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公共精神教育

2014-04-17 06:35曲彦陈士勇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3期
关键词:精神大学生教育

曲彦 陈士勇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过渡期,市场经济的诱惑及各种社会思潮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公共精神是高校大学生基本素养的精神内涵,可以折射出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和精神面貌的好坏。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理想诉求和价值追求,不断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探索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的新途径,切实解决大学生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遇到的新问题与新矛盾,使其具备公共精神所需的思想、观念。

一、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公共精神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内在要求,也是衡量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尺度。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有效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意识和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缺失,必然会阻碍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的现实必要性尤为突出。

1.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正处在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思想极易受到各种各样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的冲击,使其偏离正确的思想轨道。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机遇与挑战并行,压力和动力共生,面对诸多复杂的社会现象,缺乏应有的鉴别能力的大学生,存在对公共精神理解不深刻和认识不正确的情况,特别是漠视并淡化对公共精神的追求。对公共精神的漠视和淡化,不仅直接影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将会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因此,重视发展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逐步确立、巩固和提升大学生公共精神意识,加强自身独立的人格精神和行为规范的培养,激发大学生树立远大的崇高的理想和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内在力量。

2.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是维持和推动社会主义主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性力量。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人的生活需要和社会需要而展开的。但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国家利益和集体观念,忽略对大学生的个人思想精神方面的培育,造成了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的匮乏。公共精神是“孕育于公共领域之中的位于最深的基本道德理想和政治价值层面的以民众利益和社会需求为依归的价值取向。它包含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公共利益和负责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社会价值命题”①。高校开展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这不仅与现实社会相结合,确保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还增加了新时期对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的内容,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在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把理论教育与社会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来对大学生进行公共精神教育,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不倦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社会发展中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和体制不完善导致社会公共社会领域出现的问题日趋凸显。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和关怀意识表现冷漠,只关心与自己利益相关的经济活动,出现道德迷失、精神迷茫和心灵动荡的现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更需要公民公共精神的培育。公共精神教育发展越好,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就越强。公共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精神面貌,维护社会关注的整体利益,强调公民共同拥有的平等权利和社会地位,标志着公民自我成熟和自我完善。胡锦涛曾经明确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②因此,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公共精神教育,有利于自觉遏制各种丑恶现象和克服不良行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二、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贫乏的原因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取得了一些成绩,大多数大学生具备了健康的公共意识和公共责任。但在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大学生主观认识能力存在偏差。作为社会个体而言,大学生思想活跃、愿意进行独立思考,但还不能全面深刻、准确地分析问题,对事物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中普遍充斥着对财富的追求,人们表达出强烈的享乐欲望,“金钱成为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甚至成了无数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尺度和人生意义的价值追求”。③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和社会思潮的冲击,大学生带着理想主义色彩面对现实种种情况与问题,时常处于波动、迷惘、抉择之中,有时主观认识会产生内在分裂,容易偏激、冲动,很难用理性思维处理和把握好社会公共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缺乏自律自控意识。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存在功利化、世俗化的严重偏差,当面对社会公共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时,他们主观上认为社会公共精神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没有直接关系,批判性思维多、建设性思维少,表现出极端自私的个人主义倾向和在行为上的知行不一。大学生公共精神主观认识能力的种种表现以其独特的方式质疑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高校教育体系的不完善。高校是大学生接受公共精神教育的主要场所。高校教育与公共精神教育的内涵具有相互贯通和一致性,但是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却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没有形成良好的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的氛围,也没有形成完善的高校公共精神教育体系。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高校教育工作明显滞后于社会实践的发展,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失衡问题。从教育内容上看,高校公共精神教育定位不清晰,没有明确的目标、规范的纲领和保证其实施的具体措施;从教育渠道上看,公共精神教育与其他科目基本上没有联系,高校公共精神教育过程比较单一,往往采取的是传统的照本宣科的课堂灌输法;从教育手段上看,高校公共精神教育过于生硬,缺乏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社会公共生活道德问题教育;从教育效果上看,高校公共精神教育过于依赖高校教师,没有严谨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考评。高校亟须改革教育体系,适当地让大学生了解当下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且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和矛盾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避免出现公共精神认识与公共精神行为相脱节的现象,培养与提升大学生公共精神意识,自觉践行社会公共精神规范。

