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娟
(连云港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基层广电中心,江苏 连云港 222006)
一个城市的形象不仅仅是经济发达,更要看文化内涵和市民素质,而广场文化不仅仅是城市的窗口,更是城市的标志和品位,它展示了城市的风貌,彰显了城市的个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广场文化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其他文化形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培育广场文化,值得探索和思考。
广场文化,一方面是指广场建筑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另一方面则是指在广场上开展的文艺、体育、庆典等活动体现出的文化,我们通常所说的广场文化专指后者。追本溯源,古人类在部族聚居的开阔地进行的集会、议事、祭祀、婚庆等活动应该是最早的广场文化活动了。经过几千年的沿革、积淀,广场文化成为具有活力的群众文化形式得以传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文化娱乐生活的要求也随之提升。1997年以来,各级政府贯彻“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对精神文明建设也高度重视,城市建设主动留出空间和绿地,纷纷兴建能体现自身特色的文化广场,供人们活动和休闲。文化部门也十分注重广场文化的引导与培育,新建的广场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在各个城市,并成为现代化城市的标志与文化象征。各种自发性群众组织的文体活动悄然兴起,广场文化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展示群众文化的风采,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打造了一道亮丽的城市文化风景线。
改革开放以来,广场文化在十多年的探索发展中,规模持续扩大,内涵不断丰富,组织趋于成熟,影响日益深远。文化单位和文化工作者不断探索广场文化的新特点,新形式,新内容,常抓不懈,广泛发动,持久实践,使广场文化初步形成具有以下特点的一种大众文化。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广场,已经成为市民社交、休闲与受教育的场地,它既是城市公共生活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最能体现政府公益性的所在,同时还是城市公共文化集中展示的重要场所。它虽然是开放式的,但绝不是无原则、无组织、无纪律、无导向的。只有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才能保证其内容和质量,保障其健康有序地发展,体现群众文化的品位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政府主导广场文化势在必行。
广场的起源就是公众为了某件事或某个节日而集会与庆典,师出有名,主题鲜明。配合节庆举办的各类文艺、体育活动是广场文化的主要载体。有的节庆还从不知名走向知名,从地方走向全国甚至国际。广西南宁市的“大地飞歌”国际民歌节,开办以来逐渐成为广场文化中的品牌。大连的国际服装节,经济与文化联手,引进世界大牌的艺术团和国际歌星在本市的广场上演出,使得该节闻名遐迩。即使有的活动是出于自娱自乐,但也都有一定的主题。主题鲜明的文化活动,能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广场本身是开放性空间,它既可以有音乐、舞蹈、曲艺等各个艺术门类的舞台演出,也可以有老少都能参与的群众表演,雅俗共赏,内涵丰厚。它从兴起之初,就秉承“大家办、大家演、大家乐”的活动宗旨,因而内容丰富多彩。每到周末、节日,各地文化广场、市民广场,一般都有比较集中的文化活动。在基层乡镇、社区,每当夜幕降临,群众自发组织的歌舞、声乐、器乐、戏曲、曲艺、太极拳、太极扇、木兰剑、健身操、秧歌、腰鼓等也精彩纷呈,既可讴歌强盛的祖国,又可赞美勤劳的人民;既有体育健身,又有艺术表演;既有高雅艺术,又有大众文化。在这里,人们既是欣赏者,也是表演者。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乡土文化等成为了广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文化实现了自娱自乐与专场演出相结合,专业演出与业余演出相结合,大型重点活动与经常性活动相结合的格局。
现代工作和居住使人与人的交往和交流减少,室内活动增多。而人自古以来就是需要交流、交往、和信息的交换的,所以需要户外活动,而这种户外活动又要是平等、自由、无拘束的。广场文化正好契合了人们心理需求。广场文化的公共性又决定了它的主体是公众,广场文化若没有公众的广泛参与就会变得枯燥干瘪。同时,广场文化也是自由的。只要人们走入广场,不需要购买门票,不受座位与时间限制,就可以直接参与观赏,无需组织发动便有宣传对象,对表演者而言也最直观、最接近。许多城市的文化广场,每年大型文艺演出达近百场次,每场广场演出少则上千人,多则数万人。它以广泛的群众参与为原动力,从而凝聚人心、振奋精神,为加快城市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城市广场及其代表的文化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它作为城市的客厅、窗口,应集中体现城市的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当前广场建设的最大弊端是一些建设者只是照搬外地建设成功的广场的表面形式,对地方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挖掘明显不足,一味追求一些图案化的表面及所谓“后现代化”造型,使得广场的内容“草色遥看近却无”,从而失去了地方特色。受其影响,不少城市的大型广场,有“千人一面、一哄而上”的痕迹,因而看不出个性,更谈不上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体现。
丰富多样的广场文化增加了城市的动感与色彩,显示了城市的文化个性。它集民俗文化、商业文化以及体育文化于一体,开创了政府与民间互动共创的新形式。但是,近年来一些城市在新建广场开展的文化活动,由于受条件制约,大部分集中在城市范围,郊区农村广场文化活动相对滞后,一些边远山区在文化广场的投入上更是微乎其微,导致城乡广场文化活动开展不够平衡。
