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剑
独立学院学科竞争力现状与提升
——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例
■郑 剑
许多学者把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分为环境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和学科竞争力。毋庸质疑,学科竞争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核心中的核心。这里所研究的学科竞争力就是以高校的学科作为竞争主体,在争取本学科发展的优势地位上所具有的能力与潜力,包括了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资金与设备投入、学科发展方向、相关学科支撑条件、学科建设与发展环境等,以及这此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所构成。作为新建的独立学院,能否在区域立足,能否获得优势明显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创建相应水平的学科,寻求跨越。本文以笔者所在的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例,根据其学科竞争力的优劣势分析,探讨提升独立学院学科竞争力的战略对策。
宁波市政府的投资基础 宁波市政府对学院的基础建设等方面投入近8.4个亿,为学院的办学创造了良好的开端,使学院在实验室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有足够的资金投入,集中精力抓好学院的。十年多来,学院投入1.9亿元建成各类高标准实验室55个,设备配置生均超过1万元。现有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重点专业1个、重点实验室(共建)1个、重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共建)1个,市级重点学科10个、品牌专业和特色(重点)专业10个、重点实验室4个、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1个,并建立了浙江大学宁波博士后工作站科研基地等。
根据地方需求设置学科专业,有不可替代性 学院目前设置了以应用性为主的、市场需求旺盛的学科专业,一方面,能满足区域行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通过集聚于宁波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相关的高层次人才,增强服务地方积极社会的能力,使得学科专业在服务地方经济上形成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宁波市将要扶持发展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和城市功能定位的特色高校、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并对高校形成项目、基地、人才协调发展方面作出了明确的政策说明,对学院来说形势非常好,关键在于能否抓住机会,瞄准宁波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和技术关键,整合自身的科技优势,积极参与宁波“十一五”科技规划的制定并争取承担更多的任务,为宁波经济建设服务争取能够取得扶植的优势。
浙江大学的支撑优势 一是人才资源。浙江大学委派学院领导、中层管理干部,参与到学院管理各个领域的中,用浙江大学成熟的管理体制和管理经验,结合学院的实际,创造了理工特色的管理风格;以教授、副教授为主的教学骨干承担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具有鲜明特色的首席主讲教授制度和专业责任教授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是基地和信息资源。建立了“浙江大学博士后工作站宁波理工学院科研基地”和“浙江大学研究生宁波理工培养基地”,集聚了一大批研究水平较高富有活力的研究力量,同时与学院的相关学科协调发展,带动学院的学科发展,提高学科的活力;此外,部分国家重点建设基地宁波中心的建立加快了学院的学科基地建设。带宽1000兆的专用光纤直通浙大本部,师生可充分共享浙大丰富的教学研究资源。三是品牌资源。由于学院办学时间短,在国内外几乎没有什么名气,市场影响力一下难以建立,在横向项目和重大科研项目上难以有大的建树,也吸引不了高层次的人才,更谈不上出标志性的成果,毕业生就业也相对困难。作为浙江大学的二级学院,一定程度上可以共享“浙江大学”品牌的无形资产,可以弥补办学时间短引起的诸多问题。
学科层次不分明,学科方向凝练不够 国内高校根据国家、省、市重点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校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和一般学科等层次进行分类和建设。总体上看,学院学科整体层次不分明,体现在重点学科层次不多,特色学科没有特色,学科的覆盖面还不够宽,研究实力不强,学科间缺乏交叉融合机制;在学科方向凝练不够,除了少数分院已经有了相对集中和稳定的学科方向以外,大部分分院的学科建设规划还比较粗糙,学科方向较多,摊子铺得较大,没有形成自身优势和特色。
学科组织建设力度不够,单打独斗难以维系 学科组织建设缺乏实际措施,现有的研究所基本处于有名无实的状态,具有竞争优势的研究领域不多,科研机构的管理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缺乏学科建设平台和载体,学科建设、学术科研停留在单打独斗的不利局面,难以体现学术团队的优势和竞争力。
学科队伍建设任务艰巨 一是学科队伍结构不合理。学科队伍建设上基础比较薄弱,梯队没有完全形成,学院由于成立时间短,教学任务重,引进的人才中年轻博士、硕士较多,而在学院工作的浙江大学教师大多是年龄偏高或者是偏向教学型,使得学院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不多,中青年学术骨干不多,学术研究氛围不浓厚。由于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学校事业发展观未深入人心,在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层次偏低的情况下,学科队伍建设目标不是十分明确,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处在相对被动的地位。许多分院在进人时考虑更多的是学历层次,对学科方向考虑过少,对形成我院的学科特色十分不利。二是对年轻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不足。近年来,学院教师队伍中博士的数量有了较大的增加,但在某一学术领域已有一定造诣、做出了突出的学术成绩、受到同行关注的青年教师尖子还不多。从长远看,会导致学科带头人的匮乏,这对学科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围绕“立足宁波,服务浙东,面向浙江,辐射全国”和“服务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服务定位,确立学科建设思路。
