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就业困境反思社会工作专业校外实践教学

2014-04-17 06:35李宾刘新荣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3期
关键词:社工专业教育

李宾 刘新荣

一、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困境

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催生了更多的社会工作领域和岗位,国家和政府也愈加认识到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发展的紧迫性,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然而,与此相矛盾的是,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却极其困难,特别是在内陆地区。在大陆社会工作最发达的上海,即使像复旦大学这样的“名门望族”,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率也不尽如人意;总体上讲,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在10%~30%,专业人才流失严重。①

社会工作专业就业困境形成的原因很多,从专业教育的角度,笔者认为,造成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高校现阶段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实践教育形式化的倾向。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相对落后,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也限制了专业社会认同度的提高,最终会严重阻碍社会工作发展的专业化和职业化道路。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闭门造车”,使得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二、社会工作专业现行实践教育模式及弊端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以培养社会工作实务能力为本位,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但在目前各高校开设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中,大多注重理论教育,实践课程通常仅占全部教学学时的两成多,且教学开展常流于形式。

(一)现阶段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

目前,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校内实验室进行的课内实验和实习实训课程,以及校外开展的实习活动。

校内的实验实训,主要是在校内的实验室进行。理论上,校内的实验实训能够帮助学生依据其学习的理论知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参与和进行,以巩固其所学的知识和技巧,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但事实上,实验室的学习仍然是一种模拟,仅使学生在感性上对专业有初步的认知,学生学习和提高专业能力,以及实际感知职业环境、薪资待遇等影响就业的关键因素仍然需要深入到社会的现实场境中。

社会工作专业的校外实习,种类繁多,理论上可以实习的范围广泛,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1.实习期过短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校外实习中,专业实习通常为1~2个月,而时间最长的毕业实习阶段,学生又忙于四处求职,往往刚熟悉实习岗位就必须离开,对专业形成的认识通常较为片面。

2.实习范围过于狭窄,可利用资源过少。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条件成熟的实习地点通常是街道办事处、养老院等机构,而这些机构工作对象特殊,事务繁杂,且薪酬较低。对于现在的学生——在家庭中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的独生子女来讲,无疑认为将来的工作范围就是这些机构,将来的工作就是和护理人员相同。从而在心理上形成抗拒,直接影响到实习态度以及实习的积极性。

3.实习地点距离学校过远。国内高校的“大学城热”导致部分高校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极大地影响了学校和教师组织实习的积极性,交通、住宿、安全等问题也打击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4.实习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学校对校外实习的漠视和监管制度上的漏洞,使学生在思想和态度上轻忽怠慢,直接影响到实习的效果。

(二)现阶段的实践教育模式制约了学生专业认同度的建立和提高

1.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缺乏深入了解。由于内陆地区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认同度低,学生在入学时对专业不甚了解;大学期间的教学和实践往往又使学生对专业的了解相当粗浅且多是悲观消极的信息。诸多原因导致学生对专业(职业)缺乏热情,无法调动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激情,更加剧了就业难的状况,引发学习和就业的恶性循环。

2.学生缺乏对职业前景的预期。在广东、深圳等社会工作职业较发达的省市,已经出台或正在酝酿出台关于社会工作人才薪酬待遇方案,在政府政策逐渐倾斜的条件下,社工人员的社会地位逐渐上升,平均薪酬逐渐上涨。但目前,我国社工的薪资普遍起点低,上升空间小,工作在福利院或街道办的社工,其收入甚至和护理人员差不多。对于要结婚买房、自力更生的毕业生来说,在社工领域就业无疑成为不明智的选择,因此,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对职业前景往往形成比较极端的印象:过于悲观或过于理想化。前者,往往选择直接转行;后者,繁杂的工作现实与低薪水之间矛盾,促使其把社会工作职业作为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的一块跳板。

3.学生缺乏专业价值观。社会工作职业以“助人自助”为宗旨,学生只有认同并内化了社会工作的价值,才能形成对专业的正确认识和增强学习兴趣。但是,事实证明,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历史背景和现行注重理论教学的教育模式下,理论教学的说教极易形成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实践教学的缺陷却导致学生对专业的片面认识,致使大多数学生认为社会工作专业“前途无亮”,因而矛盾、苦恼、丧失信心,浪费了大学的宝贵时光。

