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君子人格与大学生的人格教育*

2014-04-17 05:39马建新司成伟张长胜
关键词:君子儒家人格

马建新,司成伟,张长胜

(淮海工学院a.商学院;b.电子工程学院;c.法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

良好人格的养成对当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谐、身心健康、道德品质的提升乃至未来生活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出现了许多不如人意的现象和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的产生有许多社会原因,但教育的缺失是重要原因之一,这就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的精华一直滋润着中华儿女。这其中,儒家文化中的君子人格理论,对人们理想人格的培养和塑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笔者认为,应该积极挖掘这一理论的精华,让其在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一、儒家君子人格的内涵

先秦儒家对于理想人格的论述有多种,按照层次来分,主要有士(士大夫)人格、君子人格和圣人人格。士人格层次较低,圣人人格层次最高,君子人格最受推崇,君子人格对于一般人来说也是最可行的理想人格目标。儒家君子人格的内涵,大致包含仁、义、礼、智、信、勇、中庸、和而不同、文质彬彬与自强不息。在这几种品质中,仁、义、礼、智、信、自强不息这六要素在儒家君子人格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品质。

“仁以为己任”体现君子的道德境界。孔子认为“仁”是君子人格的基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述而》)[1],这也正说明了君子人格“仁”的本原性。孟子也说过“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尽心下》)[2]进一步说明了“仁”是一切德行的根源。儒家倡导仁者“爱人”的宽广胸怀,提倡“仁者”要有博大之心“爱”人的思想境界和行为实践。在“爱亲”的基础上“泛爱众”,即推己及人、博爱众人。这实际是一种胸襟的提高和道德境界的飞跃。

“义以为上”是指人生应该把“道义”放在第一位,是非善恶的判别,生死利害的取舍都应该以道义为准绳,体现君子的人生价值追求。君子做事时先想想是否违反正义和道德,坚持“义以为上”的原则。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1],这句话意思是君子可以不遵循固有的教条,但要把正义作为自己行为的依据。“君子”不仅要把“义”看作行为依据,更重要的还应该是把正义这种普遍的“善”作为自己人生价值的最高追求。

“约之以礼”是君子人生处世准则。“礼”是君子人格的外在规范和一切言行的准则。孔子一直认为“礼”是君子的立身之本,君子的身心修养要做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1],不懂礼、不守礼,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身处事。“礼”包含多层次含义,它包罗道德操守、规章制度和社会规范等。人们要是不学习这些道德规范和规章制度,不了解社会的正义性、合理性,那么他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中获得牢固的生活根基[3]369。所以,儒家大力提倡,君子要用礼节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保障自己的言行不至于离经叛道,真正将“约之以礼”作为自己的处世准则。

“智者不惑”是君子的人格智慧。“智”是一种道德理性能力,是君子人格结构中的理智因子。“智者不惑”体现在对是非、善恶的辨别和认知上;也体现在对自己的认识上,有自知之明,被儒家看作是比“知他人”更高的品德;还体现在对于“时势”的正确判断。真正的“智者”,在各种环境中能够分清轻重缓急,权衡利弊得失,才能成为“不惑”的“智者”,也才可称为君子。

“主忠信”是君子的处事行径。儒家提倡待人接物要真诚,讲诚信,帮助别人办事要尽心竭力,即为人处事要“主忠信”。孔子认为“忠”是君子必备的品质之一,他将“待人是否忠诚”作为每日需要反思的事情。孔子一生还致力于“信”的教育,主张“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则人任焉”“敬事而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所以,他要求弟子“言之必可行”,并以“言而无信”为耻。

“自强不息”是君子必备的意志品质。君子内心存在着上进的品质,总是自强不息,不断奋进,追求完美。孔子说过,君子高瞻远瞩,不断追求进步,而小人却自甘平庸,不断堕落。孔子特别推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思想,将其作为君子必备的品质之一。自立、自强、奋斗、拼搏是君子生命存在的意志品质。

二、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的表现

(一)道德信仰混乱和缺失

1 表现为道德标准的缺失 缺乏正确的道德标准,就必然会导致道德行为的失范。“道德失范”是对原有生活规范的道德评价系统产生怀疑或否定,而又没有新的道德价值系统、规范要求来取代,于是出现了道德价值系统、规范要求的“真空”,是一种道德规范系统的“青黄不接”的饥渴状态[4]206,以至于部分大学生道德失范,更多是逐步世俗化。

2 表现为道德情感的缺失 “道德情感是对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理想目标的向往、敬重、忠诚、虔诚等强烈的情感。”[5]243由于缺乏道德标准,大学生会过分追求自身利益,对道德的维护不再是发自内心情感的期待,而是漠然置之,不愿承但应有的道德责任,不再仰慕崇高道德人格,不再去谴责、批判非道德行为。

(二)权利与责任的分离

一个人要求他人和社会为自己提供道德上的尊严和权利,自己必须承担维护社会道德的责任。当代大学生中,有的人对自己和对别人的要求标准不一致,要求权利很多,却常常回避社会责任,权责失衡,这是明显的人格缺陷。有的片面追求所谓的自由,时常被一种纯真本能的自由表达所激动;人性中蠢蠢欲动的攻击本能常常导致打架斗殴,破坏财物事件的发生;网络上随意中伤、诽谤、攻击反映出对他们校纪校规的漠视和对他人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

