 “先解决有无”的思想来进行图书馆的文献建设,采取诸如多途径广泛搜集文献、大量影印旧书等措施来充实馆藏,如收集了大量官方文书及公报,影印了宋刊本 《昌黎先生集》《晦菴先生文集》《南轩文集》、元刊 《四书集义精要》、元覆宋世綵堂本 《孟子赵注》等,以影印 《四库全书》最为著名,总计影印 《四库全书》221种近2 000册,换取了大量国外书籍,且大大提升了 “中央图书馆”在国际间的知名度。

“有书总比无书好”这一思想究其根源是受父亲蒋方夔藏书思想的影响。蒋方夔,清代海宁著名藏书家,其藏书思想以 “实用”为原则而不像其先辈讲究版本,曾用家藏的陈鱣禁书题赞的张沧水遗像换取了新出版的钱牧斋 《初学集》《有学集》,当时还在就读的蒋复璁颇不赞同,但父亲认为 “书籍可读,书画不能读,与其留幅画,不如藏一可读之书,无论木板或铅印,有书总比无书好”[4]。在《我与中国的图书馆事业》一文中,蒋复璁坦言,父亲的这一藏书思想正是他主张大量影印旧书、纸张差点也没关系,要先解决 “有无”问题的原因。

(二)旅游阅读——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除倡导书本阅读外,蒋复璁尤倡导 “旅行阅读”,认为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因为百闻不如一见,“太史公周游天下名山大川,发为文章,汪洋恣意,古今绝调”[5]610。在交通便利的情况下,则更应该亲历观察,光是书上所得总有纸上谈兵之不切实际之感,当今时代要周知一切,非旅行不可,且如 “开卷有益”一样,旅行总是有益的,不管旅行的目的是出自于业务、学术或消遣、调养。尤其是去边疆旅行,不仅可增广个人见识,对于国家更有莫大的影响,因为 “国际间的纠纷,大多起于边疆,有的国家疆土辽阔,一切政治风俗不同,如不到边疆,不能知道,也不能认识其危险性”[5]611。并举了德国在一战后的例子来说明国民到边疆旅行的重要性及公共图书馆于此的责任。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最感受威胁的是东邻俄国,所以,当时德国政府颇鼓励人民至东部旅行,甚至要大学生有一学期转在东部大学读书,要他们认识东部的情形。当时德国的民众图书馆Vol ksbibliot hek都编有一种目录—— “我们的周围”,要人们知道自己国家的周围有哪些国家,什么情形,注重选择四周边疆及邻国的历史、地理、社会等图书的收藏,因为欧洲的国家疆域犬牙交错,情形最为复杂,这是有他的需要的。[5]611

蒋复璁认为公共图书馆应肩负起鼓励民众旅行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提升到了 “是执行国家一种政治的及经济的政策”[5]612的高度。要指导和鼓励民众旅行,则要先从教育出发,让民众知道 “为什么旅行,如何旅行”,并且这种教育要从小抓起。对此,蒋复璁明确提出:应以 “举行儿童读书旅行的比赛”的方式来培育儿童对旅行的认识与热爱。如出这样一个题目:由台湾出发,经过美洲、欧洲,回到台湾。要求孩子根据此题的要求做一次虚拟旅行,准备好所有可为儿童用的有关地图图书,叫儿童依次阅读并指出旅行路线。谁先完成者,予以名誉奖励。这是利用儿童好胜的心理,用竞赛来鼓励读书,实际是鼓励旅行。[5]610-611

(三)儿童阅读——阅读要从儿童抓起

蒋复璁认为,一个人能否成才,最紧要的是看其能否读书,[6]614而培养读书最好的时间则是儿童时期 (小学时期或者幼儿园时期),在其与图书有接触时就该进行,因为阅读习惯要从小养成,否则,长大后就无法适应 “日渐丰富的质量及千变万化的速度之学问”[6]615。