三、社会工作专业校外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家和政府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视和政策的倾斜,与就业率持续走低的矛盾的主要症结在于学校教育不能帮助学生形成对专业的正确认识。因此,专业教育必须致力于改革和深化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专业,服务社会,提升专业认知。

(一)积极拓展多渠道实习领域,弥补现行实习基地建设的不足

“实践教学作为现代高等教育中最能体现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②类型多样、覆盖广泛的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前提和保障。

目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联系较多、开发较充分的实践机构主要包括妇联和社会保障部门等地方行政机构以及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等院舍机构。而本应成为实习重要领域的特殊矫治机构如戒毒所和劳改所,以及非营利性组织如慈善机构和NGO等,却由于发展较为缓慢,无法提供较多的实习岗位,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获得和锻炼,社会工作专业应加强与此类机构和组织的日常联系,拓展其成为稳定的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机构工作能力,有效弥补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不足。

(二)与实习机构发展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构建稳定、持续的实践教学平台

在拓宽实习领域的同时,高校可考虑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尝试和探索与实习机构形成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发展其成为稳定、长期的实习基地。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开展全程的实践教育,通过大量的有计划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积累实务经验,把专业知识、技巧融入日常社工服务行动中,形成专业能力;有利于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索、练习,培养专业态度,增强社会责任,使情绪和思想更成熟,培养知觉行合一的专业人才;有利于学生接触广泛的现实社会生活,对专业动态及发展前景进行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发现社会工作的功能和意义,增进对专业的认同。

(三)探索和推行系统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按照西方社会教育委员会的要求,本科生教育项目要向每一学生提供最少400小时的实习指导,研究生教育项目必须安排至少900小时的实习指导。③现阶段,我国内陆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生的实习时数大多形式上达到了标准,但实习地点主要集中在校内,校外的实习由于各种原因流于形式。因此,加快国内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国际社工界的接轨,关键就是要改变目前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压缩理论课时,在实践教学中探索教学方法的革新,推行体验式教学。

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对低年级的学生,内容和范围可以依据理论课程的进度和内容有所侧重,并通过充分接触各种工作场景,建立对专业的初步感知和认同;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适当进行综合实践,包括在指导下参与具体的社工服务、项目与小组活动等;通过实践基地的持续、系统地体验式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社会工作管理与服务的具体事务,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方法与技巧,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并逐渐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以及培养学生的专业价值观。

(四)完善相关实践管理制度

在总结现行经验的基础上,必须完善相关实践管理制度,使之真正成为实践能力的培养平台与制度保障。

1.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实习基地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实践基地开发、使用与管理制度、实习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制度、督导和学生管理制度等。其中,实习基地及实习经费等管理制度可由院系主导进行,教研室则负责结合专业情况和实习机构的要求对学生的实习进程及教师指导作详尽规定。

2.完善现有的评价、监控体系。为避免学生脱离学校监管造成考核失真,学校方面应加强指导教师对校外实习的监督管理,同时采取学校与实习基地联合考核的办法,建立沟通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正实习内容,调整实习岗位,对学生实习做出全面、公正的评价,为表现出色的同学给予表彰,对具备一定情形的学生要求重修,并形成长效机制。

综上所述,强化校外实践教学环节,是加速推进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社会工作教育良性发展,解决社会工作专业就业问题的必然趋势。虽然在操作上,存在着经费、安全、监控、有效评估等问题,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是应积极地进行尝试和探索,寻求解决相关问题的渠道和途径,充分调动和整合各方资源,深化社会工作专业与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融合,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其专业认知,同时增强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度和参与度,促进社会工作向更广泛的领域拓展,这是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当务之急和理性选择。

[注释]

①韩舒.社会工作“春天”背后的就业尴尬[J].观察与思考,2008(10):46.

②荣娥.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4):193.

③李飞虎.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的几点思考[J].社会工作,2009(2):28.

猜你喜欢
社工专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青春社工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