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进驻:生态学视野下增强大学生村官适应性研究*

2014-04-17 05:02吴明忠
关键词:村官毕业生农村

吴明忠

(淮海工学院 党政办公室,江苏 连云港 222005)

“生态学”(Ecology)一词为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1866年提出,主要是研究生物群体与其环境的关系。一百多年来,在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支撑下,生态学由定性研究趋向定量研究,由静态描述趋向动态分析,逐渐向多层次综合性方向发展,现在已经超出了纯自然科学的范畴。由于其注重对生物系统整体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科学方法论意义,因而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逐渐派生出生态政治学、生态经济学等运用生态学观点研究社会现象的诸多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在教育学、人才学、文化学等领域,生态学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要求得到了相当成功的运用,为改善教育环境、促进人才成长、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崭新视角,形成了具有独特学科特色的生态教育学、生态人才学和生态文化学等[1]。

选派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从1995年一开始只在少数省份局部地区试行,今天已成为党中央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骨干力量、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一项战略举措。从生态学的视野看,这是一项旨在引进优势种群以改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重大行动。

2014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复信,希望大学生村官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促进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2014年5月底,全国大学生村官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大学生村官工作自此进入保证质量、规模适度、完善政策、从严管理、健全机制的新阶段。无论是总结过去十多年的经验教训,还是面向未来,可持续地推动大学生村官选派工作,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分析研究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问题,或许可以发挥其独特作用,给加强和改进实际工作以新的启发。

一、相关文献述评

大学生村官工作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针对如何实现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问题的讨论。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的做法推出后,进一步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叶春生、宋旭峰认为,江苏部分县(市)有计划地选派高校毕业生到村里任副支书、副村长,加以锻炼和考察,对工作实绩突出的加以提拔重用,这一做法是解决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问题、提高农村干部素质的有效途径[2]。胡振旭、冯翠珍针对贫困县政府机构改革问题,较早地从适应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优化农村村干部队伍的素质结构、开辟大学生锻炼成才的新途径三个方面肯定了选派包括青年干部在内的大学生进村工作的重大现实意义,同时提出“四个明确”(明确政治待遇、明确经济待遇、明确管理考核、明确激励措施)[3]。吴明忠、马雷提出,引导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特别是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应当慎重考虑,必须切实考虑农村干部岗位数量、人才的实际需求和有关村民自治的法律规定,需要综合运用行政和经济手段调动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的积极性[4]。

2001年前后我国开始新一轮乡镇区划调整,随着村组重新组合,村干部队伍大量裁员,大学生村官政策面临考验。虽然组织人事部门在村组合并之前也曾一再要求乡镇党委尽可能地把大学生村官留下来,以保证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因村组合并而有所下降,可现实中却出现了部分大学生村官被精简或被动离岗谋职的情况。此后,大学生村官工作在部分地区出现了停滞现象,但理论界进入了一个深度思考期,出现了一些正面现实、坦陈异见的文章。我国“三农”问题研究专家党国英提出了“大学生到农村去能做什么”的质疑[5],基于对中国农村的进一步发展严重受制于生产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体制缺陷、缺乏发现和利用人才的机制两方面的现实分析,他甚至断言,中国村一级社区不免要走向衰落,当农场规模足够大以后,当农民合作社比较普遍以后,大量的村官将由志愿者担当。张曦、古文洪也在反思“大学生村官工程是不是作秀?”[6],对“村官职业化”的命题进行了思考。谢丁通过河北邯郸市大名县和北京平谷区两地案例比较后认为,职责不清、待遇太低和缺乏配套政策是导致河北大学生村官模式失败的主要原因[7]。

2006年以后,党和国家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缓解大学生就业等战略高度,做出了一系列推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的决策,理论界也出现了进一步研究大学生村官现象的热潮。这一阶段的研究,除了充分肯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的重大意义外,相当一部分研究从构建长效机制的角度思考从选拔到退出全程制度设计问题。张清华认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推行除了要完善选拔机制、加强财政和制度保障外,还需要创新教育体制、完善追踪评估体系、制定奖惩机制[8]。杨雪英、周桂芹结合对大学生村官“重庆模式”的研究,提出了完善退出机制等政策建议[9]。李义良在其《大学生村官发展研究》专著中对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培训、培养、考核、创业富民、保障、流动等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10]。值得注意的是,开始有吉彦波等研究者,将当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和今天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进行历史比较[11],为全面审视和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拓宽了视角。