对于如何培养儿童阅读,蒋复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方法。

一是要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此项最重要。因为兴趣一旦产生,儿童就会 “自动去阅读”,从而养成阅读的习惯。如何激发兴趣?可以让儿童去书中找寻答案,比如欧美在儿童上地理课时,令儿童去字典、地图上找解释、方位,了解当地的物产,让儿童在查阅过程中获得乐趣,从而懂得书本的作用。这是一种让儿童在阅读中找到成就感、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的好方法。

二是阅读引导要适合儿童的心理及需要。蒋复璁认为,像课本之类仅是叙述事实的书籍是不适合儿童阅读的,因为从感觉上来说,儿童是以直觉为主,此类书呆板乏味,容易产生厌恶感,且大量的事实教育,对于缺乏基础和系统观念的儿童而言,犹似填鸭,会阻碍儿童的想象力。所以,应该选择多样化、充满想象的儿童读物来引导儿童阅读:如科学及冒险故事,可以启发儿童的独立创造性;再如神仙故事,可以引起儿童的幻想。

三是成人与儿童共同阅读、欣赏。儿童具有善于模仿的天性。“见贤思齐”这种人类模仿的行为是在儿童时代养成的,而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暗示使其自动模仿,所以有许多读物,成人与儿童可以一起阅读、欣赏,成人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将有教育作用的东西暗示给儿童,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品性,如在欧美,《圣经》及 《天路历程》等就是较适宜成人与儿童共同欣赏的图书。

二、蒋复璁的 “图书馆阅读推广方式”

“阅读推广”是近年来图书馆界、阅读界的新词,各方的讨论、研究非常热烈,涌现了一大批阅读学研究专家,如提倡 “大阅读”的徐雁教授,提倡 “快乐阅读”的甘其勋先生和李超平教授,还有提倡 “经典阅读”的任继愈、南怀瑾、王余光、邓咏秋学者等等。但何为 “阅读推广”,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有学者认为,阅读推广即 “推广阅读,就是图书馆及社会相关方面为培养读者阅读习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提升读者阅读水平,并进而促进全民阅读所从事的一切工作的总称”[7]。蒋复璁所处的年代,尚无 “阅读推广”一词,但其对如何提高读者兴趣、培养读者阅读习惯、提升读者阅读水平等促进阅读的方式方法有自己的见解,如大量开设阅览室、书籍展览、流动书库、编制书目等,并以大量开设阅览室、书籍展览为主。

(一)大量开设阅览室

当时的台湾已经实行义务教育,学生的增长速度快得惊人,因此,学校的师资、校舍等硬件设备远远跟不上形势,于是小学的初级班采用二部或三部减少授课时间,不上课的学生只好在院子及走廊里玩;初中部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只好采取日夜开班的措施。当时的家庭能给予子女单独书房的很少,而中学的图书馆条件亦有限—— “台北一个五千学生的中学,其图书馆仅有七桌十六椅”[3]562,于是,不上课的学生无处可去。针对这种情况,蒋复璁认为大量开设阅览室是弥补学生读书、提高阅读水平的最好且最经济的方法。

对于小学生而言,添设儿童阅览室是唯一补救阅读的办法,以便让那些没课的学生也有读书的地方。具体办法是参照美国的做法,小学生在儿童阅览室中,由管理人员准备材料,配合上课,启发儿童。这种方式能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两个儿童阅览室管理员可以招呼数百个小读者”,还能养成其自动读书的习惯。[3]561对于中等教育而言,中学和公共图书馆都应设立青年阅览室,不仅使得那些没上课的学生有阅读的去处,而且那些无法升入中学的青年也可得到补习的机会。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当时台湾拥有图书馆的也仅有少数基础较好的大学,故而,蒋复璁认为当务之急,还是开设阅览室,使得人力财力都可经济地使用。

蒋复璁也提到了阅览室的选址与环境的布置。比如,儿童阅览室可添设在国民学校内,这样既可补助教育,又可减少儿童外出找寻阅览室可能发生的危险;并建议阅读环境要好,学生阅览室要宽敞,座位多,儿童阅览室内桌椅等屋内设备及四周环境最宜和谐优美,以适合儿童心性。

