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毫无功利心地做教育吗?

2014-04-17 04:40:00李伟言
教育观察 2014年6期
关键词:特色效率

李伟言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海南海口,571158)

这个话题和教师的信仰有关,一说到教师的信仰,人们可能会条件反射地在头脑中浮现如下情形:山村教师留守深山几十年,甚至把工资都拿出来改善办学条件,青年教师到边远地区义务支教,患癌教师坚持给学生上课,教师双休日给学困生义务补课……在很多人眼里,有教育信仰就不能有功利之心,要求人无私奉献,做出个人牺牲。当下,教师要无私奉献仍然是主旋律,是一个不能被公开质疑的话题。做无功利心的教师,这一观点在教师的讲演(特别是师德建设中)和教师的教育写作中亦不少见。

每一个正常人,都要维持基本生存需要。在生存需要得以满足后,又有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人对感官享乐和精神愉悦的需求是合乎人性的需求,教师也不例外。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一定要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这很有必要,也不难做到,但是常常被很多人给忽视了。如果我们自己都做不到,为什么要拿来要求别人呢?要求教师毫无功利心地做教育,无异于说教师不食人间烟火,不该享受世俗的福乐。把教师推向神坛,亦是放置于祭坛,这不仅是不现实的,也是不人道的。

主张教师要无功利地做教育的人们,很大程度上担心的是功利的追逐会使教师丢弃信仰。实际上,这个担心有想当然的味道。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惯于否定功利,压抑人合理的诉求,有着浓重的义利对立的倾向。这对教师来讲,表现得更为明显,奉献一直以来似乎是教师的贴身标签,蜡烛精神、牛马精神也成为师德建设的常用词语。如果功利的需要不能坦然地予以满足,就容易以畸形的方式来谋取实现。一是缺失利益边界的考虑,以伤害他人权益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求;二是功利心过度膨胀,功利追求是作为人生的唯一来对待,基本的需要越是得不到满足,越会在头脑中萦绕,使人无法专注于其他。比如长期的饥饿状态会使人的心神、思想常常只围着吃这一件事。如果欲望长期遭到打击,人的心智发展就会受阻,变得麻木呆滞,丧失对外界敏锐的感知。在一些清末的老照片上,或者时间久远的影像资料中,我们看到的中国人,从表情到眼神,常常就是这个状态,病态人格从外貌就可见一斑,这与他们积贫积弱、生存之需得不到满足有直接关系。自古以来轻利的后果,加剧了中国人以逐利为终极目标的倾向,价值追求以钱权为大,超越性的取向极其微弱。换句话说,并非先有信念的丧失,然后才极端功利,而是对功利欲望的压制,使得功利追求在实现上出现了扭曲,然后才丧失了信念。这意味着,要求教师无功利地做教育并无助于使教师葆有对教育的信仰。

只有当正常的需求得到满足时,生命才会呈现出一种敞开的状态。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情感的丰沛、体验的深刻、想象的灵动、思维的敏锐,生命由此方显生生不息的活力,这些都是通向创造的条件。由此可见,对私欲公平的对待,乃是对生命的肯定。这些论说当然也适合教师。

教育不必讳言名利,不必谈钱色变。我们要反对的,恰恰是实际在逐利但表面又打着公益的、教育理想的旗号,这才是教育最大的不义。做教育不需要标榜,不需要去除私心私利的高调,需要的是内心的诚实。具体地讲,教师需要做的,是为自己的生活的同时,做到爱岗敬业。如果再具体说的话,即以理想之光烛照现实,努力把教育做成教育,或者说,一点点去靠近那美好的教育。所以,某种程度上,相信对无功利做教育的宣传,不如相信老祖宗留下的谚语:“无利不起早”。盲目地批判这句话是不对的,至少是不严谨的。因为你必须要知道,他起早干什么,干得怎么样。如果按照正当的质量标准衡量,他干得很漂亮,那这个“无利不起早”,不但不应该批判,而且显而易见,还是他的美德,说明他勤奋而又负责。教育真正的进步,实实在在地,也仰仗这样的美德。

