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云
(南昌航空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63)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54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问题而形成的理论。它深刻地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创造性地解答了实践所提出的各种重大问题,是当代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总结,是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范式,也是当代中华民族主体性凸显的话语表述,有其丰富的科学内涵和体系特质。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首要特征就是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过程,就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就是一个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过程。这种高度的统一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贯穿并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根红线,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系统科学论述,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并凝练上升成理论,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及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体现体系的内容与形式的科学化和逻辑结构的科学化等诸多方面的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面对世界的发展变化,立足现实世情、国情、党情,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对这三大基本问题的认识程度和把握程度,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基本内容、创新程度、丰富程度和深刻程度。围绕这条主线形成的系列化的结论与观点,从实践到理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造,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和丰富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既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又承载着不同的社会现实,既各自独立,又浑然一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这个理论体系,内容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与内政、外交、国防以及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是构筑在中华民族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中的,它不断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实现具体化。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学科的最显著的特点。列宁曾指出:“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2]26-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是中国共产党从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从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中,把这一伟大实践中不断涌现出的各种先进典型、成功经验、思想养分和新鲜经验不断凝练升华而来的。
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表明,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共同推进的历史,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酝酿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于1982年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的开幕词中,邓小平同志庄严宣告:“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以恢弘的胆略和勇气开创了改革开放的崭新局面。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论、社会主义开放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这样一些最基本的观点和最核心的内容,都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摈弃了对经典理论的不合时宜的、僵化的、教条的理解,突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突破陈规、解放思想和锐意进取的精神,把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从公有制、计划经济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这些基本问题的解决,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种种弊端,使社会主义具有了生机和活力。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国内外政治风波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凝聚力量,提出并确立党的执政能力这个重大的时代课题,成功地应对并化解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回应和解答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就发展的深层危机和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视野,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深化改革与创新,在反腐倡廉、改善政风等方面,着力破解困扰发展的顽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描绘新的蓝图。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特定国度的特定发展时期为背景,它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无不深刻地体现着实践性的本质特征,是在不断校正与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内在的严密的逻辑结构,体现着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实践和理论双向互动的创新过程,形成了依次递进、不断完善的有机统一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作为理论生长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和检验的标准,把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际问题统一起来,把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作为主导价值追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目前我们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要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以及话语系统,展示其鲜活的民族的特色和时代特色,使其能够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这样才能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更是当代中国的主题。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人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经过社会主义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长期面临着西方国家的巨大政治压力和经济压力,面对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的繁重任务,解决好发展问题尤为紧迫。围绕发展这一主题,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在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开始找到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纠正了长期以来的“左”倾思想,不仅恢复了党的八大和毛泽东关于工作重点转移的正确论断,也为新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指明了方向,即为实现党的政治任务和总路线服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职责。1992年,中国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时刻,邓小平对我国和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始终保持着清醒认识,也充满着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这年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发表了重要谈话,指出:“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3]10-11之后,邓小平关于“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发展是硬道理”等战略思想,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邓小平还就科学谋划我国的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发展目标,明确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发展步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把发展问题与党的性质、党的执政理念联系起来,明确提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的重大问题,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更加求真务实,在扫清发展的桎梏和束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是对发展中存在突出问题的整体攻坚和涉险过滩,是对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积极回应。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等重大问题进行的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并取得的丰硕理论成果,使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发展目标层面上的根本归属,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发展上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价值取向,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鲜明地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4]1031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深刻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5]368在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则明确指出:“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来推动改革,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切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都应该被提倡,一切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都应该坚决抵制。
事实证明,一个理论能否凝聚民心,能否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根本问题在于它是否能够正确反映、实现、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发展中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爱民惠民的民本思想,才使得它能够深入人心。当前,世界上仍有30多万人处于饥饿、战乱、赤贫、基本生活品匮乏的状态,就是实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达国家也没有根本解决民生问题,而中国推进“民生为本”的思想起到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重大作用。正如专注研究现实政治的张维为教授在《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一书指出:“不管什么政治制度,最后一定要落实到‘良政’才行,落实到中国人讲的‘以人为本’、‘励精图治’才行。”[7]2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要以人民是否拥护、是否赞成、是否高兴、是否答应作为判断改革开放政策、措施得失成败的价值标准,才能充分体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更是我们事业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时期得以致胜的重要法宝。只有把发展性和人民性两者统一好,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正有效地指导中国进行更深层次的发展和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理论体系,这种包容性表现为开放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它不仅面向世界、吸收一切优秀理论成果,以发展自身的理论内涵,而且在与本国社会主义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没有失去自身的民族个性,而是创造出了具体化的理论形态,从而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又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使该理论体系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有着独特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从内容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基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而作出的理论创造,始终围绕和回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党”和“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有着深厚的中国特色。从形式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处处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和文化精神,它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土壤,散发着中国这块土壤的浓郁气息,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从制度上说,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际上没有可参考的模式,只能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探索,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该理论体系在民族性层面上实现了生产力前提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契合,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突破。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特色,表现为它不仅是当代中国建设、改革与发展实践的理论升华,而且是中华民族智慧、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当代传承,其折射出的中国发展特色的智慧和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有机结合,同时,又注意吸收借鉴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践履、反空谈的务实作风,重民、安民、富民的治国智慧,日新又新、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中华民族具有经世致用、实事求是、致力创新、知行统一的优秀思想传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唯人为贵思想,强调仁民、忧民、爱民、取信于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德所形成的“德主刑辅”“为政以德” 的德治传统。坚持这个理论特色,意味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和在融会、吸纳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中,不断推进这个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民族性是和开放性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一样,不是自我封闭的体系,而是开放的体系。它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善于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它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鲜活的、生动的、不断发展进步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以实践为依据,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形成了解决中国问题的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判断实际上指出了开放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这里讲的“发展”,是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推进和我们党对实践经验总结的逐渐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会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这里讲的“开放”,主要是指这个理论体系与人类文明成果的关系,它会不断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并且一直反对把人类的其他文明成果对立的自我孤立化倾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并在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下,坚持和平发展、和谐发展,与世界各种文明、各种社会制度和各种发展模式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8]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以科学的思维审视时代并积极适应世界形势变化,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吸收借鉴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种开放性视角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理论勇气和解放思想的恢弘韬略,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选择从改革开放初的生产力快速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再到当前的协调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西方先工业化国家的传统发展模式和前苏联发展模式的根本性创新。
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破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开辟、拓展并越走越宽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丰富、发展的。这种理论的开放创新更是立足于困扰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和矛盾。党的十七大要求全党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要求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的科学实质和三维境界。
尽管我们今天已经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但仍任重道远。在全球化的今天,仅仅关起门来自己搞建设已经不合时宜了,所以,我们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并在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下,认真地研究和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这样才能在世界之林既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又能跟上时代的大潮,既能保留民族性又能体现开放性。把中国放到世界发展的大舞台上,与其他典型发展模式相比较,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充分吸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要坚持借鉴与自主的统一,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意识形态建设的成功经验;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从社会现实出发,允许和提倡多样性文化的自由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健康发展。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这是我们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它既破解了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束缚,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既生动而具体地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生动而具体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赋予其新的鲜活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又根植于深厚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当前,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一系列新的实践课题需要研究、回答,一系列新的实践经验需要概括、提炼,一系列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回答。更需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不断总结和提炼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与世界各种文明、各种社会制度和各种发展模式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才能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才能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07-02(1).
[7] 张维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8] 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J].科学社会主义,2007(5):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