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生
(淮海工学院 艺术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
海洋文化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连云港区域是中国东部沿海最早开发沿海疆土、利用海洋资源和发展近海交通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生成海洋文化的重要港口城市。连云港海洋文化自然也是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繁衍生息与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它主要包括海洋信仰、海洋民俗、海洋考古、与海洋有关的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的总和。其中连云港区域特色的海洋文化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诸如海州湾文化、海岱文化、古海州文化、东夷文化、西游文化、海盐文化、徐福文化以及文艺五大宫调、淮海戏文化等。
如今的连云港海洋文化,在经济大潮下越来越被人们遗忘,几千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出的绚丽的海洋文化,有许多已远离人们的生活,淡出人们的视线,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海洋文化与现代社会环境、生存条件、生活方式、信仰和观念均发生了很大的差异。二是对连云港海洋文化的历史遗存,仅限于保护,未能让其传承和创新。发掘的文化遗产大多都是按照文保措施,将其请进博物馆、展览馆、仓库等地方“圈养”起来。这种仅限于保护、保存的方法对于海洋文化内涵的解读以及文化的传承、传播有着很大的束缚性和限制性。就如同人们为了保护动物一样,将动物关在铁笼中一样,这种看似保护的保护,其实与自然界动物的弱肉强食、优胜略汰的自然法则相背离,这种做法只能是与想达到保护动物的目的渐行渐远,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那如何对这类文化遗存进行传承和保护呢?笔者认为要保护和传承,就必须要创新,在创新中保护,在创新中传承,让已经淡出人们生活的海洋文化产品再次回归到生活中来,通过产品彰显海洋文化,但是又不能将原来的海洋文化产品逐个复原,那是走回头路,绝对行不通。
首先需要将众多的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整理、从中提炼出文化精髓,整合出具有产品属性的功能、形态、色彩、材质、结构要素和符号,结合与人们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具有造型美、功能全、科技高、以人为本的现代产品,开发出既带有连云港鲜明地域特色和深厚海洋文化内涵,又满足现代产品的使用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海洋文化产品,满足现代人们对产品的使用需求和精神需求。将海洋文化遗存的文化属性充分的激活,使其健康、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潮流、良性地传承和发展下去。例如,连云港,自古即为我国最早的“煮海为盐”地区之一。东海尹湾汉墓出土的简牍中有关“盐官”的记事,表明西汉时期这一地区已有盐业机构的设置。据《宋史·食货志》记载:“海州之利,以盐、茶为大端”。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古代那种传统手工制盐工艺已经被现代的机器制盐代替,手工时代的制盐工具大多已不复存在,有极少部分被收藏到博物馆里。在连云港博物馆就有一件北宋熙宁七年制造的体积硕大的盐撇构建藏品,盐撇为煮盐之器,有四块拼接成圆形,燃其盐撇,泼卤取盐。虽已锈迹斑斑,但硕大的体积还是体现出旧时连云港海盐生产的规模和深厚的海盐文化。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可将其外形特征元素进行提取,使其与厨房用的调料盒相结合。四片盐撇,可以设计成调料盒的盒盖,方便从四周打开,其身根据四块盐撇构成的圆盘,可设计成圆柱状。调料盒内部以十字相隔,分成四个空间,每个空间分别装盐等调味品。在使用时用哪个开哪个盖子,方便使用。这种创意设计汲取盐撇的形态元素和文化属性于一体,在日常取盐过程中升华了海盐文化,从而达到保护和传承的作用。
海州湾为苏鲁隆起,它是受燕山运动北东和北西两组断裂的影响构成了海州湾北部海岸和连云港海峡等南部海岸的轮廓。经过了复杂演变,形成现代海岸的地貌形态。海州湾因临近海州而得名,其沿岸的绣针河、龙王河、青口河、新沭河、蔷薇河,相继流入海湾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加之海州湾具有明显季风气候特点,年降水量近1 000 mm,潮汐属正规半日潮。这些优越的地理条件适宜鱼虾等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于是就成就了海州湾这个天然渔港,因此从东海县大贤庄、海州区桃花涧、白鸽涧等几处细石器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鱼叉、鱼钩等捕鱼工具。桃花涧将军崖岩画鱼型图案遗存记载着千百年来海州湾丰富多样的 “祭海神”“开光”“点睛”“祭祀鱼神”“开洋”“谢洋”“船灯庙会”“鱼市节”和“船文化”等海洋民俗,这些众多的海洋遗存和民俗活动,见证了千百年来生活于此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海州湾海洋文化。
一方面,对于众多的海洋文化遗存和海洋民俗要深入挖掘、认真梳理,在积极加快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更要遵守国家对海洋资源管理的各项制度,如休渔制度,可利用海洋开捕日这一重要节点,结合海州湾民俗文化,打造诸如“海州湾海洋文化暨海鲜美食文化节”这样的文化品牌。期间活动内容可将“祭海神”“开洋”“船灯庙会”等民俗文化活动项目融入其中,使得海州湾传统民俗文化在传承、宣传的同时,也使现代海洋资源保护理念深入人心,这样就丰富并升华了新时期海州湾海洋文化内涵。在文化节活动中可将古老传统的“鱼市节”通过现代营销理念充分的放大成“渔业产品交易节”,使海州湾的渔业产品“产”与“销”相结合,这样借助文化平台带动产业的发展,同时产业也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承载、展示和宣传作用。