门类繁多、成分复杂的广场文化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较为典型的是商业对广场文化的冲击。部分商家为利益所驱动,挤占公共广场开展商业活动,其浓重的商业化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们对文化的鉴别能力,导致审美能力蜕化。另外,群众文化事业工作者薪酬和待遇普遍较低,一些年轻有为的专业文化工作者不愿参与广场文化工作,许多群众文化工作部门得不到相应的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与此同时,一些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文化部门如文化站、图书馆等,陷入发展困窘的境地,甚至难以为继。个人、团体演出随意性很大,不乏扰民现象。从整体上来说,政府对群众文化活动缺乏一整套规范的、明确的日常管理制度,导致多数群众性文化团体处于放任自流的无政府状态,制约了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
广场文化使人们从单调的业余生活中走出来,走向了丰富多彩的广场世界。它作为一种公共的群体行为,可以塑造和优化市民的群体文化人格,陶冶人们的情操,使人们的情绪更加饱满,心情更加开朗,思想更加向上。然而,广场也是一个没有围墙的舞台,每个人都可能是舞台的主角。在这里,“登台亮相”的不仅有专业艺术人才,还有普通市民,还有外地游客和国外文艺团体;上演的不仅有高雅艺术,还有居民自编自演的通俗文艺节目,还有各类展览,等等。人们可以尽情自由地展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自我宣泄心理需求。如此一来,广场上的文化活动难免良莠不齐,有一些低俗的东西出现;节目质量不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要求,有些文艺节目反复演,年年演,缺乏新意。符合群众口味、特色浓郁的节目少,使文化活动吸引力大大降低。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多组织公益性广场文化活动,引导人们的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
广场文化既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又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要积极加强全方位宣传,努力引导企业利用广场文化的广告效应,用轮换“值班”或分别承办的形式,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宣传企业产品和企业精神。在注重发扬各自文化特色的同时,尝试各种文化资源的整合,力求在交流与碰撞中创造出更好的文化产品,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要加强文化交流,引导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文化品种进行沟通,在了解中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要不失时机、因地制宜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挖掘濒危民间艺术,使广场成为凸显城市特色文化的重要窗口,使群众文化向更深层次的空间开放,逐步开创广场文化的多元化模式。
广场文化活动应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改革发展的难点、群众关心的热点,以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向广大群众传达党和政府的精神和决策,使群众直接感受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新成果。广场文化活动虽然是百花齐放,但仍然要有重点,即应配合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于城市管理来说,首先要建立完善各项制度,促进城市广场文化活动顺利开展。要从营造文化氛围、巩固文化阵地入手,逐步建立完善城市广场文化活动的领导制度和保障措施,全力扶持和培养城市广场文化活动,并为其发展提供思想、组织和财力保障。其次要建立健全各级文化网络,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激发广场文化活动巨大潜力,促进活动开展的经常化、特色化。最后要强化规范管理。宣传文化部门要加强对广场文化活动的宏观指导与规范管理,定期开展各类广场文化活动并提前公示各类活动计划,加强对广场文化活动的组织协调、节目内容审查等,在促进广场文化活动健康、长远发展的基础上,探索广场文化市场化运作的新途径。
城市建设需要进一步抓好广场基础建设,在分布合理的前提下,构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新建或改造广场,都需顺应地域性、文化性发展趋势,慎重塑造个性化、特色化的主题,或以丰厚的历史沉积为依托,或以特定的民俗活动充实之,强化地方独有特色,如同羊城是广州的标志、布达拉宫是拉萨的标志一样,顺应地方文脉,反映地方特色。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偏远乡村的文化广场建设,努力实现城乡文化广场的布局平衡,使广场文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覆盖。
广场文化走过了一条由自发无序到自觉有序,由零碎松散到组织集聚,由一哄而上到提炼筛选的转变,这是一个去粗存精的过程。广场文化活动改变了行政命令式、灌输式的宣传教育,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实现广场文化的繁荣,是一项历史性任务,必须要有长远眼光,精品意识。广场文化的文化价值、美育价值以及文化产业价值等需要不断被研究和挖掘,只有这样它才能真正成为城市文化的新资源,体现出城市的个性与文化品格。
[1] 陈丽.广场文化的兴起与思考[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2] 谭业全.广场文化——助推和谐社会建设的动力[J].大众文艺,2008(6):115.
[3] 娄黎明.新的探索——广场文化的启示[J].文化时空,2003(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