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媛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与音乐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6)
豫剧自清中叶诞生之日起,发展迅速,至今已成为一个影响遍及全国的地方剧种。在这2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遍布各地城乡的豫剧戏班无疑是传承豫剧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的主旨在于考察豫剧戏班的发展历史及其传承功能的嬗变,揭示豫剧变革的内在形成因素。
豫剧的产生,必须提到清河集的许门“天兴班”和朱仙镇的蒋门“天盛班”。天兴班创始于清嘉庆初,创始人许润生。经过几代经营,至第四代许长庆(许老六)时,汴梁城的四大豫剧班社——天兴、义成、公议、公兴的豫剧精英,多出自许门,如旦角李剑云、阎彩云、时倩云、贾壁云、林黛云,生角张子林、王金玉等,为祥符调(因清河集和朱仙镇旧时均属祥符县(今开封县)而得名)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自1887年至民国初期,天兴班共举办11科,每期招收约30名贫困儿童或流浪儿,学习3年,出科后义演1年。戏班主要采取“大班养小班”的方式,即以科班教师和即将出科的学员为主,组成戏班到各地演出,所获收入用于学员的训练,以戏养班。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和道光二十三年(1843)祥符县遭遇的两次大洪水,彻底冲垮了蒋门“天盛班”在朱仙镇的班址,第三代班主蒋扎子不得不带领艺人前往归德府(今商丘)一带搭班演出,其门生随后又辗转豫东、鲁西南、苏皖边界一带。这一时期商丘的两个重要班社——商丘老班和商丘八班,与蒋门带去的“上路唱法”相融合,为豫东调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豫东调的早期代表人物有王彦山、刘传道、花天成、华桂荣、宫保、桑殿杰、王润芝、张艳芳、苗喜臣、黄儒秀、蒋立忍等。
豫西调形成稍晚,是由罗戏、弋阳腔、梆子腔、靠山黄、越调等曲种相融合而成,清末民初代表人物有燕庚、翟彦身、张小乾、张福寿、张同庆、周海水等。很多豫西调艺人都是从其他传统戏班转唱而来,因此,其传承方式仍延续了旧时拜师学艺、三年学成、一年义演的方式,学徒只能在师傅闲暇之余学习几句唱词,每天早起刻苦练功,还要应付戏班的杂项差役和义务演出,这样的学习方式是不系统的,学徒只能靠自己观察揣摩,通过自觉自悟学习技艺。
豫剧形成初期,主要通过“以班带徒、以戏养班”的方式传承,由戏班师傅带徒授艺。个别规模较大、财力雄厚的戏班会举办专门的科班,但也需用演出收入来补贴日常开支。学徒则借演出积累舞台经验,补充和丰富科班学习的内容。初期,艺人以男性为主,尤其是花脸、黑头、男旦,因此大部分戏班主要招收男童。清末出现第一批女演员,女演员一出现便迅速占据了舞台演出的主角位置,直接促进了唱腔的改革。目前已知最早的女演员是道光三十四年(1908)在鹿邑县登台演出的顾秀荣。由此出现了家传的学艺方式,即由从艺父母或兄长来教授,因为血缘关系和共同的目标,训练方式和学习内容更加完善。
民国初年,流行于乡村的豫剧戏班开始进入城市。据马紫晨《豫剧》记载,许长庆于1902年率天兴班在开封市草市街玉皇庙开办了第一个豫剧戏院;1912年,他再次率以李剑云为主角的天兴班来到开封,开始进入剧院售票演出。之后其他戏班纷纷效仿进入城市。剧院售票演出机制促进了豫剧的舞台化、剧场化发展,并使技艺高超的艺人有了扬名立世的机会,高收入也吸引了更多的人从事豫剧演出。同时,豫剧演员有了更多接触其他剧种的机会,与昆曲、京剧、梆子腔名角的学习交流,直接促进了豫剧唱腔的创新发展。至解放初期,开封市的五大豫剧团延揽了众多名角,如“工人剧社”的张子林、赵清和、阎立品,“和平剧社”的桑振君、马金凤、关灵凤等,豫剧已经成为河南的第一大剧种,呈现出一枝独秀、大放异彩的态势。