(三)认知与行为的脱节

大学生道德观念已初步形成,他们可以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但缺乏道德对自我内心的激励和自觉意识,缺乏主观性、创造性去吸收道德规范,难以主动地展示道德人格,实现道德价值。他们的思想与行为,观念与习惯常常是矛盾的,进入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的误区。在对待集体与个人关系方面,大部分学生认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然在行为上却表现出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在修养方面,他们认识到修身的重要性,但在生活中却常常缺乏内省自律。可见,“知行分离”是当今大学生人格缺陷的较为严重的表现。

(四)抗挫能力较差,自强意识淡化

在当前,学业、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对大学生来说要求就非常高。但是,当代大学生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他们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压力时却充满了困惑与畏惧。他们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选择逃避,有的甚至对生活和未来失去信心,自暴自弃。他们中部分人无法正确面对考试失败、人际关系的恶化、择业受挫、失恋等问题,离家出走、离校出走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自杀自残等恶性事件,缺乏大学生应有的独立自强的意识。

三、儒家君子人格论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

(一)秉承仁爱思想,培育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

“仁”是儒家君子理想人格核心,作为君子要坚持不懈地追求并践行仁德。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也不再是净土,许多大学生深受负面环境的影响,变得自私自利、冷漠无情。而这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与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社会原则相违背。所以,应在高校加强大学生的“仁爱”品德教育,在全社会倡导“仁爱”思想。教育学生要学会真诚待人、尊重别人,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充满仁爱的社会环境。其实,做到“仁爱”并不难,只要做到推己及人、由人及物,就能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此外,还要教育学生注重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德行,从而培育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义以为上”,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市场经济社会常常会给人们一种误导,即“一切向钱看”,这种思想会使人放弃道德和正义,过分追逐经济利益,导致义利发生突出,出现唯利是图的现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负面思想的影响。他们错误地将个人本位看作是合理的价值取向,在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时,一味的追求个人利益,产生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高校应当弘扬儒家君子人格的“义以为上”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奉献精神,正确地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当各种关系发生冲突时,应该以国家和集体的大局为重,必要时还要勇于牺牲和放弃个人的利益去保全社会整体的利益,切实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格,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净化。

(三)约之以礼,培育大学生彬彬有礼的气质

“礼”是君子人格的一项重要内容,孔子认为人不懂礼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君子必须以礼行事,用礼约束自己,以保证自己不会背离君子之道。高校应教育学生“约之以礼”,学会尊重别人,善于发现和欣赏别人的优点;掌握与人交往的能力和技巧,懂得人的存在就是社会的存在,遵循“礼”是社会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规范。大学生学习和实践“礼”就是不断适应社会,使自己的道德观念与行为方式合乎社会规范的过程,也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如果不能掌握这些“礼”,就会显得缺乏教养、素质不高,显得与社会格格不入,影响社会交往,更不能展现新一代大学生知礼守礼的精神风貌了。所以,应该在大学生的人格教育中,约之以“礼”,不断培育大学生彬彬有礼的气质。

(四)加强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

儒家把诚信作为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和特征,它要求人讲信用,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由于社会转型期某些不完善的环境影响,教育领域内也存在诚信缺乏现象,大学生的考试舞弊、作业抄袭、材料造假、不守信用等,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出现了诚信危机。高校应将诚信作为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育人的重中之重。不仅将诚信作为德育课的重要内容,还应要求专业课教师在授课中贯彻“教书育人”理念,将诚信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把“诚信”内化为大学生的人生信条,引导他们努力践行诚信道德规范,培养诚信道德意识和良好的人格品质。

(五)鼓励勤奋博学,培养大学生“智者不惑”品质

孔子认为君子应当勤奋好学,博学多才。然而,当前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较为普遍,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对人生的价值没有明确的认识。可以用君子的人格力量来激励当代的大学生,强化理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人生远大理想,明确人生目标,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他们在学习的同时善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真正的君子,要学以致不惑,要学会辨别是非善恶,要学会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更要学会运用已有知识,在各种境遇中学会判断时势,学会“识时务”,努力培养自己“智者不惑”的君子品质。

(六)引导大学生艰苦奋斗,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

儒家自强不息的君子人格就是在困难面前坚忍不拔,不断拼搏的精神;就是自我完善,实现人生价值的执着精神;就是敢为人先,不断创新的精神;就是艰苦奋斗,务实进取的精神;就是一种有毅力、有勇气、奋发向上的主体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是中国人不断创造辉煌的力量源泉。当代大学生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无疑要有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这也是个人成功和民族昌盛的保证。但是,大学生人生中也会遇到思想的困惑、生活的艰难、求知的艰辛、就业的压力等现实问题。应教育大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拥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提高不怕挫折、不怕失败的心理承受力。大学生应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向着既定的目标勇敢前进,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激励自己,努力完成这个时代赋予的伟大历史使命。

[1] 朱熹.论语集注[M]//四书集注.北京:中国书店,1994.

[2] 朱熹.孟子集注[M]//四书集注.北京:中国书店,1994.

[3] 杨润根.发现论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4] 任建东.道德信仰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5] 魏长领.道德信仰与自我超越[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君子儒家人格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