另一方面,借助深厚的海州湾文化平台,打造特色海产的品牌,注册“海州湾”商标。通过整体策划定位、整体产品营销、整体形象设计,使海州湾盛产的小黄鱼、带鱼、梭子蟹、对虾和贝类等特色海产强强联合,优势共享,组团发展,将海州湾文化属性深深的融入到现代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的每个环节中去。在充分提升海州湾渔业品牌效应的同时,也彰显了海州湾独特的文化魅力,使海州湾文化产品尽快的达到“盱眙龙虾”和“大连海参”这样的名品效应,让海州湾文化伴随着海洋产品的开发和发展而誉满全球。
连云港市赣榆区秦山岛西部山脚下,有一条卵石垒成的石路,长约4 km,几与大陆相连,涨潮时,淹没于海水之中;落潮时,石路清晰可见,这就是有名的“神路”。 秦山岛因传说秦始皇曾到这里登山祭海而得名。据传说,秦始皇的举动感动了海神,海神派龙女向他敬献宝珠,至今尚有“授珠台”遗址。每年春夏之交,海雾迷蒙,常会出现海市蜃楼,这就增加了人们对它的神往。当然,传说的真假暂不做考证,但就海中神路、龙女授珠、始皇登山祭海、海市蜃楼等要素,完全可以改编成一幕大型历史奇幻剧《始皇东巡》,如同电影《庐山恋》在庐山景区牯岭镇电影院从早到晚循环演出一样。如今游庐山,看《庐山恋》,已成为庐山的一个固定旅游项目。已经成为庐山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她不仅深化了庐山的人文情怀,丰富了景区的旅游项目,更是极大地宣传了庐山景区的知名度。借鉴庐山的经验,制作《始皇东巡》剧的循环演出,定能宣传这一历史故事和深化其承载的海洋文化。
据专家考证,吴承恩笔下《西游记》中的花果山,就是以连云港古代的海中仙山郁洲山、苍梧山为原型的,17世纪以前花果山还是在海中,《山海经》《水经注》《明史》等文献均指其“在海中”。苏东坡诗句“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旧闻草木皆仙药,欲弃妻孥守市寰”也印证了这点。与吴承恩同处明代隆庆年间的海州知州杨本骏笔下的云台山是: “山如驾海海围山,山海奇观在此间,乘兴时来一登眺,恍疑身世出尘寰。”因此,不难看出《西游记》也是与海洋文化分不开的。如今花果山作为旅游景点,据统计每年有近百万游客慕名而来赏山玩水,游览花果圣境。且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西游文化挖掘仍处在学术研究和花果山景区的层面,从经济的层面看,仅有门票收入。充分、深度地将西游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才应该是追求的方向。《西游记》自16世纪明朝中叶问世以来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在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西游记》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形象及其故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西游记》之所以老少皆宜,尤其是受少年儿童的喜爱,就是因为故事情节极具魔幻色彩,故事中的鲜活的人物性格也是深入人心。孙悟空机智勇敢、除恶扬善;猪八戒憨态可掬、好吃懒做;沙和尚任劳任怨……这些人物形象绝对不逊色于西方迪斯尼卡通形象米老鼠和唐老鸭,且有过之而不及。按这种理念,连云港也可以以西游文化为背景,建造一个以西游文化主题乐园,与美国的迪斯尼相比,不仅具有娱乐性,更具有生动的故事性和文化性。西游文化乐园中的游乐项目和游乐设施可以以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为主题,诸如“真假美猴王”“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采用现代技术手段的声、光、电、数字虚拟影像、特技形式营造逼真生动的场景,让游客参与其中,尝试、享受除妖降魔、战天斗地的奇幻感觉。整个游乐场极具娱乐性和游戏性,这样的主题乐园定会人气爆满,定会带来巨大的收入,提高了连云港的财政收入,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
连云港地处黄海之滨,东海前哨、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区位环境,造就了既有北方的雄浑、又有南方的娟秀的独特海洋文化,同时它也是我国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几千年来生活在此的先民们遗留给我们的不可多得的瑰宝和财富,决不能让其消失在我们这代人的眼前,我们必须通过海洋文化产品开发对连云港海洋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创新,使其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
参考文献:
[1] 丁亚平.艺术文化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艺术与文化[M].沈语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胡显章,曹莉.艺术、科学与文化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 郭昊龙.科学、人文及其融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6] 诺曼.情感化设计[M].付秋芳,程进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7] 刘文成,赵长华,黄洋.中国文化交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