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跃 王世明
首先,既要尊重市场规律,又要发挥政府作用。市场经济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等诸多优势,但是,在市场机制条件下,受利益驱动,生产要素会向市场化程度高、生产基础好、地理位置优越、投资产出率高且快的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加快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也拉大了与其他区域间发展的差距。邓小平强调:“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更好地发展。”要真正让先富起来的东部地区带动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不通过政府协调,仅靠市场本身的自发性和道德的宣教是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实现的。国家在鼓励东部率先发展的同时,应该进一步落实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资金、技术、智力、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和照顾力度。但是,协调区域发展,不能再走回老路,不能通过搞平均主义或采取短期行政行为去拉平差距。协调区域发展更不能走上邪路,不能通过非正常发展的方式去谋求自身的发展。在中国,只能通过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调节两方面的作用,长期而动态地对市场秩序和市场分配结果进行修正,为区域协调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各区域通过自身的发展,最终达到区域协调发展,让人民走向共同富裕。
其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不同形式的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存、优势互补,最后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确保国有经济起支配性作用。但是,这种主体地位和支配作用是就全局而言的,是变动的,而不是说在所有的区域、所有的产业和所有的发展阶段丝毫不得动摇。中西部地区可以借鉴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经验,可以通过国有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社团所有制等多种形式实现公有制,可以采取租赁、承包、委托、托管等多样化的方式经营公有制企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创新力和影响力。但是,当前要达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目标,还需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只有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中西部地区发展才能更加繁荣。当前,在中西部地区,甚至要特别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在现阶段的发展,以促进地区快速发展。
最后,完善分配制度。当前,应该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以防止居民个体收入差距和区际间享受发展成果的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在个人分配上,各区域在发展过程中,一是要把以按劳分配为主和按资本、技术、知识、资源、信息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但又要合理控制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二是完善分配结构,既要坚持效率优先,促进经济发展,又要兼顾公平,促进社会稳定。为了防止收入差距过大,政府应该加强调节职能,在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在再分配注重公平。在区域享受发展成果问题上,一是工业应该反哺农业,东部沿海地区应该反哺中西部地区。二是应该根据市场价格机制确定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的资源、能源和农业产品的价格。在必要的时候,政府应该对相关产业给予价格保护。三是政府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加大基础设施、公共福利和环境保护项目等的投入、资助、补贴,让落后地区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让中西部地区人与自然关系和谐。
(李摘自《经济问题》2014年第1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区域发展战略调整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