这也提示我们重新检视教师职业道德。李泽厚先生曾把道德分为宗教性道德和社会性道德。前者具有信仰的性质,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在此之下,道德的基本问题是“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偏重于理想精神价值,使人有心灵的安顿和精神的满足,具有一种无限提升的趋势。后者是社会交往中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规范,其关切的基本问题是“作为人我应当怎样行动?”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考量可以借鉴整个道德类型的理论。教师职业道德是处理教师与学生、与学生家长之间行为规范,它首先涉及的是行为正当与否的问题。师德毫无疑问应该归入社会性道德的范畴,我们不否认有个别的教师,极其看淡功利,但不应该拿特例当一般,应该将其归为个人信仰领域,由个人自由选择。那些极为超越的行为确实值得人们尊敬、感佩,但不适合作为可普遍化的道德标准用以排斥教师对功利的追求。这意味着对教师专业伦理的考量,在符合正当性的前提下,要给予宽松的空间,不再以高度神圣化的内容来捆绑教师。

对功利性的肯定在今天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这与教育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有关。

我国的学校教育是政府主办的,教育被称之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块堡垒,学校具有国有公立的性质。这种办学体制有很多的积弊:供给短缺、效率低下、教育行政化、教育腐败等等。在教育政府垄断之下,教育难免被当做政绩来做,不仅家长要求升学率,教育行政部门也要求升学率,这也加剧了教育的应试化。教育改善绕不过体制的改革,这个改革的核心就是通过公立学校产权的改制,实现权、责、利的明晰,同时尊重教育的私人举办权,让大量民间资本涌入教育领域,这就是教育市场化的过程。

在一个健康的教育市场中,教师以独立自主的个体身份,凭借他在知识授受、能力培养、品德影响、性情化育这些教书育人方面的专业本领,参与到教育市场的交换中,谋求自我利益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这一点在具有义利二元对立的传统思维方式中,可能难以被接受。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公立学校产生之前,私学就有漫长的历史,孔子讲学也会适当收取“束脩”。在当代,教育也应该服膺市场规则,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能实现对教育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让能者上,庸者下,同样也会让能者多得。这也是世界范围内宏观教育体制变革的基本动向。

教育秩序不由市场来塑造,就要由权力来塑造,而权力意味着强制。市场化关涉的不仅是效率,它根本上关涉的是自由:家长对学校的选择自由,教师和学校之间选择自由,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自由选择,教材供给的多样化和选择自由、高校考试内容的多样化和招录的选择自由……市场化成就的是自由教育,其关键词包括自由、效率、特色、人性化等。

不触动教育体制层面的改革,一味地从教师个人精神层面来谈教育变革,将教育变革的动力化约为个人心理要素,这样的变革是走不远的,因为它缺乏大环境的支持。由此亦可更深一步考量教师信仰这一话题:没有制度层面的起色,没有市场化的开启,以教育信仰来论说教育的改善,也是有失单薄和浪漫化的。其中的浅白者,即沦为心灵鸡汤的煲制者,目前很多有教育情怀但对此认识不全的老师,正沉浸其中,但最终的结果,将肯定是自身的被矮化、被毒化。

肯定人对功利价值的追求是市场经济的第一原则,如果没有包括私欲在内的个人生活理想的存在,就没有市场经济,教育市场的发育亦是如此。教育市场化是教育变革的必由之路,对教师功利价值追求的肯定,不仅合乎人性,而且也是在为教育市场化的开启做必要的思想观念上的准备。

我们亦可以自信地想象,有健全教育市场体制做后盾,一个有能力的教师,他就有体面甚至优越的物质生活,其精神价值追求不但不会受到遏止,相反会有更坚实的保障。同时,在充分的教育市场里,产权的明晰意味着,家长、教育行政人员、教师等教育各个场域中所有相关群体的权责利分明、各司其职,既不卸责,也不越位。教师原来不得不承受的多重压力会大大减少,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喜爱的教育教学。这时,教师信仰才有望不再是漂浮的理念,而可能被落实为教育生活的实践。

猜你喜欢
特色效率
中医的特色
英语世界(2023年10期)2023-11-17 09:19:28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2
注意实验拓展,提高复习效率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效率的价值
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 02:57:49
特色小镇党建怎么抓?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跟踪导练(一)2