(二)书籍展览

蒋复璁认为,书籍展览可以让人们的感官直接接触,以促进人们的记忆,增强人们的意识,引起人们的兴趣,从而导引读者到图书馆去取阅展览的新书,也可能会进行更系统的阅读。展览的方式大体有新书、善本和专题展览三种。

一是新书展览。图书馆应该将新书的封面纸订在新书通告栏内,同时将新书陈列在阅览室内特置的新书陈列架上,任人取阅。这类似于现在图书馆常进行的 “新书通报”和新书展览。还可以学习美国鲍铁莫公共图书馆的商店式展览模式,在图书馆大门临街的玻璃窗中放置新书,从而吸引读者前往图书馆取阅。

二是善本展览。因善本珍贵,故应专门开辟单独展览室进行。蒋复璁认为,看一遍善本展览,就如同读了一部书史,对于图书的演进就一目了然了。他还特别提到了方志展览,其作为专题展览的一种,除可以让读者了解方志的流变与散布外,还能裨益于学术研究、认识祖国的锦绣河山,增加爱国情怀等。

三是专题展览。专题展览可以使得读者对某一科目、某一问题获得系统的印象。蒋复璁还指出了办好专题展览的要点,比如展览室要有总的说明和说明展览的意义,每本书都要配以说明片来说明本书的内容,尤其要指出书中的特别要点之处。总之,专题展览对于读者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三、重庆抗战文库——蒋复璁推广阅读实例

蒋复璁奉献于图书馆事业,在倡导阅读方面自然有众多事例,这由其在艰苦条件下设立、开放重庆抗战文库可见一斑。

1937年8月15日,日军袭击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奉命停止开放阅览;11月18日奉命西迁,于次年2月抵达重庆。一迁到重庆,蒋复璁即着手设立抗战文库,并进行开放阅览。该文库至1939年就已有一万余人次流通量。在1939年日军轰炸重庆期间依旧没有停止工作,在白沙大观山及新桥先后开辟阅览室对民众开放阅览。同时编印 《战时国民知识书目》,以书目方式向国民推介抗战书籍;因日寇飞机连连轰炸,便分别在南京、武汉、岳阳、长沙、宜昌、重庆等地携带油印机随时编印、随时分发,短短两年多时间就编印了27期。此外,又设民众图书馆、创流动书柜,分送给伤员阅览,为振奋国民抗战精神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结语

作为20世纪早期的图书馆专家,蒋复璁虽没有明确提出 “阅读”之观念,但其对阅读的看法融合在其著述之中,推广阅读之实践伴随于对图书馆的建设之中。本文对蒋复璁先生的 “阅读观念”之探析,不仅在于缅怀这位一生奉献于图书馆事业的前辈,更在于抛砖引玉。

[1]罗益群.从一而终的图书馆专家蒋复璁先生 [J].黑龙江图书馆,1991(6):65-66.

[2]蒋复璁.台湾藏书的鸟瞰 [M]//珍帚斋文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85:130-155.

[3]蒋复璁.图书馆在今日台湾的重要性 [M]//珍帚斋文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85:561-562.

[4]蒋复璁.我与中国的图书馆事业 [M]//珍帚斋文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85:620-630.

[5]蒋复璁.公共图书馆与旅行事业 [M]//珍帚斋文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85:608-612.

[6]蒋复璁.儿童图书馆的重要性 [M]//珍帚斋文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85:614-619.

[7]万行明.阅读推广——助推图书馆腾飞的另一只翅膀 [J].当代图书馆,2011(1):7-11.

猜你喜欢
阅览室新书旅行
原创童书阅览室
学与玩(2022年9期)2022-10-31 02:53:52
原创童书阅览室
学与玩(2022年8期)2022-10-31 02:42:14
原创童书阅览室
学与玩(2022年6期)2022-10-28 09:18:48
新书速递
新书讯
中华诗词(2019年4期)2019-11-20 03:34:01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新书推介
大社会(2016年3期)2016-05-04 03:41:15
小黑去旅行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