文化环境的改变促进了豫剧的戏班商业化、演出舞台化、艺人职业化。于是,豫剧唱腔与表演的改革创新便成为艺人的自觉追求,具有一定文学素养的士绅、学生、市民等积极加入到豫剧改革与创新的大潮中,这其中首推“樊戏改革”。樊粹庭是第一个为豫剧写剧本的职业创作家,一生创作或改编剧本60余部,其中的《涤耻血》《女贞花》《柳绿云》《三拂袖》《霄壤恨》《王佐断臂》《凌云志》《雷峰塔》《金山寺》等至今仍盛演不衰。1934年,樊粹庭成立了“豫剧戏剧学社”,将永乐戏院改建为“豫声剧院”,很快便吸引了众多名角,如“豫剧皇后”陈素真,二人的合作一时传为美谈。樊粹庭的剧本具有爱国主义、反封建、追求自由的主题,内容健康、唱词文雅,人物塑造力图反映人性之真善美,并在表演和导演方面创新图变,标志着豫剧进入了成熟期。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樊粹庭在商丘成立“狮吼剧团”,一路向西演出,于1940年8月抵达西安。为维持剧团演出,他开始在流落陕西的河南籍难童中招收学员,成立了科班“狮吼儿童剧团”,聘请韩盛岫、徐碧云、黄玉振等京剧名角担任教师,培养出了关灵凤、王敬先、华含磊、王景云、箫淑琴、邢枫云、王韵生等豫剧新秀。“狮吼儿童剧团”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初具规模的戏曲学校,不仅有专业课学习,还开设有文化课,训练中注重学生实践。由于训练方法科学便捷,练功与演戏相结合,学生进步很快,一般二三个月就能演出一些小剧目。
这一时期另一科班代表是周海水在郑州市杜岭街创办的“太乙班”,该班培养出了誉满中原的常香玉、汤兰香、“十八兰”等。创办于1933年的太乙班主要招收女学员,教师有周银聚、贾锁、高保泰、赵忠林等,在学艺方面,主要采用“以戏带功”的方式,保证学员在出科时能够演出几十部戏;在运作方面,采取了“大班养小班”的方式,通过“以戏养人”的方式解决科班的各项开支,保证了科班教学的健康发展。
这一时期还有一种现象值得重视,即由政府主办的各类艺人训练班,其目的在于改造艺人思想,改造旧剧目,创作新剧目,服务于革命斗争和政治形势的需要。如1927年创办的河南省游艺训练班,即定期培训开封市戏曲、曲艺、杂技等艺人,每期2个月,每周12学时,不占用艺人的演出时间,所受课程有党义概要、戏曲原理、改正旧戏曲、创制新戏曲、游艺场之设备等,对艺人的唱腔、念白、化妆、做功、舞美等均进行系统培训,意在提高艺人的艺术水准。
可以说,民国时期的豫剧戏班在传承方式上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主要表现为招生对象以女学员为主,由专门的戏曲师傅进行个性化教学,同时注重舞台实践,边训练边演出,迅速提高学员的舞台经验。在教学内容上出现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现代题材,在唱腔、表演、舞台、编剧等方面借鉴了京昆等剧种的有益成分,并开设有文化课,以提高学员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成为近现代戏曲学校的萌芽。
新中国成立以后,豫剧戏班的传承除了以上传承方式外,出现了院团培养、学校培养等途径。“院团培养”脱胎于“大班养小班”模式,不同的是“大班养小班”是以科班训练、培养学员为主,附设的剧团具有教学实践基地的功能,学员学成后即可出科演出;而新中国成立后的各类豫剧剧团,主要任务是演出,附设的戏曲班的主要任务则是为本团培养学员,教师也是本剧团肩负演出任务的骨干教师或老教师,学员由剧团进行选拔,挑选出条件较好的学员进行针对性训练,主要学习本团的代表剧目和流派唱腔。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即可以迅速为本团补充年轻演员,保持本团表演风格的延续性,有利于新一代演员的快速成长。因此,许多豫剧院团就采用这种“以团代校”的办法培养新人,例如,豫剧大师常香玉创立的香玉剧社,1949年成立了附设的补习学校,陈宪章任校长,招收了很多学员。香玉剧社于1956年改制,成为河南省豫剧院一团,即河南省豫剧一团的前身,该剧团通过此种方式培养了很多优秀青年演员。再如,开封专区豫剧团曾于1963年择优录取20名学员进行培训,聘请京剧名师朱明俊、金孝梅进行身段训练,聘请开封师范学校的教师担任班主任。该班不随团流动,学员学习内容包括音乐知识、唱腔、调弦、身段训练以及文化课等。
当然,仅仅依靠“以团代校”来培养新人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各地政府开始主导创办了各界各类的戏曲学校和培训班,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体系,甚至个别乡村也办有自己的戏校,豫剧传承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以创建于1956年的河南省戏曲学校为例,该校以培养豫剧人才为主,开设有表演、音乐、导演、舞台美术、曲艺5个专业,学制4至6年不等,教师有马双枝、马兰香、汤兰皆、管玉田、阎彩云、高连荣、庄少竹等名师,教学上既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强调政治文化课的学习,专业教学内容强调传统戏、新编古代戏和现代戏并重,集体课与个别小课相结合,注重教学实践,为全国各地的豫剧团、艺术院团、部队文工团等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如杜萍、刘忠河、张月婷、张怀奇、崔小田、马兰、王豫生、蒋欣、李娜、丁岚、王惠、汪荃珍、李金枝、范静、孟祥礼等。