明确学科定位,凝练学科方向 学院的定位是为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和提供科学技术支持为宗旨。因此,学院的学科建设首先要突出地方性、区域性。具体说来,就是要从宁波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学科布局,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寻找学科所具有的自身特点及优势发挥的突破点和生长点,从而凝练出学科方向。如宁波正在努力打造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基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就机械学科而言,就可根据宁波区域的传统优势产业需求情况,利用华中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宁波中心的建设,大力加强模具技术及CAD/CAM研究。就法学学科而言,根据社会对保护创新的需求,可以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研究。就管理学一级学科而言,可集中力量搞好以物流方向为主的研究。在学科定位和方向凝练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充分预见到学科发展的趋势,瞄准科学发展前沿和重大生产及社会实践问题,体现前瞻性;二是要考虑学院现有的学科基础,注重可能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在凝练学科研究方向的基础上要坚持学科研究方向的长期相对稳定,强调学科梯队与研究方向的相对应、研究成果与研究方向相一致。
对接产业,构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特色学科群 在现有的学科资源中,需要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建立面向地方的特色学科群。这里所指的特色学科群是区别于已有的学院建制的学科群,而是打破分院体制,按产业或行业集合进行构建。特色学科群的建设能够为不同学科、不同部门的学者和研究生从事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分析宁波的产业情况,依托高新技术的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和宁波建设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主要组成部分、长江三角洲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和浙江省主要综合物流中心的思路,学院可以围绕“机电产品”,着手构建以机械工程为主干学科、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包装工程、物流管理等学科或专业为支撑的的新型学科群,从产品的设计成型、材料加工、包装运输等方面特色的学科支撑群体,在产品生产的上下游上做文章,将形成一个特色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学科优势。
借助外力,“不求所有,但为所用”
一是充分利用浙大母体资源。支持浙江大学的优秀教授和学术带头人到理工学院创办研究机构,带动理工学院的科研梯队建设;鼓励和吸引浙大教授到理工学院的相关研究所兼职,对研究所的发展进行指导,以理工学院名义在宁波申报各类纵横向项目;鼓励理工学院研究机构与浙江大学相关研究机构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研究关系,聘请一批浙大教授担任理工学院相关研究机构的特约研究员,使理工学院研究机构成为浙大相关研究机构在宁波的一个研究基地;通过项目合作形式,将浙大教授引入理工学院科研项目研究中来,提高理工科研项目的完成质量和水平。继续加强与浙江大学联培博士和硕士生的合作,加快浙江大学博士后研究基地宁波理工站的建设。二是充分利用宁波资源。加强研究机构与企业、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的交流与合作,鼓励与企业、政府或其职能部门共建研究所,支持宁波产业界、企业界在理工创办科研基地,促进产学研结合;通过项目合作、学生实习等形式,深入到企业,密切与企业的关系。三是充分利用其他资源。加强与其他高校交流,通过与其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项目等开展合作,形成“共赢”机制。
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制约学院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学科带头人的问题。学院要本着有利于重点学科建设、有利于特色学科群作用发挥、有利于学科交叉等原则,从学科总体发展规划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在高水平的、适合学院学科发展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引进上,尽可能提供优厚待遇、科研条件;要培养现有的学科带头人,组织到国内外考察,开拓视野,支持和鼓励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做访问学者,在学科带头人从事或申请国家、省级等高层次科研项目方面给予支持,支持学科带头人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支持学科带头人走访本学科知名专家、学者。鼓励和支持学科骨干有计划攻读博士学位或进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优先学科骨干外出进修提高,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学科骨干校内基金项目,支持学科骨干从事科研工作,同时要积极引进学科骨干,使学科梯队职称、学历等结构趋于合理。鼓励各学科聘请特聘教授或兼职教授,对于不能长期来校工作的学者,通过人才共享,为已所用,使特聘教授或兼职教授在队伍培养和提高科研水平方面发挥作用,用外部资源补充内部资源的不足。
[1]纪宝成.科学制定学科规划,大力加强学科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3(2):6
[2]张英杰,刘赞英.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150-152
[3]谢桂华.关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2(9)
[4]陈坤华,欧阳造.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策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2):40-42
[5]徐敏,李明.关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5(3):37-39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