3.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公共精神作为一项社会资本,是在一个国家和民族长期的政治文化演进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推崇儒家文化,使得封建社会家国同构、皇权专制的政治结构在中国民众心理结构中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崇拜权力和仆从意识的观念。在这种政治文化环境下,人们养成照章行事、逆来顺受的习惯,社会公共领域以私人领域的亲情和裙带关系取代社会公德的约束,对公共利益和公共事务表现出缺乏自律、平等、民主等公德思维和公共精神的冷漠态度,造成“家庭―社会―国家”的关系链条严重断裂。英国学者休谟认为,传统的中国人只讲自己小圈子里的道德——遵守家庭、朋友、熟人的道德规范,而一旦脱离这种血缘或类血缘的环境,到了陌生的公共环境中,就往往对公共秩序中应该共同遵守的东西熟视无睹。目前,中国正处在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国家与社会一体化的结构逐渐被打破,而新的价值观念尚未形成,传统政治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传统政治文化中公共精神基础的不足深刻制约着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中公共精神的存量,这对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起到了消极影响。

三、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的发展路径

公共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内容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并且与我国传统美德在某种方面具有相同的内涵,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在社会转型期和改革开放时代,对大学生进行公共精神教育,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生公共精神意识,是一个不断积累沉淀的过程,需要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探索符合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规律的新途径。

1.加强理论创新研究,构建坚实的公共精神理论支撑。良好的公共精神教育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基本导向。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应当加强基础的理论研究,公共精神的理论研究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当公共精神理论符合了公共精神教育实践要求时,才可以使大学生公共精神真正扎根生长。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价值体系逐渐弱化了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引领与整合作用,大学生公共精神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提出了理论难题。因此,公共精神的理论研究亟须加强和完善,不仅要挖掘符合现代社会公共精神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思想资源,而且也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研究成果,应当以培育公共利益为公共生活态度和行为取向的目标,提高大学生对公共精神的认同感,激发将公共精神理念转化为公共意志、公共信念和公共情感,这样才能为公共精神的思想和行为提供价值标准,实现价值引领和社会秩序的整合,帮助大学生做出正确、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大学生公共精神的构建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树立正确的公共精神价值观。社会实践不仅是提高大学生公共道德和公共行为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公共精神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的,需要经过不断地进行公共精神理论教育和积极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大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公共精神价值观,并最终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胡锦涛同志在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中,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应当向实践学习的希望,要求大学生努力成长为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也就是说,在加强公共精神教育,培养大学生公共精神意识的同时,应鼓励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依据社会生活和社会道德的要求,在社会实践的熔炉中锻炼成长、锤炼思想品格、提升能力素质。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复杂的转型时期,传统社会政治文化带来的观念影响仍未消除,高校应当努力开拓公共精神的实践领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奉献爱心,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了解社会、回报社会,深化对社会公共精神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增强大学生公共精神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意志品质,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公共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蓄积力量。

3.优化改善社会环境,开拓健康的公共精神成长土壤。公共精神教育与社会环境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制约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一个重要因素。中国传统社会中一直缺乏国民公共精神教育的社会环境,无法生成合理的公共精神意识。社会环境的本质和内容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的汇聚。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提倡公共精神的基石,是孕育和培养公共精神的沃土。社会转型期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面对如此复杂的条件,大学生的社会公共价值选择多元化,公共精神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就必须加强现代公共精神理念的宣传,积极主动地对公共精神教育进行引导,为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提供有利条件,使大学生自觉、理智地顺应社会发展方向,积极从事各种创造性活动。首先,建设公民社会,培育大学生的社会公共意识。公民社会是公共精神的载体。公共精神教育是大学生认识其社会地位,社会责任与社会作用的前提条件。建设和谐的公民社会可以培植和促进大学生公共责任与公共意识。其次,发展公共领域,增强大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公共领域是大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平台和载体,大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公共生活,才能互相传达合作、公平、平等、关爱的公共精神,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公共参与意识。最后,建立健全制度,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权利意识。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具体制度,如平等协商制度、合理化建议和校务公开制度等,为大学生公共精神的教育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提供大学生表达言论、参与公共事务的制度安排,增强大学生自觉守法和积极主动地关注、参与公共事务的行为特征,培育大学生团结、责任、民主、合作、政治参与等公共精神品质。

[注释]

①彭继红.公共精神生活管理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6.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10.

③宋绍柱.当代人财富观的畸变与失衡[J].学习月刊,2007(6):42.

猜你喜欢
精神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拿出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