从总体上看,对大学生村官研究方兴未艾,高水平成果逐步涌现。就研究现状而言,值得肯定的是,理论界认真梳理大学生村官历史演变、密切关注大学生村官现象,为党和政府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提供了及时有益的参考。需要指出是,由于信息和国情的原因,目前缺少大学生村官和外国社区工作者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视野尚待于进一步拓展。

从研究方法来看,以往关于大学生村官现象的研究,较多采用社会学的观察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历史学的比较法,还有少数研究从经济学视角进行分析。虽然也有一些大学生村官研究采用类比思维,但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研究还不多见。

二、过去选派大学生村官工作存在不足,其根本症结在于对生态学基本规律尊重不够

从生态学视角看,选派大学生村官是一种“引种”改良行为。引种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引种地区与原产地区的生态条件差异程度。引种过程一般有引进品种、品种观测、品种推广三个步骤。引进品种,最重要的是要根据本地的生态条件和栽培特点,有的放矢地批量引进。品种观测,关键是要在有代表性的地块上,使用有代表性的栽培方法,小量种植引种品种,并和原有品种进行比较对照。品种推广,必须经一段时间观测后,选出最好的品种在生产上推广。据此来审视以往的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在选拔环节、地点选择、派遣规模等环节,或多或少都有违生态学要求,最后,导致部分大学生村官“水土不服”,从而“引种”失败,难以“扎根开花”。

良种选育是引种的起始环节。但开展大学生村官选聘之前,高校很少对拟到农村工作的毕业生进行相关的专题培训,村官选聘的具体操作大多由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主管部门牵头进行,往往缺少对本地大学生村官专业需求情况的深入了解,其结果很有可能出现部分被选中的大学毕业生先天不足,专业对口程度并不十分理想。据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暑期社会实践专门针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追踪调查显示,大学生村官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有4%左右。

渔业生态学研究发现,在生态环境上,鱼类引种非常注重分析引种水域与原产地气候是否相同。一般而言,引种地区与原产地自然条件越相似,那么引种越容易成功。植物学上的引种,也有遵循逐步迁移种植的要求。对原产地与引种地生态环境有差别、但确有好品种或好资源需要引进时,应遵循逐渐迁移种植的原则,按一定距离逐步向引种地迁徙,让其不断适应当地生态环境,不太适宜一步到位,以免引种失败。

从类比思维出发,观察大学生村官“引种”环境,我们注意到,为了体现让他们经受锻炼的政治意图,不少地区将他们直接选派到经济薄弱村任职。众所周知,经济薄弱地区大多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态环境相当复杂的地区。从大中城市的象牙之塔来到“穷乡僻壤”,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都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这样的生态环境无疑对大学生村官长期扎根带来严峻挑战。将大学生村官从城市和大学直接派送到农村一线,除了违背生态学上不同种群具有各自生态位的原理、没有切实考虑“引种”前后生态环节的差异外,明显缺少“引种”所必需的过渡环节。现在即使是来自农村家庭的大学毕业生,也由于长期脱离农业生产,一时很难适应相对比较艰苦的工作环境。

另外,从派遣规模上看,目前相当一部分地区采取逐步推开、努力实现一个行政村一个大学生村官的做法。赛鸽引种的规律启发我们,优秀品系的引进不可单一,至少要引入3种优良品系,才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增加种鸽的基础实力。目前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模式很难产生理想当中的“鲶鱼效应”,更多的结果是,要么选择被同化,要么选择离开,因为从生物种群的竞争规律看,一村一人不具备起码的种群密度要求,很难获得足够的资源发育成长。

三、尊重生态学客观规律,认真搞好选拔培训、派驻地点选择和团队进村,切实增强大学生村官的适应性

对于选拔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担任村官,或者说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适合担任村官,目前在理论界并未形成共识。人为设定的选拔性考试,要把真正适合担任村官的大学毕业生选拔出来,还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不过,我们从全国首届“十佳”大学生村官身上可以总结出符合生态学规律的一般特征,那就是家庭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担任村官,其适应能力总体上要强一些。中国首届“十佳”大学生村官中,周倍良、戈新化、杨俊森、张阳都出生于农村,郭华彬工作在出生、成长的内三村,郝新江来自一个小山村,文国云是地地道道的山里孩子,柳波的父亲一辈子在土里刨食。这些样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具有农村家庭背景的大学毕业生,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更容易被成功引种、存活扎根。