该校后更名为河南省艺术学校。其他知名戏校还有开封相国寺戏曲训练班、开封专区艺术学校、新乡市戏曲学校、许昌地区戏曲学校、洛阳市戏曲学校等,这标志着豫剧人才的培养进入了专业化、正规化、系统化的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对文化艺术人才要求的提升,中专层次的戏曲学校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呈现生源萎缩局面,很多戏校(艺校)或遭撤销,或与其他学校合并,或升格为大专层次的职业院校。例如,河南省艺术学校于2003年与另外两所中专学校合并,成立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并于2010年开始筹建中原文化艺术学院,开设戏曲、戏剧、舞蹈等专业。2009年,中国戏曲学院开始招收豫剧本科学生,开创了以剧种为本科专业教学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格局,该院开设的戏曲表演、戏曲作曲、戏曲导演、戏曲舞台设计等本科专业和“戏剧戏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均涉及豫剧表演艺术,促进了豫剧表演艺术人才的纵深化发展,构建起了豫剧艺术系统的人才培养格局。
此外,一些活跃的中青年骨干豫剧演员开始通过拜豫剧名家为师来提高表演艺术水平,如2012年2月7日举行的河南地方戏拜师盛典晚会,豫剧名家马金凤、关灵凤、张宝英、王素君、常小玉、贾廷聚、刘忠河等在河南电视台演播厅现场收徒,为豫剧在新时期的传承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当然,徒弟都是具有一定表演水平和社会影响的豫剧名角,师傅对他们主要起的是指点和引导作用,在时间上是不固定的,主要在于表演艺术的再加工和深度排演。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民办戏曲学校开始在各地兴起,比较知名的有小香玉希望艺术学校、王希玲艺术学校、虎美玲艺术学校、临颍县南街村希望戏曲学校、郑州新世纪艺术专修学校、原阳县怀山艺术学校、淮阳县赵玲艺术学校等,展开各种学历或非学历教学,为各地的民营豫剧团体、文艺团体培养了很多人才,出现了邓鸣贺、郝晓亮、黄智慧、孔莹、胡玉翘等豫剧新秀。这类民办艺术学校大多采取文化课与专业课并重的教学方式,保证学生将来可以进入普通中小学学习,或考入艺术学院校从事戏曲表演,甚至开展灵活多样的业余培训,因而获得了有志于戏曲表演的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与政府主办的艺术学校鼎足而立。
以上各类传承方式在新时代都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着,求新求变的传承核心原则贯穿始终,以此保证教学质量,满足着不同豫剧院团和艺术表演团体的人才需求,撑起了豫剧发展的广阔天地。因此,我们在考察豫剧艺术的历史变迁、风格特征和传承发展时,不能脱离承载人才培养重任的戏班这一载体,要从彼时彼地的文化语境进行历时性观照,才能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
[1]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河南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2] 石磊.“樊戏”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3] 马紫晨.豫剧[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1.
[4] 王日新.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报告:2013[M].郑州:海燕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