将大学生村官安排到哪些地区任职以及怎么样让他们逐步适应,不仅仅要考虑尽快实现一村有一名大学生村官的政治任务,更重要的是,要能最终实现一村能留住一名大学生村官,让更多的大学生村官干出成绩。在这里,笔者从生态学的角度建议,改变目前直接派遣大学生村官到经济薄弱村任职的做法,首先安排大学生村官在县城所在地的乡镇见习工作一年,然后安排到经济发展较好的行政村岗位培训一年,最后再经过选拔考核后,将适应能力强、工作表现好的大学生村官派往经济薄弱村任职三年。这样可以比较好地解决大学生村官对于环境的逐步适应问题。

另外在派遣规模上,建议改变目前一村选派一名大学生村官的漫天撒种的做法,选择有代表性的行政村,重点安排大学生村官团队进村。从1995年少数省份开始的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作为一项经过十余年实验的制度设计,有一个基本的思维方式没有改变,那就是空降大学生“村官”、让其在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及其复杂的农村基层环境中“单兵作战”。如果不把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作为一个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权宜之计,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村官适应环境难、发挥作用难、长期扎根难的问题。

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思路之一,便是强力推行团队进村,发挥大学生村官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文化结构方面的互补优势,形成引领农村新文化、新生活的新势力。据统计,2007年之前的10年,四川先后选派了8 600多名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然而到2008年7月仍在村(社区)工作的不足3 000人,任村(社区)干部的不足500人,流失率达70%以上,特别是条件较艰苦的地区,几乎留不住人。待遇不高和出路不明朗固然是相当一部分村官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但是有一个隐形的问题必须看到,那就是没有一个团队在农村共同奋斗,缺乏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的生态环境。

由于群落的发展导致生物环境的改变是生态学一个基本规律。英国生态学家A.G.Tansly认为,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空内,由生物群落与环境组成的整体,其中各生物成长借助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形成具有自适应、自调节和自组织功能的复合体。自然界残酷的生存竞争,迫使生物个体只有成群结队,才能有效地与其它物种竞争,得以世代繁衍,形成今日纷纭复杂、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在此意义上讲,像大学生村官这样的特殊人才引种,在一定的自然条件特别是社会条件的作用下,需要通过多个在品质、禀性等方面具有相似和互补之处的人才集聚,方可形成特定区间内的人才群落。在相应的组织支持和辅助系统帮助下,这样的人才群落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群落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不断增强,逐步生成一个更趋良性的社会生态系统。

如果我们认同大学生村官是21世纪初中国大地上又一次乡村建设运动的话,那么重温梁漱溟当年从事乡村建设运动的一段基本理路,也许可以理解团队进驻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思路探索,即乡村建设不是别的,是建设一个新的社会组织构造。梁先生始终认为,乡村建设的方法是在乡村引进新的团体组织,这一个团体组织是一个伦理情谊的组织,一个以向上为前进方向的组织[12]。他还预言,运用新式的科学技术,个人的力量不行,需要团体组织的力量,有一个团体组织,才能引进一份科学技术;有一份科学技术,才能促进一个团体组织;团体组织越大,能够引进和运用的科学技术就越先进、越多,这样团体组织也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虽然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梁先生当年的乡村建设未能成功,被后人视为乌托邦式的试验,但其关于运用团体的力量改变农村经济政治和社会面貌的智慧应当值得今人珍惜。

参考文献:

[1] 郑师章.普通生态学——原理、方法和应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2] 叶春生,宋旭峰.江苏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对策[J].江苏高教,1999(4):13-18.

[3] 胡振旭,冯翠珍.贫困县政府机构改革研究简介——对甘肃宁县的调查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0(4):20-24.

[4] 吴明忠,马雷.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问题策略探析[G]//世纪之交江苏高等教育热点问题研究.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5.

[5] 党国英.大学生到农村中去能做什么?[J].中国社会导刊,2005(17):46.

[6] 张曦,古文洪.大学生村官工程是不是作秀?[J].中国社会导刊,2005(4):38-40.

[7] 谢丁.河北大学生村官模式为何失败[J].乡镇论坛,2006(8):11-12.

[8] 张清华.大学生村官计划——双赢战略的政策选择[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5-28.

[9] 杨雪英,周桂芹.对大学生“村官”“重庆模式”的思考[EB/OL].(2009-08-27)[2014-11-01].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37/9939077.html.

[10] 李义良.大学生村官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11] 吉彦波.从“知青”下乡到大学生村官:村官的历史考察和比较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9-122.

[12]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村官毕业生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唱村官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耶鲁高材生的“村官”之路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